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水头——基金会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陆洋[1](2021)在《大理市太邑乡“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初,享誉全球的孟加拉国“格莱珉”小额信贷扶贫模式被引入我国,但历次复制移植的效果均不理想,直到“富格贷”扶贫项目落地云南大理太邑,“格莱珉”的本土化推广才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富格贷”之前的移植试点主要由各类社会力量单独承办,未能充分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结合,同时也少有政府、市场等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其中,往往因资质缺陷、资源短缺或势单力薄难以为继;而“富格贷”扶贫项目则集中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治理合力,资质全面、资源丰富且推力强大,故较为成功。因此,本文以“格莱珉”的本土化案例“富格贷”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该项目背后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三方协同治理贫困的合力扶贫模式,分析当中内蕴的机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成更多类似“富格贷”的合力扶贫项目可以顺利诞生并成功推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有益助力。本文的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富格贷”扶贫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复盘,梳理了项目的诞生背景、酝酿筹备和推进过程,综合评估了项目的信贷投放、扶贫成效和舆情反响,还原出研究主体的基本面貌。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机制和优势,首先探讨了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力量三方治理主体在“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下各自发挥出的作用;而后从职能转移角度和资源转移角度对三方治理主体的具体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加以归纳和提炼,最终总结出“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分析说明“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在拓宽资源获得渠道和优化资源配置、在打破金融排斥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以及在预防“使命漂移”等三方面的突出优势。第三部分则转换视角,在前文对“富格贷”扶贫项目及其合力扶贫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还存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关系不紧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所需创业机会挖掘不深入,以及合力扶贫格局基础不牢固等三点短板不足,并逐一分析了问题成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分别提出了强化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关系、引入专业合作伙伴制造更多创业机会,以及全面优化内外薄弱环节等完善“富格贷”合力治理模式的三项对策;同时提出了审慎评估立项条件、适度拓宽移植思路、灵活制定推进策略以及着力优化风控体系等推广“富格贷”合力治理模式的四点建议。
王冬雪[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段钰[3](2018)在《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30年我国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围绕“三农”提出的新概念、新思路、新目标为乡村开辟了重要的发展平台。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以来,学界对其的关注度迅速提升,有诸多媒体评论其为“继特色小镇后又一个风口浪尖”“2017年投资爆点”。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之下,学界更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经验,冷静的分析其内在本质,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在未来赋予田园综合体更多有价值的内涵,因地制宜的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振兴贡献出实际的力量。由于田园综合体为较新的事物,因而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鲜有学者从乡村建设本身出发来探讨田园综合体的现实意义及本质内涵。本文通过将田园综合体发展理念与乡村营建实践相结合,不仅为乡村营建提出了新策略,而且有助于从乡村基础层面落实田园综合体的实施,对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及案例积累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解读田园综合体、乡村营建相关的概念。通过梳理国内外与田园综合体、乡村营建有关的文献,总结前辈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为本文研究打下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回顾我国乡村建设的历程,从国家建构的视角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透析乡村营建发生的变化。第三,通过将田园综合体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同时期乡村营建导向目标对比分析,总结三者发展目标的特点,分析田园综合体与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四,围绕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结合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无锡田园东方等成功案例,从乡村产业、田园景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的现实路径。第五,将PL村的乡村营建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全面综合分析该村的现状,以田园综合体做为乡村发展的导向,探寻适合该村的创新性乡村营建策略。
