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征遗书的“悲怆”交响乐(论文文献综述)
金成国[1](2021)在《关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王玉玊,谷卿,刘先福[2](2021)在《长城文化论纲》文中提出引言长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建筑奇迹,横亘在中国的北方,地跨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历了自春秋时期以来2000余年的修筑,总长度达21196.18千米,自东向西贯穿了中原与大漠,连接着中国的东端与西部。公元前7世纪,在诸侯割据的春秋时代,楚国为御敌而修筑的方城,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长城。[1]方城由列城发展而来,一系列具有军事功能的小城依地势排开,或依天险,或以城墙连接,便成为长城最初的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修建长城,短者数百里,长者数千里,至秦始皇横扫六合,
邓珏[3](2020)在《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到了风声的多样性,并对之进行了许多超越风声物理存在性的文化阐释。就风声的渊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经验之风声”“思辨之风声”和“抒情之风声”三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风声一直为各种不同文学形式和绘画作品所呈现。一方面,后世对于风声的摹写继承了早期先民所创造的风声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智和情感,形成了诸如伤春、悲秋等心理和感知传统;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历代的具体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不尽相同,时人对于风声的抒写以及寄托于风声之上的情感表达,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有宋一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诗画一律”“六根互用”与“天人合一”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学与图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精神风貌。宋代文人在创作中对于风声意象的呈现,主要涉及时间、空间、听觉主体三个维度。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间维度中,风声意象首先在不同艺术媒介当中,体现了时间存在的两个重要方式,即“绵延”和“顷刻”,它们分别强调的是风声所揭示的时间之流的持续性和片断性特征。这两个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风声意象的观照可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叙事背景之中,用以彰显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殊相的风声意象所体现的共相性特征。另外,风声意象对于时间观念的表达,是通过作品的物质结构(如手卷铺展连环的形制)、笔墨的节奏韵律(“动势”)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如云烟等)而得以实现的。在空间维度上,风声意象被纳入艺术作品的空间叙事中,并通过营造声景和远境,将风声意象作为有效的表现空间的载体进行观照。而在听觉主体的层面上,主体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隐匿与在场),及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凝视或倾听),对于感知活动的态度(主动与被动)等,都通过对互动性的主客体经验的描绘,而被投射至对于风声意象的具体表现上。基于以上对风声意象呈现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风声并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物质物像,而是深植于传统内部的文化存在,它反映了特定群体认识、看待、理解和阐释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中至为关键的,便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前者具有着不同的层次范畴(自然的和文化的),而后者则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属性(虚实、内外和远近)。无疑,风声意象勾连了主客观世界的间隙,磨合了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差距,主体可以通过对风声意象的解读与领悟,体味和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考察,能够对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作一整体性的分析判断。从而以小观大,一方面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声音”等非视觉对象的表现方式,参量和比照文学与图像各自的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态,把握艺术门类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使得“听觉”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视、听、触等不同的知觉体系,在艺术学理论的“舞台”之上,合奏出激动人心的交响。
