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部成了“群众之家”(论文文献综述)
董巍[1](2020)在《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察了中共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的历史。抗战胜利后,南京地下党重建机构和发展组织,展开迎接新政权建立的地下斗争。1949年4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为中共南下大军和地下党共同接管。双方既互相配合,也因对人事分配、接管政策的分歧以及工作、生活习惯和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矛盾。原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陈修良在南下党和地下党的矛盾和冲突中首当其冲。中央高层实际上依靠南下大军管理新区城市,南下干部在新的党政机构居于主导地位。作为矛盾一方的南京地下党受到怀疑和责难。华东局及南下干部认定南京地下党在1948年末到1949年初的大发展,导致其“组织不纯”。在华东局的指示下,由外来干部主导的南京市委展开了一场针对地下党的整党运动。这是中共建政初期新区第一次地方性整党,也是专门针对地下党的一轮政治运动,反映出新区城市地下党与南下党之间关系的某些特点。
冯福[2](2020)在《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W社区基金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基金会作为社区治理多元化主体之一,自成立后积极提供公共服务,逐步成为政府职能的分担者和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在参与社区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社区基金会起步较晚,受到自身内部建设不足、外部资源聚合不够、公信力和社会合法性不足等因素制约,其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基金会绝大多数为政府主导成立和运行,因此本文重点从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本文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和治理理论,通过分析四川省第一家社区基金会——W社区基金会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角度,采取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开展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总结其既有成效,探究其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提出通过提升内部自身建设和增强外部资源拓展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建设和发展是社区治理的创新,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和作用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实践检验。政府作为社区基金会的主导者和推动者,需要给与社区基金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周鹭[3](2019)在《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育国家意识是增强社会成员国家认知认同的现实诉求,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的群体之一,其“国家意识”不仅关系到对国家的认知认同,还关系着承担国家的时代使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育大学生的国家意识理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国际视域下,全球化浪潮、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现象,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塑造与强化造成极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国家意识的重要性,中央重要政策文件也多次强调“国家意识”。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是指从世界国与国关系的视野下,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对大学生国家内部的认知认同意识、国家在国际上的定位认知认同意识、肩负国家发展的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符合国家、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并分别对爱国主义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进行辨析,解析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内在构成,阐述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从历史发展视角归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历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以正式文件出台的形式专门对大学生国家意识进行培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着这一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主要经历了回归发展阶段、完善发展阶段、提升发展阶段和全新发展阶段。通过对其基本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主要经验。第三部分: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结合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分析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结合全球化的发展、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国家间冲突来分析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新要求。第四部分: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主体提出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对策。从国家来看,要从顶层设计、修订教材、创设平台等方面引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社会来看,要从舆论导向、营造氛围等方面助力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高校来看,要从高校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主导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从大学生个人来看,要自觉重视增强国家意识和主动抵制错误思想的渗透加强国家意识的自我教育。
