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茶布—查桑裂谷的发育历史讨论西藏板块的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仁[1](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指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王晓楠[2](2018)在《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文中提出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结果,由陆-陆碰撞导致的喜马拉雅崛起过程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两端的山脉与水系的走向发生了约90°的大转弯,因此它们被称为东构造结和西构造结。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就是本文中的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侧,是印度板块、缅甸板块和青藏块体的陆-陆碰撞的核心部位。它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变化最强烈且构造极其复杂的地区,这里曾经在1950年发生了察隅Ms8.6级大地震,是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的主要断裂带是北东向的墨脱断裂带、米林断裂带,北西向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本文分别从地质、跨断层GPS剖面和地震震源机制解三方面分析研究了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特征。地质资料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不同走向和不同构造部位的断裂其运动特征存在差异。(1)对于走向为北东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运动。但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运动强度明显弱于东侧的墨脱断裂带。(2)对于走向为北西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为右旋逆冲运动。其活动强度由阿萨姆构造结顶端的阿帕龙断裂带到北部的嘉黎断裂带逐渐减弱。通过对收集的研究区内不同项目GPS观测数据的融合处理,得到了统一欧亚参考框架下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数据,跨断层GPS剖面研究结果揭示:(1)对于北东走向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现今运动不明显,仅表现为微弱右旋拉张运动;而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的墨脱断裂带则存在明显的左旋挤压运动。(2)北西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弱左旋拉张运动,而北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则为右旋挤压运动。(3)北西走向的边坝—达木断裂带:南迦巴瓦构造结以西的西北段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的中段,与嘉黎断裂带共同表现为弱右旋挤压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东南的东南段,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两侧右旋走滑速率远大于顶端附近的走滑速率,表明边坝—达木断裂带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现今可能处于闭锁阶段。(4)阿帕龙断裂带:从阿萨姆构造结西侧往东侧右旋走滑速率最大,而挤压速率则降低。表明阿帕龙断裂往东可能受实皆断裂强烈右旋走滑影响。而阿帕龙断裂带总体挤压速率较小,也说明阿帕龙断裂带不是阿萨姆构造结的碰撞带,而是碰撞带上盘伴生的右旋走滑断裂。跨断层GPS剖面结果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受阿萨姆构造结的控制,而南迦巴瓦构造结的影响已很微弱。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通过台网监测地震事件的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两侧10km范围内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由主要断裂带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的控制。目前对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的研究结果尚属初步,需要更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导致嘉黎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多样性的具体原因是地质体和深部结构差异还是断裂结构差异,或其他原因等。或许,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将为我们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王新雨[3](2018)在《北澜沧江带二叠—三叠纪花岗岩类对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羌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北部,近年来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即羌塘地块不是原先认为的一个板块,而是由南北羌塘块体沿双湖-龙木错缝合带拼贴而成。然而,有关双湖-龙木错缝合带向东的延续问题以及南北羌塘地块的板块属性问题也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北澜沧江构造带西接双湖-龙木错缝合带,南邻昌宁-孟连缝合带,在区域构造对比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分布大量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不同时期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构造背景和形成时代,进而重建古特提斯洋在北澜沧江地区的构造演化。研究区主要发育晚二叠(267-261Ma)至晚三叠世(~230Ma)两个阶段的花岗岩体。早期的岩体包括263-257Ma的小昌都岩体、267-261Ma的察雅岩体,早期的岩体SiO2含量较低(58.1-63.0%),属于酸性至中性的花岗岩类,富含楔石、角闪石等准铝质矿物,具有较低的A/CNK值(0.87-0.92),同时表现出弱的至正的Eu异常,较高的LILE/HFSE比值,明显的Nb,Ta,P,Ti负异常,同位素方面,具有较低的初始87Sr/86Sr含量(0.705524-0.706052),几乎全为正的εNd(t)值(-0.26-7.71)和sNd(t)值(0.68-10.57),这些均表明了小昌都和察雅岩体具有典型的岛弧型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而晚三叠的察拉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完全不同于小昌都和察雅岩体,具体表现为:察拉岩体整体的SiO2含量较高(71.3-74.1%),属于高硅型花岗岩,其楔石、角闪石等准铝质矿物较少见,具有较高的A/CNK值(0.98-1.18),同时表现出较强的Eu负异常,同位素方面,察拉岩体的sNd(t)均为负值(-2.78~-2.59),较为均一,均表明察拉岩体属于典型的过铝质壳源S型花岗岩,综合其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其属于南北羌塘碰撞后造山的环境,其成因模式可能与板块断离有关。