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供电公司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分布式电源(DR)在配电网中的高度渗透,使传统的配网保护与控制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基于高级馈线终端单元,提出了一种保护控制技术。本文针对智能配电网,分析了含分布式电源以及其保护控制措施。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保护
对于传统的配电网,其网架结构为辐射状,其特征为单电源提供下游一条或多条馈线,配网保护是根据单一的方向来整定。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的紧缺,应该优先将DR就地接入配电网络。通过DR就地接入,能够提升电能质量,以及供电的可靠性,还能降低线路的损耗,但是,也为配网的保护控制增加了诸多的问题。
1DR接入方式与其对保护的影响
1.1DR的并网方式
根据DR的容量不同,DR接入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一般为400V-110kV。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不同,DR的接入也有所差异,主要通过变电站母线接入和通过馈线接入,如图1所示。当DR容量较大时,一般接入35kV或更高电压等级系统中,如图1中的DR1,容量较小时一般接入10kV母线或直接接入馈线,如DR2和DR3,而更低容量的DR可直接接入400V低压配网。
1.2DR接入对保护控制的影响
(1)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如图1所示,若馈线L3末端发生故障,DR3提供短路电流并抬高节点6的压,由此导致母线3和6之间的电压差减小,可能引起L3出口保护拒动。若馈线L4上发生故障,DR3提供的反向短路电流流过L3出口保护,可能导致该保护误动。
(2)影响断路器的重合闸。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若主系统侧断路器跳开而DR继续给线路供电,则会影响到故障电弧的熄灭,导致重合闸失败。当位于系统和DR之间的断路器重合闸时,DR仍然没有解列,可能造成非同期合闸,由此引起的
冲击电流导致重合困难,还可能破坏电气设备。
(3)影响备用电源的自投。如果系统电源中断而DR没有及时解列,则由于母线电压的继续存在,将会影响备自投装置的正确判断进而导致拒动。
(4)影响孤岛内线路的保护。孤岛运行后岛内的拓扑结构和潮流数据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并网运行时对相关线路设置的保护定值在孤岛运行时可能不适应。如图1中变压器发生故障且在开关B3断开时,若DR2和DR3能够维持该区域内的功率平衡,则可形成孤岛运行模式。此时,馈线L3,L4和LS的原保护定值就无法匹配该运行模式。
2分布式保护控制方案
2.1方案的整体规划
在未来的智能配电网中,DR将高度渗透。当系统故障时,DR需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和孤岛运行能力,由此保证区域内全部或重要负荷不失电,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此,在配网规划时就应该科学设计,结合DR的种类、接入位置、容量大小以及附近的负荷情况进行计划孤岛的划分。考虑到投资成本,不可能在馈线的每个分段处都装设断路器,因此在网络划分后,可在系统内两个相邻区域的边界处安装AFTU和智能开关,AFTU实时检测当地电气量信息、IB的位置信息,具备与其他AFTU进行信息交互、故障诊断、保护控制等功能。IB接收AFTU的指令,可以切断故障电流、重合闸以及检同期合闸等。图2是整体方案的示意图,虚线圆内部分是计划孤岛的划分区域。IB1,IB2,IB3分别是线路出口、边界和DR并网点处的智能开关,AFTU1-AFTU3是相应的智能终端单元。
2.2配电网络的区域划分
对配电网络进行区域划分,一是要保证故障时具有将故障区域与系统分开的能力,确保非故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要满足孤岛内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匹配关系。
当DR接入一个辐射状的配电网络之后,系统的物理结构仍然是辐射状的。若该系统发生故障,则故障区段将被隔离,上下游之间的电气设备连接也被切断。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由下游DR接入的区域进行孤岛运行的网络分区计划。分区时从DR接入的母线开始向该分支的下游延伸,直到满足区域内预计平均负荷与DR容量相匹配为止。当到达分支末端而DR的容量仍大于区域内预计负荷时,网络划分就向上游延伸,直至DR容量与区域负荷匹配。由此,配网被分成两种类型区域:其一,包含DR的区域,区域内要满足功率平衡方程(1)。
式中:PDRi,是区域内第i个DR的发电容量。其二,位于孤岛运行区域之间的不含DR的区域,该区域内的负荷由主电源或相邻区域的电源供电。
2.3保护原理
对含DR的配电网络进行合理分区后,应进一步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的故障特征,以期发现解决措施。如图2所示,规定由电源端指向下游负荷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靠近系统电源端的开关为上游开关,而远离系统端的开关为下游开关,下面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的故障特征。以边界开关为分界点,总结不同位置故障时的特征如下:
(1)当某边界开关的下游区域发生故障时,边界开关和上游开关流过方向相同、幅值增大的故障电流,短路功率方向均为正。
(2)当某边界开关的上游区域发生故障时,边界开关和上游开关均流过故障电流,但二者的短路功率方向相异。
由图3可知,AFTU对故障的判别主要包括故障起动判别、过电流判别和功率方向比较,对此分别进行分析。
(1)故障起动判别。在配电网络中,负荷投切较为频繁,因此AFTU中的故障起动元件可采用故障分量算法,如式(2)所示。
对于起动判据,如式(3)所示。
(2)故障区域判别。当某IB的下游线路或上游线路发生相间或三相故障时,流过的电流的幅值都会增大,只是短路功率的方向相异。因此,通过判别本地电流是否越限,并与流过上、下游开关的功率方向进行比较,就可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判别,如图3所示判别流程。为提高保护的灵敏性,并兼顾上下游保护之间的关系,如式(4)所示。
(3)后备保护。当识别出故障区域后,相关IB应该立即跳闸,隔离故障区域。若发生保护拒动或开关失灵,则应由相邻的AFTU作为后备保护并切除故障。在此,提出后备保护动作策略:当某AFTU判别出其保护区域内发生故障后,将故障信息发给相邻的上游或下游AFTU,相邻的AFTU经过延时后若发现仍存在故障电流,则控制本地开关跳闸,实现相邻AFTU的后备保护功能。
2.4重合闸、故障隔离与孤岛再并网
当相邻的两个AFTU判别出故障位于它们之间的区域后,二者会发出跳闸命令,跳开各自侧的IB。若能够重合闸操作,则由靠近上游的AFTU经延时后发出重合闸命令。若是永久性故障,则加速跳闸,永久隔离故障区,下游区域应该结合计划孤岛方案,处于孤岛运行模式。当故障处理完毕后,首先由系统侧的IB合闸,边界IB是否直接合闸则根据其下游区域是否为有压状态。若下游是孤岛运行区域,又或者由其他的电源供电,则边界IB应检同期合闸,保证区域间的再并网运行。若下游区域为无压状态,则IB能够直接合闸。若此故障是瞬时性的,上游IB重合成功,下游IB是否直接合闸,在控制策略方面,与上述一样。
结语:
随着配电网络的改造和升级,以及光纤通讯技术在配网中的广泛应用,为有通道保护提供了条件,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地和相邻信息的含DR配电网的保护控制方案。预先将配电网划分为若干区域,区域间配置智能开关和AFTU,各AFTU通过光纤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根据本地电气量信息、相邻的信息,可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实现故障的隔离。
参考文献:
[1]黄伟,雷金勇,夏翔,等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相问短路保护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93-97.
[2]王希舟,陈鑫,罗龙,等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保护协调性研究[J].继电器2006,34(3):15-19.
[3]黄学良,刘志仁,祝瑞金,等大容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4):1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