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比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杂种,核型,性状,蜜腺,陆地棉,棉花,海岛。
亚比棉论文文献综述
渠云芳,段永红,黄晋玲[1](2013)在《亚比棉及其与陆地棉、海岛棉种间杂交种的核型及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原产澳洲的棉属野生种比克氏棉(Gossypium bickii)具有的子叶腺体延缓形成基因导入栽培种,将亚洲棉(G.arboreum)与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获得亚比棉异源四倍体,然后再用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G.hirsutum)、海岛棉(G.barbadense)杂交获得具有[ADG]3个染色体组的叁种杂种。本研究以叁种杂种与其亲本为材料,对参试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比棉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小于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且变异范围较小,亚比棉的LC/SC值高于亲本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亚比棉×陆地棉和亚比棉×海岛棉的LC/SC值比任一亲本均高。亚比棉的臂比均值最小,核型最为对称,为1A。核型聚类结果表明,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大为0.995 8,核型进化距离为0.004 2,亲缘关系最近。比克氏棉和亚比棉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为0.648 3,核型进化距离为0.433 4,亲缘关系最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渠云芳,黄晋玲[2](2012)在《亚比棉×单节显性系Ⅱ杂种F_1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把来自澳洲的野生种比克氏棉(G.bickii)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种,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将亚洲棉(C.arboreum)与比克氏棉杂交,得到双二倍体,然后用该双二倍体与栽培种陆地棉(C.hirsutum)的单显Ⅱ杂交,获得叁种杂种。对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形态学和RAPD分析。形态学观察表明,(亚洲棉×比克氏棉)×单显Ⅱ杂种F1分别具有亚洲棉、比克氏棉和单显Ⅱ的形态特征,其中,趋向于比克氏棉的性状占22.22%,如叶片的色泽等;5.6%的性状趋向于亚洲棉,如花药颜色;16.7%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如花瓣的颜色。RAPD结果表明,15个引物对参试材料共扩增出117条DNA带,其中,有85条多态性带,占72.6%;在杂种中均检测到了亲本带与杂种的特异带;利用SAS软件中的类平均法对试验材料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的参试材料聚为2大类。形态学观察、RAPD分析结果一致,比克氏棉的性状已被导入到单显Ⅱ中,(亚洲棉×比克氏棉)×单显Ⅱ为真正的叁种杂种。(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渠云芳,黄晋玲,贺润平[3](2010)在《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_1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的真实性,从细胞学和RAPD技术方面对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研究。细胞学研究表明,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6.12%~2.56%,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39∶1,臂比值在1.00~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RAPD分析表明,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共扩增出61条DNA带,其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占总带数的3.3%,来自比克氏棉的带占9.8%,具陆地棉特异带的占13.1%,来自亚比棉的特异带占9.8%,杂种的特异带占14.8%。细胞学研究和RAPD分析的结果吻合,从而断定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为真正的杂交种。(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0期)
渠云芳,黄晋玲[4](2010)在《亚比棉×海岛棉杂种F_1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杂种的真实性,利用常规压片法和RAPD技术对亚比棉×海岛棉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研究。细胞学研究表明,3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6.91%~1.99%,臂比值为1.01~2.31之间,平均臂比为1.37,核型类型为2B。RAPD分析表明,亚比棉×海岛棉杂种F1共扩增出60条DNA带,其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占总带数的3.3%;来自比克氏棉的带占8.3%;具海岛棉特异带占18.3%;来自亚比棉的特异带占10%;杂种的特异带占8.3%。(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郝林,宋国立,李炳林,王坤波,王春英[5](2006)在《亚比棉基因组原位杂交及核型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用A染色体组亚洲棉(Gossypium.arboreum)(迁西小黑籽)与G染色体组野生棉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成异源二倍体后,又经过加倍而获得的。亚比棉异源四倍体不仅育性得到恢复、结铃正常,而且成功地将比克氏棉的优异性状——种子腺体延缓形成转育到亚比棉中。