周思悦[4](2018)在《宁波市王家岭村乡村建设规划 ——基于规划师陪伴式的实践方法探索》文中认为伴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大幕初启,关于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的新议题再掀热潮。当前我国从事乡村建设规划的团体和地方实验数以万计,乡建运动已不限于村民与政府,而动员了包括市民、文化人等在内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和跨界参与。乡村——这一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长期被忽视与无序发展的区域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然而风口之下,乡村建设规划的问题频发。一方面,当前的乡村规划方法和管理手段与城市经验相比严重滞后,学界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理论认识,更无从用科学方法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城乡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难以消弭,内向、稳定的社会结构令初级乡建工作者难以融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乡村发展困境仍在实践过程中等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本次建设规划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回答规划师在乡村建设规划中“为什么陪伴?怎么陪伴?陪伴的效果如何?”三个问题,真正将“可操作、可落地、可变化”的思维模式贯穿“设计-建设-使用”全过程。规划以宁波市奉化区王家岭村为实践基地,立足于中国乡土社会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沉浸到当代中国乡村的现实和长期经验中去,通过长期实地踏勘和村民调查,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逻辑进行梳理和演绎。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尝试将话语权交还给乡村的建设与使用主体——村民,注重空间营造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实实在在解决乡村诉求,使得方案的社会价值更超越空间价值。这一全过程在地陪伴式的规划项目,能够切实改进当前乡村建设规划落地难的问题,形成实用型技术方法,对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的乡村规划体系起到补充,提供本土问题的本土化解答。文本说明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项目背景、相关研究和实践述评、陪伴式乡建规划的概念与内涵、设计意图、规划原则与方法。本章从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与当前乡村规划的现实悖论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乡村建设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梳理,点明本次实践探索的背景和意义,明确规划的原则、思路、手段等。第二章,乡村规划的工作方法和理念生成。本章通过对王家岭村的空间现状梳理、社会关系网络研究、艺术旅游业介入后的新困境回顾,梳理这一浙东普通乡村面临的发展问题。并对乡村规划价值导向和规划师角色定位进行了剖析,明确在地陪伴式的工作方法,提出“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核心设计理念。第三章,空间营造方案与落地措施。本章主要阐述王家岭村在地陪伴式乡建的具体空间方案:包括总体发展策略、重点空间触媒、以及从图纸到实施的空间建设过程。总结出部分可复制的模块化乡建手法,用村民易懂、施工队能操作的通俗形式进行表达。第四章,保障村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机制设计。本章从村庄自身造血、外来精英输血、城乡有序互动三个方面,设计了 一套相对合理、充分的激活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制度。第五章,思考与讨论。本次建设规划作为一个已经落地的实际项目,规划师通过全过程的在地陪伴总结出包括:融入乡土网络、正视乡村现实、学习地方智慧、孕育长效机制等较多无法现诸于图纸的行动经验。展现了乡建过程区别于一般城市规划的特点和难点,为未来的具体乡建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
石文博[5](2017)在《社区共同体的再生:传统村落活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不仅没有失去价值,反而变得愈发重要,对传统村落活化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比日本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经验,可以发现,大陆地区乡村建设缺乏对于社区共同体的培养,致使乡村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化,本文通过对于乡村社区共同体培养的策略的研究,针对传统乡建的策略进行改良,在整体规划布局层面上引入社区共同体培养计划,形成传统村落活化一般性策略,该策略对乡村营造工作的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共同体培养任务,为乡村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乡村营造工作增加了培养社区共同体的内容,使相关工作可以共同促进社区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以龙咀石村为例,通过对其乡村现状的深入调研分析,结合“传统村落活化策略”生成了针对龙咀石村的活化策略,并按照该策略进行了设计以及部分建造的实践工作,验证该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力求能使传统村落在外界介入扶植的过程中,激发内在活力,从而获得自我永续存在的内在动力,实现传统村落的真正活化,并为今后的大陆地区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吴志宏,吴雨桐,石文博[6](2017)在《内生动力的重建:新乡土逻辑下的参与式乡村营造》文中认为分析了当前乡村营造中主体错位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和现代乡土逻辑及其自组织规则体系构成的分析来理解当代乡土演化的逻辑,进一步回顾了乡村建设和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探讨如何通过乡村营造设计来介入乡土演化,促进乡土内生动力复兴和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常德市社科联课题调研组,李云峰[7](2017)在《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 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进入扶贫攻坚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复杂艰巨的脱贫任务。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以社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有助于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有效对接精准扶贫。本文梳理了各地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精准扶贫中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郭新东[8](2014)在《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是市场中的主体,社会依托企业而进步,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也同样影响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负面问题引发了社会创业的产生。