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计划”勾画明天的道路

六个“计划”勾画明天的道路

一、六“计”画出明天的路(论文文献综述)

老藤[1](2021)在《铜行里》文中提出《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崔雨[2](2021)在《情景视角下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综合课是汉语语言教学的主要课程,其核心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学习者多角度地理解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基于此,本文在情景教学法视角下,以《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在个案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初级汉语综合课情景法教学设计的策略。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展开。我们发现学者们目前教学设计的调研对象主要以教材、多媒体、教学中的课堂活动为主。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理论,让学习者能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体会到趣味性的教学。第二章,问卷调查。我们邀请了国内某大学国教院的师生,共同完成了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从而全方面了解初级汉语综合课课堂现状。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初级综合课词汇、语法和课文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性。2.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形式简单化和语言导入方式理论化。3.目前学习者对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期望是更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设计前,我们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技巧六大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抽象量化、关联拓展和言语交际三种语言教学模式。在这些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辅以动态图示、螺旋顺序、上、下位和小组传输教学策略。同时在Wittgenstein“意义即使用”的原则下,创设语言环境和情景,研究语境下词汇识别和搭配方面的教学。词的识别我们主要考量词语的发音、语义、结构三个基本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在语境构建中学习词的搭配。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分析后,设计教学过程。初级汉语综合课注重听说读写,而且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对初级课堂的整个环节进行设计,即知识点导入、操练和巩固。然后对初级综合课某一具体教学事件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编写。第四章,教学设计实施后评价与反思。设计的教学成果采用ELEOT2.0课堂有效实施环境观察工具进行课后评估和对最终的期末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期末成绩及格率数据达到99%,得出该理论下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实施后,我们从教学优点、缺点和改进意见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反思。第五章,教学设计后反思具体教学策略。在情景教学法指导下,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从短语语境、句子语境和语篇语境三方面,分析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我们认为,情景法应用于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不但能够完成语言知识目标、语言能力目标和文化能力目标,还能增加课堂的交际性。

韩一哲[3](2020)在《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文中指出书画相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当二者于内在的艺术规律层面相通的时候,就是自觉远离模仿客体外形而发扬人的创造力来塑造书画意象。伴随着这一过程,笔墨形式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逐渐成熟并独立出来。徐渭的书画作品属于文人书法和文人画体系,强调自律而反对他律。书画相通是文人画的重要特质,书画不但笔法相通,而且取物造象的思想也相通。都不是描摹自然万物之外形,而是采用抽象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方式,塑造意象来传达情感。徐渭生逢晚明时期个性大解放潮流,加之其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其文艺理论强调表现自我,尊重个体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逐步由小写意向大写意演变,在沈周的作品中趋向豪放,至陈淳则书与画都是进一步豪放,徐渭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开创了大写意书画。除笔墨豪放之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扬弃模仿,而以独立的笔墨形式来大胆而主动地构建意象。徐渭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果敢的思维勇气使其具有自觉地创新意识,能够高质量处理信息并且能够迅速把握不同表象的事物内含的共同本质。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突破现有经验的束缚,创造出新的书画意象。丰富的联想力使其对己有表象进行重组和改造,进而亦是产生新的书画意象。徐渭思维具有的深刻思辨性,不断开拓其眼界和心胸。成就其自我面貌并且能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学理,也使徐渭在诗、文、书、画多个领域融汇贯通。徐渭思维具备良好的悟性,使其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意识和本末意识,并且能够抽象把握事物核心要素。这样就方便领悟和感受不同事物所拥有的审美通感,在此基础上书画之间的审美同构得以顺利生发。徐渭的书画创作均明确要求以神驭形,将神放置在首要位置,根据神的需要来造形。也就是意在笔先,其优点是可以有的放矢。书画意象均是以毛笔的运用做为基石,毛笔在中国文化中既有工具层面的意义,又在文化层面具有独特的内涵。徐渭在笔性、笔意、笔法三个层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在这三个层面详细阐释书画意象的构建问题。正是徐渭成熟的意象理论,使其大胆地冲破形似和传统字形的束缚,主动以笔墨形式营构书画意象,来传达无限意蕴。徐渭的书画意象具有鲜活的生命情趣,亦得益于其因“兴”而处于亢奋状态。这种状态需要解衣盘礴的自由舒适做为前提条件。这种特殊的状态使徐渭的潜能高效地迸发出来,不但感官系统变得敏锐,而且以律动的方式运笔、泼墨。因此其物化在纸面的书画意象活力四射、神采照人。同时徐渭以势造形,这样一是使书画意象充满律动感,二是以有限的意象传达出无限的意蕴。徐渭自觉的形式意识和强烈表现真实情感的欲望,使其深谙形式与情感的对立关系,创作出奋发、愤懑、野逸三种情感类型的书画意象。采用豪健的形式元素、迅捷的视觉节奏,郁勃的组合方式来构建出劲健的书画意象,来表现其奋发有为的精神。采用乖戾的形式元素、急促的视觉节奏、紧密与交叉的组合方式来营构出峥嵘的书画意象,来宣泄其愤懑之气。采用圆润的形式元素、舒缓的视觉节奏、疏朗的组合方式来建构出萧散的书画意象,来抒发其野逸的情怀。徐渭书画相通所结硕果被后世继承并发扬光大。在创作方面文人画更加脱离形似而追求不似之似,书法之笔法与墨法均进一步发展,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感而采用相应的笔墨形式。在书画理论方面,不断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更加重视主动思考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对于“兴”在书画创作中所起作用亦有新的认识,并提出在音乐感很强的状态下创作,对于形式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亦有更新的认识。另外,徐渭的书画创作对于当代书画教学,在要领意识、主体意识、正气意识、严谨意识、律动意识方面均有启示意义。

