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体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盆地,油藏,泌阳,库车,刚果,产水量。
流体势论文文献综述
杜晓宇,丁文龙,焦保程,周志成,薛明旺[1](2019)在《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套盆地早期勘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前人也未从流体势的角度分析油气的运聚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河套盆地的运聚规律,采用Hubbert流体势模型,恢复了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在新近纪这一关键成藏期的流体势。结果表明:在新近纪,河套盆地高势区分布范围较大,主体位于临河坳陷的西北方向,坳陷中心为供流区,斜坡带为泄流区,总体表现为由西北坳陷中心向东南斜坡带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结合河套盆地新近纪流体势分布特征,进一步将临河坳陷划分为两大油气运聚区共6个油气运聚单元,其中,Ⅰ、Ⅲ、Ⅳ、Ⅴ号运聚单元是较好的油气运聚单元。研究结果对研究区的下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4期)
郭明刚,朱继田,曾小宇,熊小峰,唐历山[2](2019)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流体势场恢复与有利区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勘探实践表明,油气运移误判严重制约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导致下一步勘探方向不明,而流体势是运移研究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区内构造和沉积等资料,在明确构造对流体势场控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软件,恢复了深水区流体势场演化史。研究表明,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影响流体势场的弹性能、界面能、重力能的形成及演化,控制了区内的油气运移,形成了深水区流体势横向上由凹内到凹外,纵向上由深层到浅层逐渐降低的特征。同时,构造运动也是深水区流体势能量场不断调整的诱因,伴随着地下油气大量的集中运移和油气田的形成。基于此,优选出位于凹内深部高势烃源浅层低势区的陵水—宝岛凹中反转构造带,以及被高势烃源包围低势区的松南低凸起披覆背斜构造带,作为深水区继中央峡谷外的最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指导深水区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陈军,刘永福,李闯,杨宪章,杨丽莎[3](2017)在《库车坳陷南斜坡古流体势场对陆相油气运聚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叁迭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聚理论为指导,落实了侏罗系和叁迭系烃源岩油气的差异性运移路径,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采用印模法、层序比值法恢复古埋深,利用Philippone公式恢复古压力,基于Hubbert理论合理地恢复了在关键成藏期的侏罗系和叁迭系油气的古流体势场。结果表明:(1)源自叁迭系的湖相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时沿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时沿古近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2)在关键成藏期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古流体势场都呈"北高南低"特征,与油气从北部生烃中心(库车坳陷)向南斜坡运移过程中流体势逐渐降低的特征相符,并与库车坳陷烃源岩的主要分布范围相吻合;(3)玉东—英买力及红旗—牙哈地区在库车组沉积时是侏罗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却勒、英买力及牙哈地区在康村组沉积时是叁迭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在上述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可寻找古近系、白垩系规模性岩性圈闭。地化及烃源岩厚度资料证实,上述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预测油气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方向,为寻找规模性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7年04期)
崔德广,姜春露[4](2017)在《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产气量、产水量与流体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气排采首要条件是要使煤储层压力降下来,选择合适的排采工艺技术可以把煤层中的水合理地排出来,从而实现降压目的,在排采过程中分析产气量、产水量以及流体势之间的关系,证实叁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将来煤层气水文地质选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煤层气》期刊2017年03期)
赵俊威[5](2017)在《基于流体势的油气成藏充注模拟和开发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塔北东河塘地区石炭系为重要的含油层系,已发现东河1油田及外围地区一系列东河砂岩油藏。对东河砂岩体内油气充注分布规律认识争议较大,油气充注优势路径形成和分布研究较少,阻碍了该区东河砂岩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的深化,是现阶段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已发现东河砂岩油藏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部分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已形成,这对油藏后期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对开发期间储层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和预测是油田中后期油藏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层不整合体基础理论入手,解剖了东河砂岩不整合体的结构,提出了东河砂岩是由东河砂岩顶部不整合体及底部不整合体构成的不整合复合体。引入网毯式成藏理论,在将不整合复合体成藏体系划分为上覆层成藏组合、下伏层成藏组合及不整合复合体上下一体成藏组合的基础之上,总结了东河砂岩网毯成藏特征,即东河砂岩油气为它源成藏,仓储层及聚集网层发育。将东河砂岩油藏分为构造-不整合遮挡复合油藏、岩性-断层复合油藏及地层超覆遮挡油藏,东河砂岩油气藏形成受到不整合复合体与构造双重控制作用。在流体势基本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成藏期流体势分为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油藏在原始状态、天然能量开采阶段及注水开发阶段的开发流体势表征模型。建立成藏期流体势表征技术,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位能进行表征;以威利模型为基础利用测井资料对已知井点处压力进行预测,以菲利普恩模型为基础利用地震资料对地层压力进行计算,最终采用井点校正地震资料进行压能的表征;利用地震波阻抗数据体、测井资料对孔隙度、孔喉半径等参数进行表征,从而达到表征界面能的目的;成藏期流体流动速度较慢,动能忽略不计。针对建立的开发流体势模型,采用QT平台研发了一套中高渗油藏开发流体势表征软件。提出基于流体势的油气成藏充注、油气开发过程的模拟方法,引入蚁群算法对不整合复合体内油气充注及开发过程进行模拟。以流体势表征结果为基础,采用蚁群模拟算法,对不整合复合体级次、单一油藏平面上、单一油藏剖面上的油气充注优势通道进行模拟,总结了不整合复合体及油藏内部油气优势路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油气在充注过程中呈现非均质充注特征,在不整合复合体内油气优先向低势区充注,在油藏平面及剖面上油气优先充注垂向上低势层位及平面上的低势区域。对开发期间流体势分布进行表征,并对平面上及剖面上油气开发优势通道进行模拟,平面上优势通道分布在优势岩相内。