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点 特色 优势──新世纪广播与网络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璇[1](2019)在《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但综艺节目的泛滥同时也衍生出泛娱乐化的现象,各类纯娱乐性综艺节目以窥探明星隐私为主要手法,靠吸引受众的眼球赚取流量。与此同时,文化类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清流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受众在以娱乐为目的的同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吸收知识。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使人感到就精神愉悦和快乐的原则没有改变的同时,用“娱乐节目”的形式使其受众接受文化熏陶。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掀起一个又一个的热潮,其蓬勃发展的同时,细分节目类型,利用“长尾理论”细分受众,成为各个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卖点”。笔者使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文物鉴赏类文化综艺节目、传统文化竞技类文化综艺节目。本文主要以讨论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为重点,以《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两档节目为主要典型案例并加以进行品牌构建的分析。《见字如面》、《朗读者》以其好评不断并且一次又一次的登上门户网站的热搜榜来证明流量与口碑是可以“比翼齐飞”的。但在此类节目的热度过去之后,能给受众留下怎样的品牌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节目品牌构建使其能够得到受众更多更大的认同感并且增加受众的粘度和稳定性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将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目前发展态势及发展历程做为着眼点,重点剖析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建设,结合理论知识,逐步提出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的构建步骤,最后揭示其节目能够带来的启示,提出对策和意见,并希望对节目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覃榕,覃信刚[2](2019)在《新中国70年广播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广播经历了70年发展,广播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正向广播强国迈进。本文对70年来中国广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归纳了理论建设、基础建设、舆论宣传、广告经营、媒体融合、国际广播、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成就,并总结出坚持党对广播工作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广播制度,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等七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王娟[3](2017)在《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在考察中他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迪庆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即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而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蕴含了多种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有1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迪庆藏区多样的民族、重要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注定成为我国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迪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的发展历史展开调查,并将之置于迪庆州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迪庆州新闻事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迪庆媒体与迪庆藏区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媒体事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媒体人类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媒体人类学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民族政策、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文化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章,笔者将“迪庆媒体相关社会实践”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档案资料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描述了迪庆州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三个主要媒体的阶段性历史发展特征,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建构分析基础。第二章,笔者从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的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政治发展的关系。藏区政策作为国家行政力量的延伸,直接影响民众的国家认知和国家认同。迪庆藏区媒体一方面动员并保障了民众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迪庆藏区媒体在社会动员过程中,扩宽了政治认同的文化历史空间,拉近了国家与迪庆藏区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着藏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建构起藏区与国家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章,笔者从藏区经济发展的视角,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个案,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迪庆媒体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过程中,培养和创造了新的文化资本——“香格里拉文化”,同时扩宽了文化资本范围,加快了文化资本的流动性、长远性。第四章,笔者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认同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文化认同的关系。一方面,本土的藏族媒体从业者的藏族文化认同,通过藏族传统价值观、藏族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迪庆州以外的藏族媒体从业者,带来的其它藏区的文化视野,推动、强化和提升迪庆本土藏族文化的反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激发迪庆州的藏族文化认同。