社会创业是新兴创业模式的一种,主要是指组织或个人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在创业过程中兼顾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最早开展社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往往具有政府背景和纯公益性质,随着社会创业活动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创业活动也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企业社会创业是指企业通过创造性的整合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机会集合,同时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任何开展社会创业活动的企业的背后都有其动机的存在,社会创业动机是企业开展社会创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的研究即以企业为客体,探索其开展社会创业活动的动机。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理论、社会创业理论以及社会创业动机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的具体问题,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根据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多案例调查方案。然后对三家企业进行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在数据初步分析阶段,将所有数据归类整理,为每个企业建立了一个单独的案例研究数据库。在数据深度分析阶段,首先进行了案例内独立分析,分别总结了每个企业的社会创业活动中所体现的创业动机。然后通过跨案例分析,找出三家不同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的共同特征,进而分析归纳出统一的构思,并提炼出企业进行社会创业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理论模型。本文的案例研究表明:企业进行社会创业的动机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社会需求、政策支持、社会使命、利益回报和社会资源。五个方面的动机因素既与前人的社会创业理论相对应,又与现实中的企业社会创业活动相符合。企业的社会创业动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会进行社会创业实践,也体现出了社会创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并揭示了社会创业的本质。随后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据此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组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吴楠[9](2011)在《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发展已然越来越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助力工具,同时也是现代金融规模、结构、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性领域,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以各种方式提及。然而,多年来的农村金融压抑使得其发展要摆脱原来的发展路径实属不易。正是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央行和银监会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多次发布各种指导性意见,鼓励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村。大范围试点的同时,发挥各类小型金融机构所长,为构筑普惠型的金融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着眼这一正在发展的农村金融热潮,立足湖南省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先阐述与之相关的农村金融理论,并结合国外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经验和启示,定性并定量分析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情况。定性分析中,笔者从历史纵深和现状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湖南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情况,并对现状中的亮点和不足分别予以评述;定量分析中,根据事先选定的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指标体系,用AHP法则对各个指标值赋予相应权重,重点衡量湖南从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水平、规模、结构和效率。同时横向比较分析了湖北、河南、安徽其他三个省份在相同指标体系衡量下的得分情况,在湘鄂皖豫四省的比较中结合金融生态最优省份浙江的平均得分情况,给予相应评价。最后,本文从理论、国外经验、定性、定量分析等各方面总结,确立了湖南小型金融组织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从宏观政策、微观机构和相关保障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蒋满霖[10](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温总理在2009年人大会议上曾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表达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切。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在巨变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在建国60周年的今天,作为新农村建设核心的“三农”问题仍然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的农村,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距此目标还有多远?作为有着悠久的小农农耕文明,长时期的城乡二元分割,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之中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解决“三农”?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次大的变迁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作为旨在破解“三农”的第五次制度变迁的新农村建设的绩效关键取决于什么样的途径。事实上,新农村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文明,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文明。这些内在要求与论文界定的农村金融生态的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三农”是问题的起点,农村金融生态是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目标。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途径。那么该如何优化?在制度长期相对缺陷的中国来说,必须要依赖制度创新。建国后促成的几次农业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非大量经济投入,而是制度创新。由此,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构建制度创新框架诱导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农村金融生态可以破解的“三农”?