这为实现棉花综合利用和提高抗虫性创育了新的育种材料。在随后的多年中,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进行了广泛的细胞形态学研究,对其核型做了分析。然而,仅依据形态学和普通的核型图像,还不能确定该异源四倍体棉种中比克氏棉G染色体(亚)组在核型中的表现。该文以比克氏棉gDNA为探针,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根尖体细胞染色体为靶细胞染色体,封阻材料为亚洲棉(迁西小黑籽),进行亚比棉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insituhybridization,GISH)及核型分析。从获得的图像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有52条染色体,其中有/无杂交信号的各一半,这直观地证实了人工复合亚比棉杂交种确为异源四倍体,而且是双二倍体。A亚组与G亚组染色体长度存在交替排列。亚比棉异源四倍体基于GISH图像的核型公式为:2n=4x=52=46m(4sat)+6sm(4sat)。A亚组和G亚组染色体上各有2对随体。G亚组染色体中至少有5对双重显色明显的染色体,意味着可能有A亚组染色体的交换,而A亚组染色体中只观察到或多或少的探针红色荧光信号,由于分辨率不够而难于定量分析。进一步以45SrDNA为探针,以鲑鱼精DNA作为封阻DNA,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进行45SrDNA-FISH,实验表明,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有14个NOR(核仁组织区)信号,说明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有14个随体,即7对随体。比克氏棉对亚洲棉的GISH结果显示,在有亚洲棉DNA封阻的条件下,亚洲棉靶细胞染色体无任何杂交信号,说明比克氏棉与亚洲棉染色体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同源或相似序列。(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刘龙龙,陈卫国,段运平,李炳林[6](2005)在《亚比棉及其叁种杂种的同工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亚比棉及其叁种杂种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共有9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44%,与亚洲棉单一同源的占44%,与比克氏棉单一同源的占11%;陆地棉×(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F1有9条酶带,为杂合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56%,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11%,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11%,新生酶带占11%;(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其中与双亲同源的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占9%,与陆地棉单一同源的占18%,新生酶带占9%;(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杂种F1有11条酶带,为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酶谱模式,其中与双亲同源的酶带占64%,与亚比棉单一同源的酶带无,与海岛棉单一同源的酶带占36%。(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李毳,柴宝峰[7](2004)在《亚比棉茎叶茸毛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人工合成异源 4倍体亚比棉茸毛性状、形态、密度和性状遗传结果表明 ,亚比棉茎、叶茸毛主要着生于其脉上 ,中脉、侧脉至小支脉茸毛密度依次呈递减趋势 ,且其茸毛茎 >叶 >花器官。分布密度茎部为 12 .30根 /mm2 ,叶部为 10 .38根 /mm2 。茸毛复毛数量远大于单毛 ,分枝一般 6~ 7根 ,多者达 15根以上 ,最长可达 6 2 0 μm。亚比棉茸毛优良性状系其父本野生比克氏棉多毛抗虫优良性状的转育和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渠云芳[8](2003)在《亚比棉及其叁种杂种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的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特异性状是综合利用棉花新品种的目标性状,来自澳洲的野生种比克氏棉(G.bickii)具有一种特殊的子叶腺体延缓形成特性。为了把比克氏棉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种,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将亚洲棉(G.arboreum)与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得到双二倍体,然后用该双二倍体分别与栽培种陆地棉(G.hirsutum)和海岛棉(G.barbadense)杂交,获得叁种杂种。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叁方面对亚比棉、叁种杂种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形态学观察表明:①亚比棉双二倍体具双亲的性状,其中有17.4%的性状来自于亚洲棉,如叶片的大小,有26.1%的性状趋向于比克氏棉,如主茎上的茸毛,8.8%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如花瓣的颜色。②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杂种F_1分别具有亚洲棉、比克氏棉和陆地棉的形态特征,其中有26.1%的性状趋向于比克氏棉,如苞叶的围铃状态,4.3%的性状趋向于亚洲棉,如花药的颜色,26.1%的性状趋向于亚洲棉和陆地棉,如苞叶的形状,13.0%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如花瓣的颜色。③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杂种F_1分别具有亚洲棉、比克氏棉和海岛棉的形态特征,其中有13.0%的性状趋向于比克氏棉,如花药数,8.7%的性状趋向于海岛棉,如主茎上的茸毛,34.8%的性状趋向于亚洲棉与海岛棉,如花药的颜色,13.0%的性状表现为超亲遗传,如花瓣的颜色。 