藏东北澜沧江带岛弧型花岗岩类以及后碰撞型花岗岩类,与羌中地区、南部昌宁-孟连地区的同时期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代表了一致的意义,该延续的岛弧型、后碰撞型岩浆岩带平行于双湖-龙木错-昌宁-孟连缝合带展布,共同代表了古特提斯主洋沿双湖-龙木错-昌宁-孟连缝合带俯冲、闭合的背景。昌都地区碎屑锆石证据表明,昌都地区碎屑锆石主峰值与北羌塘、思茅、印支地块的主峰值基本一致(主峰值主要位于2.45-2.57 Ga,1.8-1.9 Ga,740-880 Ma,410-470 Ma以及215-300 Ma),反映了共同的构造演化事件,同时结合双湖-龙木错-昌宁-孟连缝合带以西的板块和北羌塘、思茅、印支地块具有截然不同的沉积建造、古生物组合(早二叠纪以前)、基底年龄,本文支持北羌塘-昌都-思茅-印支地块在古特提斯时期为同一个板块的观点。
黄一凡[4](2016)在《羌塘地块地壳电性各向异性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电性各向异性,即介质电导率随方位变化的现象,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地球地壳和上地幔中,对观测电磁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地电磁方法通过测量地球表面天然电磁场的变化量,能探测地球深部电性结构,可用于研究地下介质电性各向异性特征。本文首先使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自适应有限元法来求解对角各向异性情况下大地电磁正演控制方程,非结构三角网格的应用既有利于起伏地形和复杂地质构造的建模,又便于模拟包含多种尺寸结构的地电模型;网格的自动细化则可避免人为网格划分导致的计算误差并提高计算效率。对经典四层层状模型和二维各向异性块体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试算,并分别与一维准解析解、二维有限差分数值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正演算法的准确性。接着构建了包含模型结构惩罚项和各向异性惩罚项的反演目标函数,反演算法则采取了经典模型空间Occam策略,使得模型的搜索过程非常稳定,能在较少的迭代次数内获得合理的反演结果。反演试验对象为海底起伏各向异性复杂模型,反演结果准确反映了各向异性体的存在,并还原了真实模型的主要电性特征。同时探讨了相关反演参数对反演的影响,发现反演并不依赖初始模型和初始正则化参数的选取,但结构惩罚项和各向异性惩罚项显着影响了反演过程和结果。探讨了羌塘地块的地质构造概况和主要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了羌塘地块的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和储存条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音频大地电磁各向异性响应特征进行了详细讨论,证明了音频大地电磁方法能准确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各向异性体空间位置和分布情况,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变化以及多个赋存岩层的存在都有所反映。结合相关测井资料和已探明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相关物性参数,对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木里地区的音频大地电磁实测资料进行了带先验信息约束的各向异性反演解释。反演结果反映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并说明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存的有利条件。最后对羌塘地块三条南北走向的大地电磁测线进行了各向异性处理解释。反演结果表明羌塘地块地下介质电性分层明显,上地壳存在延展广的高阻层,表明印度岩石圈的俯冲前缘应该并没有越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下地壳普遍发育高导层,其中南、北羌塘地块下方均发育了位置相对固定的高导体,彼此被羌中隆起区的相对高阻区域分隔。南、北羌塘地块下方高导体沿东西构造走向电阻率相较于沿南北测线走向电阻率小很多。中下地壳高导体与部分熔融有关,高导体区域的各向异性特征佐证了物质向东运移的可能性。
徐梦婧[5](2014)在《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构造带,它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密切相关,均是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演化的产物。目前,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研究还很薄弱,在构造属性,演化时限和东段延伸等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中西段发育较好的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和中仓蛇绿混杂岩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对蛇绿混杂岩各端元岩石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的研究;总结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蛇绿混杂岩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等相关资料,探讨了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发育完整的彭罗斯型蛇绿岩岩石组合,包括变质橄榄岩、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基性岩墙、枕状玄武岩、硅质岩以及少量块状铬铁矿。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果芒错蛇绿混杂岩形成于靠近大陆边缘具有强烈MORB特征的弧后盆地之中。部分基性岩墙具有典型E–MORB特征,可能是弧后盆地演化后期,板片回转引起地幔楔中形成新的地幔对流,导致受到俯冲板片熔体混染的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E–MORB。单颗粒锆石定年结果初步限定,果芒错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果芒错蛇绿混杂岩的伴生岩石索尔碎屑岩,主要由蛇纹质碎屑和碳酸盐基质所组成,其角度不整合覆盖在果芒错变质橄榄岩之上。索尔碎屑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显示,它可能是地幔橄榄岩发生破碎后受到碳酸盐热液流体交代所形成的。中仓蛇绿混杂岩是在达查沟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辉长岩墙以及少量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堆晶辉长岩和辉长岩墙同时具有MORB和IAB的特征,可能形成于洋内弧后盆地环境。