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英山东省青岛平度开发区高中2667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为教育事业展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多媒体已经广泛地用于教学领域,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将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感知效果,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丰富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使语文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因而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捧,俨然成了教辅领域中的“明星”。有的地方甚至把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列为公开课、示范课的评课标准之一。一时间,似乎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公开课、示范课。
我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滥用音乐画蛇添足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语言,在一些特定的氛围中可以起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的作用。合情合理、合时合宜的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将师生的课堂情绪推向高潮的作用。客观地说,语文教师中少有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人,对音乐本身就缺少欣赏和理解的能力。可是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执教者对音乐元素的滥用,随处可见。有的随意节选,和文本内容情境大相径庭;有的随意插播,不合时宜;有的画蛇添足,毫无必要。这种对音乐元素的滥用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阅读思考带来干扰。语文学习的一个根本方法是阅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认真的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阅读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一些不合时宜,不近情理的音乐必然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思考。
二、滥用图画,束缚想象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作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主体对作品的个性体验是千差万别的。著名美学家霍拉勃认为:“既定作品的具体化形态,由于读者不同便会不同,甚至同一读者的这次阅读与下次阅读也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阅读中得到了培养。而有的老师由于在课堂上滥用图画,束缚了学生的现象力。如在教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有些教师于是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陶渊明“东篱采菊图”,让学生直观地观赏,以求帮助理解。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岂是一幅简单的图画所能言尽的?其“悠然”的心态和隐居山林的“真意”又如何能从一幅画中简单地体现呢?所以,这时用插图,不仅是多余的,还摧残学生想象力。因为再好图片的表现力也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像空间相比。多媒体课件里那些好看的画面,往往成了最抢眼、最热闹的东西,使学生忽略了学习最根本的东西—思考,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课件的滥用还弱化了学生语言感知和领悟力
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它虽然表象上稍显单调,但并非枯燥无味,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它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是用多媒体难以形容和传达的。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领悟,才能真正汲取到艺术营养,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有时是需要通过朗读来完成的。如马致远的《秋思》,若配上苍凉的古筝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很容易让学生感悟到那种游子情境,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残阳游子漂泊图来,这将比任何一个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的画面都更有价值。多媒体教学在形式上使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似乎使语文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与形象,但恰恰是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影响与制约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多媒体其实是犯了越俎代庖、揠苗助长的错误,难免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和“消化不良”的结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既要使其在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应,也不能让其盲目滥用,折断语文教学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