秦洁[4](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矫赟[5](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晓燕[6](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提出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田静[7](2019)在《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录对幼儿与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教师对幼儿记录的指导体现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幼儿记录价值的实现。本研究以教师指导幼儿记录的行为为切入点,首先了解教师提供记录单的缘由,提供的记录单类型。接着探究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具体行为表现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因素,引发教师对指导幼儿记录的思考。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对N市2所幼儿园共8名教师指导幼儿记录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访谈,对收集到的60份记录单及18个教师组织幼儿记录的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提供记录单的缘由主要包括促进幼儿发展、服务教育教学、响应权威及模仿群体四个方面;记录单的类型主要包括实验类记录单、计划类记录单以及自我表达类记录单三类;教师指导幼儿记录的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幼儿的经验与兴趣、忽视幼儿的思考与体验、忽视个别幼儿的记录需求、评价缺乏合理性、追求记录得像、未提供宽松的记录交流环境、缺乏对记录资源的合理利用七个方面。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从教师自身、幼儿园、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出相关影响因素为教师的教学观、儿童观、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群体间的沟通合作、幼儿园的考核评价制度、幼儿园的观摩活动,教育法规政策的推广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以上三个方面为更好地支持幼儿记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王小路[8](2019)在《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文中提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卷“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卷“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目前学界对“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的“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关注度较小。据研究发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的不同图本将近有9个,并且多数诞生在明代,这样一幅具有特殊寓意的作品在明代被重复临摹,显然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由于目前学界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险些被忽略,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对目前笔者所了解的不同图本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介绍,通过对“传顾闳中本”和“传唐寅本”两幅画作进行全面的考析,对两个图本的形式语言展开比较,分析两个图本之间的内在差异,揭示两个图本所处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寓意。其次通过对明代繁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消费展开研究,揭示出“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所以在明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缘由,研究得出唐寅和韩熙载在人生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在艺术市场的作用下“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正是“传移模写”和艺术市场相互作用的产物。再次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置于整个明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之中,横向的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其他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别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角度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考察,从而窥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整个明代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和“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还是画作中人物的服饰装束,以及画作中屏风家具等一系列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明代特有的文化气象和生活特征,这幅画作和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的文人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焦点对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细节之上,将其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文人的生活背景相互连接,在研究明代中晚期文人闲情雅逸、避世心隐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观念的同时,分析“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折射出来的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生活气象和更深刻的内涵思考,这样的生活气象故然在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采取“避隐”之态,这样的现实追求和“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所折射出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的文化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此图在精神层面实现了明代中晚期失意文人对文化的理想追求。最后本文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极具代表性的明代文人结合讨论,从而剖析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特殊的文化生态。

李慧敏[9](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研究表明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李庆锋[10](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二、六“计”画出明天的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计”画出明天的路(论文提纲范文)

(1)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软铜册
第二章葑菲
第三章软绣
第四章九佬
第五章门外徒
第六章十八匠
第七章街坊(上)
第八章街坊(下)
第九章号嘴
第十章老雪
第十一章令狐平
第十二章韩干部
第十三章下西南
第十四章七七级
第十五章泥稿
第十六章陶金
第十七章活墙
尾声

