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计划?

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计划?

一、市场经济为啥还要编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北地》文中指出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刘凤文竹[2](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汪琬琦[3](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认为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栗卓婧[4](2020)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的戏曲教育主要分为中专、大专及本科三个教育层级类型,省内11个地级市“文化艺术学校”承担中专戏曲教育的重任,大专层次的院校只有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一所,本科层次戏曲专业则只有运城学院开设。作为山西省教育体系中的特殊教育,共同担负着山西省戏曲教育人才培养重任。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是培养山西戏曲人才的主要基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培养出了大批戏曲舞台上的名角与全省各地艺术剧团的领军人物。在近六十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改革新型戏曲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当代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本文将该校戏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发展历程,分析其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其经验,继而找寻其发展策略。第一章建立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充分翔实的文献之上,回顾学校以及戏曲专业教学的历史。将学校的发展分为曲折求存、困难守业、改革进取、转型创新四个阶段,着眼于各个时期教学、师资的变化,阐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并以时代更迭为线索,对戏曲教学方面的经验进行窥探与总结。第二章立足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从戏曲教育核心入手,分别从学校戏曲专业的优质的生源、完善的课程设置、一流的师资队伍、独特的教学方法四方面进行概括和剖析。深入探讨该校戏曲专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三章是总结该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深入学校课堂与实践,围绕戏曲教学取得的经验,从学分制与分层次教学、戏曲教材编写出版与名师录播课、新型“现代师徒制”、院校联合、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充分论证戏曲教学改革与突破。尝试提炼分析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对其他院校戏曲人才培养的启示。第四章则针对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局限性,从“软件保障”“硬件保障”“必要条件保障”三方面进行分析。近些年来行业生态不佳,对内又有教学校舍简陋、教师力量不均衡、未能独揽众多地方剧种的教学任务等问题。对此,学校更应抓住内部优势,创建自身特色、完善师资力量、完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认同感,更好地培养山西戏曲高层次人才,为山西戏曲在三晋大地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韩国宁[5](2020)在《军转干部安置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军队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地方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十分重视。建国以来,大量军转干部转业地方,促进了军队的新陈代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4月16日,担负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待遇保障等使命的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彰显出我国对保障军转干部合法权益、保障军转干部顺利回归社会越来越重视。山东作为我国重要军事基地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历来都承担着十分繁重的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山东省在军转干部安置政策方面作了许多有效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作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安置中也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军转安置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政策,通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对建国以来我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对各个阶段的安置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现状进行研究,并指出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存在计划安置过于集中、安置方式单一,自主择业安置效果不好,军转干部自身角色转变困难等种种问题。再次,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军转干部安置方面立法滞后,军转干部自身观念难以转变等。最后,通过对军转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山东省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董鑫[6](2020)在《从精英主导到自主发展:乡村社会变迁中村民自主性的建构 ——行仁庄村再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近些年来农村空心化、衰竭化、边缘化以及农田荒废、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开始显现。如何破解农村发展问题,实现农村的再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和学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迫切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前后的三个“一号课题”,分别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农民主体性”等要求,都在强调应该发挥农村主体力量的作用。本文认为,这种主体力量即为乡村生活的主体——村民,而村民自主性更是目前乡村发展的关键。本文中村民自主性指的是在乡村发展中,村民是真正的发展主体,其能够有效参与乡村生活,并根据自身与家庭的发展目标,提升其自主决策、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能力,最终实现自身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全面发展,进而表征为乡村全面发展。本文的核心命题是村民自主性的获得机制是什么?是仅仅由于村庄内部传统乡村精英治理机制衰落凸显而来的?还是完全依靠外部市场因素推动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变革而来的?本文认为,村民自主性的形成是村民在其自身“过好日子”的内在需求下,合理利用村庄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建立的。具体至中国的乡村发展实际,由于乡村精英尤其是以书记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政治精英作为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在乡村发展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开始至改革开放前,传统乡村政治精英成为乡村社会权威的主要呈现形式,在集体主义的情境下,普通村民个体的“存在”常常被掩盖,其个体的能动性、自主意识以及自主选择的行动都被极大程度地限制。而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分税制改革以及集体企业的衰落,使传统乡村政治精英的影响力逐渐削弱,村民整体的自主性被极大地激发,村民积极获取村庄内外部资源,依靠自主行动实现了自身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发展,进而逐步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乡村社会的这种具体变迁历程如何?