结语,媒体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维的视角,就迪庆藏区而言,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团结稳定示范藏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维度,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维度。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迪庆政治和迪庆媒体有着密切的桥梁关系,国家政策需要迪庆媒体进行传播,迪庆媒体通过促进迪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拉近了迪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迪庆经济和迪庆媒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迪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迪庆经济之上的,而迪庆媒体能够帮助迪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力量。迪庆文化和迪庆媒体是共生的关系,通过迪庆媒体能够描绘出迪庆文化的景观,并且推动迪庆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迪庆文化中的文化认同是推动迪庆媒体发展的内生力。
阎安[4](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李甜甜[5](2017)在《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它是在顺应媒体行业的趋势下发展起来的。站在全局性的角度对比分析来看,该专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通过对当前三种创新型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在不断完善,其主要类型有基于“订单式”的教育模式、“整合式”的教育模式以及“三位一体式”的模式。第二,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对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保守、落后;专业课程设置单一,专业课教材内容滞后;缺乏既有教学能力又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缺乏创新;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简单片面。第三,通过对当前三种创新型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发现,“通道班”模式、“模块化”模式以及“产学研”模式各具特色和优点,在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中值得引用和借鉴:“通道班”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育形式趋于多元化,同时还制定了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模块化”模式可以提升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了授课内容的专业性,避免了各门课之间知识传授的重复性:“产学研”模式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掌握播音主持的技巧与方法,告别单一的效仿与模式化,凸显节目的个人特色。第四,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应更新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理念,制定符合实际、符合自身特点、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国教育部门应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选拔体系,保证生源质量。高校还应调整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教育模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方法,引进和培育业界人士,强化师资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张枥丹[6](2015)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日益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传统媒体陷入发展的困境。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媒介融合”已经是一个日益关注的话题,“传统媒体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这已成为传媒界的一个共识。作为传统媒体中最岌岌可危的媒介——“广播”,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重要性,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媒介融合,逐渐探索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经验法以及调查法,以何为媒介融合为起点,从实践层面,分析了媒介融合对广播业的影响,探讨了在媒介融合这个背景下,广播目前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寻求生存发展的路径。
王妍[7](2015)在《现代广播电视体系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广电的传播生态,重塑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格局,也使得广播电视体系下的传播主体日益多样。随着传统广电的式微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国外大型跨国传媒集团的强势入侵,媒体人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广电转型的必要性。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现代广电体系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为广电人探索传播主体新形式、实现跨媒体传播,为促进广播电视转型、提高我国传媒的对内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提供路径选择。本文以现代化理论、生态学利基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并结合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和国内外传播实例,来探讨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形态格局及互动特征,并针对当前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反思未来传播主体多元化的重塑路径。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技术、市场、政策、全球化等方面对现代广播电视体系下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为其它部分的探讨提供背景支撑。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当下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表现形态,依次从业务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对当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表现进行梳理,重点阐释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形式,并对民营商营传媒主体和自媒体主体的传媒参与进行概括梳理。