(2)情景视角下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初级汉语综合课研究
        1.2.2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
        1.2.3 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的应用性研究
    1.3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1.3.1 Wittgenstein“意义即使用”理论要略
        1.3.2 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
        1.3.3 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内容
    2.2 调查结果和分析
        2.2.1 教师的观念
        2.2.2 学生的感受
3 情景视角下的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学设计——以《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为例
    3.1 制定教学目标
    3.2 分析教学内容
    3.3 探究教学模式
    3.4 分析教学对象
    3.5 制定教学策略
        3.5.1 螺旋式教学顺序
        3.5.2 动态的图示教学
        3.5.3 上、下位的教学
        3.5.4 小组式教学传输
    3.6 选择教学方法
    3.7 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3.7.1 组织教学
        3.7.2 知识点引入
        3.7.3 知识点操练
        3.7.4 知识点巩固
    3.8 《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教学详案
        3.8.1 词汇和汉字—第一课时
        3.8.2 课文和语法—第二课时
4.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的测评与反思
    4.1 教学设计实施后的评价
        4.1.1 学习结果测量与评价
        4.1.2 课堂有效环境教学评价
    4.2 教学设计实施后的反思
        4.2.1 教学设计的优点
        4.2.2.教学设计的不足
        4.2.3 教学设计的改进建议
5.情景视角下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策略
    5.1 以语言要素为导向的策略
        5.1.1 词汇
        5.1.2 语法
    5.2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策略
        5.2.1 语言知识目标
        5.2.2 认知结构目标
        5.2.3 文化能力目标
    5.3 以教学主体为导向的策略
        5.3.1 教师方面
        5.3.2 学生方面
6 结语
本课题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形成
    1.1 文人画体系中的徐渭书画
        1.1.1 文人画的特征
        1.1.2 徐渭的文人书、画态度
    1.2 徐渭书画相通的历史因素
        1.2.1 晚明时期文化特征
        1.2.2 徐渭文艺理论的特征
        1.2.3 徐渭性情对其书画的影响
        1.2.4 徐渭书画意象的历史承接
    1.3 徐渭书画相通所需要素
        1.3.1 本质意识与一般规律意识
        1.3.2 清晰的表现原则
        1.3.3 亢奋状态
        1.3.4 兼善多种路数
    1.4 徐渭书画相通的贡献
        1.4.1 以笔墨形式主动创造意象
        1.4.2 开创多种风格类型书画意象
第二章 徐渭书画相通的思维机制
    2.1 果敢的思维勇气
        2.1.1 创新精神
        2.1.2 丰富的想象力
        2.1.3 丰富的联想
    2.2 深刻的思辨性
        2.2.1 思维的广阔性
        2.2.2 思维的辩证性
    2.3 良好的悟性
        2.3.1 思维的深度
        2.3.2 审美通感
        2.3.3 审美同构
第三章 徐渭书画之表现原则
    3.1 神采为上
        3.1.1 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徐渭言神采
        3.1.2 深识书者唯观神采
        3.1.3 画尽意在以全神气
    3.2 意在笔先
        3.2.1 意前笔后者胜
        3.2.2 徐渭的笔性、笔意与笔法
    3.3 意象表达
        3.3.1 意象传统
        3.3.2 嚼之不已更有余味——徐渭诗文意象
        3.3.3 能书者发其笔意——徐渭书法意象
        3.3.4 不求似而有余——徐渭绘画意象
第四章 徐渭书画之艺术传达
    4.1 解衣盘礴
        4.1.1 先散怀抱
        4.1.2 忌讳拘谨
        4.1.3 以酒助力
    4.2 乘兴展开
        4.2.1 贵于词者兴——徐渭言兴
        4.2.2 乘兴挥毫作书
        4.2.3 乘兴泼墨作画
    4.3 以势造形
        4.3.1 势范畴及徐渭的势意识
        4.3.2 传统书论言势
        4.3.3 书要认势——徐渭书法之势
        4.3.4 传统画论言势
        4.3.5 总看奔逸势——徐渭绘画之势
第五章 徐渭多种类型的书画意象
    5.1 奋发类书画意象
        5.1.1 徐渭奋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1.2 形式元素的特征——豪健
        5.1.3 形式元素的节奏——迅捷
        5.1.4 形式元素的组合——郁勃
    5.2 愤懑类书画意象
        5.2.1 徐渭愤懑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2.2 形式元素的特征——乖戾
        5.2.3 形式元素的节奏——急促
        5.2.4 形式元素的组合——紧密、交叉
    5.3 野逸类书画意象
        5.3.1 徐渭野逸类书画作品的特征
        5.3.2 形式元素的特征——圆润
        5.3.3 形式元素的节奏——舒缓
        5.3.4 形式元素的组合——疏朗
第六章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后世的影响
    6.1 后世书画创作继承与发展徐渭书画
        6.1.1 绘画更加脱离形似的束缚
        6.1.2 书法之笔法与墨法进一步发展
        6.1.3 书画创作自觉使用多种风格
    6.2 后世对书画相通的继续思考
        6.2.1 深化对书画相通意义的认识
        6.2.2 注重思对于书画相通的重要作用
        6.2.3 深化对“兴”的认识
        6.2.4 深入探究形式与情感的对应
    6.3 徐渭书画相通性对当代书画教学的启示
        6.3.1 要领意识
        6.3.2 主体意识
        6.3.3 正气意识
        6.3.4 严谨意识
        6.3.5 律动意识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时代大决战》(节选)介绍
    (二)维译汉
        1.《棱头》介绍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介绍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介绍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介绍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时代大决战》(节选)译文
    (二)维译汉
        1.《棱头》译文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译文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译文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译文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时代大决战》(节选)原文
    (二)维译汉
        1.《棱头》原文
        2.《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原文
        3.《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原文
        4.《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原文
        5.《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原文
结语

