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1]2004年在《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体系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控制和影响已经突破了对本国领土的限制,地区经济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使当代区域联系越来越呈现纷繁复杂的格局,也为研究城市经济区域的空间组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兰州、西宁是我国西部省会城市中空间距离最短的两座城市,也是地形、经济发展条件最相似,联系最为密切的两座城市。包括青海省的西宁、海东地区、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和白银等城市在内的河湟谷地是两省中地形最理想、经济最发达、人口与城镇最密集地段,同时也是我国黄河上游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地带,高耗能工业走廊和多民族经济区。如何把两座城市及邻近地区进一步联合,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及两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作者写作本论文的初衷及贯穿全文的主旨。 根据研究的基本思路,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进展状况、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及结构体系等; 第二部分,理论阐述。介绍论文所依托的相关的区域发展理论,涉及中心—腹地理论、枢纽—网络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及区域整合理论; 第叁部分,研究区域的发展条件及现状分析。分析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新经济条件,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 第四部分,研究区域的宏观背景环境分析与战略定位。从国际、国内及西北地区的视角分析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并对其进行产业定位和空间定位,其中将其产业定位为黄河上游的水电、工业基地,新亚欧大陆桥(甘肃、青海段)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及相对应的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和旅游服务中心等。空间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枢纽区域和重要节点,中亚—中俄油气走廊和新疆油气资源东送的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基地,青藏地区和西南地区成品油配送中心; 第五部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立足兰州—西宁城市区域自身的比较优势,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对叁次产业分别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研究。 第六部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重组研究。认为要顺应河谷走势,强化兰州一西宁的联动发展,突破天然阻隔,构建大兰州一大西宁都市圈,塑造甘新青藏的枢纽区域; 第七部分,针对兰州一西宁城市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整合角度提出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认为在发展层面上,应加快兰州一西宁城市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整合;在制度层面上,应进行跨行政区合作的整合创新和管理创新。 论文的最后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张新红[2]2007年在《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密集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在生产力布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发挥着区域各种生产要素流的汇聚和扩散功能,主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迅速,成为在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实力和活力等方面最具发展前景的空间单元,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与格局。在西北地区,围绕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中心城市,形成了关中平原、兰州——西宁、银川平原、天山北麓等四大城镇密集区;但由于内部过分追求局部利益,分散了其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大大滞缓了西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选择经济、空间和制度作为整合的叁个基点,初步构建了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在详细分析整合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内外动力的前提下,论述了整合发展的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并从省域、西部和全国叁个层面阐述了整合发展的区域效应。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理论框架。以经济、空间和制度为整合基点,初步构建了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经济整合理论体系、空间整合理论体系和制度整合理论体系。其中,经济整合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整合理论体系包括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制度整合理论体系包括行政区经济理论、博弈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2.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条件与动力。本文认为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是其整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严重的地区本位思想、显着的产业雷同现象和缺乏统一层面的区域规划是其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镇以群体形式参与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整合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地域差异和经济互补性的存在、兰州与西宁两地对共同利益的诉求、核心城市空间扩展的相向延伸,是其整合发展的内部动力。3.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基于上述研究,论文总结出叁基点下的主要整合模式,其中,空间整合是前提,经济整合是核心,制度整合是保障。经济整合模式包括产业一要素互补模式、雁行发展模式和经济一体化模式,空间整合模式包括双核整合模式、轴线整合模式和面状整合模式,制度整合模式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机制的创新。4.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对策与效应。经济对策包括共建交通网络、共治生态污染、加快产业整合,制度方面应强化理念整合、编制区域规划,空间方面包括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从省域、西部和全国叁个层面阐述了整合发展的区域效应。省域层面上,整合发展对甘青两省共同培育产业竞争力、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保护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等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部层面上,对于加快西北地区发展,保护重要河流源头的生态环境,保障西南地区的能源和物资供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层面上,对于缩小东西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和国防安全、维护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付文娟[3]2013年在《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关系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国防安全、对外开放、民族团结以及生态安全的关键,而城镇群落则是带动西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断裂点理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镇群落进行研究,为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在介绍研究基础、梳理城镇群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两种形式(城镇群与经济区城镇群落)的形成背景与发展特征,评判了西北地区主要城镇群的发展规模,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进程与特点,同时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水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案。