其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传统政治精英主导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是如何向村民自主治理、自主发展、自主生活转向的?回溯并分析这一过程对于我们讨论中国乡村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发展中的“潜功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河北省行仁庄村为调查点,从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该村从传统政治精英主导乡村发展到村民自主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探讨乡村不同发展阶段中乡村精英与村民之间的行动关系,进而探讨在这期间村民自主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村民自主性的形成过程,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发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秩序形成机制和动因。本研究发现传统乡村政治精英在乡村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村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中:第一,在经济生活中,传统乡村政治精英主要掌握村庄生产资料的控制权、生产经营的管理权与经济发展的规划权;第二,在政治生活中,传统乡村政治精英建立了同质化干部队伍、形成封闭化政治参与以及村干部权力真空;第三,在社会生活中,村民的行政程序认证需求与生产生活利益诉求只能被动依赖于传统乡村政治精英的作为。但是,传统乡村政治精英地位的形成则来源于特定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的政治授权,因此而形成的集体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人民公社的制度化组织都是不断强化政治精英权威的重要政治基础,这种历史惯性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在传统乡村政治精英主导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村民的自主性只能局限于科层制管理下的微观选择中,比如为降低生产成本而选择在集体企业中打工谋生等。而后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深入,村民自主性不断被呈现,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经济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大众传媒的普及,村民实现了社会资本的自主利用与信息渠道的自主获得。并在综合已获得的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发展方向。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个人通过继续社会化,实现经济角色的自我发展。第二,在政治生活中,行政化的村民自治制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强化了村民的“自我存在感”,村民政治参与意愿不断提升,更加热情主动参与村委会选举活动,并审慎行使投票权。此外,村民的民主监督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上访告状等方式,制约监督村庄管理者的行为。第三,在社会生活中,村民通过自身的选择与具体行动,使村落共同体要素得以维系。村庄边界并未完全消失,村民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联结,并通过互惠行为进一步巩固着村民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结。早期进入市场并获得成功的村民成为村民自主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其将关系网络内部的村民串联起来,为他人发展提供相应帮助。而随着村民掌握的信息与资源逐渐丰富,自主选择职业的机会进一步增多,使其摆脱了以往离家外出打工这种牺牲情感效益来获取经济效益的谋生方式,而是根据自身与家庭需要,实现市场经济下情感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最终由点成线,形成了以血缘、亲缘、地缘为核心的村民自主发展模式。可以说村民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村民自主性形成的过程,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的经济发展秩序促成了广大村民的有效参与,使村民由集体经济期间一个单一的劳动力提供者或者生产资料的简单加工者,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阶段积极的规划者、利益分享者和维护者。而平等竞争的经济、政治环境又提升了村民的自主发展能力,经济上的市场化选择提升了村民自主获取生产资料、灵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政治上的自治制度促进了村民权力意识觉醒以及政治参与能力提升。加之留存下来的村落共同体要素促使村民形成了互助式的发展秩序,使精英与普通村民各司其职,实现社会生活自立的同时避免了个体原子化的负面结果。最终促成了村民在经济生活中的自主发展、政治生活中的自主参与、社会生活中的自主选择,共同促进了村民自主性的形成。

吴会方[7](2020)在《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强则国强,人民对教育的追求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加强烈。在城市基础劳动力缺乏的持续拉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活压力的巨大推力共同作用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村适龄入学儿童减少,村村办学就导致“不经济”,在“规模效益”的指引下,我国农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并校运动。布局调整后村小数量减少,学生上学距离和时间增加。多个小学高年级合并,完全小学变成了教学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所非完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这所农村小规模面临着学校生源少,师资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地村民对学校的认可度低。在被需要与被怀疑中,学校处于尴尬的处境。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以质化研究为主,配合使用量化研究,从人、财、物等方面具体分析一所小学在日常教育教学面临的生存困境。深入学校内部,到家长、村民中间,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分析学校在资源面临的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一、人力资源方面,师资水平欠缺,教师待遇低,教师培训少,培训内容与教学不相符,教师对培训评价低,生源家庭经济水平较低且家庭结构规律性变化,家长几乎不参与学校,学校对村委会有依赖;二、物力资源方面,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校园设施欠缺;三,财力资源方面,学校经费按100人算,学校经费有余,剩余的经费和学校落后的条件和师资不足相矛盾。要改变农村小规模的生存困境,研究主张首先要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竞争能力;其次,改善小规模学的资源配置能力;最后,扶持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生产能力。