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辉长岩可能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过30%部分熔融形成的,并受到了俯冲流体和熔体的影响。堆晶辉长岩锆石U–Pb定年为114.3±1.4Ma和116.1±1.8Ma,辉长岩墙定年结果为113.4±1.7Ma。中仓蛇绿混杂岩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洋内弧后盆地。前人在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中厘定的年龄为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镁铁质岩石主要以MORB和岛弧玄武岩特征为主,地幔源区为DDM和EM2;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到早白垩世晚期,镁铁质岩石按照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MORB、岛弧玄武岩、碱性洋岛玄武岩和玻安岩,地幔源区为DDM、EM1和EM2。结合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等资料,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中部新特提斯洋的主洋盆,从晚二叠世开始形成,并持续演化到早白垩世,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为班公湖–怒江洋内弧后盆地的产物。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在嘉黎以东汇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侏罗世晚期东段最终闭合。嘉黎以西的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是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形成的弧后盆地,规模有限、演化时限较短,在嘉黎–永珠段靠近大陆边缘,向西逐渐远离。狮泉河–永珠–嘉黎弧后盆地打开时间从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具有东早西晚的穿时现象,晚侏罗世开始南向俯冲,至早白垩世最终闭合。
吴彦旺[6](2013)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文中认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界限,缝合带中西段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直接记录大洋演化的蛇绿混杂岩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有关该缝合带代表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以及是否构成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界限等关键地质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争论,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作为研究区,选择研究区出露较好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蛇绿混杂岩各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SHRIMP/LA-ICP-MS/CAMEC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上相关的研究资料,探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属性及其东南延伸,最终建立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演化历史模型。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单元齐全,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岩石到上部熔岩均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堆晶辉长岩、堆晶辉石岩和堆晶斜长岩等)、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等。2件堆晶辉长岩和2件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4.9±4Ma,517.1±3.8Ma,491.6±1.5Ma,497.2±4.8Ma。变质橄榄岩属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单元,其为亏损原始地幔7%~20%部分熔融的残留,形成于MOR大地构造环境,但与俯冲带内镁铁质岩石熔体进行了熔/岩反应,受到了俯冲作用影响。堆晶岩主体为镁铁质堆晶岩,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花岗岩是堆晶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单元齐全,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玄武岩以及硅质岩。2件堆晶辉长岩年龄为459.8±7.7Ma、453.2±6.1Ma,属于晚奥陶世,2件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40.5±1.6Ma,441.6±3.4Ma,属于早志留世。奥陶纪-志留纪蛇绿岩混杂岩中堆晶岩主要具有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67.2±3.3Ma,属于晚泥盆世。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形成于亏损性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在后期运移和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出露单元有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1件斜长花岗岩和1件堆晶辉长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8.0±12Ma,354.8±2.4Ma,确定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炭纪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存在N-MORB、OIB和SSZ型三种类型。辉长岩形成于亏损型洋中脊和岛弧型两种大地构造环境。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中含水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的产物。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广泛,出露单元有堆晶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2件辉长岩和1件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74.7±3.9Ma,272.9±1.8Ma,279.8±3.6Ma,属于早二叠世。