(6)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教师支持幼儿记录现状引发的思考
        (二) 记录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记录的内涵研究
        (二) 记录的功能研究
        (三) 记录的形式研究
        (四) 幼儿记录特点的研究
        (五) 记录中教师的指导研究
        (六)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二) 杜威教育目的论
        (三) 符号互动理论
    五、概念界定
        (一) 记录
        (二) 记录单
        (三) 指导行为
    六、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记录中常用的载体——记录单
    一、提供记录单的缘由
        (一) 促进幼儿发展
        (二) 服务教育教学
        (三) 响应权威
        (四) 模仿群体
    二、提供的记录单类型
        (一) 实验类记录单
        (二) 计划类记录单
        (三) 自我表达类记录单
第三章 记录中教师的指导行为
    一、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实验类记录单的行为
        (一)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实验类记录单的行为分析
        (二)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实验类记录单的行为小结
    二、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计划类记录单的行为
        (一)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计划类记录单的行为分析
        (二)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计划类记录单的行为小结
    三、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自我表达类记录单的行为
        (一)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自我表达类记录单的行为分析
        (二) 教师指导幼儿使用自我表达类记录单的行为小结
    四、教师指导幼儿使用不同类型记录单的行为小结
        (一) 忽视幼儿的兴趣与经验
        (二) 忽视幼儿的思考与体验
        (三) 忽视个别幼儿的记录需求
        (四) 评价缺乏合理性
        (五) 追求记录得像
        (六) 未提供宽松的交流环境
        (七) 缺乏对记录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影响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因素分析
    一、教师层面
        (一) 教学观——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二) 儿童观——幼儿弱小无知
        (三) 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欠缺
    二、幼儿园层面
        (一) 群体间缺乏沟通合作
        (二) 重显性事件的考核评价制度
        (三) 拍照式的观摩活动
    三、社会层面
        (一) 教育法规政策的推广
        (二) 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五章 研究建议和反思
    一、研究建议
        (一) 教师层面
        1. 注重幼儿的思考与体验
        2. 正确认识记录的意义与价值
        3. 科学合理评价幼儿的记录
        4. 转变参观学习的方式
        (二) 幼儿园层面
        1. 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2. 上级领导向教师传达记录理念
        3. 争取家长的配合
        4. 为教师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
        5. 重视对教师工作的过程评价
        (三) 社会层面
    二、研究反思
        (一) 研究方法的反思
        (二) 研究内容的反思
        (三) 写作能力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提供记录单的缘由编码举例
致谢

(8)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考析
    第一节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概况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第三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形式语言比较
    第一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构图空间特征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人物造型特征
    第三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色彩语言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诞生之缘由
    第一节 人生态度之契合
    第二节 文化消费之驱使
    第三节 传移模写之践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绘画
    第一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看人物画“用典”特征
    第二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第三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花鸟画看时代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
    第一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形态
    第二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文化折射
    第三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画家之文化理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二 沉默价值重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一 “然而”部分
    二 “但/但是”部分
    三 “却”部分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五 “而/而且”部分
    六 “终于”部分
    七 “至于”部分
    八 “于是”部分
    九 “将”部分
    十 “并且”部分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六“计”画出明天的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2]情景视角下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 ——以《我们骑着自行车去颐和园》为例[D]. 崔雨.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徐渭书画相通性研究[D]. 韩一哲. 西北大学, 2020(07)
  • [4]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时代大决战》(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棱头》《论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人际关系助你一路顺风》(节选)[D]. 矫赟. 新疆大学, 2020(07)
  • [6]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教师指导中班幼儿记录的行为研究[D]. 田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D]. 王小路. 上海大学, 2019(02)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标签:;  ;  ;  ;  ;  

六个“计划”勾画明天的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