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切葡聚糖酶,原核表达盒,里氏木霉,原生质体转化
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论文文献综述
常艳艳[1](2015)在《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tce1的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酶是能将纤维素有效降解成葡萄糖的一组复合酶系的总称,广泛的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等诸多领域。根据纤维素酶的最适p H值的不同,可以将纤维素酶分为叁类: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碱性纤维素酶。目前,工业纤维素酶液主要是酸性的,但是纺织水洗工业的洗涤剂是中性或碱性的,且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所以工业洗涤环境中酸性纤维素酶液活性一直很低,且常常使染色的纺织物产生微毛,褪色的现象,洗涤效果一直不理想。Stce1是是内切葡聚糖酶45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由日本学者Jinichiro Koga等通过对1600个真菌的培养上清液筛选而得,具有高的除微纤维,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活性。目前,Jinichiro Koga等已经成功将stce1转入到腐质霉中,重组的stce1是以一个成熟蛋白的形式在腐质霉中表达,酶活力很高,每毫升培养物上清液中含有0.90毫克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27%,比在S.Coccosporum上清培养液中的0.0085mg/m L含量高了100倍。本实验室已成功对质粒p PICZαA进行改造获得质粒p PIC-Ppdc-Tpdc,简称p PIC-P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stce1,测序后与NCBI序列比对,同源性为99%。通过双酶切的方法将目的基因stce1插入到质粒p PIC-PT中,构成表达盒p PIC-PST。然后利用原生质体共转法将表达盒p PIC-PST与含潮霉素B抗性的质粒p AN7-1一起转入到里氏木霉QM9414中,潮霉素B抗性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获得重组菌B6。通过对重组木霉B6的发酵培养,获取上清粗酶液,测得其CMCNa酶活力,FPA酶活力分别为2.09 U/m L、0.44 U/m L,相对于里氏木霉QM9414原菌相比分别提高了7.1倍和4.3倍。同时对重组木霉B6进行了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测得其最适p H值为6,最适温度为60℃。本课题对stce1基因也进行了原核系统的表达。将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tce1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28a中,形成原核表达盒p ET28-stce1。将原核表达盒p ET28-stce1转化大肠杆菌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获得重组菌A2,然后对重组菌IPTG诱导条件进行探索,得出最佳诱导条件为37℃,4h,IPTG终浓度0.5 m M。测得最终酶活为1.23 U/m L。综上所述,本工作成功构建了中性内切葡聚糖酶stce1的原核表达盒p ET28-stce1,并成功将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构建中性内切葡聚糖酶stce1真核表达盒p PIC-PST,并使其在里氏木霉中成功表达,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5-05-10)
顾斌涛,江守坤,夏黎明[2](2014)在《重组里氏木霉液体深层发酵产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在纺织、食品和造纸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研究采用一株重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生产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发酵液经SDS-PAGE检测,显示了来自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内切-β-葡聚糖酶的蛋白条带(约52 kDa)。对重组里氏木霉的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碳源对内切-β-葡聚糖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采用乳糖与微晶纤维素的复合碳源时,酶活力和产率都可明显提高。利用玉米浆粉作为氮源,其适宜浓度为12 g·L-1。培养基初始pH值对发酵酶活力及产率有一定影响,适宜的初始pH值为5.0。在2 m3的发酵罐进行产酶试验,发酵96 h酶活可高达8012 U·mL-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在50℃以下稳定,在45~55℃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最适催化温度为50℃。在pH 5.0~7.0稳定性较好,并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最适催化pH值为6.0。生物整理实验结果显示重组里氏木霉所产酶液用于牛仔布水洗时反染较少,水洗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周雄川,李冬生,陈雄,王志[3](2013)在《米曲霉Y6产中性蛋白酶和内切葡聚糖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高中性蛋白酶和内切葡聚糖酶酶活为目的,优化了米曲霉Y6的制曲工艺。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米曲霉Y6中性蛋白酶的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温度30℃,接种量1.0×107个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2h,含水量80%,其酶活达到3637U/g;内切葡聚糖酶的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温度为30℃,接种量0.25×107个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8h,含水量100%,其酶活达到810U/g。(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3年10期)
唐自钟,刘姗,韩学易,姚友旭,刘默洋[4](2013)在《易错PCR技术提高中性内切葡聚糖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纤维素酶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纤维素酶的工业应用一直受酶活性低,成本高的限制。为了提高中性内切葡聚糖酶的活性,作者利用易错PCR技术对来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36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进行定向进化研究,构建了在大肠杆菌中的突变体库。通过刚果红平板筛选,获得了酶活性提高的突变株F-10,活力比亲本酶提高4.2倍。序列分析表明:F-10有5个碱基发生突变,两个氨基酸突变:D212V和T307S。SDSPAGE条带,表明基因表达正确,而表达量较原始菌株显着增加。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 4.5~10.0范围内50℃保温30 min可保持80%的剩余酶活,在60~75℃酶活力相对稳定,可保持在最高酶活的80%以上,当温度高于75℃时,酶开始变性失活,酶活力迅速下降。研究获得了酶活性提高的内切葡聚糖酶菌株,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内切葡聚糖酶的功能和其应用打下了基础,也为高酶活酶分子在其他高表达系统的表达提供了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顾斌涛,江守坤,夏黎明[5](2013)在《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基因在里氏木霉中的重组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在棉织物生物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首先从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菌株中克隆到一个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基因,将该基因置于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二糖水解酶I强启动子Pcbh1(及其信号肽)和终止子Tcbh1之间,并以pCAMBIA1300为载体骨架构建重组质粒pCB-PHT。采用根瘤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将重组质粒pCB-PHT导入里氏木霉的分生孢子中,进一步筛选得到八个重组里氏木霉转化子。摇瓶发酵培养72 h时,发酵液的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活力最高可达到98.8 IU mL 1左右,是出发菌株的5.1倍。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外源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在丝状真菌里氏木霉中的重组与胞外表达,有关研究结果将在牛仔布水洗工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姚友旭,李雨霏,侯晟琦,李春梅,陈惠[6](2011)在《基于易错PCR技术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定向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酶的工业应用一直受酶活性低,成本高的限制,为了提高中性内切葡聚糖酶的活性,本研究利用易错PCR技术对来自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36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进行定向进化研究,在酶分子水平上改造内切葡聚糖酶分子。