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论文_王勇生,田自强,胡召齐,白桥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肥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肥,盆地,组合,碎屑,基底,锆石,沉积物。

合肥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生,田自强,胡召齐,白桥[1](2019)在《合肥盆地圆筒山组物源分析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盆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形成于华南、华北板块碰撞过程中。合肥盆地形成时表现为大别造山带向北逆冲形成的前陆挠曲盆地,早白垩世在区域伸展背景下转变为断陷盆地。中侏罗统圆筒山组是合肥盆地前陆挠曲阶段的沉积地层之一,主要表现为湖泊相沉积,与下伏的防虎山组典型的河流相沉积明显不同。为了获得圆筒山组更详细的物源信息,对肥西地区出露的圆筒山组紫红色粉砂岩开展了碎屑锆石LA-ICP MS 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两个粉砂岩样品均获得了约2.0Ga和约770 Ma两个主要峰值以及约2.4Ga次要峰值。该特征与扬子板块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几乎完全一致,指示圆筒山组物源应来自扬子板块。考虑到盆地地层的物源不应来自其周边隆起区分水岭的另一侧,因而推测圆筒山组物源应来自张八岭隆起中侏罗世时地表出露岩石。在燕山运动A幕影响下,下扬子地区发生逆冲-褶皱活动,张八岭隆起发生明显隆升,上部岩石被剥蚀殆尽,仅保留现今出露的新元古代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被剥蚀的岩石搬运沉积于合肥盆地内,形成圆筒山组。(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2期)

李双应,魏星,谢伟,程成,李敏[2](2019)在《从源到汇:大别造山带物源区与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沉积耦合关系——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于印支期的大别造山带和周缘中生代盆地构成了一级源汇系统,其中位于造山带北缘的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发育,且以盆地南缘出露最好,这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沉积记录。笔者从合肥盆地南缘采集了10个砂岩样品和1个砾岩样品,进行锆石U/Pb (LA-ICP-MS)定年分析,获得了742个有效年龄(置信度不小于85%),范围为113±3. 6-2983 Ma。这些碎屑锆石年龄谱可以被分为5个年龄段:113-137 Ma,峰值131 Ma; 184-273 Ma,峰值226 Ma; 274-517. 3 Ma,具有2个峰值280 Ma和474 Ma; 532-856. 6 Ma,具有3个峰值572 Ma、649 Ma和772 Ma; 1786-2600 Ma,具有2个峰值2035 Ma和2506 Ma。同时,总结了物源区大别造山带不同单元锆石U-Pb年龄特征。根据锆石U/Pb年龄和Th/U值,发现这5个年龄段比较准确地记录了物源区地质体,分别是早白垩世的岩浆岩、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北淮阳的浅变质岩、北大别的正片麻岩和卢镇关群变质岩。根据锆石最小年龄,修正了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地层格架,为源汇系统研究确立了时间框架。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沉积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晚叁迭世瑞替期—早侏罗世辛涅缪斯期、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并据此确定了每个阶段主要物源区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碎屑锆石U/Pb年龄和Th/U值限定了大别造山带仅存在叁迭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且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地表的最早时间是晚叁迭世瑞替期,大别造山带大陆岛弧发育的时间是新元古代。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恢复大别造山带构造古地理做出了新的贡献,而且更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敏,李双应,李振生,程成,谢伟[3](2018)在《合肥盆地下白垩统朱巷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盆地是中国东部较大的含油气远景沉积盆地,但油气勘探一直未有突破。下白垩统朱巷组被认为是合肥盆地主要的烃源岩层之一,但对其沉积相和古地理的认识尚存在分歧,研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根据野外剖面测量、沉积层序、沉积构造鉴别,以及岩石薄片显微观察和粒度分析,认为下白垩统朱巷组沉积物来自盆地东侧的张八岭隆起,主要为冲积沉积,冲积扇、河流、洪泛平原、滨湖—浅湖等沉积相带自东向西依次展布。大桥凹陷一带的朱巷组不发育深湖相沉积,不具备生烃条件,这不同于前人的认识;大桥凹陷古城地区钻孔揭示的原"朱巷组"暗色泥岩烃源岩层累计厚度在600m以上,是否属于下白垩统朱巷组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可能仅形成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的小型断陷盆地。郯庐断裂带中的小型断陷盆地可能是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潜力的新领域。(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苗慧心[4](2018)在《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层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盆地前中生代基底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其性质特殊、变形变质较重、构成复杂且在地表鲜有出露,研究难度相对较大,但盆地基底性质的划定与形成历史的恢复对盆地成因和演化分析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是众多学者围绕合肥盆地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唯一一口钻遇盆内前中生界达千米以上的安参1井展开,其钻遇的前中生界以泥岩为主不含煤层(线)或灰岩,该套地层的时代归属对盆地基底地层及层序界面识别和划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安参1井岩心岩屑样品、自然电位数据、自然伽马INPEFA处理曲线及3条地跨多个次级构造单元的地震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厘定前中生界基底时代归属、识别基底地层层序界面为研究目标,对安参1井4160~5152m井段孢粉样品识别、鉴定、统计并划分孢粉化石组合,与华北等多个地区孢粉化石组合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其所属地质时代;介绍并探讨了 INPEFA技术原理及自然伽马INPEFA曲线地质意义解析方法,在确定孢粉组合时代的基础上,重点利用安参1井3500~5200m井段INPEFA曲线识别前侏罗系顶界面及其它层序界面的埋藏深度,以此划分盆内3条地震剖面的地层层序,另结合前中生界平面展布特征、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相应时期大地构造背景,对前中生界基底次级构造单元进行划分。通过对安参1井4160~5152m井段68个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化石分析,在其中5块样品中发现了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647粒,共计23属51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对孢粉化石的类型、属种和含量的分析,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孢粉化石组合:1.Densosporites reynoldburgensis-Laevigatosporites perminutus;Ⅱ.Triquitrites-Macrotoriora media。这两个孢粉组合分别与华北陆块晚古生代二迭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具有明确的相似性,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迭世早期和晚二迭世,为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存在石炭一二迭系提供了直接证据。在确定安参1井前中生界中存在C-P孢粉化石组合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INPEFA曲线进行验证,将盆地中部印支面定于4006m深处。对东西、南北向3条地震剖面进行层序划分,从地震剖面上可明显看出盆内前中生界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上奥陶统,其余地层于印支面之下形成逆冲迭瓦冲断块,结合基底平面展布特征及盆内断裂分布情况,将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划分为五个次级构造单元:北淮阳基底冲断带、六安—合肥后缘冲断带、霍邱—大桥前缘迭瓦冲断带、穆台孜结晶基底隆起带、淮南前缘复向斜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8-05-23)