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试图从学科前沿构建全新的理论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摈弃目前大多数的“金融生态”加“农村”就是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模式,甚至为颇受指责的农村金融“平反”。为此,本文原创性地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设计一个动态的揭示农村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金融内在机理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这是在新的逻辑起点上构建一个全新的逻辑体系。为此,论文以“金字塔三分图”为主线,分三大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分析基础,包括第一、二、三章,侧重于构建新的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体系。论文从12个“一号文件”为切入点,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研究背景,而后系统地剖析相关研究动态,以此形成本文独特的视角,进而在对“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关系进行诠释的基础上,科学的从“塔尖”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塔腰”半显性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塔基”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的“金字塔三分图”。同时,从国外的实践中寻找对中国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分析过程,包括第四、五章,侧重于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的分析过程。论文定性的从“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到“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最后到“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制度剖析,以昭示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以在总体上分析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制度缺陷。进而,利用“金字塔三分图”理论创新中设计出的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省为个案,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实证,以对制度因素进一步剖析和验证。第三部分是分析结果,包括第六、七章。从分析看,制度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原动力。在对农村金融生态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金融、农村经济等配套制度和生境的核心制度(主导因子)来构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框架。论文以独特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诠释“农村金融生态”,通过制度创新框架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旨在为破解“三农”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论文原创性给出了一个较科学的,包括观点、方法和政策的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框架。创新意味风险,论文也许不够精致,但至少为新农村建设途径的研究独辟蹊径。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在中国,研究“三农”几乎永不过时。从某种程度说,“三农”、“农村金融生态”和“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三农”是问题的起点,新农村建设是终点(目标),从起点到终点的途径很多,如资源、技术和制度投入等。只不过是在中国,农村金融生态是最好途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优化过程就是“三农”问题的破解过程。2.从国外实践看,“三农”也长期存在过。国外政府都不遗余力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对“三农”进行扶持,农村金融几乎就是“政策性金融”。当然,国外的经验并不能简单借鉴,但他们对“三农”的偏爱态度和对城乡平等的尊重,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3.到底什么是农村金融生态?应该说,现有研究几乎是“指标简单罗列”的逻辑。论文原创性的从农村金融生态的最内在的逻辑从农村金融主体群落、农村经济主体群落和农村金融生态生境构建“金字塔三分图”,完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与外延。4.从定性看,“显性”的农村金融的矛盾、“半显性”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外在表现,其取决于“隐形”的生境的缺陷,而这源于制度缺陷。其实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是指一种高水平的生态均衡,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破解“三农”。5.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是可以评价的。论文选择具有“三农”代表性的中部农业大省安徽为个案,从三个层次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实证,结果显示处于“塔基”隐形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执法效率、社会诚信等主导因子成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关键。这也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创新的科学性的肯定。6.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诱导性的制度创新框架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金融制度和农村制度仅仅是配套制度,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的核心制度框架(农村金融生态的主导因子)才是生境制度。其实,最核心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在中国,对于政府来说,应该从思想深处尊重城乡的平等性。同时,在全社会积累出城乡平等的价值观。
二、龙水头——基金会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水头——基金会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市太邑乡“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理论概述、相关概念界定以及重要政策梳理 |
第一章 “富格贷”扶贫项目的诞生背景和实施情况 |
第一节 “富格贷”扶贫项目的诞生背景 |
一、 “富格贷”诞生前“格莱珉”本土化的艰辛历程 |
二、大理市太邑乡孕育“富格贷”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富格贷”扶贫项目的酝酿筹备 |
一、明确共同努力方向和阶段推进预期 |
二、发挥各方优势做足前置准备 |
第三节 “富格贷”扶贫项目的推进过程 |
一、项目具体实施流程 |
二、项目重要内控机制 |
三、项目相关配套措施 |
第四节 “富格贷”扶贫项目的综合评估 |
一、项目信贷投放评估 |
二、项目扶贫成效评估 |
