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加热论文-梁雪梅

常规加热论文-梁雪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常规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SCR催化剂,酸浸,常规加热,微波加热

常规加热论文文献综述

梁雪梅[1](2017)在《微波与常规加热酸浸废SCR催化剂提钒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废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H_2SO_4酸浸提钒,并引入微波强化浸出,考察H_2SO_4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助浸剂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同时比较微波强化及常规加热对钒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建立废SCR催化剂中的钒酸浸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H+在废SCR催化剂提钒浸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钒的浸出率随着H_2SO_4浓度、CaF_2助浸剂添加量、液固比及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微波加热可强化废SCR催化剂中的钒浸出,钒浸出率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增大;在H_2SO_4浓度5mol/L、CaF_2助浸剂添加量20kg/t、液固比10∶1、微波功率600 W、浸出时间30min及浸出温度100℃的最佳微波强化浸出工艺条件下,钒的浸出率达到92.3%,比常规加热浸出提高了31.8%;废SCR催化剂提钒酸浸过程主要为固膜扩散和化学反应过程,其表观活化能为24.57kJ/mol.(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02期)

刘建,刘建华,吴博威,沈少波,袁国华[2](2017)在《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硅锰粉固相脱硅动力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对硅锰粉和巴西粉锰的脱硅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行为研究,以巴西粉锰为脱硅剂,与硅锰粉中的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分别加热到不同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测定产物中硅含量并计算固相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表明:单一和混合料均可在微波场中快速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两种加热方式脱硅率均随之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波加热的脱硅率和反应速率均高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可以提高固相脱硅率;微波加热固相脱硅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扩散环节,其表观活化能为102.93 k J·mol~(-1),常规加热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0 k J·mol~(-1),说明微波加热能改善固相脱硅的动力学条件,提高固相脱硅反应速率,降低脱硅反应的活化能.(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兆中,朱静怡,李小刚,罗丹[3](2016)在《微波加热技术在非常规油资源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稠油、油页岩、油砂都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开采或者提高油的品质,而微波加热则是一种高效、快速、洁净的新型加热方式,对实现非常规油资源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开采和处理上述叁类非常规油资源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微波加热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不仅能快速均匀地加热整个油层,而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原油裂解和脱硫,从而提高原油的品质。总结得出研制大功率微波发生器与模拟更真实地层条件下的室内实验评价装置、开发纳米型微波添加剂、将微波加热技术与其他开采技术结合,是未来高效利用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先进行小区块的微波采油试验。(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11期)

邓建,杨道科,鲁培[4](2016)在《常规化疗与同步化疗加热疗对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常规化疗与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晚期老年患者6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步化疗加热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疗效显着,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6年20期)

李晓东,廖昊,刘妍,李乐,陈容娟[5](2016)在《60℃加热1小时灭活病毒方法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60℃加热1 h可有效灭活埃博拉病毒的观点,探讨用该条件加热处理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0例受检者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分为2份,检测未进行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前)和进行了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免疫、凝血和血常规指标,比较热灭活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灭活前相比,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和免疫项目中总蛋白、总胆红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叁酯、钠、钾、氯、C-反应蛋白、尿素氮、葡萄糖、HBs 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有较显着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到80%且灭活前、后数据存在相关性(r>0.80,P<0.01),用回归方程校正后检测数据仍具有参考价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的测定值下降非常明显(P均<0.01),且灭活前后2组数据无显着相关性。凝血检测项目中,D-二聚体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均受到热灭活严重影响。血常规项目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样本须要事先稀释。结论 60℃加热1 h灭活处理对部分生物化学、免疫和血常规项目无明显影响,部分项目检测值明显降低,但其中有6项指标经校正后仍具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期刊2016年03期)

张娟娟[6](2015)在《常规与微波加热法合成水溶性柠檬酸锌》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作为一种加热能源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医药化学、生物化学、纳米技术、绿色化学以及食品化学等方面,其主要特征是显着地加快了反应的速度,缩短了反应的时间。微波加热法具有体积加热、选择性加热、非热效应、快速、低能耗、高效与绿色环保等特点,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备方法。本研究采用微波加热法和常规加热法以氧化锌(ZnO)和柠檬酸(C6H8O7)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成功制备了水溶性柠檬酸锌(Zn3(C6H7O2)2·3H2O),利用EDTA配位法、元素分析仪(EA)、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分析仪(TG)分析了水溶性柠檬酸锌的组成与结构;考察了两种合成方法中单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摩尔比(C6H8O7/ZnO)、去离子水用量)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并获取了使得水溶性柠檬酸产率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以水溶性柠檬酸锌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对比研究了微波对水溶性柠檬酸锌合成体系反应条件的强化作用。在优化的常规加热条件:反应温度75℃、物料摩尔比(C6H8O7/ZnO)2.4:3、反应时间120 min、去离子水用量35 mL,合成水溶性柠檬酸锌的产率为97.81%;结合单因素实验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二次优化对合成目标产物影响显着的四个因素,得出较优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115 min、物料摩尔比(C6H8O7/ZnO)2.4:3、反应温度75℃、去离子水用量35 mL,目标产物产率的预测值是98.32%。与常规加热法相比,在微波功率300 W、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0 min、物料摩尔比(C6H8O7/ZnO)2.1:3、去离子水用量40 mL时,水溶性柠檬酸锌的产率即可达98.56%,经响应曲面优化后,其产率提升到99%。实验研究发现,微波加热法是一种合成水溶性柠檬酸锌的新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加热法,有效地减少了反应时间,显着地提高了产率,节约了原料和能耗。(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05-01)