实验获得了最佳突变株b-15和b-28,其内切葡聚糖酶活力比亲本酶分别提高了2.1和3.6倍。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b-15有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分别是A360G、T402A、A419T、T648A、A1208G和A1397T,导致4个氨基酸突变,分别是N134K、Q140L、N403S和Q466L;b-28只有1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导致了398位Lys突变为Arg。通过SWISS-MODEL服务器模拟酶的叁维结构,分析表明,b-15改变的4个氨基酸分别位于催化结构域的第4和第5个α螺旋之间的转角和结合结构域的第5个β折叠及第9和第10个β折叠之间的转角;b-28的突变位于结合结构域的第4个β折叠。同时,对获得的两株突变株b-15和b-28用正交试验优化产酶条件,优化后的酶活分别达到4.542和5.136 U/mL,是优化前的2.2和1.5倍。实验获得了酶活性提高的内切葡聚糖酶菌株,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内切葡聚糖酶的功能和其应用打下了基础,也为高酶活酶分子在其他高表达系统的表达提供了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超凯,李剑芳,司晨妍,王瑾,孙军亭[7](2008)在《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法,以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 V23总RNA为模板,克隆了包括自身信号肽在内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它全长1167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第1~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389位氨基酸为成熟肽,属于糖苷水解酶第5家族。PCR扩增成熟肽编码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载体经SalⅠ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工程菌株P.pastoris-EGⅠ1。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分子质量约为42 ku。在甲醇诱导96h时,酶活达到3 698 U/mL。(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08年07期)
王超凯[8](2008)在《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 Ⅰ)的克隆与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V23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克隆了包括自身信号肽在内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cDNA序列全长1167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第1-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389位氨基酸为成熟肽,属于糖苷水解酶第五家族。将EGⅠ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进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 egⅠ,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了重组菌株BL21/ egⅠ。SDS-PAGE分析表明:EG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胞内表达,分子量约为39.5 kD,但不具有酶活力。将EGⅠ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进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 egⅠ,用SalⅠ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过G418抗性和产酶能力的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P. pastoris-EGⅠ1,SDS-PAGE分析表明:EGⅠ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分泌表达,分子量约为42 kD,大于39.5 kD的理论分子量,原因可能是表达产物在翻译后修饰时发生了糖基化。对毕赤酵母发酵生产EGⅠ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诱导时间为96 h,甲醇诱导浓度为2.0%,最初诱导pH为7.5,BMGY培养基甘油浓度为4.0%,BMMY培养基补加甘油0.75%和表面活性剂吐温20浓度为0.15%时,产酶效率最高,达到4612U/mL。对EGⅠ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7.5;当温度在55℃以下时,酶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当超过55℃时快速下降,但是到65℃时仍然保存60%的酶活力;在pH6.5-9.0的范围内,酶液有较好的pH稳定性,其酶活力保存90%以上。(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8-06-01)
谭慧芳,张国青,郑光宇,崔福绵,钱世钧[9](2006)在《特异腐质霉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T-PCR的方法,以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H31-3总RNA为模板,克隆到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egl2的cDNA,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GAPZαA中,重组质粒经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菌株GS115,筛选到分泌表达重组EGⅡ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EGⅡ在酵母中得到了特异性表达,表达产物的表观分子量约为55kD,同时对工程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重组EGⅡ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6年06期)
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在纺织、食品和造纸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研究采用一株重组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生产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发酵液经SDS-PAGE检测,显示了来自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内切-β-葡聚糖酶的蛋白条带(约52 kDa)。对重组里氏木霉的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碳源对内切-β-葡聚糖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采用乳糖与微晶纤维素的复合碳源时,酶活力和产率都可明显提高。利用玉米浆粉作为氮源,其适宜浓度为12 g·L-1。培养基初始pH值对发酵酶活力及产率有一定影响,适宜的初始pH值为5.0。在2 m3的发酵罐进行产酶试验,发酵96 h酶活可高达8012 U·mL-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在50℃以下稳定,在45~55℃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最适催化温度为50℃。在pH 5.0~7.0稳定性较好,并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最适催化pH值为6.0。生物整理实验结果显示重组里氏木霉所产酶液用于牛仔布水洗时反染较少,水洗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性内切葡聚糖酶论文参考文献
[1].常艳艳.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tce1的克隆与表达[D].深圳大学.2015
[2].顾斌涛,江守坤,夏黎明.重组里氏木霉液体深层发酵产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4
[3].周雄川,李冬生,陈雄,王志.米曲霉Y6产中性蛋白酶和内切葡聚糖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3
[4].唐自钟,刘姗,韩学易,姚友旭,刘默洋.易错PCR技术提高中性内切葡聚糖酶活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
[5].顾斌涛,江守坤,夏黎明.中性内切-β-葡聚糖酶基因在里氏木霉中的重组与表达[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
[6].姚友旭,李雨霏,侯晟琦,李春梅,陈惠.基于易错PCR技术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定向进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
[7].王超凯,李剑芳,司晨妍,王瑾,孙军亭.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
[8].王超凯.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江南大学.2008
[9].谭慧芳,张国青,郑光宇,崔福绵,钱世钧.特异腐质霉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微生物学通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