总结了油藏内油气充注及开发优势通道的耦合性,即剖面上油气优势充注通道与开发优势通道主要形成于2-2,3-1和3-2小层,平面上油气优势充注通道与开发优势通道主要形成于原始叁角洲分支河道、河口砂坝改造型坝中,此方法对油田开发中优势渗流通道的“早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不整合复合体级次流体势分布及模拟对于勘探井位的部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赵俊威,徐怀民,江同文,吴卓,徐朝晖[6](2016)在《基于开发流体势的蚁群算法在优势渗流通道预测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会影响油藏注水开发的效果,如何判别与预测优势渗流通道成为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预测优势通道的方法,认为开发流体势场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流体在油藏内部分布的差异,决定了油藏内部流体势能大小的差异。将蚁群算法理论引入到油藏开发中,提出了以流体势场为基础的蚁群算法模型。在东河1油田进行运用,在建立油藏流体势模型的基础上,对过井流体势剖面进行了蚁群算法模拟。在模拟初期,受层内流体势分布差异性影响,不同韵律小层内部高浓度信息素的分布存在差异,即优势通道分布存在差异。在模拟后期,受层间流体势分布差异性影响,高浓度信息素主要集中在CIII2-2、3-1和3-2小层,即在这些小层中优势通道较发育,运用动态资料进行验证,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赵俊威,徐怀民,何翠,郑可,徐朝晖[7](2016)在《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相对较低、剩余油分布复杂的问题,采用低渗油藏开发流体势理论模型研究关键参数评价及实例区应用的方法,建立了低渗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流体势理论模型。基于模型建立庄36区长8油藏流体势定量分布图,对长8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流体势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提出了3类低势能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区,即低位能低势潜力区、低压能低势潜力区及低界面能低势潜力区。针对不同类型低势能潜力区提出不同的挖潜措施,应用上述方案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可为低渗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6年15期)
朱景修[8](2016)在《泌阳凹陷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泌阳凹陷流体势特征,从油气运移动力角度分析泌阳凹陷油气富集分布规律及原因,为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以该凹陷主要成藏时期的构造活动演化为基础,结合与之对应时期的构造格局,计算出古近系廖庄组沉积末期剥蚀前后及现今流体势,明确了不同时期流体势场表现出的油气运聚特征。结果表明古今流体势场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一致性,总体上表现为由东南部凹陷中心向西北斜坡逐渐降低的扇形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泌阳凹陷划分为2个油气运聚区7个油气运聚单元。上述流体势特征有利于油气长期运移聚集形成储量规模较大的油气藏,是泌阳凹陷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杨冰,姜福杰,姜振学[9](2016)在《正规化流体势原理及在渤中凹陷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渤中凹陷油气优势运移方向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勘探的进程。针对渤中凹陷油气勘探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将渤中凹陷划分为上、下两套成藏组合,并利用正规化流体势原理,通过对盖层底面形态、储层砂体分布和水动力叁方面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赋予不同权重之后求和,获得正规化流体势,将上部和下部成藏组合分别划分了6个成藏体系,进而指出渤中凹陷的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成瀚,胡望水,李涛,郝建荣,赵红岩[10](2016)在《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刚果盆地A区块因发育盐岩而分为盐上与盐下2套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结合叁维地震和盆地模拟资料,综合考虑温度场和压力场对油气密度的影响,重点查明了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盐上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相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机制为以浮力和毛管压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发育的张性断裂和海相烃源岩及浊积砂岩间的良好匹配;盐下含油气系统流体势具有位控和压控特征,油气运移的动力机制为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控因素的流体势势差驱动,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为盐构造处下伏地层埋藏深度和盐岩厚度大小间的耦合关系。总体而言,研究区流体势低势区与已发现油气藏匹配较好,油、气及水势低值迭合部为下一阶段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6年02期)
流体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勘探实践表明,油气运移误判严重制约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导致下一步勘探方向不明,而流体势是运移研究中的关键一环。为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区内构造和沉积等资料,在明确构造对流体势场控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软件,恢复了深水区流体势场演化史。研究表明,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影响流体势场的弹性能、界面能、重力能的形成及演化,控制了区内的油气运移,形成了深水区流体势横向上由凹内到凹外,纵向上由深层到浅层逐渐降低的特征。同时,构造运动也是深水区流体势能量场不断调整的诱因,伴随着地下油气大量的集中运移和油气田的形成。基于此,优选出位于凹内深部高势烃源浅层低势区的陵水—宝岛凹中反转构造带,以及被高势烃源包围低势区的松南低凸起披覆背斜构造带,作为深水区继中央峡谷外的最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指导深水区下一步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体势论文参考文献
[1].杜晓宇,丁文龙,焦保程,周志成,薛明旺.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J].特种油气藏.2019
[2].郭明刚,朱继田,曾小宇,熊小峰,唐历山.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流体势场恢复与有利区带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9
[3].陈军,刘永福,李闯,杨宪章,杨丽莎.库车坳陷南斜坡古流体势场对陆相油气运聚的控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
[4].崔德广,姜春露.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产气量、产水量与流体势的关系[J].中国煤层气.2017
[5].赵俊威.基于流体势的油气成藏充注模拟和开发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6].赵俊威,徐怀民,江同文,吴卓,徐朝晖.基于开发流体势的蚁群算法在优势渗流通道预测中应用[J].高校地质学报.2016
[7].赵俊威,徐怀民,何翠,郑可,徐朝晖.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16
[8].朱景修.泌阳凹陷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杨冰,姜福杰,姜振学.正规化流体势原理及在渤中凹陷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
[10].成瀚,胡望水,李涛,郝建荣,赵红岩.下刚果盆地A区块流体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