赤潮藻论文_陶虎春,阳赛,丁凌云,张丽娟,何宁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赤潮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赤潮,红色,毒素,生长率,亚历山大,营养盐,卡尔。

赤潮藻论文文献综述

陶虎春,阳赛,丁凌云,张丽娟,何宁宁[1](2019)在《两种赤潮藻对汞富集和甲基化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和锥状斯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两种赤潮藻对海水中汞的富集和甲基化的影响,探讨赤潮藻对硫铁还原地杆菌GeobactersulfurreducensPCA (G. sulfurreducens PCA)汞生物甲基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藻对汞的耐受性不同,高浓度HgCl2 (≥25μg/L)抑制锥状斯式藻的生长,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影响较小。两种藻均可有效地富集无机汞,但直接进行汞甲基化的效果不显着。FTIR分析发现,藻细胞表面分泌的大量羧基、氨基和羟基等官能团是富集汞的主要位点。汞-藻-菌实验中,当HgCl2初始浓度为10ug/L时,G. sulfurreducensPCA驱动的汞生物甲基化效率可达(6.38±0.4)%,在G. sulfurreducensPCA与塔玛亚历山大藻共存的实验组中,汞甲基化效率为(1.04±0.44)%,G. sulfurreducensPCA与锥状斯式藻的实验组中汞甲基化效率低至(0.76±0.05)%,两种赤潮藻的加入抑制了G.sulfurreducens PCA的汞生物甲基化。(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晓[2](2019)在《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潮引发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问题日益突出。水动力在藻类的迁移、分布和聚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明确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水动力影响机制对认识和预测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静水及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构建了定量描述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典型赤潮藻在复杂流动中的运动轨迹及空间分布;揭示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从水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大亚湾不同区域、不同风向、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可为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静水环境中赤潮异弯藻的游动轨迹,获取了藻细胞的游动速率及游动方向的概率分布,给出了藻细胞的重定位时间B和旋转扩散系数Dr。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水平方向上的游动为各向同性,水平游动速度呈高斯分布;在竖直方向偏好向上,平均垂向游动速度约为105 μm/s;赤潮异弯藻总平均游动速度约为144 μm/s,重定位时间B为5.6 s,旋转扩散系数Dr.为0.046 rad2/s。(2)研究了叁维祸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方向与扩散特性。利用Fokker-Planck模型建立赤潮异弯藻游动速度及平移扩散张量与水流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特性。结果表明水平涡量较小时,藻细胞具有显着的定向游动能力,藻细胞平移扩散展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随着涡量值的增大,藻细胞定向游动能力减弱,平移扩散趋于各向同性。垂向涡量可减缓藻细胞垂向速度趋近于零的过程,使得藻细胞在较大水平涡量作用下也能保持一定的游动速度,不易被致旋捕获。(3)研究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浓度分布的特征与规律。采用PIV和PLIF方法研究了射流流场和赤潮异弯藻浓度分布,首次在实验中发现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的团状聚集现象,与二维流动中浮游植物薄层的现象有明显区别。通过活藻细胞和死藻细胞的对比实验发现两种藻细胞在实验中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失去活性的藻细胞在整个流动中无聚集现象;活藻细胞受到“涡量捕获”的作用,在射流喷口两侧呈对称团状聚集,表明藻细胞自身游动对其聚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4)建立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的活性粒子模型。研发了可考虑藻细胞游动随机性与定向性的活性粒子模型,模拟了赤潮异弯藻在射流中的运动轨迹及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涡流区藻类的团状聚集现象。(5)深入研究了大亚湾赤潮暴发的水动力机制。通过实测资料和有关文献分析,明确了风向和风速是引发大亚湾赤潮暴发的关键因素。研究了风对大亚湾海域流态特征及其对赤潮藻垂向分布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不同区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刘云,陈田田,宋书群,李才文[3](2019)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氮浓度条件下对红色赤潮藻(Akashiwosanguinea)进行了一次性培养,研究了其生长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变化。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受初始氮浓度及生长阶段的影响。低氮处理组(0—25μmol/L)脂肪酸含量[(150.02±54.84)—(166.83±46.46)mg/gdw]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883μmol/L组最低,约为(86.70±5.66)mg/gdw;各培养组脂肪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稳定期时脂肪酸含量最高,指数生长前期含量最低。红色赤潮藻含28种脂肪酸,以C16:0、C18:1、C20:5ω3(EPA)和C22:6ω3(DHA)为主,且DHA相对含量较高,最高可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46%。随着初始氮浓度的增加,红色赤潮藻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总脂肪酸中所占比例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所占比例升高。在红色赤潮藻生长过程中,MUFA相对含量在稳定期时较高,而PUFA相对含量在指数生长前期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红色赤潮藻赤潮应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2期)

