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硬性混凝土论文_吕鸿翔,董卫军,于飞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硬性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骨料,抗压强度,表观,联锁,粒径,预应力。

干硬性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吕鸿翔,董卫军,于飞飞[1](2019)在《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冻融破坏处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水库围坝护坡的振动挤压成型干硬性垂直连锁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控制进行总结,分析了影响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的生产质量控制因素,提出工厂生产时注意问题,提出了用丙乳砂浆处理现场局部混凝土预制块冻融处理方案,为相似问题处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刘嫄春,崔恩彤,汪恩良,孔子洁[2](2019)在《基于混料设计的干硬性混凝土强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得出了水泥-硅灰-粉煤灰-矿粉四元复合胶凝材料组成与1 d、7 d和28 d龄期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的回归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各龄期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等值线变化揭示了复合胶凝材料各组分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于强度预测模型以最低水泥用量和最高各龄期混凝土强度为优化目标确定了干硬性混凝土四元复合胶凝混料最优组合配合比,强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9期)

汪恩良,崔恩彤,韩红卫,刘嫄春,马跃[3](2019)在《干硬性混凝土低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低温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干硬性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规律,基于室内试验条件,对不同温度梯度(20℃、0℃、-10℃、-20℃、-30℃)下干硬性混凝土的力学参数(fcu、fts、ff、τi)进行测定,并与相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干硬性混凝土进行0~300次冻融循环,测定其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变化。得到以下结论:干硬性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fcu、fts、ff、τi随温度降低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大,干硬性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F300次循环后,干硬性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下降到73.7%;冻融作用使干硬性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裂缝的产生及闭合孔隙的打开使试件吸水,产生质量损失出现"负增长"现象。(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7期)

周立雷[4](2019)在《芯模振动工艺圆管涵干硬性混凝土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安徽省G42S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圆管涵施工为背景,根据安徽地区农田灌溉渠较多,确保在明年春季春灌工作到来之前完成圆管涵施工,让耕地能够顺利灌溉,确保春耕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路基施工能够有条有序的施工。(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19期)

