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酸论文_黄雪,崔英德,尹国强,冯光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八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氧化氢,电极,氧化铬,氧化钴,喹啉,锌粉,铵盐。

十八酸论文文献综述

黄雪,崔英德,尹国强,冯光炷[1](2017)在《十酸-十四酸-十八酸/有机蒙脱土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十酸、十四酸和十八酸制备的叁元低共熔物为相变材料,有机改性蒙脱土为支撑材料,熔融浸渗法制备了十酸-十四酸-十八酸/有机蒙脱土复合相变材料。采用DSC、FT-IR、TG、SEM、冷/热循环试验和蓄/放热试验等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SC测试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21.06℃,相变潜热102.26J/g;FT-IR表明相变材料和支撑材料的结合为物理吸附;TG曲线表明复合材料在低于130℃时热稳定性良好;SEM试验显示相变材料很好的分散在支撑材料层间;冷/热循环试验表明复合材料经历1000次冷/热循环后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蓄/放热试验说明复合材料具有显着的蓄/放热能力,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可减小室内环境大幅度波动,满足人们对室内温度高舒适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7年06期)

曹小华,任杰,谢宝华,付微,张康华[2](2010)在《Dawson结构磷钼酸铵催化氧化十八醇清洁合成十八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Dawson结构磷钼酸铵为催化剂,用30%H2O2水溶液为氧化剂,研究了十八醇液相选择氧化制十八酸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H2O2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检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十八醇质量的3.7%,n(H2O2)/n(醇)比值为10∶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h,收率可达95.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十八酸的收率仍可达91.6%。(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0年01期)

曲大伟[3](2007)在《9-炔十八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植物油经醇解、精馏制得油酸甲酯,然后加成、消除、水解制得9-炔十八酸粗品,最后重结晶得成品。成品熔点48℃,纯度可达98.5%以上。(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07年24期)

焦奎,张旭志,徐桂云,孙伟[4](2005)在《ssDNA/十八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伏安法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石墨粉与十八酸在80℃下混合制成表面富含—COOH的基底碳糊电极(SA/CPE),然后在活化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存在下将ssDNA固定到电极表面制备ssDNA修饰电极(ssDNA/SA/CPE).以亚甲基蓝(MB)为指示剂,用循环伏安法对SA/CPE和ssDNA/SA/CPE进行电化学表征,发现其在ssDNA/SA/CPE上较在SA/CPE上的氧化峰电流(ipa)和还原峰电流(ipc)分别增大1.9倍和1.7倍,式电势(Ef)负移8mV.把ssDNA/SA/CPE放在互补ssDNA溶液中杂交后,MB的ipa和ipc较在SA/CPE上分别增大1.0倍和0.8倍,Ef负移18mV.用0.5mol/L的NaOH溶液冲洗使电极表面杂交而成的dsDNA变性洗脱,MB的伏安信号几乎与在ssDNA/SA/CPE上一样.ipc与SA/CPE上固定的ssDNA质量在1.0×10-7~5.0×10-6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9g(S/N=3).这种既廉价又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有望在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刘君,强颖怀,周秋凤[5](2005)在《十八酸包覆鳞片状锌粉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制备超细鳞片状锌粉为目的,对羧酸烃类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十八酸能显着降低粉体材料的表面能,粉碎性能优良,固体分散性较好;但是十八酸的高温挥发性差、化学稳定性及相溶性皆不够,制出的粉体光亮度较差,所以在粉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十八酸的量不能太多,应控制在0.5%~1.0%范围内,且应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05年06期)

张旭志[6](2005)在《十八酸和十八醇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内容为十八酸和十八醇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十八酸和十八醇既作为化学功能修饰剂也作为电极成型粘合剂,在适当温度条件下与石墨粉均匀混合制备基底十八酸碳糊电极(SA/CPE)和十八醇碳糊电极(OA/CPE)。在活化剂EDC和NHS存在下,单链DNA探针(ssDNA)共价键合固定在SA/CPE上形成ssDNA修饰电极(ssDNA/SA/CPE);在活化剂EDC存在下,ssDNA和dsDNA可以共价健合固定在OA/CPE上分别形成ssDNA修饰电极(ssDNA/OA/CPE)和dsDNA修饰电极(dsDNA/OA/CPE)。ssDNA/SA/CPE和ssDNA/OA/CPE在含有互补单链DNA(cDNA)的缓冲溶液中识别杂交分别形成双链修饰电极dsDNA/SA/CPE和dsDNA/OA/CPE。分别用甲苯胺蓝(TB)和亚甲基蓝(MB)为电活性指示剂对SA/CPE、ssDNA/SA/CPE、dsDNA/SA/CPE和OA/CPE、ssDNA/OA/CPE、dsDNA/OA/CP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活化剂存在下,ssDNA在两种基底电极上都能牢固健合固定;2,电极表面修饰上的ssDNA能高效可靠地与靶序列识别杂交;3,杂交形成的dsDNA/SA/CPE经碱液变性洗脱后可再次用来杂交;4,直接固定dsDNA制备的dsDNA/OA/CPE与杂交而成的dsDNA/OA/CPE电极特性相同。用上述电化学DNA传感器识别转基因植物CaMV35S启动子基因片段和NOS终止子基因片段,结果令人满意。 论文还用电化学法研究了MB与dNTP(dATP、dTTP、dGTP和dCTP)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B-R缓冲溶液中,MB和dNTP在静电力作用下形成MB-dNTP复合物,结合比为1:1;MB与上述四种脱氧核苷叁磷酸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3×10~7,1.1×10~7,9.6×10~8和1.8×10~7。(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05-04-15)