王海飞[4]2013年在《双核结构视角下的区域空间联动模式研究——以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例》文中指出双核结构理论完全可以突破临海或临江条件的限制,拓展应用到内陆地区。基于兰州和西宁两城市的空间距离、区位条件和城市定位,认为兰州—西宁经济区是以兰州、西宁为双核心构成的双核结构模式,同时分析了构建兰州—西宁经济区双核模式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兰州—西宁经济区空间联动的叁种模式,即双核联动、双圈内联和轴线联动,每种形式的联动存在各自的规律。加速叁种形式的联动,是优化兰州—西宁经济区空间结构和促进经济区崛起的关键。
靳美娟[5]2005年在《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持续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空间则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的轨迹。受地域差异性影响,每个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空间结构,并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因此,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单个城市空间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兰州作为西部典型的河谷型城市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加之原先薄弱的发展基础及跳跃式的城市发展政策,导致城市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为此,本文选择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演化为切入点,揭示了空间发展及形态特征,分析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判断未来空间发展的趋势,旨在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对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予以全面展示,为正在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兰州城市发展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城市内部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在阐明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思路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概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组成要素、研究尺度及其空间类型作以介绍;第叁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对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3大经典模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都市圈理论和城市空间演化理论)的介绍;第四部分为研究区概况,主要是对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介绍;第五部分是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分析,顺着兰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着重对城市空间发展及其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兰州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分析,从中心城市、市域、区域3个空间层面上提出未来兰州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模式,即组团结构、指状结构、圈层结构;第七部分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针对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马文亮[6]2011年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兰—西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描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兰州—西宁城镇区域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城镇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城镇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能源与矿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特殊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城镇职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浪费严重,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导致城镇区域无序发展,阻碍了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为了促进该城镇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城镇区域是一个复杂的、远离平衡态的巨系统,其内、外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其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各种随机的涨落力,所以城镇区域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本文以兰州—西宁城镇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城镇区域的发展阶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的空间位置变量;论文研究重点是运用协同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定量分析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发展的涨落过程,建立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方程,选取各个城镇协同发展的状态变量,确定城镇协同演化发展的动态涨落和随机涨落变量,并对26个城市(镇)的状态变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现状发展、空间变量、涨落过程和状态变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必须以整个系统为出发点,编制城镇区域规划,从政策上实现区域发展的协同;明确城镇职能结构定位,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城镇职能与产业布局的协同整合;编制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现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加快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城镇区域由扁平化向网络化发展;进而实现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
朱兵[7]2007年在《基于“点—轴系统”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密集区是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城镇密集区为单元参与国际与区际竞争成为各国各地区的一种战略选择。目前,城镇密集区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重视城镇密集区发展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地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深居我国内陆腹地,受落后交通条件及较差区位条件影响,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较低的人口素质、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建设资金的缺乏进一步影响本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实施“点—轴系统”发展模式,通过建设不同等级的经济高密度发展带,有效避免经济发展的分散布局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不良现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优化调整;另外,实施“点—轴系统”发展模式才能使区域各种经济活动与区域性线状基础设施之间有机结合,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和开发活动重点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和少数轴线上,产生巨大的空间集聚效果,有利于提高投资效果和管理组织水平,达到区域经济的有效较快增长。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明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概述,对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点—轴系统”理论、城镇密集区发展等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第叁部分进行了“点—轴系统”模式与城镇密集区发展关系研究;第四、五部分是研究区概况,分析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点—轴系统”发展现状;第六部分是发展构想,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实施“点—轴系统”发展模式,提出“一带二圈叁轴”的发展构想,通过经济圈建设来促进“点”的繁荣,产业带建设来带动“轴”的发展,通过不同级别的“点”和“轴”在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终带动密集区的快速发展。
