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

黄黎星[1]2003年在《《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居于群经之首的《周易》,在儒家经典中具有特殊的尊崇的地位;作为经学中的一个分支,《易》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地融汇入历代学者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智慧,它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易》和《易》学对中国传统文艺观的影响,在涉及面、纵深度、持续性上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有必要全面地、深入地加以研究。 本论文以《周易》与《易》学对传统文艺观的影响为论题,在把握《易》学思想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散见于各种典籍中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来寻绎出传统文艺观中较为确凿的受到《易》学影响的因素,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本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相关研究的状况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等问题作出说明;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周易》经、传本身所具有的文艺典范意义;第叁章至第六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易》学对文艺起源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发展论,文艺创作主体论,文艺表现形式论这四个方面的影响来展开论析,既着眼于《易》学的特征,又探析了《易》学思想与文艺观念的会通。第七、八章,则总结了在文艺领域援《易》立说的历史发展,并揭示出援《易》立说的现代启示意义。

崔波[2]2008年在《《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文中研究说明黄黎星着,上海叁联书店2008年2月出版发行,全书24万字。该书以易学对中国传统文艺观的渗透影响为中心,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评述。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传统文艺观”的概念进行严密的界定,接着论述了儒家经典与经学的笼罩性影响,重点探讨易学与文艺的“

张娟娟, 崔波[3]2009年在《传承 融通 创新——拜读黄黎星先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有感》文中研究表明由上海叁联书店2008年2月出版的《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24万字),是黄黎星先生为近些年来易学与文艺学研究领域所贡献的又一可喜成果。该书以《易》学对传统文艺观的影响为基本线索,在把握《易》学思想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散见于各种典籍的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寻绎出传统文艺观中较

程刚[4]2012年在《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两种范式——《周易》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之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易》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文学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这种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一是平行类比的个案研究。前者是以《周易》为理论基础,就文学理论的重大问题追根溯源,从《周易》中寻找文学思想的哲学根源;后者是从作家本人的易学着作出发,把其易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看成趋势一致的两条平行线,研究二者关系。

杨沫南[5]2017年在《论《周易》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文中提出苏轼是我国宋代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同时也是一名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散见在他的诗文、题跋与书信中。苏轼的文艺思想中含有儒释道叁家的思想成分,这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周易》作为苏轼的家学,对他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主要从《周易》与苏轼文艺思想的关系入手,探讨《周易》具体对苏轼的诗文论与书画论产生了哪些影响,同时拟探讨《周易》的思想体系对苏轼文艺思想的体系是否也产生了影响。第一章叙述苏轼的易学背景。宋代研“易”的兴起,与“易学在蜀”的大环境,使出生在四川的苏轼自然受到了研“易”思潮的影响。不仅如此,他的父亲苏洵本就是研“易”的专家,苏轼从小就学习易学,之后更是终生研“易”。不仅为了自己的学术理想,也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苏轼最终完成了《东坡易传》。第二章探讨《周易》对苏轼的文艺创作论具体产生了哪些影响。《周易》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苏轼也提出了读万卷书便可做好文章的理论;《周易》认为精研道义是为了进才献用,苏轼则提出文章应该有益于当下社会的理论;《周易》讲通变的道理,苏轼也认为文艺创作要在法度之内懂得创新。第叁章探讨《周易》对苏轼的文艺批评论具体产生了哪些影响。《周易》中有阴阳相交和的思想,苏轼提出了文艺作品应该同时具备刚与柔两种特性;《周易》认为语言不能完全的表达出思想,苏轼则认为作品的韵味应该存在于形式之外;《周易》认为不同的道路能到达同样的目的地,苏轼也提出文艺作品可以用不一样的形态达到同样程度的美感。第四章由点到面的论述《周易》的思想体系对苏轼的文艺思想体系是否产生了影响。《周易》的核心思想是“变”,而苏轼文艺思想的特点是“通”,所谓“变则通”,《周易》的思想体系与苏轼的文艺思想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孙纪文[6]2004年在《《淮南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淮南子》是一部诸子论说式理论着作,具有重要文化史价值。其博奥深宏的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资源。本文即从哲学、史学、文学等学科的角度入手,采用朴学为本、西学参照的研究方法,通过解读与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及神话学等相关的命题、范畴、话语、论说的精义,阐释这些精义特定语境下深层的文化底蕴,以期揭示《淮南子》的经学史价值、历史哲学思想的意义、诸子学的构成特征、文学特质的复合性以及神话的嬗变规律,透视这部书自在和潜在的文化史价值。 论文主体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淮南子》的经学素质。第二部分审视《淮南子》的历史哲学思想。第叁部分考论《淮南子》诸子思想的构成状况。第四部分观照《淮南子》的文学特质。第五部分解读《淮南子》所录神话的演变状态和相应的特征。这样,就对《淮南子》所附着的文化史符号意义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论述,从而在总体上对它的历史存在属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全文旨在表明:《淮南子》中的那些立足于先秦、汉初文化而构成的颇具包容精神的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神话学的文本内容,需要我们以历史的和逻辑的心态去理解它们,去感受它们在文化建构中的真正含义。《淮南子》文化思想的特征——政治性、实践性、审美性、整合性等等,更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去品评它们的优长与局限。