赵艳花[4](2019)在《体育领域潜规则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体育领域潜规则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发展体育必须予以思考的问题。从价值的角度考量潜规则后,与其同源的体育领域潜规则相应的呈现出良莠的属性。面对这种情况,既需要对其进行区别认识,又需要从整体上规划治理方略。因此,辨别体育领域潜规则的属性成为认识阶段与规划治理阶段的中间环节。通过资料查阅、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归纳法与演绎法)后发现:体育潜规则现象虽早已兴盛,但相关研究的数量却并不多见。关于整体潜规则的研究,虽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鲜有较为卓着的研究成果,理论专着更是鲜见。其中,容易引起注意的是,各界对潜规则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根据观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潜规则不良观,也称一元观;潜规则兼具优良属性的二元观;以及在二元观基础上因呈现出中性而命名的三元观。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出现观点的差异并不为奇,从研究的出发点上分析,各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均在于促进事物发展,只是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以及在提出治理策略方面有所侧重,所以,三种观点并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从人文研究的角度,笔者没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分析潜规则的类别上,反而认为将事物的价值凸显清晰才更具有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体育领域为背景,以潜规则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框架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共6小节。第一部分,共3小节。包含引言及研究内容的前两节,即文献综述、研究对象及方法。它们为第三节体育领域潜规则概念的引出,提供重要的理论背景,并为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从学术研究、体育实践、国家发展三个层面进行了说明。在结论中,依据潜规则的定义,体育领域潜规则定义为“体育领域内未被察觉、或不具备形式正当性的规则”。概念厘定后,体育领域潜规则分为良性潜规则和不良潜规则。良性潜规则是有益于人们文化生活的潜规则。它具有上升为法的可能,这是良性潜规则的显着性优势及不良潜规则无法企及的特征。而不良潜规则是指与现行主流文化、主流秩序的要求与期望,存在行为与思想不相符合的一类潜规则。按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种情形:可以是没有触及法律红线的一类不良潜规则。它强调的是一种法律授予权力后的潜规则行为,如自由裁量权为私利服务的行为;或者是没有违反形式上的法律条文,但已冒犯了法律精神的一类不良潜规则,文中以例举“混水摸鱼”事件对此进行了说明。此外,该事例与其他三项具体事例,统称为体育领域的“四大不良潜规则”,因其不利于体育领域的发展,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研究,并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包括两小节。在潜规则发生机制探源这一节中,将利益作为潜规则发生的重要因素被首先提出。论述中将利益换化为四种具体的形式,即金钱、权利、名誉和地位,并对“自古以来,(金钱、权利、名誉和地位)就是大众梦寐以求的几样身外之物”这一论断,做了简练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推动研究深入的问题——“执着于利益背后的最终需求是什么?”为何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均得到充盈的人,仍会选择不良潜规则?在本节的后半部分,将这种欲望所追求的东西概括为“势”,并就“势”做了相关的论述。此外,在探析潜规则发生的原因中,还包括有立法、执法、司法等相关制度确立与执行的问题,体育行政机关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等。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缺位、执法与司法方面暴漏出的管理缺陷,以及在体育管理层内部存在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为潜规则的运行提供了契机。在第5节中,从潜规则的价值方面,对良性潜规则的作用及不良潜规则的影响进行分别论述。良性潜规则的作用总体概括为三点:一,丰富活动内容,扩充文化气息;二,维持秩序;三,孕育新的法律;这部分内容与概念厘定部分相对应,对良性潜规则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此外,又为后文治理策略中提出的治理关键——辨别优良潜规则,提供了辨识的依据。在不良潜规则的价值分析方面,重点提到两点:一,体育不良潜规则对法律信仰、法律公信力的影响;二,进一步从唯利是图的发展脉络中,分析不良潜规则对“体育四维”“国家四维”的消融作用。最后,通过分析潜规则的不同作用,进行分别治理。第三部分,是包含治理建议在内的结论部分。根据潜规则的表现及其作用与影响,建议:在治理潜规则时,对良性潜规则采取保留与促进其发展的方法,文中从弘扬优良体育文化、立法保护和上升为法,三个方面提供了方法与途径;在治理不良潜规则的建议中,主要采取压制的方法,以缩减其运行空间。该方法从分析潜规则发生机制处得到启发,具体通过完善法律来框定合法的范围、通过提高监察质量以压制发展势头、加强管理机关的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发展科学教育,以改良体育领域的不正作风。最后,是研究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对全文的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概括。
郑局廷,段明[5](2018)在《借力打力》文中指出一从省委会堂走出来,魏柏新怦怦乱跳的心才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那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和惬意。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能够在全省环保整治动员大会上代表县市层级作典型发言,应该说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尤其是这次会议通过电视视频开到了县市区,并且省委书记、省长出席。在这种高规格大规模的会上露上一脸,对他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对宁阳而言,也算是找到了扭转不利赢回自信的契机。在他的任前,宁阳三届县委书记前"腐"后继接连出事,全省震动,影响极坏。他去年秋天走马上任,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能够精准找到
许翾[6](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陈国威[7](2018)在《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海外部的演变及主要活动》文中指出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更好地获取海外社会资源,增加抗战力度,中国国民党恢复了在1928年撤销的海外部,把海外部作为海外侨社的主要指挥机构,直接从体制内部增加了抗战政策执行的力度,扩大了国民政府在海外管理外侨机构的力量,成为国民党获取抗战资源一大举措。依据相关文献资料,从制度史的角度,对国民党海外部的历史渊源、演变、机构设置、人事和经费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抗战时期海外部的恢复,对国民党海外工作的开展、利用海外侨力、扩大组织力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抗战期间海外华侨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奠定了管理基础。海外部加入抗战活动的同时,也将党争带到民族大义上面,消减了部分抗战的力量。
周涛[8](2018)在《西行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1972年的春天,有两个倒霉蛋呆立在那里。一个大约有一米八,另一个也是。一个瘦、白,另一个壮、黑。瘦、白的那个似乎想说话,但一时又找不到话可说;壮、黑的那个好像更沉得住气,根本就不想说话。那个春天的天气阴郁愁苦,灰色的云层看起来又腻又黏,像一块脏抹布,散发着霉味儿。地面上一些积雪化了,另一些还堆着。化了的地方一片泥泞,略高处拱出几块干地,看起来就像长了牛皮癣的皮肤,让人恶心。周围
郑局廷[9](2017)在《借力打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委书记钦点的人选和任命,让新任县委书记异常棘手。围绕电子厂的环保事件错综复杂,是该维护上级关系,还是以百姓利益为重大刀阔斧整治?新任县委书记身陷官场人事旋涡,面临艰难考验。他将何去何从?一从省委会堂走出来,魏柏新怦怦乱跳的心才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那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和惬意。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能够在全省环保整治动员大会上代表县市层级作典型发言,应该说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尤其是这次会议通过电视视频开到了县市区,并且省委书记省长出席。在这种高规格大规模的会