三、项目舆情反响评估 |
第二章 “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机制和优势 |
第一节 “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下各治理主体的作用发挥 |
一、政府治理主体在“富格贷”扶贫项目中发挥的合力作用 |
二、市场治理主体在“富格贷”扶贫项目中发挥的合力作用 |
三、社会治理主体在“富格贷”扶贫项目中发挥的合力作用 |
第二节 “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 |
一、从职能转移角度分析“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 |
二、从资源转移角度分析“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 |
三、用协同治理理论总结“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运作机制 |
第三节 “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主要优势 |
一、资源得到额外补充,配置实现整合优化 |
二、打破固有金融排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
三、协作过程取长补短,有效预防“使命漂移” |
第三章 “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的不足及成因 |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关系不紧密 |
一、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关系不紧密的具体表现 |
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关系不紧密的问题成因 |
第二节 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所需创业机会的挖掘不深入 |
一、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所需创业机会挖掘不深入的具体表现 |
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所需创业机会挖掘不深入的问题成因 |
第三节 合力扶贫格局的基础不牢固 |
一、合力扶贫格局基础不牢固的具体表现 |
二、合力扶贫格局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完善和推广“富格贷”合力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富格贷”合力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关系 |
二、引入专业合作伙伴制造更多创业机会 |
三、全面优化内外薄弱环节 |
第二节 推广“富格贷”合力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审慎评估立项条件 |
二、适度拓宽移植思路 |
三、灵活制定推进策略 |
四、着力优化风控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田园综合体 |
2.1.2 乡村营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我国乡村营建发展脉络分析 |
3.1 我国乡村营建历程概述 |
3.1.1 建国前传统乡村建设历程 |
3.1.2 建国初期现代乡村建设历程 |
3.1.3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建设历程 |
3.1.4 我国乡村建设发生的变化总结 |
3.2 不同乡村营建导向目标分析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解读 |
3.2.2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解读 |
3.2.3 田园综合体目标解读 |
3.2.4 三者目标对比分析 |
4 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路径研究 |
4.1 乡村产业路径 |
4.1.1 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产业链构建 |
4.1.2 田园综合体产业布局模式借鉴 |
4.2 田园景观路径 |
4.2.1 乡村田园景观要素及分类 |
4.2.2 田园景观营建方法借鉴 |
4.3 配套服务路径 |
4.3.1 配套服务类型与内容 |
4.3.2 田园综合体配套服务借鉴 |
4.4 实施保障措施 |
4.4.1 实施保障措施内容 |
4.4.2 田园综合体实施保障措施借鉴 |
5 项目实践——以PL村乡村营建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缘起 |
5.1.2 项目愿景 |
5.2 PL村综合分析 |
5.2.1 PL村概况 |
5.2.2 PL村相关规划解读 |
5.2.3 PL村现状分析 |
5.2.4 SWOT分析 |
5.2.5 村民发展意愿 |
5.3 PL村营建策略 |
5.3.1 乡村总体营建策略 |
5.3.2 产业布局策略 |
5.3.3 景观规划策略 |
5.3.4 基础设施策略 |
5.3.5 配套服务策略 |
5.3.6 实施保障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宁波市王家岭村乡村建设规划 ——基于规划师陪伴式的实践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1.1 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 |
1.1.2 乡村规划的现实悖论 |
1.2 相关研究与实践概述 |
1.2.1 中国乡村建设规划的理论研究 |
1.2.2 当代乡村建设规划的实践述评 |
1.3 陪伴式乡建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
1.4 规划意图 |
1.4.1 反思乡建规划的难题与误区 |
1.4.2 丰富乡建规划的实用方法论 |
1.5 规划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1 规划原则 |
1.5.2 规划思路 |
1.5.3 规划文本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乡村逻辑的理念生成 |
2.1 乡村现状与特征总结 |
2.1.1 王家岭村庄概况 |
2.1.2 社会关系网络特征 |
2.1.3 艺术介入与发展新困境 |
2.2 乡建规划的价值导向转变 |
2.2.1 谁的乡愁?谁的乡村? |
2.2.2 乡村规划师的角色认知 |
2.3 规划目标定位 |
2.3.1 核心理念 |
2.3.2 主要任务 |
第三章 协力共建的空间营造 |
3.1 村庄叙事脚本 |
3.1.1 童画梦 |
3.1.2 大山的礼物 |
3.1.3 再造与新生 |
3.2 产业优化 |
3.2.1 农林业 |
3.2.2 旅游服务业 |
3.2.3 新手工业和轻工业 |
3.2.4 艺术文化产业 |
3.3 场所激活 |
3.3.1 知识菜园(半抛荒菜地) |
3.3.2 村标设计(村东头空地) |
3.3.3 智造工坊(废弃毛竹厂) |
3.3.4 滨河广场(废料堆砌场) |
3.4 民居改造 |
3.4.1 公共活动室 |
3.4.2 露台 |
3.4.3 场院 |
3.5 特色传承 |
3.5.1 乡土工艺传承 |
3.5.2 乡村IP打造 |
第四章 多元共生的乡村治理 |
4.1 恢复村庄内生秩序 |
4.1.1 我的乡村我做主 |
4.1.2 精神地标计划 |
4.1.3 乡村美育课堂 |
4.1.4 自力营造网络 |
4.2 “新王家岭人”的再造血 |
4.2.1 风从哪里来 |
4.2.2 伙伴互助与场景共创 |
4.3 “常青藤”的互动逻辑 |
4.3.1 市民的精神归宿 |
4.3.2 村民的致富家园 |
第五章 思考与讨论 |
5.1 在地陪伴式乡建的行动经验 |
5.1.1 融入乡土网络 |
5.1.2 正视乡村现实 |
5.1.3 学习地方智慧 |
5.1.4 孕育长效机制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主要设计图纸 |
(5)社区共同体的再生:传统村落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1.1.2 乡村文明的衰落 |
