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制冷剂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制冷剂,天然气,节能降耗,流程,热泵,热水器,两级。
混合制冷剂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沈晓谋,马维新[1](2019)在《关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清洁能源应用得到各界重视,但国内关于清洁能源技术工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实现自主研发。基于此,针对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在简单了解现有工艺技术后,从流程优化、配比优化两个阶段入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具体优化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陈泽华[2](2019)在《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对比了目前国内外运营的经典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LNG)工艺技术,探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制冷剂单循环多流道液化工艺及其控制方法,经20万Nm~3/d LNG装置改造试验,其技术、经济、安全等指标均比改造前有所提高或优化,可为今后在LNG生产技术开发工作上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低温与特气》期刊2019年03期)
肖荣鸽,高旭,靳文博,姚培芬,陈雨辞[3](2019)在《双循环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的优化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天然气液化工厂中液化单元双循环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DMR)的功耗,文中采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HYSYS建立了优化计算模型,该模型以系统最小功耗为目标函数,以混合制冷剂压力和配比为决策变量,选取了一种典型的天然气组分对DMR液化流程进行了优化模拟,得到了流程中各点的状态参数、最优操作参数和最优混合制冷剂配比。在优化过程中发现,优化的实质是:在满足各换热器最小温差情况下,通过对混合冷剂配比和流程参数的优化使各换热器内的平均换热温差尽可能减小。此外,在保证99.6%的高天然气液化率的情况下,文中得到流程的单位质量天然气的液化功耗为271 kW/t,液化■效率为45.4%,与国内现行的DMR流程功耗相比,能耗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傅阮松,王锦辉,刘曦,李学来[4](2018)在《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两级制冷循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R744跨临界两级制冷循环的运行压力,本文理论分析了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替代R744的两级制冷循环特性,结果表明: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的质量配比范围为90/10~100/0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最优高压级压缩机的排气压力。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能够增加单位制冷量,可减少系统的充注量,降低工质泄漏时的危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福建省制冷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30)
黄立凤[5](2018)在《关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的优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因具有流程简单、成本少等优势,在天然气液化工艺中广泛使用。本文主要通过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最优值及对应的流程参数值,分析和讨论优化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的流程,并通过优化换热系统,降低工艺系统的能耗,从而提高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的制作工艺。(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额热艾汗,汪秋刚,李靖,任玉成,王昭阳[6](2018)在《回热器对新型混合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混合制冷剂(质量百分比91.83%的R218和8.17%的R846)为实验工质,在板式回热器热泵系统中进行实验,分析实验装置中回热器对热泵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器用板式替代套管式后,回热器进出口温差从10℃增加到26℃,回热效果明显,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进一步分析回热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随着回热量的增加,压缩机耗功增加30.3%,但系统制热量增加85.5%,制热系数增加41.7%,系统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8年06期)
范晓伟,郭壮雨,巨福军,王方,吴金河[7](2016)在《R32/R290混合制冷剂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循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基于换热器中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32/R290二元混合制冷剂在不同质量配比下热泵循环系统特性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作条件下,混合制冷剂R32/R290的最优质量配比为16/84,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h为4.644,较R22系统提高了6.7%,分别比纯质的R32和R290系统高出3.2%和16.8%;在最优质量配比下,系统冷凝压力为2.308MPa,系统压比为2.793,压缩机排气温度为71.88℃。(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6年04期)
朱渝,黄风林,司云航,李丹,范峥[8](2015)在《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运用HYSYS软件对液化流程模型进行优化,分析评价表明,压缩机、冷却器、多股流换热器、节流阀及混合器的损失依次减少。探讨了流体压力、温度、压缩比等参数对压缩过程不可逆性的影响,第一段压缩机出口压力为1 074 k Pa、压缩比为2.02,第二段压缩机进口温度为40℃、压缩比为3.63时,最小压缩机比功耗、损失为5.98 k Wh/kmol、15 840.06 k W。优化换热器操作,保持夹点温差、对数平均温差约3、5℃,换热器损失减少41%。借助分析原料气的CP-T分布,在满足不同温区所需冷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制冷剂组分,调整制冷剂蒸发压力可降低换热过程损失。(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5年09期)
陆学同,高林军,程浩[9](2015)在《混合制冷剂循环流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天然气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市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消耗存在地域上的矛盾,天然气液化技术就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混合制冷剂循环流程的特点,分析了混合制冷剂的优化选择、天然气液化流程中各换热器温度的确定、混合冷剂循环优化理论以及混合冷剂循环优化参数对流程性能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12期)
程逵炜,公茂琼,吴剑峰,孙兆虎[10](2013)在《液化压力对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中小型煤层气液化装置中应用的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分别计算了液化压力1 MPa至10 MPa之间的液化系统总能耗。应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进行流程计算,并以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能耗及煤层气多级压缩机能耗最小值为目标,采用遗传优化算法计算。结果显示采用低压单级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小型煤层气液化装置最佳原料气压力在6MPa左右。(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混合制冷剂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对比了目前国内外运营的经典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LNG)工艺技术,探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制冷剂单循环多流道液化工艺及其控制方法,经20万Nm~3/d LNG装置改造试验,其技术、经济、安全等指标均比改造前有所提高或优化,可为今后在LNG生产技术开发工作上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制冷剂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沈晓谋,马维新.关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的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
[2].陈泽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探究[J].低温与特气.2019
[3].肖荣鸽,高旭,靳文博,姚培芬,陈雨辞.双循环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的优化模拟[J].化学工程.2019
[4].傅阮松,王锦辉,刘曦,李学来.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两级制冷循环性能分析[C].第十八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福建省制冷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黄立凤.关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的优化探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8
[6].额热艾汗,汪秋刚,李靖,任玉成,王昭阳.回热器对新型混合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8
[7].范晓伟,郭壮雨,巨福军,王方,吴金河.R32/R290混合制冷剂用于热泵热水器系统循环性能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6
[8].朱渝,黄风林,司云航,李丹,范峥.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J].现代化工.2015
[9].陆学同,高林军,程浩.混合制冷剂循环流程分析[J].化工管理.2015
[10].程逵炜,公茂琼,吴剑峰,孙兆虎.液化压力对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