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4](2018)在《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6年6月中旬浙江南部沿海一次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赤潮海域和非赤潮海域浮游生物的种类及丰度、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以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20种,赤潮区浮游植物平均丰度显着高于非赤潮区,赤潮区与非赤潮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着。赤潮区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显着低于非赤潮区,而赤潮区和非赤潮区浮游动物各指数均差异不显着。赤潮发生对桡足类影响较大,其在赤潮区的种类和丰度均显着少于非赤潮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非赤潮区最主要优势种红色赤潮藻与氮磷浓度呈正相关,赤潮区则相反。浮游动物总丰度在非赤潮区及赤潮区均与叉状角藻丰度呈正相关,与有毒赤潮生物具刺膝沟藻丰度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为主的混合赤潮爆发能够显着改变赤潮发生海域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马方方,郭翔宇,徐丽君,桓清柳[5](2018)在《深圳海域红色赤潮藻赤潮在线监测数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6年深圳大鹏湾海域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赤潮过程的浮标数据进行分析,赤潮期间叶绿素a最高达到123.0μg/L,DO和pH在赤潮期间显着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19.78 mg/L和8.78;赤潮期间水温相对较低,变化范围为14.48~20.34℃。本次赤潮始发于盐田至大梅沙附近海域,并随潮流扩散至其他海域,前期水温升高对赤潮起到了促进作用,2016年2月营养盐(特别是氨氮)突然升高是本次赤潮的直接诱因。结合广东省近10年的赤潮发生情况,发现红色赤潮藻近几年已成为深圳及广东省海域的赤潮优势种。(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邹怡欣,黄海龙,乔龙亮,党晨阳,庞建虎[6](2018)在《基于LAMP-LFD技术的有害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快检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海原甲藻的ITS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检测靶标,将生物素标记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扩增产物与经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探针特异性杂交,并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肉眼直接观察检测结果,建立了有害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快速检测技术。经优化后的最适条件为63°C、30min,较常规PCR扩增缩短约2h。结果表明:LAMPLFD可特异性检出东海原甲藻,对常见赤潮藻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对东海原甲藻基因组DNA的检测最低限为47pg/μL,是常规PCR技术(以F3/B3为引物)的10倍。LAMP-LFD技术能高效、特异地检出东海原甲藻,仪器设备依赖性低,结果可视化,有望成为赤潮原因种检测监控的常规方法。(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3期)

