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翠
(重庆市江津中心医院重庆40226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一对二”带教对新进实习护士带教效果观察。方法:对进入科室实习的322名新进实习护士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一对一”带教组(A组)、“一对二”带教组(B组),观察和对比实习同学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特点、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以及呼吸科专科技能等掌握情况。结果:B组较A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患者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操作掌握相对较好。结论:“一对二”临床带教在临床工作中优于“一对一”临床带教。
【关键词】新进实习护士;带教;方法;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382-02
临床带教一直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掌握正确的带教方法,才能使护生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素质的高低与老师的带教有着直接关系[1]。实习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和未来临床工作的主力军,怎样在短时间内既有效提高他们适应医院环境的能力,又能尽快提高他们的专科水平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和护理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发现:“一对二”临床带教对新进实习护士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以及呼吸科专科技能等掌握更全面、更有特色。所谓的“一对二”带教模式是指:某一位老师专职带某两位实习护士;某一位实习护士有两位专职带教老师。“一对二”专职带教模式是让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产生对比的同时双方都具选择性,同时调动带教老师和实习同学的积极性。为进一步研究探讨这一效果,做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带教老师选择
在护生到医院实习之前先确定各科带教老师的名单,以实施“一对二”护理实习全程跟踪教学管理。带教老师由热爱教学及护理事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职称或以上、临床工作满3~5年以上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好的护士担任。
1.2“一对二”带教实施方法
选择从2014~2015年在我院实习的实习护生322名同学,均为大专学历,性别不限,年龄19~21岁。根据自愿原则,将每一批进入呼吸科实习的同学一分为二,分为“一对一”带教组(A组)、“一对二”带教组(B组)。
两组同学首先由科室总带教老师用一周时间来规范临床实习护士的行为规范、礼仪上岗、护理安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特点介绍、护理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实习护士培训计划等。第二周则开始分开带教。其中“一对二”带教组(B组)为理想带教效果。
根据322名实习护士对对患者疾病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措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情况来判断带教效果。
2.结果
表1护生对规范行为、礼仪上岗、常见疾病、疾病特点考核统计结果
从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参加实习的实习护生322名均完成了按照科室实习护生带教计划安排的临床实习内容。由表1得出两组实习护生在规范行为、礼仪上岗、爱心奉献、护理安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得出两组在实习护生对患者疾病的护理常规、护理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更加全面、更具特色。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常规、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专科知识及技能考核是常用的考核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结果关系着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水平,关系着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也关系着实习护生今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在我们的研究中B组考核结果明显优于A组。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我认为是:“一对一”专职带教模式,实习护士学到的知识较局限,完全把学生封闭到了一个空间;而“一对二”带教模式,既可以让两位实习护士在工作中产生动力和压力,也可以从两位不同带教老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专科特色知识,取众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更加积极努力进行实习工作;与此同时又调动了带教的两位老师的积极性,因为每一位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都各具特点,弥补了传统的“一对一”专职带教的不足。
由此可见,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2]。对于实习护生的“一对二”临床护理带教是有效的带教模式,医患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收到了较好效果。医院也可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文琴,朱建英.临床护理教育管理[J].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2004,8:240-275.
[2]江安丽.护理教学评价[M].护理教学,2007,1,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