王峥,方光荣,柳士忠,杜祖亮,张春梅[7](2003)在《聚喹啉/十八酸/过渡金属取代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聚喹啉(PQ)、十八酸(SA)和过渡金属取代的杂多阴离子PW11ZO40n-(Z=CuII,CoII,MnII,NiII)通过LB技术掺杂,成功地制备了四种PQ/SA/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通过π-A曲线、荧光、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PQ/SA/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的成膜方式、性能、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表明,沉积在LB膜表面的杂多化合物颗粒大小在55~70nm之间.(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钟立峰,唐渝,黄泳权,张渊明[8](2003)在《杂多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制备十八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制的P-Mo-V叁元杂多酸为反应物,采用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杂多季铵盐,并用FTIR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结构没有损坏并与季铵离子成功化合。以合成的杂多季铵盐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氧化n-十八醇制备十八酸,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十八酸的收率可达到45.3%。通过气相色谱和13C核磁共振谱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确证。(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03年10期)

庄红,毕颖丽,程铁欣,刘延,周广栋[9](2003)在《Cr_2O_3-Co_3O_4/SiO_2对十八醇氧化生成十八酸反应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r/Co比例的Cr2 O3 Co3O4 /SiO2 催化剂 ,并用XRD ,FT IR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催化剂对十八醇氧化生成十八酸反应的催化性能 ,及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 ,金属硝酸盐在 773K焙烧后转变成相应的氧化物并负载于二氧化硅上 .Cr2 O3 Co3O4 /SiO2 催化剂对十八醇氧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十八酸选择性最高可达 99 93 % ,收率可达 5 2 44 % .Cr2 O3 Co3O4 /SiO2 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单一的Cr2 O3/SiO2 或Co3O4 /SiO2 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周美娟,魏长平,毕颖丽,甄开吉[10](1999)在《磷钨杂多化合物催化H2O2氧化十八醇制十八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磷钨杂多化合物,考察了其对十八醇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制十八酸的反应活性,探讨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H2O2与底物的摩尔比等一系列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通过IR,ICP,UV和NM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变化情况,讨论了活性中心(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十八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Dawson结构磷钼酸铵为催化剂,用30%H2O2水溶液为氧化剂,研究了十八醇液相选择氧化制十八酸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H2O2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检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十八醇质量的3.7%,n(H2O2)/n(醇)比值为10∶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h,收率可达95.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十八酸的收率仍可达91.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八酸论文参考文献

[1].黄雪,崔英德,尹国强,冯光炷.十酸-十四酸-十八酸/有机蒙脱土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

[2].曹小华,任杰,谢宝华,付微,张康华.Dawson结构磷钼酸铵催化氧化十八醇清洁合成十八酸[J].化工进展.2010

[3].曲大伟.9-炔十八酸的合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

[4].焦奎,张旭志,徐桂云,孙伟.ssDNA/十八酸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伏安法表征[J].化学学报.2005

[5].刘君,强颖怀,周秋凤.十八酸包覆鳞片状锌粉性能的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5

[6].张旭志.十八酸和十八醇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5

[7].王峥,方光荣,柳士忠,杜祖亮,张春梅.聚喹啉/十八酸/过渡金属取代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钟立峰,唐渝,黄泳权,张渊明.杂多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制备十八酸[J].石油化工.2003

[9].庄红,毕颖丽,程铁欣,刘延,周广栋.Cr_2O_3-Co_3O_4/SiO_2对十八醇氧化生成十八酸反应的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3

[10].周美娟,魏长平,毕颖丽,甄开吉.磷钨杂多化合物催化H2O2氧化十八醇制十八酸[J].催化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α-酮戊二酸、花生四烯酸、十八烯酸、...玉米秸秆蒸煮(MgO/H2O2/O2)黄液的G...9(10)-羟基十八酸的TGA曲线十八酸保护的PdMPCs的热重分析十八酸不同用量时样品的偏振光...9(10)-羟基十八酸的红外光谱图

标签:;  ;  ;  ;  ;  ;  ;  

十八酸论文_黄雪,崔英德,尹国强,冯光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