杨旻旻[8](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李瑞琪[9](2019)在《山西省高平市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所建造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它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及地域风格,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建筑遗产中宝贵的财富。而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伴随民居建筑而产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居快速消失,营造技艺逐渐失传,传统工匠也濒临断代。因此开展对传统民居及营造技艺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基础上,对高平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现存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中后期的民居建筑,并通过工匠了解当时的营造技艺,为当地的民居研究建立基础的数据档案。论文主要进行了三大部分的研究。一是对当地传统民居的静态研究,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梳理传统民居形成的环境,进而以建筑学视角详细分析不同的院落形制,并从建筑的平立剖特征入手对建筑单体进行深入解析。二是对当地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动态研究,以传统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为例,对营造中涉及到的策划筹备、营造流程、营造仪式及匠人工具进行全面记录,以求尽可能真实全面反映当时的营造技艺及营造文化。三是对当地传统工匠的研究,在分析传统的组织模式及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对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工匠的保护传承提出适应性策略。论文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高平市传统民居基本的营造体系,并从传统工匠角度思考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民居作为营造技艺的载体,也将文化和技艺传承下去。

周衍广[10](2020)在《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文中认为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中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重要载体,在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发展过程中承担重大使命。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行动者,是教育公平理想最直接的践行者。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关键性的教育资源,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事关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关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治理对策?本论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开展研究,既期待能够从理论上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更期待着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实问题的治理提供现实借鉴。论文选取C市6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确定了教师队伍的总数、稳定情况、结构、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维度及相应观测点,并编制访谈提纲和问卷,对样本学校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样本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实问题,探寻城市新建与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特殊性问题,同时随机选取3所城市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开展了问卷调查。由此发现,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整体偏低、流失情况严峻、专业发展滞后等五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此五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滞后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的“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综合来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政府、校长和教师等核心利益相关者职责权限的协作共治的问题。有效解决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从平衡政府、学校与教师个体的关系入手,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责,促进校长职能归位,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推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进一步激发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二、市场经济为啥还要编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为啥还要编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格拉秋山
第三章红花尔基
第四章墨尔根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第六章奇克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第八章五大连池
第九章锦河
第十章卧虎山
第十一章麦海
第十二章双泉
第十三章小临沂
第十四章朝元鼎
第十五章马路弯
第十六章伊林密
第十七章铁西
第十八章凤鸣街
第十九章西瓦窑
第二十章老鳖湾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尾声

(2)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1.2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4.1 学术贡献
        2.4.2 研究局限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7.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区域性戏曲教育调查研究
        二、戏曲教育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三、传统与当代戏曲教育的比较分析
        四、戏曲类院校多维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教学沿革
    第一节 教学雏形期(1958 年—1966 年)
        一、艰难中创校,曲折中发展
        二、传统剧目普遍培养,重点提高
    第二节 教学恢复期(1966 年—1978 年)
        一、困难中守业,恢复后改进
        二、从“样板戏”到恢复传统戏教学
    第三节 教学改革期(1978 年—2002 年)
        一、改革中奋进,开放中进取
        二、分段教学,名师教徒
    第四节 教学转型期(2002 年至今)
        一、转型中跨越,创新中发展
        二、现代化教学
第二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教学
    第一节 优质的学生资源
    第二节 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一流的师资队伍
    第四节 独特的教学方法
第三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
    第一节 学分制、分层次教学
    第二节 戏曲教材编写出版、名师录播课
    第三节 新型“现代师徒制”
    第四节 院校联合、院团孵化
    第五节 产教融合
    第六节 社会服务
第四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系发展前景
    第一节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面临问题
        一、行业生态亟待改善
        二、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第二节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发展策略
        一、政府大力支持提供“硬件保障”
        二、社会共同发力提供“软件保障”
        三、学校多管齐下提供“必要条件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三年制大专教学进程表
    附录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温江鸿老师、武学文老师采访录
    附录三: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军转干部安置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我国历任领导人军转干部安置思想
    2.1 毛泽东军转干部安置指导思想
        2.1.1 “两个服从”
        2.1.2 军队支援地方
        2.1.3 妥为安置,各得其所
    2.2 邓小平军转干部安置指导思想
        2. 2.1 军地共同承担军转安置工作
