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艳[1]2003年在《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文中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但目前,在国内或国外更多的研究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随着时代的演进,有愈来愈普遍的现象。而其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显示出增长的趋势。“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他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关注。因为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影响教师本身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甚至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在此,本文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对中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及其维护作了初步的探讨。
姚智超[2]2008年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科技、经济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各种各类人才的场所,受到了各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高等教育的规模,学生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但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合格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都离不开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正是高等学校最大的资本和资源,人才培养、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无一不是由他们来完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地位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功能已有原来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叁大职能扩充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四大职能。大学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如何在新时期更好的实现这些功能,这实质上已经变成高校教师如何在新时期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有效胜任新任务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而本研究就是针对这种状况,来探索新的适合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在导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现状,并指出了这些模式存在的不足。然后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分析部分,论文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相关的几个常用概念进行了辨析,另外还界定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概念;在论文第二部分,论文从职业满意度、心理健康、职业压力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高校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们较为全面、深刻的提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另外通过运用访谈法对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较为全面地了解到的他们专业成长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为后面提出新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提供了依据;在论文的第叁部分介绍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教育和个人基础,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充实了教师专业成长理论;论文最后一部分首先从认识发生论和人本主义思想两个方面介绍了高校青年教师新模式实施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新模式:培训-进修-训练一体化模式。论文论述了模式中包含的岗前培训,短期进修和以项目、课题为本训练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实施新模式的几点操作性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丰富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充实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理论保障何实践支持。
易斌[3]2010年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来展开的。对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听不懂、说不出,不能熟练地阅读英文原着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外语教学现状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从微观上看有教学管理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课程自身,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因此,关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课程体系评析、成就不足及启示叁个维度展开分析,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史分为恢复(1978~1984)、发展(1985~1991)、调整(1992~2000)和新一轮课程改革(1999~2008)四个阶段,以“改革开放——实施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论文主线,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通过回顾过去、关注现实与前瞻未来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求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除引论和结语外,论文共设五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及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对英语课程变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迎来了恢复的大好时机。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立了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更新了教材,并使英语教育的差异性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十年内乱”对英语教育的摧残,导致了师资奇缺,教学观念落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的研制日益科学、开放,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得到了正确的处理。但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句型操练,学生学习负担过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此,必须调整课程与教学计划,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阶段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英语教材编制也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可喜局面。但囿于“应试教育”的强势地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英语教学仍旧过分强调接受学习。2001年,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前面四章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总结和反思,论文第五章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结语对改革开放30年英语课程变革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旨在倡导广大英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变革,并努力承担好课程改革推动者的角色,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
袁园[4]2013年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即对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取决于该课程教学过程诸环节的相互协调和适应性,取决于教学过程与教育情境正向的相互作用。为了使研究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上海市闸北区若干中学为调研和分析对象。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的艰巨使命。对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不仅能丰富中等教育有效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为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本研究对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不仅对任课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切实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从理论上揭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应然要求与课程实然境遇间的现实张力;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寻求研究的学术前提;探求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多个教学有效性理论的梳理,建构“要素有效-过程有效-结果有效”的理论框架,形成关于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要求和有效性实现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通过进行归因分析寻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即主客体要素——教师与学生,过程要素——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载体要素——教育情境。形成本文基本分析框架。第四、五章分别以上述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为依据,对近年来上海市课程改革和闸北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调研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与分析。描述了一段时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教学过程诸要素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探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属本文的实证研究。第六章为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论证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专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确立契合当今时代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建设符合信息时代发展所需的课程网络支持平台;形成着眼师生共同成长的综合评估反馈调整机制。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张雷[5]2010年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调节策略》文中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自身的健康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所以研究教师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就针对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压力是导致教师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如莫名的压抑、焦虑、烦躁、失落、自身缺乏安全感、丧失工作信心、感到身心疲惫、对生活失去方向等等。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国内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前人关于心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总结和概况,并指出其研究的优点和不足。第二部分运用SCL-90自评量表,从年龄,学历,性别叁个方面对中学教师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产生这种情况的相关原因。第叁部分针对前面统计分析的结果从总体上指出目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评价体制,教育改革的挑战,教师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外外部因素和教师自身素质较低,部分教师自身性格制约,心理冲突等内部因素造成的。第四部分针对目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调节策略,主要包括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促进教师廉洁从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等方面。