苗慧心,张交东,周新桂,刘德良,李振生[5](2018)在《合肥盆地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地层的孢粉组合特征与时代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别山北缘的安参1井是合肥盆地最深的一口参数井,钻遇前侏罗纪基底地层达千米以上,为一套不含煤层(线)或灰岩以泥岩为主的地层,与周缘华北陆块和大别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的地层对比困难。因缺少宏观化石记录和明确的定年依据,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这一套特殊地层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的进一步挖掘。为进一步明确该套特殊地层的地质时代,本项研究对安参1井4160~5152m井段大量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了微古化石分析,在其中5块样品中发现了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647粒,共计23属51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对孢粉化石的类型、属种和含量的分析,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孢粉化石组合:Ⅰ.Densosporites reynoldburgensisLaevigatosporites perminutus;Ⅱ.Triquitrites-Macrotorispora media。孢粉组合Ⅰ中蕨类植物孢子以平均含量87.67%占绝对优势,代表分子有Laevigatosporites perminutus,Lycospora rotunda,Patellisporites meishanesis等,裸子植物花粉均为单囊粉属Florinites;孢粉组合Ⅱ中,蕨类植物孢子平均含量降低至53.78%,其中蕨类孢子Lycospora rotunda消失,Leiotriletes adnatus,Triquitrites,Crassipora等含量下降,并有特征分子大一头沉孢属Macrotorispora出现,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和丰富度明显增加,以柯达粉属Cordaitina为主。经过与华北其他地区孢粉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上述两个孢粉组合分别与华北陆块晚古生代二迭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与早期和中晚期华夏植物群面貌相一致,反映了裸子植物逐渐繁盛、属种越来越丰富的过程,孢粉组合Ⅰ和Ⅱ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迭世早期和晚二迭世,为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存在石炭—二迭系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合肥盆地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分析提供了新资料。(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薇,朱光,张帅,刘程,顾承串[6](2017)在《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时代与源区的碎屑锆石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盆地位于大别造山带北侧、郯庐断裂带西侧,其发育过程与这两大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部与东部出露的中生代砂岩与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定了各组地层的沉积时代,确定了火山岩喷发时间,指示了沉积物的源区。这些年代学数据表明,合肥盆地南部的中生代碎屑岩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侏罗统圆筒山组或叁尖铺组、下白垩统凤凰台组与周公山组(或黑石渡组)与上白垩统戚家桥组,其间缺失上侏罗统。盆地东部白垩系自下而上为下白垩统朱巷组与响导铺组和上白垩统张桥组。该盆地出露的毛坦厂组或白大畈组火山岩喷发时代皆为早白垩世(130~120 Ma)。盆地南部的下——中侏罗统及白垩系源区皆为大别造山带,分别对应该造山带的后造山隆升与造山后伸展隆升。而盆地东部白垩系的源区始终为东侧的张八岭隆起带,后者属于郯庐断裂带伸展活动中的上升盘。(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7年04期)