第三部分阐述各种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特征和格局特征,以具体的案例阐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新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之间、国有传媒和民营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格局方面,笔者认为,当下传统广播电视发展式微,新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功实现对传统广播电视的逆袭。第四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因为当前的主体多元化的某些格局特征并不利于我国媒体形成对内对外的传播合力,所以这一部分对传播主体多元化的未来进行重塑,为多元传播主体今后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笔者认为,现代广播电视体系下的多元传播主体应该是多足鼎立,而不是一家独大,主体之间应该是竞争共存、互补共进和联动共融的,而不是看似融合实则“貌合神离”。我国传媒界需要形成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实力强大的新型媒体集团、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的作用,形成传播合力,为我国媒体面对全球化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杨涛[8](2014)在《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社会,媒介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已经涉及到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近年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领域十分流行的发展形态融入到传媒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广播电视作为传统的媒体行业,在受到新媒体力量冲击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媒体内部力量的冲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广播电视只有继续创新发展才不至于遭到时代的淘汰,而发展的最好途径就是借助“媒介融合”的东风提升自己。“媒介融合”的形式是十分多样的,媒体与媒体的融合是其基本形态之一。广播电视也顺应时代的发展,纷纷进行融合,或组建传媒集团,或直接两台合并,云南广播电视台就是顺应发展潮流而生。作为广播电视的从业者,他们一方面是具有自然属性的“社会人”,而另一方面,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又是新闻媒体中的信息来源,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把关者和发布者,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把关人”和“守门人”的角色。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他们对待的职业的看法和文化的认知势必会影响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因而在广播电视合并之后,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的基本现状影响着云南广播电视业的持续发展。同时,面对广电合并,从业者也不可避免的主动或被动发生着改变,以应对不断变革的传媒市场。本文就致力于研究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的当前现状,特别是在媒介融合、广电合并、广电集团化的趋势下从业者对待职业的看法以及对待所传文化的认知现状。对待职业的看法决定了从业者以何种的态度来进行文化传播,而从业者对所传文化的认知又反过来影响其对职业的看法,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基于以上两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广播电视行业和从业者的现存问题,并对云南广播电视行业及从业者的未来提出思考。
吕光璐[9](2014)在《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广大收视群众对精神视觉需求日益提高,电视行业的竞争也步入了一个以品牌竞争为主的时代。品牌战略成为构成电视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内涵,成为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大连新区电视台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介品牌战略管理、新闻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对该台的发展现状及品牌战略分析和选择进行了阐述,并对品牌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首先是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其中重点介绍了电视品牌战略的概念、构成及其作用;另外,对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此外,在对品牌战略环境及必要性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目标及选择思路;进而,从提高品牌战略效能、频道栏目的品牌化制作、品牌推广的实施、技术支持保障等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的实施策略;最后,针对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本文为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在具体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并为其他同级别电视台品牌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有利于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胡智锋,王锟,刘俊,吴雁,余锫,李艳,兰瑜,郑智颖,杨晓漪,李一君,杨小玢,孙文玉,张倩,曾子龙[10](2013)在《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着作述评》文中认为本述评以2012年中国(限内地)出版的591本着作(含报告、年鉴、丛书、专着、合着、教材、文集等,见下表)作为依据,对电视研究的相关着作进行了梳理,力图通过对电视研究热点、亮点的归纳、分析,呈现出本年度电视研究领域的总体面貌。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着作收集情况简表
二、特点 特色 优势──新世纪广播与网络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点 特色 优势──新世纪广播与网络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三、概念界定 |
(一)品牌构建 |
(二)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综述 |
(二)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综述 |
(三)品牌构建综述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态势分析 |
一、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一)初步形成阶段 |
(二)大力发展阶段 |
(三)节目创新阶段 |
二、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构建态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构建剖析 |