细胞学研究表明: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与(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52条,但其染色体类型有异于亲本。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在6.12-2.56%之间。臂比值变化于1.02-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叁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 ×海岛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在6.91-1.99%之间,臂比值变化于1.01-2.31之间,平均臂比为1.37。核型类型为2B。 RAPD分析表明:①在亚比棉双二倍体的扩增带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为7.8%,来自比克氏棉的特异带达20.03%.②(亚洲棉x比克氏棉)/陆地棉F,的扩增带中与亚比棉双二倍体相同的DNA带占1 8.2%,与陆地棉相同的DNA带占20.眼,(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杂种F,的特异带有6条,占1 0.9%.③(亚洲棉x比克氏棉)x海岛棉F,中与亚比棉双二倍体相同的DNA带占18.6%,与海岛棉相同的DNA带占22.03%,(亚洲棉x比克氏棉)、海岛棉F,的特异带有6条,占 10.2%. 形态学观察、细胞学分析和RAPD分析结果一致,比克氏棉的性状已被导入亚比棉双二倍体中,亚比棉双二倍体的遗传物质又分别被导入到陆地棉和海岛棉中,(亚洲棉x比克氏棉)x陆地棉、(亚洲棉X比克氏棉)x海岛棉为真正的叁种杂种.(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03-07-01)
李毳,张伯静[9](2001)在《亚比棉蜜腺生物学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组织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山西农业大学人工合成的异源四倍体亚比棉蜜腺的分布、形态和结构。结果显示蜜腺在叶、花上均有分布,且蜜腺结构基本相似,均由分泌细胞、柄细胞、基细胞和亚腺组织构成;蜜腺组织中各类细胞器均很丰富,共同特点是富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大而清晰的细胞核及核仁,说明蜜腺组织在代谢上十分活跃。(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彭锁堂,李炳林,张伯静[10](2000)在《亚比棉的人工合成及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亚比棉的人工合成途径和方法、异源四倍体亚比棉的形态特征、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亚比棉新物种的利用价值 ,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报道(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0年03期)
亚比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把来自澳洲的野生种比克氏棉(G.bickii)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种,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将亚洲棉(C.arboreum)与比克氏棉杂交,得到双二倍体,然后用该双二倍体与栽培种陆地棉(C.hirsutum)的单显Ⅱ杂交,获得叁种杂种。对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形态学和RAPD分析。形态学观察表明,(亚洲棉×比克氏棉)×单显Ⅱ杂种F1分别具有亚洲棉、比克氏棉和单显Ⅱ的形态特征,其中,趋向于比克氏棉的性状占22.22%,如叶片的色泽等;5.6%的性状趋向于亚洲棉,如花药颜色;16.7%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如花瓣的颜色。RAPD结果表明,15个引物对参试材料共扩增出117条DNA带,其中,有85条多态性带,占72.6%;在杂种中均检测到了亲本带与杂种的特异带;利用SAS软件中的类平均法对试验材料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的参试材料聚为2大类。形态学观察、RAPD分析结果一致,比克氏棉的性状已被导入到单显Ⅱ中,(亚洲棉×比克氏棉)×单显Ⅱ为真正的叁种杂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比棉论文参考文献
[1].渠云芳,段永红,黄晋玲.亚比棉及其与陆地棉、海岛棉种间杂交种的核型及似近系数聚类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
[2].渠云芳,黄晋玲.亚比棉×单节显性系Ⅱ杂种F_1的遗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2
[3].渠云芳,黄晋玲,贺润平.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_1遗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
[4].渠云芳,黄晋玲.亚比棉×海岛棉杂种F_1的遗传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0
[5].郝林,宋国立,李炳林,王坤波,王春英.亚比棉基因组原位杂交及核型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6
[6].刘龙龙,陈卫国,段运平,李炳林.亚比棉及其叁种杂种的同工酶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5
[7].李毳,柴宝峰.亚比棉茎叶茸毛性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
[8].渠云芳.亚比棉及其叁种杂种的遗传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03
[9].李毳,张伯静.亚比棉蜜腺生物学性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
[10].彭锁堂,李炳林,张伯静.亚比棉的人工合成及遗传研究[J].种子.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