黄黎星[7]2010年在《论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文中研究表明《周易》尊崇的经典地位是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汉《易》之特色在于象数学大昌。汉代易学既以其哲理观念的宏观层面的影响,更以其卦爻符号、象数模式的具体形态的影响,介入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核心领域,也介入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灾异、医药等自然科学领域,还介入音乐、文学、建筑等艺术领域,表现出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之扩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蔺若[8]2012年在《神秘文化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民族特色,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这种传统特色通过不断的生成、积淀、融合,最终渗人与浓缩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程序、心态特征之中,并影响及传统的诗性观念、诗性心理结构、诗性情趣与诗性理想,从而形成中国诗学独有的风格。作为中国神秘文化的代表,《周易》的“阴阳”和“气化”学说对中国诗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阴阳交感生化观与气化思想成为中国诗学的基本构成意识。《周易》神秘文化阴阳互动的生化观和气化思想,是“天人合一”宇宙模式的构成方式,从而将已有的文学本体论的探寻,延伸到本体构成论的研究,构成古代诗学的重要哲学基础。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及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建构。“气”对创作者之诗性主体建构、诗性思维过程及诗性趣味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人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石芳[9]2016年在《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考据学以考据法为治学途径,以经史之学为中心,衍及小学、天文历算、金石地理等,是全方位总结我国传统学术的一代学术思潮。它在戏曲领域的渗透,使清代戏曲理论的着作群体、思想倾向、构建型式、关注内容和治学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考据学切入考察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戏曲理论的演变趋向和学术特征。正文包括绪论、五个章节与结论。绪论部分阐述经学与戏曲之关系,揭示考据学渗入戏曲理论的历史事实,概括学界研究现状,并对由此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阐释与辨析。第一章阐析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之渊源。第一节概述清代考据学演变简史和其学术特征,并特别就清代考据学是否讲求义理与经世这两个学界争议问题加以说明,表明二者与清代相关戏曲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第二节从考据学兴起的原因和戏曲理论演变的学理趋向两个角度分析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第叁节概括明以前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使用、明代考据学萌芽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和清代考据学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第二章分析与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曲论之特征。第一节从《诗》《乐》《春秋》《易》四个角度阐述清人对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认识;第二节阐述清人对戏曲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包括曲史观、虚实论和曲史互证的研究倾向;第叁节表明清儒对“礼”“理”“情”等儒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影响了他们的戏曲思想与戏曲观。第叁章至第五章选择清代不同时期代表性曲论家与着作,由个体特征辨析考据学与戏曲理论演变之关联。清前期代表为曲学考据先驱毛奇龄、贯通戏曲与经史小学的正统学人毛先舒、以曲为史之典型的孔尚任和戏曲本身考据集大成之《传奇汇考》,四者所展现出的治曲倾向已全面展现出考据学对曲论演变方向之影响。清中期以沈乘麐、徐大椿和凌廷堪曲论着作为代表阐明清代音韵学、乐学发展对戏曲音律、演唱理论的影响;以李调元“二话”为代表展现曲话的历史嬗变;着重介绍朴学大师焦循的戏曲研究。清后期以梁章钜、平步青为代表论述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特征;分析梁廷枏、姚燮、杨恩寿曲论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传统曲论的总结趋势和发展局限;论述王国维以西学理念弥补了清代考据学之不足,开创性地实现了传统曲学向现代曲学的转型。结论部分,概括并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演变之特征与得失,由此而及考据学在民国曲论中的继承与革新,指出新的时代变化也对学人恰当运用传统治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