邓梦雪[4](2020)在《论卡彭铁尔小说的音乐性》文中研究说明阿莱霍·卡彭铁尔(Alejo Carpentier,1904-1980)是古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文学爆炸”的先驱身份和“神奇的现实”理论,而忽略他作为音乐造诣极高的音乐家的文学自觉。音乐启迪了他的创作,并进一步成为小说的灵魂。在拉美文学变革潮流中,卡彭铁尔将音乐形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实现变革拉美当下小说形式的愿望,推动拉美小说从内部必然走向形式的自由探索。此外,对音乐的描写也构成了小说的思想文化内涵,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图谱和社会图景。总的来说,卡彭铁尔对音乐的借鉴是为了丰富和更深地展示文学的特性,小说的音乐性对文学创作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本文拟采用比较文学中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把音乐学理论和西方曲式理论作为论述的理论着眼点,结合音乐与文学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用文本细读法分析卡彭铁尔五部长篇小说及一部中短篇小说,解读小说中的音乐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文学与音乐的关系。论文绪论讲述了音乐对卡彭铁尔的影响,对文学和音乐的关系进行了溯源研究,进一步界定了音乐性的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相关研究现状,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详述了卡彭铁尔小说结构的音乐性,剖析了不同小说结构模式对西方音乐曲式中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和赋格曲的借鉴和运用,揭示了隐藏于文本中的历史和文学背景。第二章从小说音乐化叙事手法着手,研究了巴洛克音乐和音乐家瓦格纳、勋伯格等对卡彭铁尔在音乐技巧方面的启发,重点分析音乐技巧在他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本章将分别从叙事的节奏、主导动机和叙事时序分析小说的音乐性。第三章分析了音乐在小说的显性表现,展示了卡彭铁尔用音乐表达思想的构图。从小说内容的人物形象、歌词和乐器两种音乐元素出发,重点探讨卡彭铁尔小说中音乐的主题表达。在将音乐上升为拉美文化象征的符码时,卡彭铁尔试图在小说中搭建多元文化并存的神奇世界。在拉丁美洲文学革命中,卡彭铁尔小说的音乐性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作为跨学科的创作值得更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王震亚[5](2019)在《单簧管乐器改良历史进程中的经典之作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这部作品最初不是为A调单簧管所写,而是为G调巴塞特管而作。但由于G调巴塞特管自身的音色、音域、音键灵敏性等性能缺陷,很快被人废弃不用。于是,当时着名的单簧管演奏家、乐器改良者——安东·斯塔特勒(Anton·Stader,1753-1812)在原有巴塞特管体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良,莫扎特也对原谱做了调整,才有了如今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因此,K.622可以说是单簧管乐器改良历史进程中的经典之作。莫扎特创作K.622正值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疾病缠身、邀约繁琐,兼有精神与体力的双重压力下,却能写出第一、三乐章“轻快明朗、浑然天成”的优美旋律,而音乐中尤其是第二乐章,散发出的淡淡的忧伤,又仿佛是他对大限将至的预感。笔者不禁发问,这快乐与感伤的旋律是他有意为之,还是不经意的流露……故笔者按照“聆听音响、分析乐谱”、“探索单簧管乐器的改良历程”、“考察莫扎特晚年的生活、精神状况”的环节,得出了改良单簧管作为“非独奏身份与独奏身份”在本作品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进一步阐释了莫扎特K.622中蕴含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精神慰藉、自我救赎”的价值取向。
叶佳亮[6](2019)在《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中国“虚实”理论,分析、揭示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旅行岁月》形式与内容背后的“虚实”现象。对《旅行岁月》中的“虚实”在微观与宏观、相对与绝对等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辨析。这对于推进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特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音乐标题的“虚实”概览。阐明了标题文题的“虚”“实”隐显和情感形式的“虚”“实”布局,提出了李斯特对音乐内容的“诗性理念”与形式的凭虚构创二者间进行的“虚实”权衡。第二章:题材音效的“虚实”关联。阐明了题材音效的具象“实”感与抽象“虚”涵,提出了音乐以传达参照意义和呈现出绝对意义作为“实”和“虚”的两端,在具象与抽象的题材及其题材情感之间所呈现出的“虚实”对应关系。第三章:主题陈述的“虚实”手法。阐明了主题陈述的“虚实”因由与陈述手法的“虚实”结合,提出了李斯特根据其音乐叙事特点所采用的自由变奏手法在主导主题“实引”、不同分主题“虚扩”与主题“实应”三个主要环节的拓展内容。第四章:形式要素的“虚实”依存。阐明了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和声功能的“虚”“实”并重、织体形式的“虚”“实”相生,提出了这些形式要素在“虚实”依存关系上表现出的不同侧重,是李斯特为追求“诗性理念”而在音乐创作中寻求的技法特性和突破之处。第五章:演奏阐释的“虚实”呈现。阐明音效的“虚”“实”离合、音势的“虚”“实”动向、音韵的“虚”“实”映照,提出了演奏阐释是“实”处落音,“虚”处寻意,在忠实原作和自我创见之间,寻求崇“实”和尚“虚”的平衡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延续思考,认为可以持守“和而不同”、“虚实有度”与“合而化成”的三个理性认知。本研究是一次对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由“西化”向“化西”努力的学术实践,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研究模式。其目的是希望秉承“既可以寻求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空间的拓展,又可以在理论建构的指向性上突破以往一以贯之的以西方范式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学术研究新路径。