黄惠运[10](2016)在《曾山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文中提出曾山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军时期,曾山曾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毛泽东、朱德一起组成红四军前委常委。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华中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这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曾山同志在新四军时期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二、组织部成了“群众之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部成了“群众之家”(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研究现状 |
3.论文设计 |
一、南京地下党历史和新的党政机构 |
1.南京地下党的由来和变迁 |
2.解放南京的经过 |
3.新党政机构的设立 |
二、南下党与地下党的合作和龃龉 |
1.不应忽略的合作与信任 |
2.人事安排的倾斜 |
3.接管政策的分歧 |
4.工作及生活习惯的冲突 |
5.地下党大发展的争论 |
三、第一次整党运动的经过和结局 |
1.运动发轫 |
2.动员和学习 |
3.党的公开 |
4.审查鉴定和运动结束 |
5.地下党的后续遭际及平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W社区基金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社区基金会 |
1.4.2 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 |
1.4.3 社区治理 |
1.5 理论视角 |
1.5.1 资源依赖理论 |
1.5.2 治理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路线 |
1.7 创新及不足 |
1.7.1 创新点 |
1.7.2 不足 |
2 社区治理背景下的成都社区基金会概况 |
2.1 成都社区治理现状 |
2.1.1 社区治理探索 |
2.1.2 社区基金会探索 |
2.2 W社区基金会发展状况 |
2.2.1 成立背景 |
2.2.2 功能定位 |
2.2.3 运行机制 |
2.3 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成效 |
2.3.1 整合社区社会资本 |
2.3.2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
2.3.3 社区公益资金池 |
2.3.4 社区赋能发展 |
2.3.5 创新治理品牌 |
3 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自身建设困境 |
3.1.1 发展定位不清晰——参与治理目标不聚焦 |
3.1.2 内部架构空缺——参与代表性不强 |
3.1.3 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指导能力不足 |
3.2 外部参与困境 |
3.2.1 多元参与意识未形成——筹资能力薄弱 |
3.2.2 行政属性标签明显——社会合法性缺失 |
3.2.3 社会要素支持不足——政府越位居民缺位 |
3.3 困境原因分析 |
3.3.1 政府政策依赖的制约 |
3.3.2 政府资金依赖的制约 |
3.3.3 政府组织依赖的制约 |
4 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
4.1 内部自身建设 |
4.1.1 自身发展与社区治理目标同步 |
4.1.2 增加内部治理机构代表性 |
4.1.3 培养和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
4.2 外部参与拓展 |
4.2.1 引入多元参与——拓宽筹资渠道 |
4.2.2 凸显社区属性——提升公信力 |
4.2.3 加强多元主体互动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对象资料 |
致谢 |
(3)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理论分析和时代价值 |
一、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界定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二、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内在构成 |
(一)大学生对国家内部认知认同意识 |
(二)大学生对国家在国际上的定位认知认同意识 |
(三)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
三、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 |
(一)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内在诉求 |
(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认知认同的客观需要 |
(三)升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现实需求 |
(四)强化大学生在国际视域下肩负责任的时代要求 |
(五)应对全球化的基本要求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历程及主要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历程 |
(一)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回归发展阶段 |
(二)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完善发展阶段 |
(三)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提升发展阶段 |
(四)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全新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主要经验 |
(一)坚定原则: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原则 |
(二)拓宽场域:将国家意识培育纳入高校课程与开展社会实践形成教育合力 |
(三)挖掘内容:不断深入开发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素材 |
(四)拓展渠道:与时俱进丰富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渠道 |
第三章 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 |
一、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 |
(一)国家实力的增强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鼓足了底气 |
(二)国际竞争的加剧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激发了动力 |
(三)国际交流的频繁为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增添了活力 |
二、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
(一)全球化模糊了大学生对国家边界的认识 |
(二)全球化弱化了大学生公民身份的认知认同 |
(三)全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
(四)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了大学生对国家内部的认知认同 |
(五)国家间冲突诱发了大学生的非理性爱国表达 |
三、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面临的新要求 |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