陈社教[7](2017)在《重磁电资料在合肥盆地构造分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合肥盆地的高精度重力、航磁和大地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资料处理,通过地层密度、磁性和电性等物性特征的分析,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盆地的断裂展布及中、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认为合肥盆地构造平面展布大体上可看作"周坳围中隆"的构造格局,将盆地划分为四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十个二级构造单元,为丰富盆地构造分析提供了综合地球物理信息。根据各构造单元的地球物理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指出六安低凸起和蜀山断裂带为盆地内有利的油气富集带。其中防虎山构造、小庙构造、木厂埠构造和小庙断块等为油气运移的指向,该带成为盆地有利勘探目标之一。(本文来源于《安徽地质》期刊2017年02期)

王薇[8](2017)在《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锆石年代学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合肥盆地位于大别造山带北侧、郯庐断裂带西侧,其发育过程与这两大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本次工作对合肥盆地南部与东部出露的中生代砂岩与火山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定了各组地层的沉积时代,确定了火山岩喷发时间,指示了沉积物的源区。这些年代学数据表明,合肥盆地南部的中生代碎屑岩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侏罗统圆筒山组或叁尖铺组、下白垩统凤凰台组与周公山组(或黑石渡组)与上白垩统戚家桥组,其间缺失上侏罗统。盆地东部白垩系自下而上为下白垩统朱巷组与响导铺组和上白垩统张桥组。该盆地出露的毛坦厂组或白大畈组火山岩喷发时代皆为早白垩世(130-120 Ma)。盆地南部的下—中侏罗统及白垩系源区皆为大别造山带,分别对应该造山带的后造山隆升与造山后伸展隆升。而盆地东部白垩系的源区一直为东侧的张八岭隆起带,后者属于郯庐断裂带伸展活动中的上升盘。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在中叁迭世沿着秦岭-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发生陆-陆碰撞,造山带北部秦岭-桐柏造山带微陆块以具有古生代弧岩浆活动为显着特征。然而,人们尚不确定它是否能向东延伸到大别造山带形成一条条带状微大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对合肥盆地南部北淮阳构造带佛子岭群变质砂岩进行了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分析。这些锆石年代学信息与前人地球物理学数据显示,大别造山带北部也存在一微陆块—北淮阳微陆块,介于肥中缝合线(古生代)和晓天-磨子潭缝合线(叁迭纪)之间。北淮阳微陆块北部被合肥盆地沉积物覆盖,仅南部出露地表。由于二郎坪洋向南俯冲,北淮阳微陆块于早古生代出现弧岩浆活动。晚古生代期间,北淮阳微陆块南侧的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该微陆块也相应出现了弧岩浆活动。早泥盆世末期,通过弧—陆碰撞,北淮阳微陆块成为华北板块南缘的增生体。由此表明,与秦岭-桐柏造山带相似,大别造山带也由北部古生代增生体系和南部叁迭纪碰撞体系组成。在华北与南华板块叁迭纪最终碰撞之前,整个秦岭-桐柏-红安-大别造山带中存在一条长度超过900 km,宽度约为50-100 km的条带状微陆块,可能起源于中新元古代沿扬子板块边缘的大陆裂解。(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2-01)