李劲波[7](2019)在《贝多芬《英雄变奏曲》Op.35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文中提出变奏曲是贝多芬除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之外在键盘作品中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二十一首独立的钢琴变奏曲、五首钢琴奏鸣曲的变奏乐章、幻想曲等等。虽贝多芬的钢琴变奏曲不及《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闻名于世令人口耳相传,但不论是创作手法、主题的来源与大胆的创新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变奏曲概念与变奏手法的分类出发,详细介绍贝多芬的钢琴变奏曲,探讨贝多芬早、中、晚期变奏曲主题的选用、手法以及运用方式,并以贝多芬的“英雄性”形象为背景分析《英雄变奏曲》Op.35,包含作品的创作背景,详细分析曲式结构,对每一个变奏进行演奏技巧、感情色彩的深度分析,结合实践演奏,加以探究其运用及其重要性。
于是[8](2018)在《查无此人》文中提出冬百堂·1945张作霖威震东北的时候,百堂还小,一家四口坐拥五十亩地,算富裕人家,日子很清净。后来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家家户户交份粮,老王家所在的屯子又小又偏,竟也是好运,能在战事中躲过几劫。反倒是俄国兵过来打日本人时会在中国人的村里奸淫、杀伤、
周现民[9](2018)在《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歌剧《长征》是2016年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的扛鼎之作。该剧深情回顾了长征的光辉历程,塑造了以中国工农红军和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主体的革命英雄群像,歌颂了他们忠于理想与信仰,不惧艰险、舍身取义的英雄壮举,并通过歌剧艺术形式致敬长征精神,缅怀长征这一足可彪炳青史、烛照天地的伟大奇迹。该剧在思想主题方面,汲取诸“长征文化”之精华,弘扬长征精神,契合“不忘初心”的时代号召,代表着当代中国价值取向的文化主流;在艺术方面,博采众长,借鉴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所有经验,可谓集中国歌剧发展之大成;在创作和表演方面更是集结了印青、邹静之、阎维文、王宏伟、王喆等一众名家。可以说,《长征》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水准歌剧作品,极有研究价值。其中,该剧因特定的“长征”题材决定了其人物塑造的特殊性一一并非要赞颂个体化的英雄显赫传奇,而是塑造典型化的红军群体形象,即革命英雄群像。这是该剧不同于一般民族歌剧之处,颇有新意,值得关注。本文对歌剧《长征》进行作品的分析观照,并将“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搜集掌握该作品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结合部分专业书籍文献资料展开研究和论述。为使本论题在论证过程中层次清晰、有据可依,笔者将本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题《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从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等方面予以总的阐述。第一章先是梳理歌剧《长征》的作品内容,分析创作背景,关注歌剧的创作源头和价值。本章共有两节:第一节是从长征文化的认知和艺术重组来论述歌剧《长征》的创作源头和内容;第二节是从歌剧《长征》创作历程论述作品的创作的过程和价值。第二章对歌剧《长征》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分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从“艺术探源——歌剧《长征》与中国革命民族歌剧;思想主题——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创作——博采众长、别具特色的中国歌剧形式”三方面作简要分析,力求在总体上把握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作为论题研究的重点部分和论述主体,对该剧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进行研究和论述。本章共三节:第一节合唱形式频现——大气彰显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队形象;第二节戏剧音乐交互——精细刻画英雄群像中的典型个体;第三节主题音乐贯穿——浪漫强化英雄群像的精神气质。结语部分先总结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创作规律,并从个人角度展望中国革命民族歌剧未来创作发展之路。这是本论题的研究结果及基于论证研究之后的个人观点。
张璐[10](2018)在《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现代诗学对汉语新诗音乐性的探讨都主要聚焦于离开乐调而表现在文字本身的“徒诗”的音乐性;尽管近十几年来学界出现了对现代“歌诗”问题的关注,但迄今鲜有对中国现代歌诗音乐性的深入研究报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重新发掘整理相关史料和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试图突破现代诗学对诗歌音乐性现有的批评模式,将晚清到1940年代的白话“新徒诗”和“新歌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中,本文所探讨的“歌诗”主要是可歌唱的文人诗,强调“歌性-诗性”与“合乐”的理想文类旨趣;而“新诗”并不专指“五四”以来的“新诗”,而是指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观念时重新看待白话汉语诗歌而进行的新徒诗和新歌诗的创作实践。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博物馆、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资料,以及在台湾地区、英国、美国当地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在这样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下,一些之前诗学界鲜有涉及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被包罗进来,而一些已被讨论的问题又重新获得了新的诠释。本文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及其核心因素。