李制[10]2018年在《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苏轼在梳理宋前艺术史的基础上,思考北宋文学、美术、音乐等门类艺术及其关系的具体问题,逐渐建构起“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艺术思想体系;苏轼文图关系理论是在其艺术思想体系之下,围绕文学与美术两种门类而论。苏轼之所以要思考艺术问题,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诗、文、书发展到北宋,总体已呈“衰颓”之势,绘画则是“微有俗气”。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挖掘和借鉴宋前典范:北宋的诗、文、书、画,各应以杜甫、韩愈、颜真卿、吴道子为典范,向着“触类而长”的方向发展;在融通诗画方面,他奉王维“诗画互有”的作品为典范。“诗画本一律”和“士人画”的提出,从理论上打通诗、文、画等门类,并在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实践之中不断得以充实,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论点。探讨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应在宋代艺术发展进程之中去体会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方式,亦即体会其论艺逻辑。细读苏轼论艺诗文,发现他在思考北宋艺术现象时注重梳理宋前艺术史,从而形成了“集大成”而“出新意”的艺术发展观,文图关系的重要论点往往内蕴着这样的艺术发展观。苏轼提出文图关系论点的文本,多为题跋诗文;他创作题跋诗文的缘由,有时是交游酬唱的需要,有时是对其所游访名胜的记述,因此,“游于艺”成为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起点。应指出,苏轼的交游、游访虽然源于孔子,但又融汇了庄学之游,是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苏轼论艺诗文在描述作品的基础上,往往有所议论,文图关系诸论点即由议论生发而来。他在品评、议论所见作品时所用的语汇——如提出“诗画本一律”时所用的“赋诗”,又如提出士人画时所用的“天下马”——往往是文学传统、哲学传统之中的典故:“赋诗”是对先秦“赋诗断章”的继创,内蕴了诗、画创作固然应该有所依据,但更应超越所据的思想;“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是用《庄子·徐无鬼》和《庄子·马蹄》中的语典,从而将绘画对“似”“真”“神”的追求归结到呈现物象的“自然天真”。这些典故对理解相关论点的意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具体论点的探讨,最终可以聚焦于苏轼“用事当以故为新”的用典方式。考察苏轼“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实践,发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依据真实物象,而又有所超越的艺术创作。“诗中有画”的画面感,多是在审美空间之中对物象做多层次描述。审美空间的营造,有时是源于苏轼眼前实景,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时是源于他想象中的虚景,如《书临皋亭》的“白云左缭,清江右洄”;有时则是源于文学典故,如《后赤壁赋》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画中有诗”的诗意,则体现于笔墨造型对文学意象的视觉传达上。传为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以“枯木”造型引涉若干诗赋和题跋,而将视觉图像的意义与《诗经》《庄子》的诗学传统和哲学传统建构起内在联系;由苏文而生的历代赤壁图,因文取象,其中,各家对“鹤”的呈现和再释,也勾连《诗经》传统和易学思想,体现了主客、时空、意境的融合。苏轼依托宋前典范,以“用事当以故为新”的方式将自己的论述和实践沉浸于艺术传统之中。因此,其文图关系论点既因具备了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关联而成为中国画的“基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星散、含混的表征。这对后人的接受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一方面,后世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往往绕不开苏轼的作品和论点,甚至出现直接套用、化用其论艺言语的情形;另一方面,后人对其“诗画本一律”“士人画”等经典论述的探讨,也曾出现因不熟悉苏轼所用之典故而造成误读的情形。综合地看,苏轼艺论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它上承宋前艺术传统,下启宋后诗、书、画叁绝的经典形态,在历时性和融通门类两个层面把握了艺术共性,因而可以说其文图关系理论已超脱出具体的艺术现象而进入艺术规律的层面。

参考文献:

[1].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 黄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J]. 崔波. 周易研究. 2008

[3]. 传承 融通 创新——拜读黄黎星先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有感[J]. 张娟娟, 崔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

[4]. 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两种范式——《周易》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之一[J]. 程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论《周易》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D]. 杨沫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6]. 《淮南子》研究[D]. 孙纪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7]. 论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J]. 黄黎星. 周易研究. 2010

[8]. 神秘文化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D]. 蔺若.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 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D]. 石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16

[10]. 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D]. 李制. 东南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