马东刚[8]2009年在《省际边缘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边缘区是相邻地域间具有一定空间范围且直接受到边缘效应作用的过渡带。随着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地域单元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流”的流动愈来愈频繁,边缘区成为各种“流”的节点或汇聚地,边缘效应在城镇发展空间组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今后的区域发展应特别重视边缘区发展,充分发掘边缘效应。优化边缘区城镇体系已成为省际边缘区政府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边缘区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本文选取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边缘区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区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了边缘区城镇体系的优化发展途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边缘区城镇体系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军事政治、宗教文化等传统因素和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创新空间等现代因素,其中基础设施无法共建共享和行政区经济的阻隔是影响边缘区城镇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等级规模结构不完善,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城镇职能单一,城镇间职能关联性弱;城镇空间分布不均,城镇交通和信息等网络空间不健全是影响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整和优化城镇体系应着手于: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色明显的总体发展格局;整合优势职能,促进产业集群,加大职能结构的层次性;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密集区综合实力;采取“两圈夹一轴”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即由兰州都市圈、西宁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发展轴构成。最后从完善组织协调机构、整合产业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城镇体系的优化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袁寒[9]2008年在《西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宁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分析西宁城市空间演化的历史序列入手,经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演化图对比等手段,探讨西宁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特质,为西宁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最前沿的相关理论,为研究西宁城市空间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论文对西宁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做了重点研究,根据不同的阶段特征,将建国前西宁的城市建设分为五个时期:一是西平亭、西平郡;二是两晋南滩古城;叁是宋代青唐城;四是明清古城;五是民国时期的西宁。将建国后西宁城市空间扩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城市单中心扩展阶段(1949—1965年);二是单中心十字型空间格局形成阶段(1966---1978年);叁是外部扩展和内部调整相结合阶段(1979---1999年);四是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初步形成阶段(2000年----)。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推动城市空间演化的因素,认为政治军事是影响西宁古城演化的主要因素,工业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是建国后西宁城市扩展的主要推动力。再次,论文分析了目前西宁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长期延续单中心、放射状模式带来突出的城市问题;西宁与卫星城镇分工不合理,功能不协调;城市更新与高原古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最后,论文基于历史演化的分析和研究,从西宁中心城市、西宁都市圈、兰州——西宁城镇带叁个层面上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西宁中心城市的发展应向多中心、多组团格局迈进;在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为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应构建合理的西宁都市圈,并提出了都市圈结构层次;西宁与兰州之间的联系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兰州——西宁城镇带可以使西宁发挥更大的区域带动作用,本文对兰州——西宁城镇带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兰州——西宁城镇带建设的结构,即“两圈加一轴”的空间格局。
郑春杰[10]2016年在《西宁市域及海东地区城镇协同发展的动态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等方面得到显着提高。由于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高效的发展。如何引导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等子系统协同关联互动,是西北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本文选取青海省西宁—海东地区城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城镇区域发展国内外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自然历史、地质地貌、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概述了西宁—海东地区城镇区域的基本情况,分析城镇区域发展优劣势的同时,对其节点及网略格局等空间发展进行研究,并从人口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城镇区域发展的涨落变化,最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等系统的关联耦合,对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进行动态模拟。
参考文献:
[1].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发展研究[D]. 刘春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西北内陆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研究[D]. 张新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3]. 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D]. 付文娟. 兰州大学. 2013
[4]. 双核结构视角下的区域空间联动模式研究——以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例[J]. 王海飞.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5]. 兰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持续性发展研究[D]. 靳美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6]. 基于协同理论的兰—西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描述研究[D]. 马文亮. 西北大学. 2011
[7]. 基于“点—轴系统”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D]. 朱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8]. 省际边缘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 马东刚.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9]. 西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袁寒. 西北师范大学. 2008
[10]. 西宁市域及海东地区城镇协同发展的动态模拟[D]. 郑春杰. 河南工业大学. 2016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西宁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兰州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兰州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