张兴春[6]2015年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顺应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现实问题及要求,并以此进行创新和发展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的分析,对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新路径。伴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起步与规范、恢复和改革发展等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时至今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研究生群体有了新特点,如群体规模的快速增加、研究生个性变化、就业压力方面的情况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如经济全球化加剧、社会文化多元化凸显、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空前的社会变革和技术变革,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最后,社会发展赋予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也必须有所变化和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当前,研究生思想状态主流积极健康,但也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责任感缺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方面归咎于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研究生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保持与当前形势足够的与时俱进,亦成为制约研究生思想素质提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认识、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队伍渠道、组织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要有所作为,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理论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先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借鉴西方德育理论,进行综合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所需要的新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优化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开放性、互动性和平等性原则下,制定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何小忠[7]2005年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文中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但偶像崇拜却是一种产生于人类远古并延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对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广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界的理论探索却极为缺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并提出教育和文化的建设性构想。全文共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历时考察、现实描述、多维解读和实践建构。第一部分由叁章组成,主要在历时维度上考察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在概念内涵和文化现象上的发生、演变历程及其意义,这是全文的基础。其中,第一章揭示了偶像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现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主要有“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宗教的偶像等。偶像与榜样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格符号,在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偶像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第二章指出,崇拜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在简析崇拜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崇拜行为产生的根源,区别分出崇拜的几种对立性类型及其特征,如理性崇拜和非理性的崇拜、屈从性崇拜与创造性崇拜、表层性崇拜和实质性崇拜、抽象崇拜和具象崇拜等。第叁章首先从两个维度解释偶像崇拜:一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情感及其行为。其主要类型主要有宗教偶像崇拜、杰出人物崇拜、“明星崇拜”、虚拟人物崇拜及其他人格形象崇拜等。二是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模式,偶像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具有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沉湎式依恋等特征。与其相对应的是以人物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与依恋,即榜样学习。然后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传统偶像崇拜和新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偶像崇拜具有社会认同与整合、规训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寄托和抚慰的个体功能。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首先从流行的公众人物和影视中所塑造的青年典型形象两个方面,描述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描述了新世纪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状况,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特征。论述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与传统宗教偶像崇拜相区别的、以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新偶像崇拜,并揭示新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信仰转向导致信仰悖论之后而产生的自我幻像。第叁部分即第五章,是在多维视野中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的归因分析。得出
景宜[8]2009年在《初中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两年,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过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现在,加强教师尤其是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许多研究者对教师或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原因以及如何改善做过大量研究,也积极地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是研究的内容单一,重复多,特别是有关初中教师作为单一对象的研究以及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对江西赣州市叁所初中学校的学生以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希望能有效地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增强其科学性。本研究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赣州市3所初中学校的408名学生和106名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且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正常人的水平低,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教师,初二年级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初一、叁年级教师。2、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27.7%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也是不容乐观和忽视的。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初二年级学生强迫症状比初一、叁年级学生严重。3、在一定程度上初中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是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显着诱因。教师的恐怖和偏执两项因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的正向预测变量;教师的其他(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因子)是学生躯体化和焦虑两项因子的有效的负向预测变量。就此结果,本研究从教师自身、学生以及学校叁个方面给一些可参考的建议:1、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正确把握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和谐的家庭,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道路上的良师。2、初中学生应该学会一些有效的方法调适自己的情绪与心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天记录心情日记,交一两个知心朋友,保证自己健康成长。3、学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技巧的安排课程和规划校园绿化环境,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杨荣昌[9]2006年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确立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5年一个周期的培训制度。据此制度,一名教师在其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中至少需要接受若干轮的继续教育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这个宏大系统中,课程是核心要素,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师自身需求的日益提高,时刻都在呼唤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本研究基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实践现状,结合时代背景,在分析现象、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以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融通的原则,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简述该课题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及使用的研究方法;探析了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概念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成要素,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确定起点和边界。本文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和在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已获得任职资格的教师所实施的促使其专业发展的学历性的和非学历性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是为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而建构的全部经验及其活动系统的总称;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第二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分析了课程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及教师专业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其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第叁章,国外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在分析比较美、英、日、韩等国外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可资借鉴的元素; 第四章,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分析。通过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及其课程的历史发展的回顾,得出须注意的经验与教训,接着通过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找出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努力方向; 第五章,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想。借鉴国外经验,依据现状调查,遵循现代课程、教师专业化、教师学习等有关理论,提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设想。具体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新思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新构想;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的四个方面的依据,应遵循的六大原则,应设置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和应采用的叁种方法。
杨利利[10]2016年在《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广泛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环境。作为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生,对任何新兴事物都持有高度的好奇心,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同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等特点等有助于中学生开拓视野、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信息,从而为其价值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容易使中学生对事物形成错误的判断,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就会出现信仰淡化、理想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道德观念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中学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在网络背景下,如何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建立新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等都是当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影响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积极推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性调查,加上个人的独立思考才得以完成,以期对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理论依据部分。对网络文化、中学生价值观相关的概念、特点、分类、形成机制等进行了论述,从而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现状调查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现状及相关分析。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分别论述其对中学生政治观、道德观、认知观、学习观、消费观、交往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网络文化影响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具体机制和中学生价值观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特点。第叁,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具体深入地探讨了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第四,提出建议对策。该部分针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发挥网络文化的正面作用;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网络道德自律。
参考文献:
[1]. 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D]. 洪小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研究[D]. 姚智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 易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 袁园. 上海大学. 2013
[5].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调节策略[D]. 张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兴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7].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 何小忠. 苏州大学. 2005
[8]. 初中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D]. 景宜. 江西理工大学. 2009
[9].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杨荣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杨利利.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研究生论文; 偶像崇拜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中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