丁西飞[7](2018)在《混合营养型甲藻—红色赤潮藻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是一种混合营养型甲藻,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频繁爆发藻华,并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项目组前期研究已经表明,红色赤潮藻对水生生物有明显的致害作用,如对共存浮游植物包括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和红胞藻(Rhodomonas salina)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此外,红色赤潮藻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两种鲻鱼(Mugil cephalus和Mugilidae sp.)也有不同程度的致死效应。但目前红色赤潮藻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及机制还尚不明确,尤其是其藻毒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研究了4株有毒红色赤潮藻对2种模式生物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毒性效应,探讨了藻毒素的作用机制以及营养盐条件对藻毒素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色赤潮藻JX14的毒素粗提物会对2种典型的模式生物海洋青鳉鱼(O.melastigma)和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产生毒害效应,且致死率随着毒素含量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红色赤潮藻毒素剂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仔鱼会立即出现逃逸反应,随后产生明显的致死效应。红色赤潮藻毒素对褶皱臂尾轮虫的致死效应更加强烈,这表明不同的物种对同一种藻毒素的敏感性可能不同。(2)营养盐组成和比率对红色赤潮藻的产毒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氮源条件下培养的红色赤潮藻对2种水生动物的致死效应显着不同,4株有毒红色赤潮藻(JX14、JX13、ASNP6、CCMA256)的致死效应均表现为尿素组>铵盐组>硝酸盐组,表明以尿素为氮源培养的红色赤潮藻会产生更多的藻毒素。值得注意的是,尿素为氮源条件下培养的红色赤潮藻对青鳉鱼仔鱼有最强的致死效应,同时,该实验组中红色赤潮藻的比生长速率也达到最高,显着高于尿素为氮源时单培养的比生长速率。营养盐比率失衡也会促进红色赤潮藻毒素的产生,4株红色赤潮藻对2种水生动物的致死率均表现为氮磷比为10:1>氮磷比为30:1>氮磷比为20:1,表明在氮、磷比率失衡时红色赤潮藻的毒性会增加。氮磷比为10:1条件下培养的红色赤潮藻对青鳉鱼仔鱼有最大致死率的同时,红色赤潮藻的比生长速率也达到最高,显着高于对应氮磷比条件单培养的比生长速率。这一结果表明红色赤潮藻在特定营养环境下对水生动物产生毒害效应将其杀死的同时,可能会利用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提高自身的比生长速率从而大量增殖。(3)4株红色赤潮藻(JX14、JX13、ASNP6、CCMA256)的四种藻液组分对海洋青鳉鱼仔鱼和褶皱臂尾轮虫的致死率均表现为超声波破碎液最强,超声破碎滤液和完整细胞次之(二者无显着差异),完整细胞滤液的致死率几乎为零。这表明红色赤潮藻的毒素多存在于细胞内部,当藻细胞破裂后大量藻毒素释放出来从而对水生生物起到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营养型甲藻红色赤潮藻对2种模式海洋动物具有显着的毒害效应,藻毒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中的营养盐组成和比率对于藻毒素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红色赤潮藻在特定营养环境下增强毒性杀死水生动物的同时促进了自身的生长。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红色赤潮藻藻华的爆发机制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夏婷[8](2018)在《菊花心江蓠高低温抗逆指标变化及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花心江蓠为暖水性藻类,在亚热带、温带的潮间带或者低潮线附近的海域均有分布。国内的养殖均引种于台湾,目前在海南、广东及福建南部等地区已开展推广养殖。藻体可作为鲍鱼的饵料和制备琼胶的原料,还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N和P等营养盐,对海水的净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物过滤器。本文研究了菊花心江蓠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和高低温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藻体脂肪酸组成及不饱和脂肪酸、藻体干粉末及水培液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1.菊花心江蓠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和高低温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菊花心江蓠在24℃的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在36℃高温胁迫下,菊花心江蓠仍能保持0.92%的日生长率,而当胁迫温度为15℃、12℃时,生长率呈现负值。低温胁迫对菊花心江蓠生长的影响要明显大于高温胁迫。经测定,在12℃-36℃温度范围内,菊花心江蓠藻体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及SOD种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9d的实验,可溶性糖都相应的增加,与胁迫温度变化呈正相关,且低温胁迫12℃的可溶性糖含量比高温胁迫36℃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低温胁迫12℃比高温胁迫36℃的脯氨酸含量高;MDA变化趋势整体呈倒“V”型先升后降,SOD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两者在12℃低温胁迫的含量和活性都大于36℃高温胁迫;从特定生长率以及各项抗逆指标来看,菊花心江蓠对低温逆境的响应要远大于高温逆境条件。2.菊花心江蓠藻体不饱和脂肪酸对赤潮藻的抑制效应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菊花心江蓠体内含有13种油脂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11种,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种,分别为9z-十八碳烯酸、5z,8z,11z,14z-二十碳四烯酸。抑藻实验表明,9z-十八碳烯酸在高于80mg/L浓度时,对东海原甲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强。但对中肋骨条藻只有当浓度达到320mg/L时,才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而低于此浓度,则显示出促生长作用;5z,8z,11z,14z-二十碳四烯酸对2种赤潮藻的抑制作用均达到100%,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不断加强。3.菊花心江蓠干粉末和水培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将菊花心江蓠干粉末添加到赤潮藻的培养水体中,当干粉的浓度达到1.6g/L时,能有效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浓度达到3.2g/L时,第1d的抑制率达到100%,其半效应浓度在0.8g/L-1.6g/L之间。菊花心江蓠水培养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的前8d无抑制作用,直到第10d各组开始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6)

刘玲玲[9](2017)在《赤潮藻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赤潮中有些有毒藻含有对人体健康和水产动物产生危害的藻毒素,藻毒素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的传递形式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食用后产生中毒现象。文章简单介绍赤潮藻毒素的基本性质、作用机理、中毒现象,并简单分析赤潮藻毒素的几种检测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展望了每种藻毒素的应用前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提高公众对赤潮藻毒素的认知。(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7年20期)