一、诵读类文化综艺的品牌符号 |
(一)节目的理念符号-内容为王,受众至上 |
(二)节目的行为符号-塑造典型,表里如一 |
(三)节目的视觉符号-独特设计,抓人眼球 |
(四)节目的听觉符号-声音响亮,引人入胜 |
二、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核心价值 |
(一)品牌核心价值的内涵 |
(二)品牌核心价值的三层次 |
(三)打造品牌核心价值十步骤 |
三、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产品 |
(一)坚实的受众基础支持 |
(二)基于经典的文化回归 |
(三)引发共鸣的价值关怀 |
四、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个性 |
(一)品牌个性内涵 |
(二)品牌个性价值 |
(三)品牌个性塑造 |
五、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推广 |
(一)多媒体联动实现“二次传播” |
(二)运营方式的市场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的构建步骤 |
一、建立清晰的节目品牌标识 |
(一)本土化的节目风格定位 |
(二)细分化的节目受众定位 |
(三)差异化的节目市场定位 |
二、创造合适的的品牌内涵 |
(一)精心策划的选题内容 |
(二)真情实感的情感流露 |
(三)打动人心的背景故事 |
三、缔造适当的“消费者”一一品牌关系 |
(一)绚丽多变的舞台展现 |
(二)媒体多渠道整合宣传 |
(三)名人效应实现共赢 |
四、引导正确的品牌反应 |
(一)向优秀模范学习的积极态度 |
(二)回归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 |
(三)传承书信的交流方式 |
五、构建完整的维护体系 |
(一)节目品牌推广 |
(二)节目品牌的拓展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构建的问题及对策 |
一、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品牌构建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 |
(二)对成功人士盲目崇拜 |
(三)节目品牌质量与节目收益相矛盾 |
(四)“情怀”的反复使用 |
二、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构建的对策 |
(一)“渠道”策略-增强受众的品牌认知 |
(二)“产品”策略-明确品牌的定位 |
(三)“价格”策略-遵循品牌周期规律 |
(四)“促销”策略-社群化的管理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问卷调查 |
(3)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述评 |
一、何谓媒体人类学 |
二、媒体人类学的历史脉络 |
三、国外媒体人类学研究 |
四、国内媒体人类学研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口述史 |
三、深度访谈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
第一章 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迪庆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30年代至建州前 |
二、建州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三、改革开放至今 |
第二节 从档案文献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的发展 |
二、迪庆广播的发展 |
三、迪庆电视的发展 |
第三节 从口述史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迪庆日报》、《藏文报》到全媒体 |
二、迪庆广播:FM104.7汉语频率、藏语频率到数字化广播 |
三、迪庆电视:转播为主、汉语栏目到藏语栏目 |
第二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藏区政策 |
一、迪庆藏区政策下的媒体发展 |
二、迪庆媒体对藏区政策的实践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发展 |
一、迪庆藏区媒体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民众的国家认知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参与 |
一、迪庆的新闻媒体:社会动员的实现途径 |
二、社会动员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调整 |
第三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基础 |
一、迪庆藏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媒体发展 |
二、媒体报道推动经济转型 |
第二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香格里拉品牌的建构 |
一、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建构 |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强化 |
三、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守护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发展 |
一、迪庆媒体推动藏区旅游经济和媒体经济的发展 |
二、迪庆媒体推动藏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四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 |
第一节 迪庆新闻报道中的藏区文化 |
一、媒体呈现丰富的藏文化资源 |
二、多媒体平台推动藏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发展 |
一、媒体报道描绘藏区文化景观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文化认同 |
一、迪庆媒体报道中的藏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促进媒体发展 |
三、迪庆新闻事业整合不同藏区的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一空间特征 |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二空间特征 |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播音主持专业 |
2.2 人才培养模式 |
2.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素 |
2.3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教学特点 |
2.3.1 注重因材施教 |
2.3.2 培养实践能力 |
2.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
2.4.1 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
2.4.2 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
2.4.3 思想素质相关学科的学习 |
第3章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现状 |
3.1.1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 |
3.1.2 播音主持专业院校和招收人数快速增加 |
3.1.3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 |
3.1.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 |
3.2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
3.2.1 “订单式”培养模式 |
3.2.2 “整合式”培养模式 |