阳鹏飞,周继承,王宏礼[7](2014)在《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催化分解NO动力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u/ZSM-5为催化剂,在新型微波催化反应器上进行了微波协同催化分解NO反应.初步探讨了微波协同催化分解NO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并与常规加热条件下催化分解NO反应的宏观动力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4.6 k J/mol.而常规加热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75.6 k J/mol.微波辐射条件下该反应活化能仅仅是常规加热条件下该反应活化能的1/5.178.这说明微波作用不仅具有致热效应,而且大大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具有微波催化效应.(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阳鹏飞,周继承,王宏礼[8](2014)在《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催化还原NO动力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微波催化反应器上进行微波协同活性炭催化还原NO反应与常规加热条件下活性炭与NO还原反应的宏观动力。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20.754 5 kJ/mol。常规加热条件下为29.568 8 kJ/mol。这说明微波作用不仅具有热效应,而且大大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具有促进活性炭与NO还原反应的催化效应。(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4年10期)

郝赳赳,陈津,郭丽娜[9](2014)在《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900~1 200℃0~60 min微波加热和普通马弗炉加热两种方式,用固体脱碳剂碳酸钙(96.04%CaCO_3)对高碳铬铁粉(/%:55.79Cr,32.76Fe,8.16C,2.34Si)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微波加热高碳铬铁粉的固相脱碳效果较常规加热明显,而且常规加热时物料氧化程度严重,微波加热混合物料至1 100℃60 min,铬铁粉脱碳率为79.04%,获得较好脱碳效果的同时,避免了物料的过分氧化。(本文来源于《特殊钢》期刊2014年05期)

李晓光,陈津,郝赳赳,韩培德,刘金营[10](2014)在《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时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动力学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热方式下固相脱碳的动力学行为和活化能进行研究。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在微波加热场和常规加热场分别加热到900、1000、1100和1200℃,并分别保温脱碳0、20、40和60 min。结果表明,随着脱碳温度的升高和脱碳保温时间的延长,微波加热场和常规加热场中的脱碳物料的脱碳率都提高,在相同的脱碳温度和脱碳保温时间下,微波加热场中脱碳物料的脱碳率远高于常规加热场中的。微波加热场中固相脱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9.76 kJ/mol;常规加热场中固相脱碳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69.65kJ/mol。微波加热场能改善固相脱碳的动力学条件,提高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反应速率,促进碳在高碳铬铁粉中的扩散,降低脱碳反应的活化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常规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对硅锰粉和巴西粉锰的脱硅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行为研究,以巴西粉锰为脱硅剂,与硅锰粉中的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分别加热到不同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测定产物中硅含量并计算固相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表明:单一和混合料均可在微波场中快速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两种加热方式脱硅率均随之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波加热的脱硅率和反应速率均高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可以提高固相脱硅率;微波加热固相脱硅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扩散环节,其表观活化能为102.93 k J·mol~(-1),常规加热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0 k J·mol~(-1),说明微波加热能改善固相脱硅的动力学条件,提高固相脱硅反应速率,降低脱硅反应的活化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规加热论文参考文献

[1].梁雪梅.微波与常规加热酸浸废SCR催化剂提钒效果比较[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7

[2].刘建,刘建华,吴博威,沈少波,袁国华.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硅锰粉固相脱硅动力学比较[J].工程科学学报.2017

[3].杨兆中,朱静怡,李小刚,罗丹.微波加热技术在非常规油资源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化工进展.2016

[4].邓建,杨道科,鲁培.常规化疗与同步化疗加热疗对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6

[5].李晓东,廖昊,刘妍,李乐,陈容娟.60℃加热1小时灭活病毒方法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6

[6].张娟娟.常规与微波加热法合成水溶性柠檬酸锌[D].湘潭大学.2015

[7].阳鹏飞,周继承,王宏礼.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催化分解NO动力学比较[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阳鹏飞,周继承,王宏礼.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下催化还原NO动力学比较[J].应用化工.2014

[9].郝赳赳,陈津,郭丽娜.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效果的研究[J].特殊钢.2014

[10].李晓光,陈津,郝赳赳,韩培德,刘金营.微波加热与常规加热时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动力学对比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

标签:;  ;  ;  ;  

常规加热论文-梁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