王欢,胡章喜,唐赢中[10](2017)在《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近海的重要藻华甲藻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72 h共培养)观察其与另一种常见的藻华甲藻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化感效应随种类和特别是起始细胞密度比率而分别表现为抑制或促进共存种的生长。与起始细胞密度为500个/m L的红色赤潮藻共培养时,多环旋沟藻起始密度为25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米氏凯伦藻苏澳株和短沟别什莱藻在细胞密度低于1 00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同时起始密度为5 000~50 000个/m L的剧毒卡尔藻被红色赤潮藻促进生长。但是,米氏凯伦藻深圳湾株在细胞密度500个/m L以上时均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多环旋沟藻在起始密度大于250个/m L时开始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且抑制效应在起始密度2 500个/m L时接近100%。米氏凯伦藻的化感作用在不同株系间表现出显着差异。结果说明有害藻华甲藻之间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形式,随着作用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密度比率变化而有互相促进、抑制或一方抑制(或促进)另一方等作用,这对进一步认识藻华甲藻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7年09期)

赤潮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赤潮引发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问题日益突出。水动力在藻类的迁移、分布和聚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明确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水动力影响机制对认识和预测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静水及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构建了定量描述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典型赤潮藻在复杂流动中的运动轨迹及空间分布;揭示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从水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大亚湾不同区域、不同风向、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可为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静水环境中赤潮异弯藻的游动轨迹,获取了藻细胞的游动速率及游动方向的概率分布,给出了藻细胞的重定位时间B和旋转扩散系数Dr。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水平方向上的游动为各向同性,水平游动速度呈高斯分布;在竖直方向偏好向上,平均垂向游动速度约为105 μm/s;赤潮异弯藻总平均游动速度约为144 μm/s,重定位时间B为5.6 s,旋转扩散系数Dr.为0.046 rad2/s。(2)研究了叁维祸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方向与扩散特性。利用Fokker-Planck模型建立赤潮异弯藻游动速度及平移扩散张量与水流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特性。结果表明水平涡量较小时,藻细胞具有显着的定向游动能力,藻细胞平移扩散展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随着涡量值的增大,藻细胞定向游动能力减弱,平移扩散趋于各向同性。垂向涡量可减缓藻细胞垂向速度趋近于零的过程,使得藻细胞在较大水平涡量作用下也能保持一定的游动速度,不易被致旋捕获。(3)研究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浓度分布的特征与规律。采用PIV和PLIF方法研究了射流流场和赤潮异弯藻浓度分布,首次在实验中发现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的团状聚集现象,与二维流动中浮游植物薄层的现象有明显区别。通过活藻细胞和死藻细胞的对比实验发现两种藻细胞在实验中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失去活性的藻细胞在整个流动中无聚集现象;活藻细胞受到“涡量捕获”的作用,在射流喷口两侧呈对称团状聚集,表明藻细胞自身游动对其聚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4)建立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的活性粒子模型。研发了可考虑藻细胞游动随机性与定向性的活性粒子模型,模拟了赤潮异弯藻在射流中的运动轨迹及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涡流区藻类的团状聚集现象。(5)深入研究了大亚湾赤潮暴发的水动力机制。通过实测资料和有关文献分析,明确了风向和风速是引发大亚湾赤潮暴发的关键因素。研究了风对大亚湾海域流态特征及其对赤潮藻垂向分布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不同区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潮藻论文参考文献

[1].陶虎春,阳赛,丁凌云,张丽娟,何宁宁.两种赤潮藻对汞富集和甲基化影响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陈晓.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3].刘云,陈田田,宋书群,李才文.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特征[J].海洋与湖沼.2019

[4].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8

[5].马方方,郭翔宇,徐丽君,桓清柳.深圳海域红色赤潮藻赤潮在线监测数据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海洋技术学报.2018

[6].邹怡欣,黄海龙,乔龙亮,党晨阳,庞建虎.基于LAMP-LFD技术的有害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快检方法[J].海洋与湖沼.2018

[7].丁西飞.混合营养型甲藻—红色赤潮藻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8

[8].陈夏婷.菊花心江蓠高低温抗逆指标变化及对赤潮藻生长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8

[9].刘玲玲.赤潮藻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技术的研究[J].西部皮革.2017

[10].王欢,胡章喜,唐赢中.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过...改性粘土现场治理有害藻华年到2009年渤海西南部赤潮事件发...光照适宜度随水深的变化曲线(引自孙...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过...部分测试用藻种的图片

标签:;  ;  ;  ;  ;  ;  ;  

赤潮藻论文_陶虎春,阳赛,丁凌云,张丽娟,何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