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_郑彬博,张雷宝,曾潞潞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等教育,均等,机会,甘南州,甘肃省,地方化,公平。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文献综述

郑彬博,张雷宝,曾潞潞[1](2019)在《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省际不均等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C9联盟""985大学"以及"211大学"等叁个层面"名校"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录取率指标来衡量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省际不均等程度,并探寻这种机会不均等背后的复杂成因。研究表明:2013~2015年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省际不均等程度虽然整体稳定且略有下降,但各地区录取率差异依然显着;经济因素、财政因素和地理因素等共同解释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省际不均等现象。本文据此提出了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省际"大致均等"的目标和克服优质高等教育生源过度地方化倾向等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促进我国优质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路晓峰,邓峰,郭建如[2](2016)在《高等教育扩招对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结合分省定额的高考录取制度,探讨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入学机会分配均等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着的省际差异,高等教育扩招对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扩招中断了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地区间入学机会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其次,扩招虽然缩小了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内部的城乡差距,但非均衡的扩招又间接扩大了全国总体的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此外,性别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在扩招后显着缩小,父母文化资本在代际间的传递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徐祎[3](2016)在《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导致这些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教育资源因素、高校布局因素以及家庭背景因素。分析造成这些不公平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促进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6年10期)

莫翠萍[4](2016)在《浅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高等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入学均等是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王建华[5](2015)在《保障机会均等 促进教育公平——读《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机会与教育公平是教育场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不仅关涉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与受教育者个人利益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被正式提出,如何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入学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客观上,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必然会带动群体受教育机会的普遍增加,但问题是群体受教育机会的普遍增加(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考试》期刊2015年06期)

张一诺,陈翠荣[6](2015)在《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缩小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使两性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女性高等教育不均等现象仍然存在。通过描述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分析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策略建议。(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5年14期)

张爱玲[7](2015)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的成因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研究背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入手,对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施应娥[8](2015)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开始扩张。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人们更加关注高等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澳大利亚政党领袖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公平问题;澳大利亚的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主义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澳大利亚的民族构成也十分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开始对不同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更加重视。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之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入学机会均等问题。1969年的《土着学习拨款计划》就是对该问题关注的最好体现。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究竟何谓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没有统一的认识。1990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颁布了名为《机会公平——全民高等教育》的政策性文件。该文件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分为了六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土着学生、女性学生、残疾学生、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及非英语语言背景的学生。此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社会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就有了统一的界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高等教育政策保护高等教育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旨在促进家庭社会经济条件较低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参与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贡献计划》之助学贷款政策和《高等教育参与和合作计划》;旨在促进土着学生入学机会和教育参与的《土着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学习帮助计划》;促进残疾学生高等教育参与的《高等教育残疾支持计划》等。本文首先分析制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相关政策。进而从不同学生申请大学的数量,学生被大学录取的数量及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同群体的学生数量来分析联邦政府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最后通过对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招生实践和数据的剖析,揭示澳大利亚高校如何实施联邦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并分析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对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不同群体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如都市地区学生比农村地区学生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生低。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弱势群体学生申请大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且增幅比其他群体相对较高;不同群体的学生录取率差异在不断缩小,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高等教育参与在不断提高,最终说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保障入学机会均等的政策收到了成效。(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9)

张爱玲[9](2014)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调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研究背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现状入手,对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张爱玲[10](2013)在《试论促进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研究背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影响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甘南州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提高甘南各族民众对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促进甘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教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加大对甘南州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以加快发展农牧村寄宿制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制,加大对地方普通民族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继续实行和完善高考录取制度中的照顾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制。(本文来源于《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2013年11期)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结合分省定额的高考录取制度,探讨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入学机会分配均等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着的省际差异,高等教育扩招对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扩招中断了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地区间入学机会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其次,扩招虽然缩小了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内部的城乡差距,但非均衡的扩招又间接扩大了全国总体的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此外,性别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在扩招后显着缩小,父母文化资本在代际间的传递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参考文献

[1].郑彬博,张雷宝,曾潞潞.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省际不均等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高等教育评论.2019

[2].路晓峰,邓峰,郭建如.高等教育扩招对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

[3].徐祎.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

[4].莫翠萍.浅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法律保护[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王建华.保障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读《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有感[J].教育与考试.2015

[6].张一诺,陈翠荣.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分析[J].高教学刊.2015

[7].张爱玲.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的成因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施应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9].张爱玲.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现状调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张爱玲.试论促进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对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论文知识图

一7关于“来自什么阶层的考生是加分政策...“高校生”在不同经济水平组别中所占...专题报告江苏教育公平状况分析报告(7)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变化趋势叁、...~2010中国高校报考人数、招生数及...专题报告江苏教育公平状况分析报告(12)

标签:;  ;  ;  ;  ;  ;  ;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论文_郑彬博,张雷宝,曾潞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