根据古文字语言学对“诗”、“志”、“兴”字的考辨、陈世骧有关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原兴”等重要的古典诗学论说以及1980年代以来古代诗学对“歌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兴”因素作为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的核心和源动力;而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正是在“兴”的作用下,通过“歌性-诗性”的音乐性语言进行以“言志”与“缘情”为“目的价值”的抒情活动;其原始形态“乐诗”在“音义分离”后,发展为具有语言音乐性的“徒诗”和延续“歌性-诗性”音乐性的“歌诗”两种形态。于是,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就是以“兴”为核心的诗歌音乐性在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造。这些结论正为本文在第二个部分讨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时,始终遵循的贯通古今的研究思路、将“新徒诗”与“新歌诗”相互应照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个部分则回到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语境中,分别从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姿态节奏与身体、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晚清到1940年代,“新徒诗”与“新诗歌”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发展又互相影响的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在晚清民初歌诗的两次“跨语际实践”中,诗歌的形式结构和感知框架都发生了现代性改变,生成了新的“讴歌”和“唱歌”;而这些同时兼具突破与矛盾的新歌诗正是这一时期具有改革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音乐”的焦虑中,企图用新的歌诗创作来重建的一个新“情境”。晚清民初歌诗的跨语际实践对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的贡献与其暴露的问题同样重要,它召唤着一套完整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表达体系,能够让诗人在符合现代人的感知理解框架中进行诗意的表达。其次,对“五四”到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讨论,除了关注遵从语法的格律押韵问题,更应该将音乐性的问题放置于汉语现代化的语境中,这就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探讨的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可发声性”和“可体现性”。第二章通过考察从晚清到1940年代汉语语法由建构到反思过程中的争论与论述,分析出“五四”到1940年代的汉语新徒诗如何在“兴”因素的引导下挖掘汉字的“可发声性”,将“声音”与“意义”进行创造性地连接,在语音中呈现出“音韵的绘声状物”、“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和“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的三种音乐性表现。第三章则从探究现代诗歌语言中的“姿态示意”出发,综合古典和现代诗学理论和创作观念中有关诗歌创作与身体节奏的一系列论说,提出了在语音的“声音”与“意义”之外,用身体来体现“姿态节奏”的新诗音乐性的“可体现性”——这就将汉语新徒诗的音乐性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创作过程中在“兴”的发生现场,以身体“应感”为核心的创作譬喻,使诗歌本身体现出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有关肌理与生命的体验。这就能够更深刻地去重新体会1930-1940年代以卞之琳、冯至、穆旦、臧克家、田间为代表的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诗人在身体“应感”层面的感“时”作“诗”。再次,针对“新诗不能唱”的问题,第四章中详细探讨了1920-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的“音乐化”的原理,这就不再是“依曲填词”的“入乐”,而是强调以“语音的姿态”为中介回到“应感”层面,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进行的起“兴”创作;而这个音乐化创作过程本身也促进着这一时期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的新歌诗的现代化发展,由晚清民初的“模仿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五四”以来的现代作曲技法和观念解决了白话诗不能“唱”的问题,但本文强调的是建立在“姿态节奏”层面新徒诗音乐性的“可转化性”,而无意强调诗歌音乐化是对徒诗艺术性的增强或前者是后者的更高级形式。最后,本文在汉语诗歌现代性的语境中,探讨在“新徒诗”和“新歌诗”的现代化互动发展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实也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如何向世界发声问题的积极回应。现代汉语新诗的音乐性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常含的抒情“姿态性”,它能够被机体倾听或阅读,能够被音乐转化,甚至也能被舞蹈、美术等其他各类艺术转化,是能够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感而兴发的。本文的研究阐释了被现有诗学批评遮蔽的另一种现代诗歌的音乐性,或许可以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批评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画面;同时,本文立足于诗学,综合了音乐学、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心理学等进行的讨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汉语新诗研究开辟新的阐释空间。
二、象征遗书的“悲怆”交响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象征遗书的“悲怆”交响乐(论文提纲范文)
(2)长城文化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
(一)重构?“天下”,巩固新的政治秩序 |
(二)界分农牧,见证两种文明互动融合 |
(三)护卫通路,促成国家与民族间交流 |
二、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