1.1.3 乡村社区内在发展动力与能力的丧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社区营造 |
1.3.2 传统村落 |
1.3.3 乡村活化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社区营造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大陆地区乡村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日本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相关案例研究 |
2.1 日本古川町社区的共同体自我修复型社区营造 |
2.1.1 居民自主发起的物质环境改造 |
2.1.2 以特色文化复兴为起点的传统文化保育 |
2.1.3 以居民普遍认同为基础的地方风貌的延续 |
2.2 台湾桃米社区的NGO介入型社区营造 |
2.2.1 NGO的主导作用 |
2.2.2 以“改造人”为起始的NGO工作 |
2.2.3 NGO视野下发掘的当地资源优势产业 |
2.2.4 通过NGO资源带来的更高品质的营造 |
2.3 台湾美浓社区的自我救赎型社区营造 |
2.3.1 外部压力下激发的共同体意 |
2.3.2 共同体意识下逐渐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建设 |
2.3.3 地方性共识下的价值观的重塑行动 |
2.3.4 塑造共同体文化形象的意义 |
2.4 日本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1 日本社区营造经验总结 |
2.4.2 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经验总结 |
2.4.3 日本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活化现状研究 |
3.1 中国大陆地区的乡村建设案例分析 |
3.1.1 以培养民力为目标的“五山模式” |
3.1.2 开创乡村内置金融模式的郝堂村实践 |
3.1.3 产业植入激活乡村经济的莫干山计划 |
3.1.4 通过技术创新传承传统民居形式的曼景法村实践 |
3.2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活化的成果经验 |
3.2.1 乡村经济发展与物质空间改善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
3.2.2 NGO、政府与村民合力营造成为主流乡建模式 |
3.2.3 注重引导村民参与乡建成为共识 |
3.3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活化的问题分析 |
3.3.1 大陆地区与台湾和日本地区社区营造模式的对比总结 |
3.3.2 大陆地区乡村活化中乡村系统视野的缺失 |
3.3.3 大陆地区乡村活化文化共同体的缺失 |
第四章 传统村落活化策略生成 |
4.1 乡村系统的结构分析与修复策略 |
4.1.1 乡村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4.1.2 乡村系统内部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分析 |
4.1.3 乡村系统的修复策略 |
4.2 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
4.2.1 文化共同体的内在构成分析 |
4.2.2 共同生活的建立路径 |
4.2.3 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
4.3 传统村落的活化策略 |
第五章 龙咀石村现状调研与活化策略生成 |
5.1 龙咀石村现状分析 |
5.1.1 龙咀石村概况 |
5.1.2 现状之“人的生活” |
5.1.3 现状之“产业构成” |
5.1.4 现状之“地方文化” |
5.1.5 现状之“地理风貌” |
5.1.6 现状之“空间景观” |
5.2 龙咀石村问题的独立解决策略 |
5.2.1 生活需求的解决 |
5.2.2 村内产业环境的改善 |
5.2.3 地方文化的扬弃 |
5.2.4 地理风貌环境的保育 |
5.2.5 村内空间景观的营造 |
5.3 龙咀石村乡村活化策略生成 |
第六章 龙咀石村乡村活化设计 |
6.1 乡村活化设计与活化策略的关系 |
6.2 龙咀石村产业发展规划设计 |
6.2.1 龙咀石村产业资源概况 |
6.2.2 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的原则 |
6.2.3 产业发展规划设计 |
6.3 龙咀石村的民居更新设计 |
6.3.1 民居更新项目概况 |
6.3.2 民居更新项目的策略与执行 |
6.4 龙咀石村乡村活动中心设计 |
6.4.1 乡村活动中心项目概况 |
6.4.2 乡村活动中心的建设目标 |
6.4.3 乡村活动中心设计 |
6.5 龙咀石村乡村小教堂设计 |
6.5.1 乡村小教堂项目概况 |
6.5.2 乡村小教堂的建设目标 |
6.5.3 乡村小教堂设计 |
6.6 龙咀石村乡活化实践思考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其他项目图片 |
毕业设计 |
(7)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 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二、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对策和建议 |
(8)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方面 |
二、研究对象方面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业基本理论综述 |
一、创业的概念 |
二、创业理论研究视角 |
第二节 社会创业理论综述 |
一、创业、社会创业、企业社会创业 |
二、社会创业理论主要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社会创业动机理论综述 |
一、创业动机理论 |
二、社会创业动机理论研究及简评 |
第三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及其一般步骤 |
第二节 方案设计和案例选择 |
一、研究问题与初步理论框架 |
二、案例的选择 |
三、数据的收集 |
四、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案例分析及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案例描述及案例内分析 |
一、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 |
二、江苏东方惠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三、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第二节 跨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企业社会创业的实践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本文的研究不足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 |
(9)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视角和框架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相关理论探析 |
2.1 小型金融组织的内涵和特点 |
2.1.1 小型金融组织的内涵 |
2.1.2 小型金融组织的特点 |
2.2 相关金融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理论 |
2.2.4 合作金融理论 |
2.2.5 农户理论 |
2.2.6 社会资本理论 |
2.2.7 相关金融理论小结 |
2.3 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相关指标评述 |
2.3.1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规模指标(MFIS) |