3.2.3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
3.2.4 三种模式的优劣势 |
3.3 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1 培养全能型人才 |
3.3.2 注重人才培养的鲜明“个性” |
3.4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 |
3.4.1 调查基本情况 |
3.4.2 实证调查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和创新探索 |
4.1 当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瓶颈 |
4.1.1 个性化模式趋于大众化教育现状 |
4.1.2 培养目标同质化 |
4.1.3 课程设置单一 |
4.1.4 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
4.1.5 培养方式方法落后 |
4.2 原因分析 |
4.2.1 媒体行业发展速度与人才需求的相互制约 |
4.2.2 高校内部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 |
4.2.3 社会资源与实践平台的差异化 |
4.3 国内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
4.3.1 “通道班”模式 |
4.3.2 “模块化”模式 |
4.3.3 “产学研”模式 |
4.3.4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5.1 人才培养理念的构建 |
5.1.1 更新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学科人才教育理念 |
5.1.2 充分认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
5.1.3 提升对播音主持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5.2 制度保障 |
5.2.1 完善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选拔制度 |
5.2.2 健全富有特色的教学制度 |
5.2.3 丰富专业的实践教学制度 |
5.3 条件保障 |
5.3.1 调整课程资源的建设,强化课程设置 |
5.3.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
5.3.3 提升内部教师素质,引进业界专业人才 |
5.3.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实践平台 |
5.4 评估机制保障 |
5.4.1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
5.4.2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 |
5.4.3 高校内部组织和管理的评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局限之处 |
6.3 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6)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价值与可行性 |
1.研究价值 |
2.研究的可行性 |
(四)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点 |
一、媒介融合的含义 |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
(二)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 |
1.媒介科技融合 |
2.媒介组织融合 |
3.媒介内容融合 |
4.媒介规制融合 |
(三)媒介融合的特征 |
1.基于数字的网络传输平台和传播的非线性 |
2.终端设备的多元化 |
3.媒介产业边界的模糊化 |
4.传播的交互性特征明显 |
二、媒介融合对广播业的影响 |
(一)改变了广播的传播方式,催生了新的广播形态 |
1.数字音频广播 |
2.网络广播 |
3.移动广播 |
4.播客 |
(二)改变了传统广播的产业链 |
1.内容制作 |
2.内容传输 |
3.内容接收终端 |
4.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
(三)改变了受众市场 |
1.传受角色的变化,互动的加强 |
2.分众趋势明显 |
3.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受众对媒介依赖性增强 |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遇到的发展困境 |
(一)内容丰富,但同质化现象明显 |
(二)互动加强,但互动系统不完善 |
(三)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方式单一 |
(四)各频率定位模糊,发展情况参差不齐 |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生存路径 |
(一)内容生产是根本,以“思想媒体”为核心竞争力 |
1.重视深度报道和独家解读 |
2.坚持以“新闻资讯”、“互动类”和“音乐类”节目为主 |
(二)受众是中心,重视UGC和客户需要,完善互动体系 |
1.以受众为中心,完善互动体系 |
2.以受众为中心,完善服务功能 |
(三)多种经营,打破单一的盈利模式 |
1.同一的“多重售卖” |
2.积极开发增值服务和产品 |
3.充分利用受众资源,进军电商 |
4.优质频率,实行付费点播 |
5.跨媒体合作,延伸广播产业的价值链 |
(四)再造业务流程和重构组织结构 |
1.业务流程的再造:从单媒体向融媒体的转变 |
2.组织结构的重构:从按媒介类型划分向按业务流程中各个要素架构转变 |
(五)积极布局新兴媒体和数字广播,完善可视化广播 |
1.积极布局以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主体的新媒体 |
2.大力发展数字广播 |
3.完善可视化广播 |
(六)集团化发展的尝试 |
(七)中国广播云平台建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现代广播电视体系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2 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2.1 现代化理论 |
2.2 生态学利基理论 |
2.3 议程设置理论 |
3 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生成背景 |
3.1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 |
3.2 广电运营主体政策的松动 |
3.3 大众传播“受者中心论”的转变 |
3.4 全球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 |
4 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表现形态 |
4.1 多种传播主体新形态层出不穷 |
4.2 民营商营企业广泛的传媒参与 |
4.3 UGC等私内容进入到公共话语空间 |
5 多元传播主体的特征与格局 |
5.1 多元传播主体竞争共存 |
5.2 多元传播主体互补共进 |
5.3 多元传播主体联动共融 |
5.4 传统广电式微新兴传播主体逆袭 |
6 传播主体多元化的重塑路径 |
6.1 打造形态多样的新型主流媒体 |
6.2 构建实力强大的新型媒体集团 |
6.3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学术研究的需要 |
二、 社会实践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 学术界研究概况 |
二、 学术界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访谈法 |
四、 内容分析法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媒介融合背景及从业者情况概述 |
第一节 媒介融合背景概述 |
一、 我国媒介融合背景概述 |
二、 云南媒介融合背景概述 |
第二节 云南媒介融合的特点概述 |
一、 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慢 |
二、 可借鉴经验多 |