(一)古代中国,长城诗文中的故土之思 |
(二)走向近代,“英雄造势”与长城新解? |
(三)抗日救亡,“血肉长城”中的家国情怀 |
三、与时俱进的文化地标 |
(一)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形态 |
(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态 |
(三)与时俱进的文化符号形态 |
(3)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创新性 |
第一章 风声意象及其文化渊源 |
第一节 风声意象的意涵与流变 |
一、经验之“风声” |
二、哲思之“风声” |
三、抒情之“风声” |
第二节 宋前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一、宋前辞赋与散文中的风声意象 |
二、宋前诗歌中的风声意象 |
三、宋前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化语境中的“风声” |
一、“诗画一律”与风声意象 |
二、“六根互用”与风声意象 |
三、“天人合一”与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分类 |
第一节 随物赋声:风声意象按声源分类 |
一、随物赋“形”与随物赋“声” |
二、松吟万壑: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松声意象 |
三、风篁成韵: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竹声意象 |
四、风铎和鸣: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有四时:风声意象按时间分类 |
一、“四时之变”与风声意象 |
二、宋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与秋声母题 |
三、宋代图像中的四时观念与秋声母题 |
第三节 风自四方:风声意象按空间分类 |
一、四方与四时:“四方风”与风声意象 |
二、“西”的方位语义与宋代文学中的西风声意象 |
三、方位意识的成熟与宋代图像中的西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表达 |
一、风声意象的“绵延”与“顷刻” |
二、宋代文学中的听觉叙事与风声意象 |
三、宋代手卷的时间性与风声意象 |
四、“动势”的时间意义与风声意象 |
五、云烟的时间隐喻与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空间建构 |
一、宋代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与风声意象 |
二、“声景”与“远境”:风声意象在宋代图像中的空间呈现 |
三、云烟的空间属性与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风人” |
一、听觉主体在宋代文学中的缺席与隐匿 |
二、听觉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在场与意义 |
三、凝视与倾听:听风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时空观念的呈现 |
第一节 风声意象与宋人的时间观念 |
一、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二、宋人的时间观念及其产生背景 |
第二节 《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对时间观念的呈现 |
一、时间的变动性与听觉的主导性 |
二、《秋声赋》中时间的类型 |
三、《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空间观念的呈现 |
一、远与近:现实之景与记忆图式 |
二、虚与实:物理世界与诗意空间 |
三、内与外:自然风物与内在之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论卡彭铁尔小说的音乐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卡彭铁尔与音乐的关系 |
1.2 相关理论的溯源及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小说结构的音乐性 |
2.1 奏鸣曲式结构 |
2.2 回旋曲式结构 |
2.3 赋格曲式结构 |
3 小说叙事手法的音乐性 |
3.1 叙事节奏与音乐节奏 |
3.2 叙事中的主导动机 |
3.3 《回归种子》的逆行倒叙 |
4 小说内容的音乐性 |
4.1 人物形象的音乐性 |
4.1.1 《消失了的足迹》中的音乐家 |
4.1.2 《追击》中的两位“音乐人物 |
4.2 音乐元素 |
4.2.1 歌词文本的隐喻 |
4.2.2 小说乐器的文本表现功能 |
4.3 卡彭铁尔小说的音乐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单簧管乐器改良历史进程中的经典之作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三、研究取向与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各乐章结构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结构分析 |
一、呈示部(1-127) |
二、展开部(128-251 小节) |
三、再现部(251-359) |
第二节 第二乐章结构分析 |
一、主部A(1-32) |
二、中部B(32-59) |
三、再现部A~1(60-98) |
第三节 第三乐章结构分析 |
一、三个主部A、A~1、A~2 |
二、插部B、C、B~1及尾声Coda |
第四节 体裁特性 |
一、风格属性 |
二、乐队与独奏的关系 |
三、各乐章的性格差异 |
四、炫技意识 |
小结 |
第二章 单簧管改良与《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
第一节 乐器改良前单簧管的乐器性能 |
一、单簧管的远祖:阿夫洛斯(auloas)、双管(double pipe)/梅梅特(Memet) |
二、单簧管的雏形与乐器性能 |
第二节 18世纪的单簧管改良及应用 |
一、18世纪的单簧管改良 |
二、18世纪的单簧管应用 |
第三节 改良单簧管在本作品中的体现 |
一、作为非独奏身份的单簧管 |
二、作为独奏角色的单簧管 |
小结 |
第三章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精神内涵 |
第一节 莫扎特晚年生活处境考察 |
一、家人、朋友的离开与经济的困窘 |
二、事业的不顺与创作的繁忙 |
第二节 作曲家个体精神状态考察 |
一、痛苦 |
二、焦虑 |
三、孤独 |
第三节 创作行为、价值取向与历史影响 |
一、创作行为过程考察 |
二、价值取向 |