2.3.2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结构指标(MFIT) |
2.3.3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效率指标(MFIE) |
2.3.4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衡量指标小结 |
2.4 本文采用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4.1 系统性原则 |
2.4.2 可获得性原则 |
2.4.3 客观性原则 |
2.5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5.1 方法选择介绍 |
2.5.2 层次分析方法步骤 |
2.6 小型金融组织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含义解释 |
2.6.1 指标体系构建 |
2.6.2 部分指标含义解释 |
第三章 国外小型金融组织在农村发展的经验和借鉴 |
3.1 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
3.1.1 第一代格莱珉银行 |
3.1.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 |
3.2 印度NABARD微型金融模式 |
3.2.1 模式主要特点 |
3.2.2 三类模式简要归纳 |
3.3 德国农村合作银行制度 |
3.3.1 发展简述和基本架构 |
3.3.2 现代经营倾向和特点 |
3.4 其他模式(乌干达、坦桑尼亚) |
3.4.1 乌干达FINCA村银行模式 |
3.4.2 坦桑尼亚微型金融模式 |
3.5 经验总结和借鉴 |
3.5.1 各国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概述 |
3.5.2 用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开拓和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
3.5.3 依据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小型金融组织经营模式 |
3.5.4 大力发扬公民自治自主性,是小型金融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
第四章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情况 |
4.1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1 官办金融架空农村金融时期(1986年—1992年) |
4.1.2 小型金融组织试水农村金融时期(1992年—2006年) |
4.1.3 小型金融组织全面铺点农村金融时期(2006年—至今) |
4.2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现状 |
4.2.1 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
4.2.2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4.2.3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
4.2.4 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5.1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水平的衡量 |
5.1.1 具体指标权重测定 |
5.1.2 数据的正规化处理 |
5.1.3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指标得分的计算 |
5.2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水平的分析 |
5.2.1 总体发展水平衡量 |
5.2.2 发展规模的分析 |
5.2.3 发展结构的分析 |
5.2.4 发展效率的分析 |
5.3 湘、鄂、皖、豫四省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5.3.1 规模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5.3.2 结构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5.3.3 效率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5.3.4 总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 |
6.1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思路 |
6.1.1 基本原则 |
6.1.2 基本要求 |
6.1.3 发展目标 |
6.2 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具体对策 |
6.2.1 构建多种小型金融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 |
6.2.2 明确各类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
6.2.3 因地制宜,依据省情和当地情况调整小型金融组织的运营、发展模式 |
6.2.4 完善小型金融组织发展需要的各项配套措施,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后记 |
附表 |
(10)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6.1 理论上的创新(观点) |
1.6.2 实证上的创新(方法) |
1.6.3 实践上的创新(政策)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创新框架 |
2.1 新农村建设理论 |
2.2 农村金融生态理论创新——“金字塔三分图”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显性”、“半显性”和“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金字塔三分图” |
2.2.3 农村金融生态特点 |
2.2.4 农村金融生态内在机理 |
2.2.5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机理——金融创新、物种多元化和生境构建 |
2.2.6 农村金融生态与金融稳定、金融功能的逻辑 |
2.2.7 “三农”、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的逻辑 |
2.2.8 对农村金融的“平反”的逻辑 |
2.3 农村金融生态的核心是制度 |
2.3.1 制度创新理论 |
2.3.2 制度是金融发展的核心 |
2.3.3 农村金融生态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国外相关实践的启示 |
3.1 农村建设的模式 |
3.1.1 国外“三农”问题的总体情况 |
3.1.2 国外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
3.1.3 国外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 |
3.2 农村金融制度 |
3.2.1 发达国家 |
3.2.2 发展中国家 |
3.3 政府行为 |
3.3.1 公共财政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
3.3.2 政府倡导高度的信用金融文化 |
3.3.3 清晰的产权与完善的治理结构 |
3.3.4 政府行为适度 |
3.3.5 完备的法律等制度体系,交易成本低 |
3.4 对中国的启示 |
3.4.1 经验 |
3.4.2 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分析 |
4.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4.1.1 案例 |
4.1.2 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 |
4.1.3 新农村建设总体仅是起步,“三农”问题凸显 |