三、 广电行业呈现新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及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转变概述 |
一、 云南广播电视台从业者基本情况概述 |
二、 从业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转变概述 |
第三章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对职业的看法 |
第一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角色认可及职业忠诚度现状 |
一、 从业者角色认可现状 |
二、 从业者职业忠诚度现状 |
第二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职业适应性现状 |
一、 从业者对媒介环境的适应情况现状 |
二、 从业者业务能力适应情况现状 |
第三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新闻专业主义现状 |
一、 从业者在职进修和继续教育情况现状 |
二、 从业者媒介观和职业伦理观情况现状 |
第四章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对所传文化的认知 |
第一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认知现状 |
一、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阐释 |
二、 从业者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认知情况阐述 |
第二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知现状 |
一、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阐释 |
二、 从业者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认知情况阐述 |
第三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对主流文化的认知现状 |
一、 主流文化阐释 |
二、 从业者对主流文化的认知情况阐述 |
第五章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和从业者现存问题及未来思考 |
第一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的现存问题 |
一、 从业者在对职业的看法中呈现的问题 |
二、 从业者在对所传文化的认知中呈现的问题 |
第二节 云南广播电视行业和从业者未来思考 |
一、 媒介融合对广电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 |
二、 媒介融合是云南广电行业发展的机遇 |
三、 广电行业应加大对从业者的人文关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电视品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电视品牌及其构成 |
2.1.1 电视品牌的内涵 |
2.1.1.1 品牌内涵 |
2.1.1.2 电视品牌的内涵 |
2.1.2 电视品牌的构成 |
2.2 电视品牌战略及其构成 |
2.2.1 电视品牌战略的内涵 |
2.2.2 电视品牌战略的作用 |
2.2.3 电视品牌战略的构成 |
2.3 电视品牌战略的发展前景 |
第3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电视台发展概况 |
3.2 品牌发展现状 |
3.3 品牌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3.3.1 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2 节目设置不合理 |
3.3.3 采编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 |
3.3.4 市场经营能力相对薄弱 |
第4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选择 |
4.1 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4.1.1 外部环境分析 |
4.1.2 内部环境分析 |
4.2 发展战略目标 |
4.2.1 短期目标 |
4.2.2 中期目标 |
4.2.3 长期目标 |
4.3 品牌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1 品牌立台 |
4.3.2 品牌策划 |
4.3.3 品牌评估 |
4.3.4 品牌推广 |
第5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
5.1 品牌效能提高策略 |
5.1.1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能 |
5.1.2 完善品牌战略机制 |
5.2 频道栏目的品牌化制作策略 |
5.2.1 传播内容的品牌化 |
5.2.2 表达方式的品牌化 |
5.2.3 栏目包装的品牌化 |
5.2.4 塑造明星化主持人 |
5.3 品牌推广与延伸策略 |
5.3.1 品牌的横向延伸 |
5.3.2 品牌的纵向延伸 |
5.4 技术保障策略 |
5.4.1 节目制作保障 |
5.4.2 播出传送保障 |
5.4.3 技术质量保障 |
第6章 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发展建议 |
6.1 满足受众与市场需要 提升品牌忠诚度 |
6.2 丰富品牌产品 拓宽品牌延伸渠道 |
6.3 立足地方特色 吸收同行业经验 |
6.4 增强媒体互动 营造品牌宣传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着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报告·年鉴·丛书·文集 |
(一) 报告 |
1. 综合研究报告 |
2. 专项研究报告 |
(二) 年鉴 |
(三) 丛书 |
(四) 文集 |
1. 个人文集 |
2. 多人文集 |
二、专着·合着·教材 |
(一) 电视基础理论与电视史论研究 |
(二) 媒体社会责任与电视文化研究 |
(三) 电视节目类型与电视实务研究 |
1. 电视新闻 |
2. 电视剧 |
3. 电视纪录片 |
4. 播音主持艺术 |
(四) 电视产业经营与频道建设研究 |
(五) 电视国际传播与国外电视研究 |
结语 |
四、特点 特色 优势──新世纪广播与网络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诵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品牌构建研究[D]. 李艺璇.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8)
- [2]新中国70年广播的主要成就及经验[J]. 覃榕,覃信刚. 中国广播, 2019(02)
- [3]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我国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研究[D]. 李甜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6]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发展研究[D]. 张枥丹. 新疆大学, 2015(03)
- [7]现代广播电视体系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研究[D]. 王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8]云南广播电视从业者现状研究[D]. 杨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大连新区电视台品牌战略研究[D]. 吕光璐.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10]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着作述评[J]. 胡智锋,王锟,刘俊,吴雁,余锫,李艳,兰瑜,郑智颖,杨晓漪,李一君,杨小玢,孙文玉,张倩,曾子龙. 当代电影,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