李东阳[9](2016)在《合肥盆地勘探现状及前景潜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有10余家单位参与过合肥盆地的油气勘探与研究工作,目前该盆地仍处于初级勘探阶段。现阶段合肥盆地应加强石油地质的综合研究,提高地震资料覆盖率及井控程度,尽快实现工业油气流的突破。(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7期)

管后春,李运怀,刘道彬,朱诚,汪雅菲[10](2015)在《合肥盆地下蜀黄土年龄及物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OSL测龄结果表明合肥盆地下蜀黄土(下蜀组)在中更新世晚期已开始沉积;将主量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与西北黄土、镇江下蜀黄土、巫山黄土和宣城黄土进行对比,研究了合肥盆地下蜀黄土物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化学、粒度及沉积速率等均显示合肥下蜀黄土物源有别于镇江黄土及西北黄土;并从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探讨了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河流相、湖相及湖沼相细粒沉积物或许是其潜在的物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5年02期)

合肥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形成于印支期的大别造山带和周缘中生代盆地构成了一级源汇系统,其中位于造山带北缘的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发育,且以盆地南缘出露最好,这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沉积记录。笔者从合肥盆地南缘采集了10个砂岩样品和1个砾岩样品,进行锆石U/Pb (LA-ICP-MS)定年分析,获得了742个有效年龄(置信度不小于85%),范围为113±3. 6-2983 Ma。这些碎屑锆石年龄谱可以被分为5个年龄段:113-137 Ma,峰值131 Ma; 184-273 Ma,峰值226 Ma; 274-517. 3 Ma,具有2个峰值280 Ma和474 Ma; 532-856. 6 Ma,具有3个峰值572 Ma、649 Ma和772 Ma; 1786-2600 Ma,具有2个峰值2035 Ma和2506 Ma。同时,总结了物源区大别造山带不同单元锆石U-Pb年龄特征。根据锆石U/Pb年龄和Th/U值,发现这5个年龄段比较准确地记录了物源区地质体,分别是早白垩世的岩浆岩、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北淮阳的浅变质岩、北大别的正片麻岩和卢镇关群变质岩。根据锆石最小年龄,修正了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地层格架,为源汇系统研究确立了时间框架。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沉积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晚叁迭世瑞替期—早侏罗世辛涅缪斯期、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并据此确定了每个阶段主要物源区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碎屑锆石U/Pb年龄和Th/U值限定了大别造山带仅存在叁迭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且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地表的最早时间是晚叁迭世瑞替期,大别造山带大陆岛弧发育的时间是新元古代。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恢复大别造山带构造古地理做出了新的贡献,而且更为盆山源汇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肥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王勇生,田自强,胡召齐,白桥.合肥盆地圆筒山组物源分析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的证据[J].地学前缘.2019

[2].李双应,魏星,谢伟,程成,李敏.从源到汇:大别造山带物源区与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沉积耦合关系——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J].古地理学报.2019

[3].李敏,李双应,李振生,程成,谢伟.合肥盆地下白垩统朱巷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前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8

[4].苗慧心.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层序[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

[5].苗慧心,张交东,周新桂,刘德良,李振生.合肥盆地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地层的孢粉组合特征与时代归属[J].地质学报.2018

[6].王薇,朱光,张帅,刘程,顾承串.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时代与源区的碎屑锆石证据[J].地质论评.2017

[7].陈社教.重磁电资料在合肥盆地构造分区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7

[8].王薇.合肥盆地中生代地层锆石年代学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17

[9].李东阳.合肥盆地勘探现状及前景潜析[J].化工管理.2016

[10].管后春,李运怀,刘道彬,朱诚,汪雅菲.合肥盆地下蜀黄土年龄及物源探讨[J].中国地质.2015

论文知识图

合肥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显...合肥盆地磨墩水库石墨片岩显微构...合肥盆地中生界地层柱状图合肥盆地地质简图及来样位置一1一3合肥盆地古近系定远组烃源...合肥盆地东缘逆冲断层剖面

标签:;  ;  ;  ;  ;  ;  ;  

合肥盆地论文_王勇生,田自强,胡召齐,白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