        2.2.2 加强对军转干部培训
        2.2.3 注重军转干部自身个性
    2.3 江泽民军转干部安置指导思想
        2.3.1 军转安置关系全局
        2.3.2 军转干部是重要人才资源
        2.3.3 安置工作适应社会发展
    2.4 胡锦涛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指导思想
        2.4.1 军转安置事关党的建设全局
        2.4.2 结合现实表现合理安置
        2.4.3 “四个有利于”
    2.5 习近平军转干部安置指导思想
        2.5.1 “四个更好结合”
        2.5.2 成立专门部门
        2.5.3 走军官职业化道路
3 我国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历史沿革
    3.1 创立和发展阶段(1949-1966)
    3.2 间断和恢复时期(1966-1985)
    3.3 探索时期(1985-2000)
    3.4 完善时期(2001年至今)
4 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全国军转干部安置情况
    4.2 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现状
        4.2.1 计划安置现状
        4.2.2 自主择业安置现状
    4.3 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
        4.3.1 安置压力过大
        4.3.2 计划安置地过于集中
        4.3.3 计划安置方式过于单一
        4.3.4 自主择业安置效果不好
        4.3.5 就业培训效果不好
        4.3.6 聚众“维权”事件频发
5 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5.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大
    5.2 指令性安置制度与行政体制改革相矛盾
    5.3 立法不健全
    5.4 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打折扣
    5.5 军转干部适应社会困难
6 完善山东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对策建议
    6.1 实施军官职业化制度及完善立法
        6.1.1 实施军官职业化制度
        6.1.2 完善立法
    6.2 完善计划安置方式
        6.2.1 科学制定安置计划
        6.2.2 优化安置地设置
        6.2.3 有效疏通企业安置渠道
        6.2.4 规范安置程序
        6.2.5 安置后加强培养使用
    6.3 完善自主择业安置制度
        6.3.1 降低自主择业准入门槛
        6.3.2 做好需求调研工作
        6.3.3 予以政策优惠
        6.3.4 搭建自主择业服务平台
        6.3.5 放宽户籍限制
    6.4 完善军转干部职业培训
        6.4.1 加强经费保障
        6.4.2 延长培训时间
        6.4.3 加强培训针对性
    6.5 加强监督及对军转干部人文关怀
        6.5.1 加强监督
        6.5.2 加强人文关怀
结束语
附录
    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军转干部访谈提纲
        用人单位访谈提纲
        主管部门访谈提纲
    访谈记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从精英主导到自主发展:乡村社会变迁中村民自主性的建构 ——行仁庄村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核心概念
        一、理论视角
        二、核心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资料收集方法
第二章 政治精英主导下的乡村发展与自主性“遮蔽”
    第一节 村庄发展概况
        一、行仁庄村的经济发展
        二、行仁庄村的乡村精英
    第二节 村民自主发展能力的界限
        一、精英主导的经济生活
        二、精英主导的政治生活
        三、精英主导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政治精英制度化权力的弊端
        一、政治精英主导乡村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村民自主性的受限
第三章 村庄经济政治结构多元化重构与自主性显现
    第一节 村庄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多元化
        二、经济精英扩大化
    第二节 政治精英权力的收缩
        一、农村税费改革
        二、集体企业衰落
        三、政治精英再生产的尝试
    第三节 村民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
        一、政治精英权力策略化
        二、村民认同的建构
        三、村民自主发展意愿的凸显
第四章 内外互构:村民自主地位的获得与成长
    第一节 外部环境的变革与村庄发展概况
        一、外部环境变迁
        二、村庄的蜕变
    第二节 村民自主发展能力的壮大
        一、经济生活的自主决策
        二、政治生活的自主参与
        三、社会生活的自主选择:村落共同体要素的留存
    第三节 村民自主性的形成
第五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新内生发展观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
        二、村民自主性形成机制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与内生发展
    第三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资源
        二、学校教育资源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
        四、生存困境
    第三节 资源理论与资源视角
        一、资源相关理论
        二、资源视角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参与式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个案背景及生存现状的资源描述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节 白道口及大刘营资源现状介绍
        一、白道口教育现状
        二、大刘营情况介绍
    第三节 个案学校的制度资源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制度不完善
        二、个案学校的制度不合理与缺失
    第四节 个案学校物力资源现状
        一、教学楼老旧
        二、基础设施设备、图书紧缺
        三、办公、教学条件简陋
    第五节 个案学校财力资源现状
        一、个案学校收入
        二、个案学校经费支出情况
    第六节 个案学校人力资源现状
        一、教师资源
        二、学生资源
        三、农村社区资源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的原因追溯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的制度资源成因
        一、制度资源缺陷
        二、制度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管理资源成因
        一、管理资源的缺陷
        二、管理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人力资源成因
        一、人力资源缺陷
        二、人力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四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生成的物力资源成因
        一、物力资源缺陷
        二、物力资源缺陷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的解决之道
    第一节 强化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竞争能力
        一、确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立地位增强竞争力
        二、办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增强资源竞争力
    第二节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配置能力
        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二、突出资源配置重点
    第三节 扶持小规模学校的资源生产能力
        一、政府扶持