4.2 “显性”的农村金融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
4.2.1 “二元”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贡献 |
4.2.2 “二元”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
4.2.3 “二元”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 |
4.2.4 “二元”农村金融失衡的原因分析 |
4.3 “半显性”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现状分析 |
4.3.1 农村市场化水平较低,农村产权不清晰 |
4.3.2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4.3.3 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创业型农民太少 |
4.3.4 农产品总体国际竞争力很弱 |
4.3.5 城镇化水平在提升,总体较低 |
4.3.6 土地制度的极端缺陷 |
4.3.7 产业结构单一 |
4.3.8 薄弱的农村经济主体群落的影响 |
4.4 “隐形”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现状分析 |
4.4.1 政府支农投入不足,行政效率低下,过度干预农村经济金融 |
4.4.2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 |
4.4.3 基层干部(政治集团)腐败较为严重,“官本位”及其严重 |
4.4.4 基层政府失信普遍存在,交易成本过高 |
4.4.5 法律制度缺失 |
4.4.6 农村金融监管不力 |
4.4.7 农村文化、道德制度建设很薄弱 |
4.5 低水平均衡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性根源 |
4.5.1 农村经济、金融产权不清晰 |
4.5.2 农村社会的交易成本高 |
4.5.3 农村基层政府管理制度缺陷,“过度”和“缺位”并存 |
4.5.4 政府“二元分治”制度固化 |
4.5.5 制度变迁模式缺陷,内生力量不够 |
4.5.6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悖论 |
第五章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分析 |
5.1 国内代表性实证案例的剖析 |
5.1.1 代表性金融生态的实证案例 |
5.1.2 实证案例的局限 |
5.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论分析 |
5.3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指标体系的设计 |
5.3.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 |
5.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4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实证——以安徽为个案 |
5.4.1 数据的处理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安徽省17 地市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对比分析 |
5.4.4 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动态评价 |
5.4.5 东、中和西部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比较分析 |
5.4.6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 |
6.1 实现功能性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
6.1.1 调整现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定位 |
6.1.2 规范和许可农村非正规金融 |
6.1.3 建立和完善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
6.1.4 创新农村自助金融制度,拉近正式金融与农户之间的距离 |
6.2 促进物种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 |
6.2.1 界定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 |
6.2.2 推进土地制度创新,构建农地内置金融制度 |
6.2.3 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制度创新 |
6.2.4 促进农村市场化的制度创新 |
6.2.5 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 |
6.2.6 推进农民创业的制度创新,打造“新型农民” |
6.3 构建高水平均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生境的制度创新 |
6.3.1 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制度 |
6.3.2 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
6.3.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制度 |
6.3.4 推进基层政府制度创新,实现“村民自治” |
6.3.5 建立完善与高效的法律制度 |
6.3.6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
6.3.7 建立高度的信用文化制度,促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
6.4 东、中和西部制度创新的差异性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的几点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进一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龙水头——基金会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市太邑乡“富格贷”合力扶贫模式研究[D]. 陆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3]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D]. 段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宁波市王家岭村乡村建设规划 ——基于规划师陪伴式的实践方法探索[D]. 周思悦. 南京大学, 2018(09)
- [5]社区共同体的再生:传统村落活化设计研究[D]. 石文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7)
- [6]内生动力的重建:新乡土逻辑下的参与式乡村营造[J]. 吴志宏,吴雨桐,石文博. 建筑学报, 2017(02)
- [7]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 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J]. 湖南省常德市社科联课题调研组,李云峰. 中国社会组织, 2017(03)
- [8]企业社会创业动机的探索性案例研究[D]. 郭新东. 安徽财经大学, 2014(07)
- [9]湖南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 吴楠.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2011(10)
- [10]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 蒋满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