刘春艳,张旭春,贺阳,夏京亮,周永祥[5](2019)在《联锁块特干硬性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比研究了在试验室内压振成型条件下,骨料粒径、水泥强度等级、用水量、水胶比、砂率对联锁块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骨料粒径与较高的水泥强度等级能够改善和提高联锁块混凝土的成型表观质量与早期强度;改进VC值能够更加定量地表征联锁块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并与用水量呈负相关;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硬化后的联锁块混凝土强度有规律地降低;砂率的适当提高对联锁块混凝土改进VC值与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但会明显改善联锁块混凝土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崔恩彤[6](2019)在《干硬性混凝土抗冻配合比及低温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硬性混凝土是指坍落度值不大于10 mm,工作度在5 s至30 s范围的混凝土。具有低水灰比、早期强度高、收缩性好和抗冻性好等特点,可适用于快速施工,适宜推广应用。本文将对干硬性混凝土在寒区水利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确定影响干硬性混凝土质量的配合比,成型工艺的关键因素,提出抗冻性干硬性混凝土制配技术;对干硬性混凝土利用快冻法进行0~300次冻融循环试验,通过测量冻融循环后的质量和动弹性模量变化,利用SEM电镜观察干硬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来揭示冻融循环损伤机理;对干硬性混凝土测定在20℃、0℃、-10℃、-20℃、-30℃条件下的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s))、抗折强度(f_f)和抗剪强度(τ_i),并与普通混凝土结果作对比,得出低温条件下干硬性混凝土的力学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干硬性混凝土配比试验和性能试验,从骨料级配和多元复合胶凝材料两个方面对干硬性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共采用叁种骨料组合方案,四个阶段的配比设计,得出影响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从宏微观性能分析,揭示出干硬性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合理取值范围。对60 MPa以下的干硬性混凝土可以掺加卵石和碎石搭配使用,卵石的掺入比例为20%(占石子总质量比例)。硅灰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有重要作用,掺入量为20%(占胶凝材料总质量比例)的混凝土强度提高到60MPa以上,抗冻性达到F300级以上。掺入硅灰、粉煤灰和矿粉的多元胶凝材料对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有显着提高作用。掺优质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降低水灰比至0.3以下,可大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性。(2)经过冻融循环后,干硬性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出现“负增长”现象,冻融过程中质量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0~50次),缓慢增长阶段(50~100次),缓慢下降阶段(100~250次),快速下降阶段(>250次)。原因在于经过冻融循环正负温交替后,密闭的内部孔隙破裂,使水分浸入。当冻融次数在50~100次时,增重量趋于稳定。(3)经过冻融循环后,与干硬性混凝土质量变化相对应,弹性模量的变化大体呈“S”型,但总体的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开始前50次动弹性模量下降较快,在50~250次弹性模量变化相对较小,250次后弹性模量开始下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干硬性混凝土经冻融循环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干硬性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73.7%。(4)在-30℃~2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质呈线性增强的趋势,与普通混凝土低温力学性质类似。干硬性混凝土f_(cu)增加24.4%,f_(ts)增加27.5%,f_f增加36%,τ_i增加121%;普通混凝土f_(cu)增加23.9%,f_(ts)增加30.9%,f_f增加160%,τ_i增加219%。(5)在-30℃~20℃范围内,f_(ts)/f_(cu)随着温度的下降略有降低,干硬性混凝土从0.171降到0.164,降幅4.1%,普通混凝土由0.141到0.133,降幅5.7%;f_f/f_(cu)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干硬性混凝土从0.214到0.234,增幅11.2%,普通混凝土由0.130到0.216,增幅68.8%;τ_i/f_(cu)随温度下降而升高,干硬性混凝土由0.12上升到0.21,增幅75%,普通混凝土由0.05上升到0.14,增幅180%。(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杜建东[7](2019)在《美国ASTM新颁布针对干硬性混凝土成型贴面块材的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ASTM标准最近颁布ASTM C1877-18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dhered Concrete Masonry Units标准,中文名可翻译为《贴面混凝土砌体块材标准》。这是ASTM新颁布的一项标准,专门针对附着粘贴式的混凝土砌体用块材(见图示)。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产品标准,对这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本文来源于《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8](2019)在《用干硬性混凝土成型大型干垒挡墙砌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干垒砌块+土工格栅+回填土"形式的挡土墙结构,挡墙背面的土工格栅水平拉接深度——也就是回填土的工程量,除与挡土墙的高度、墙面倾角大小有关外,也与干垒砌块本身的块体大小相关。受混凝土砌块成型机的能力限制,一般的干垒挡墙砌块,它的成型高度——块体在挡墙结构上的使用高度,基本未超过250mm。这也造成绝大多数干垒砌块挡墙结构,挡墙背面都需要有较大的开挖工程量,以便于放置土工格栅和回填土。(本文来源于《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张旭,王武祥,杨鼎宜,张磊蕾,廖礼平[9](2019)在《骨料级配对干硬性火山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山渣是一种地域性绿色天然原料,加工处理后适宜用于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及节能建材制品。相关研究表明,火山渣轻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影响显着,对用于制备混凝土砌块的干硬性火山渣混凝土更为突出,因此,合理确定火山渣轻骨料级配对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极为关键。本文选用四种粒级火山渣轻骨料,以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为控制目标,开展了骨料级配对火山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火山渣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提出了组合结构保温砌块生产用火山渣轻骨料适宜组成,为干硬性火山渣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2期)

邵志刚,周文赟,严相东[10](2018)在《大跨度干硬性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生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跨度干硬性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生产技术的研究,分析各个生产环节的控制重点,形成了大跨度干硬性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的生产流水,取得较好的效益,可为类似预应力构件的生产提供经验。(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8年12期)

干硬性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得出了水泥-硅灰-粉煤灰-矿粉四元复合胶凝材料组成与1 d、7 d和28 d龄期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的回归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各龄期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等值线变化揭示了复合胶凝材料各组分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于强度预测模型以最低水泥用量和最高各龄期混凝土强度为优化目标确定了干硬性混凝土四元复合胶凝混料最优组合配合比,强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硬性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吕鸿翔,董卫军,于飞飞.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冻融破坏处理措施[J].山东水利.2019

[2].刘嫄春,崔恩彤,汪恩良,孔子洁.基于混料设计的干硬性混凝土强度模型[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3].汪恩良,崔恩彤,韩红卫,刘嫄春,马跃.干硬性混凝土低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4].周立雷.芯模振动工艺圆管涵干硬性混凝土施工[J].居舍.2019

[5].刘春艳,张旭春,贺阳,夏京亮,周永祥.联锁块特干硬性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19

[6].崔恩彤.干硬性混凝土抗冻配合比及低温性能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杜建东.美国ASTM新颁布针对干硬性混凝土成型贴面块材的标准[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9

[8]..用干硬性混凝土成型大型干垒挡墙砌块[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9

[9].张旭,王武祥,杨鼎宜,张磊蕾,廖礼平.骨料级配对干硬性火山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10].邵志刚,周文赟,严相东.大跨度干硬性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生产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8

论文知识图

工作性良好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施工产生穿透性裂缝的内蒙某工程实例照片现场载荷试验布置示意图碎石干硬性混凝土直径为30mm芯...坍落度结果比较干硬性混凝土2

标签:;  ;  ;  ;  ;  ;  ;  

干硬性混凝土论文_吕鸿翔,董卫军,于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