        二、社区扶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9)山西省高平市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1.1.2 抢救性记录工作的紧迫性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内容说明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传统民居研究综述
        1.3.2 国内传统民居研究综述
        1.3.3 传统民居营造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2 传统民居
    2.1 背景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人文历史
    2.2 院落形制
        2.2.1 单个院落
        2.2.2 组合院落
    2.3 单体建筑
        2.3.1 平面组成
        2.3.2 立面构成
        2.3.3 剖面结构
    2.4 价值特色
3 营造技艺
    3.1 筹划筹备
        3.1.1 选址布局
        3.1.2 材料筹备
    3.2 营造流程
        3.2.1 基础施工
        3.2.2 墙体施工
        3.2.3 屋坡施工
        3.2.4 室内外装修
    3.3 营造仪式
        3.3.1 破土仪式
        3.3.2 上大梁仪式
        3.3.3 上花梁仪式
        3.3.4 合垅口仪式
        3.3.5 谢土仪式
    3.4 匠人工具
        3.4.1 木作工具
        3.4.2 泥瓦作工具
        3.4.3 石作工具
    3.5 匠人智慧
        3.5.1 因材施用
        3.5.2 灵活性
4 传统工匠
    4.1 组织模式
        4.1.1 工匠种类
        4.1.2 工匠组织
    4.2 传承现状
        4.1.1 师承演变
        4.1.2 传承困境
    4.3 原因分析
        4.3.1 社会层面
        4.3.2 制度层面
        4.3.3 个人层面
    4.4 发展诉求
        4.4.1 建立传承人挖掘和保护制度
        4.4.2 丰富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
        4.4.3 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5 保护策略
    5.1 提高认识
    5.2 整体保护
    5.3 创新发展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一)研究缘起
        (二)论题说明
    二、文献综述
        (一)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意义的研究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研究
        (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五、框架结构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特征与诉求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教师质量
        (四)教师专业发展
        (五)学校治理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应然特征
        (一)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队伍的质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教师队伍的发展态势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诉求
        (一)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队伍总数不足
        (一)教师引进受编制限制
        (二)优秀教师引进乏力
    二、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一)在学历结构上以本科为主
        (二)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教师为主
        (三)在职称结构上中高级教师比例偏低
        (四)在学科结构上音体美等各学科教师配置不均衡
    三、教师队伍质量整体偏低
        (一)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教师教学技能不足
    四、教师队伍流失情况严峻
        (一)新任教师留任时间短暂
        (二)成手教师流失情况明显
    五、教师专业发展滞后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资源不足
        (二)教师缺乏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管理“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
        (一)校长在教师招聘上权力受限
        (二)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缺少必要的资源
        (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缺少必要的灵活性
    二、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
        (一)教师整体发展囿于常态,机制创新缺乏
        (二)教师梯度建设不力,优秀教师不能快速成长
    三、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一)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受地域限制明显
        (二)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明显
第四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治理理念转变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核心利益相关者
        (二)治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三)基于政府、校长和教师等三方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念转化
    二、重新定位政府职责
        (一)明确权力边界,完善治理体系
        (二)精准配置资源,提升治理效能
        (三)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引导
    三、促进校长职能归位
        (一)归位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二)将教师质量提升作为校长的重点工作
        (三)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激励制度
    四、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一)打破常规,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保障
        (二)围绕需求,统筹安排在职教师培训研修
        (三)创设情境,全面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市场经济为啥还要编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2]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3]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4]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D]. 栗卓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5]军转干部安置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韩国宁. 山东大学, 2020(01)
  • [6]从精英主导到自主发展:乡村社会变迁中村民自主性的建构 ——行仁庄村再调查[D]. 董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资源视角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研究 ——以大刘营小学(教学点)为例[D]. 吴会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山西省高平市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D]. 李瑞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D]. 周衍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