三、历史影响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6)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
(一)有关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有关李斯特《旅行岁月》的音乐分析 |
(三)有关中国“虚实”理论的研究 |
三、“虚实”观——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虚实”体察 |
(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体悟 |
(三)音乐中的“虚实”之论 |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音乐标题的“虚实”概览 |
一、标题文题的“虚”“实”隐显 |
(一)标题文题的实显 |
(二)创作目标的虚隐 |
二、情感形式的“虚”“实”布局 |
(一)诗性理念的凭虚构创 |
(二)内容形式的虚实权衡 |
第二章 题材音效的“虚实”关联 |
一、题材音效的具象“实”感 |
(一)情景相融的音效实境 |
(二)情物相兴的音效实宜 |
二、题材音效的抽象“虚”涵 |
(一)情爱题材的音效虚求 |
(二)情怀题材的音效虚悟 |
(三)情理题材的音效虚应 |
第三章 主题陈述的“虚实”手法 |
一、主题陈述的“虚实”因由 |
(一)器乐体裁的音乐叙事性 |
(二)李斯特音乐的叙事特点 |
二、陈述手法的“虚实”结合 |
(一)主导主题的实引 |
(二)主题陈述的虚扩 |
(三)主导主题的实应 |
第四章 形式要素的“虚实”依存 |
一、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
(一)常规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
(二)自由节拍节奏的虚实对立 |
二、和声功能的“虚”“实”并重 |
(一)结构色彩功能的虚实并进 |
(二)结构色彩功能的虚实背离 |
三、织体形式的“虚”“实”相生 |
(一)自由结构主调复调的虚实相生 |
(二)音层类型多样同一的虚实流转 |
第五章 演奏阐释的“虚实”呈现 |
一、音效的“虚”“实”离合 |
(一)音质中实的音效融合 |
(二)音色虚构的音效分离 |
二、音势的“虚”“实”动向 |
(一)贯通与静默的取势虚实 |
(二)顺势与逆势的得势虚实 |
三、音韵的“虚”“实”映照 |
(一)贯历史于现时的虚实共处 |
(二)融共性与个性的虚实一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贝多芬《英雄变奏曲》Op.35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贝多芬的变奏曲 |
(一)变奏曲的概述 |
(二)变奏曲的类型与特点 |
(三)贝多芬的变奏曲 |
二、贝多芬的“英雄性”形象 |
三、《英雄变奏曲》Op.35 |
(一)创作背景及主题来源 |
(二)作品分析及演奏诠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歌剧《长征》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继往开来——《长征》的文化认知和艺术重组 |
第二节 精益求精——歌剧《长征》的创作历程 |
第二章 歌剧《长征》的艺术特色简析 |
第一节 艺术探源——歌剧《长征》与中国革命民族歌剧 |
第二节 思想主题——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博采众长、别具特色的中国歌剧形式 |
第三章 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合唱形式频现——大气彰显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队形象 |
第二节 戏剧音乐交互——精细刻画英雄群像中的典型个体 |
第三节 主题音乐贯穿——浪漫强化革命英雄群像的精神气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诗的音乐性传统及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 |
第一节 “徒诗”与“歌诗”的音乐性传统 |
第二节 “新音乐”与“讴歌” |
第三节 “新音乐”与“唱歌” |
小结 |
第二章 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 |
第一节 汉语文法的建构与反思 |
第二节 音韵的绘声状物 |
第三节 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 |
第四节 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 |
小结 |
第三章 姿态节奏与身体 |
第一节 姿态示意 |
第二节 姿态节奏的生成与发现 |
第三节 身体的感知与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新徒诗音乐化原理与呈现形态 |
第二节 新徒诗的音乐化实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和成果 |
致谢 |
四、象征遗书的“悲怆”交响乐(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D]. 金成国. 延边大学, 2021
- [2]长城文化论纲[J]. 王玉玊,谷卿,刘先福. 艺术学研究, 2021(01)
- [3]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D]. 邓珏. 东南大学, 2020(02)
- [4]论卡彭铁尔小说的音乐性[D]. 邓梦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单簧管乐器改良历史进程中的经典之作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研究[D]. 王震亚.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
- [6]中国“虚实”理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旅行岁月》研究[D]. 叶佳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贝多芬《英雄变奏曲》Op.35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D]. 李劲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查无此人[J]. 于是.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5)
- [9]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D]. 周现民. 山东大学, 2018(12)
- [10]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