(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
第四章 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对策探析 |
一、国家引领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
(一)顶层设计,完善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制度安排 |
(二)修订教材,吸纳国家意识进大学教学教材 |
(三)创设平台,拓展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空间 |
二、社会助力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
(一)舆论导向,加强国家意识的正确引导和宣传 |
(二)营造氛围,以良好氛围滋养大学生国家意识 |
三、高校主导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
(一)推进国家意识培育融入课程教学 |
(二)推进国家意识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三)推进国家意识培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
四、大学生加强国家意识的自我教育 |
(一)大学生自觉重视增强国家意识 |
(二)大学生主动抵制错误思想渗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
(4)体育领域潜规则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领域典型的三种认识 |
1.1.1 一元观视域下的潜规则 |
1.1.2 三元观视域下的潜规则 |
1.1.3 二元观视域下的潜规则 |
1.2 观点排序上逻辑释义 |
1.3 体育法律制度与潜规则 |
1.4 体育体制管理与潜规则 |
1.5 现状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3 概念厘定及其表现特征 |
3.1 相关概念的含义与辨析 |
3.1.1 规则、潜规则、体育领域潜规则 |
3.1.2 体育领域潜规则的分类 |
3.2 体育领域不良潜规则的具体表现 |
3.2.1 “金牌内定”背后的钱权交易 |
3.2.2 永不过时的“黑哨” |
3.2.3 竞赛中的“兴奋剂”事件 |
3.2.4 规则之下的“混水摸鱼”事件 |
4 发生机制探析 |
4.1 利益驱动与诱使 |
4.2 制度脉络的疏漏 |
4.2.1 体育立法 |
4.2.2 体育执法与司法 |
4.3 体制的缺陷 |
5 作用与影响 |
5.1 良性潜规则的作用 |
5.1.1 增添民族色彩,丰富体育文化气息 |
5.1.2 以非官方的形式维持秩序 |
5.1.3 孕育新的法律规则 |
5.2 不良潜规则的影响 |
5.2.1 法律之腐蚀剂 |
5.2.2 “四维”之消融剂 |
6 治理措施 |
6.1 保留与促进良性潜规则的发展 |
6.2 压制不良潜规则 |
6.2.1 法律,框定合法范围 |
6.2.2 监察,压制发展势头 |
6.2.3 政府,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
6.2.4 教育,改良不正之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借力打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6)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
1.1.4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
2.2.1 筹备党的“四大” |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
2.2.3 促进中央集权 |
2.2.4 制定交通办法 |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
2.3.1 与吏部相比 |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
4.1.1 对干部的认识 |
4.1.2 干部的选任 |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
4.2.4 对党员的激励 |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
5.2 主要工作准则 |
5.2.1 讲政治 |
5.2.2 服从纪律 |
5.3 决策和运行 |
5.3.1 组织网络 |
5.3.2 决策程序 |
5.3.3 调研机制 |
5.3.4 先行试验 |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
6.2.1 独立性的保持 |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
7.1 主要联系机构 |
7.1.1 办公厅 |
7.1.2 宣传部 |
7.1.3 统战部 |
7.1.4 中纪委机关 |
7.2 主要协调事项 |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
7.2.3 人才工作 |
7.2.4 扶贫济困 |
7.3 协调工作特点 |
7.4 部际竞争 |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
7.4.3 三个“之家”建设 |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
8.1 模范部门 |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
8.2 声望制度 |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
8.3 走出神秘 |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
8.3.3 成效 |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2 转变态度 |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
10. 结语 |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
10.4 新的建设策略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
作者简历 |
(7)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海外部的演变及主要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民党海外部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2) |
二、组织结构及人事情况 |
三、经费情况 |
四、抗战时期海外部的海外主要活动 |
五、余论 |
(9)借力打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四、组织部成了“群众之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D]. 董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2]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W社区基金会为例[D]. 冯福. 西华大学, 2020(01)
- [3]国际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 周鹭. 西南大学, 2019(12)
- [4]体育领域潜规则问题的研究[D]. 赵艳花.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借力打力[J]. 郑局廷,段明. 中华传奇, 2018(35)
- [6]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7]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海外部的演变及主要活动[J]. 陈国威. 八桂侨刊, 2018(01)
- [8]西行记[J]. 周涛. 当代, 2018(02)
- [9]借力打力[J]. 郑局廷.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7(12)
- [10]曾山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A]. 黄惠运. 铁流(33),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