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亏损型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且在运移过程中或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存在从早寒武世到早二叠世连续的洋壳残片,综合对比藏东和三江地区地质资料,本文认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在双湖以东可能经过巴青县北-雀莫错-格拉丹东南侧直达昌都,在滇西三江地区应该与昌宁-孟连带相接,向南经南垒河、泰国北部芳地区、清迈、清莱至马来西亚本通-劳务一线。泥盆纪之后缝合带西段龙木错-双湖段与藏东,三江的北澜沧江-昌宁-孟连-清迈-清莱-本通-劳务一带经历了近乎相同的演化历史。本文首次提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代表的古大洋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其为冈瓦纳大陆北界,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1、至少从早寒武世开始大洋进入了威尔逊旋回中的初始演化阶段,类似于现今的红海阶段;2、志留纪-早石炭世大洋处于成熟大洋的演化阶段,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大西洋型演化阶段;3、在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大洋处于消减衰退的太平洋型演化阶段,俯冲方向由南向北,同时,在该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巨型地幔柱的存在,加速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俯冲;4、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洋处于残余洋盆地中海型演化阶段;中-晚三叠世大洋处于碰撞造山消亡阶段,并且东西具有近于同时的闭合和隆升过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后南北羌塘地块接受了统一的沉积。
牛志军,吴俊,段其发,白云山,马丽艳,赵小明,何龙清[7](2011)在《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筳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点,古生物地理区系归属华夏特提斯区华南亚区。羌北—昌都地块北部边界中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出其沉积环境靠近陆块,为被动大陆边缘上形成的陆间洋盆环境,间接地表明羌北—昌都盆地具陆壳结构;二叠纪砂岩、粉砂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出早、中二叠世物源区构造背景为裂谷型,晚二叠世为岛弧型;火山岩具有高Ti和低Ti两种特点,但均具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块边缘拉张带(初始裂谷),同时高的TiO2含量显示出亲扬子板块的特点。火山岩铅同位素V1、V2值投影点落入扬子铅同位素省区域。综合上述研究表明,羌北—昌都地块在二叠纪时期为具陆壳结构的裂陷盆地,且始终位于特提斯区,属于泛华夏大陆群或扬子板块,构成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晚古生代羌北—昌都地块经历了裂解—扩张—闭合的构造演化阶段。泥盆纪为裂谷作用萌生阶段,石炭纪为裂谷初成阶段,二叠纪为裂谷成熟阶段,早二叠世晚期"泛裂谷化"达到鼎盛期,火山活动强,形成岛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晚二叠世昌都地块进入裂谷闭合回返阶段,乌丽群顶部的角度不整合宣告了本演化阶段的终结。
吴彦旺[8](2011)在《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桃形湖蛇绿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确定了蛇绿岩出露的基本单元、野外产状以及接触关系。进一步结合蛇绿岩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结果。确定了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初步探讨了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整体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蛇绿岩中堆晶岩和斜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和CAMEC测年获得的谐和年龄分别为460Ma、467Ma和493Ma、445Ma,说明桃形湖蛇绿岩形成的主体时代为中奥陶世;蛇绿岩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带(SSZ)之上的弧间盆地。综上所述,青藏高原以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为代表的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的时间比以往认为的中泥盆世更早,至少在中奥陶世之前,因此,有关古特提斯的早期演化需要进行重新考虑。
宋键[9](2010)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简称东构造结)周围地区是青藏高原构造应力作用和构造变形最强的地区,也是地球上变化剧烈、构造类型复杂、保存完整的地区。该地区汇集了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川滇地块和印度板块及主边界断裂、主中央断裂、雅鲁藏布江断裂、嘉黎断裂、怒江断裂、墨脱断裂、阿帕龙断裂等,可以说东构造周围地区是检验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不同理论和学说的关键地区之一。由于本区是主要由海拔4000m以上高山和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等构成的高山峡谷地貌,工作环境恶劣,而且地质构造复杂等多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利用单一手段确定其构造变形的运动场和对不同构造部位、不同性质、不同活动方式的断裂现今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来研究东构造结周边地区的构造变形和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获取研究区构造地块和边界断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性质;通过高精度GPS观测技术的应用,在关键构造部位加密观测,获取研究区现今地壳变形速度场和主要断裂运动方式;通过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地壳介质的物理参数和深部地质结构;通过大型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和区域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理。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研究本区的地壳变形速度场和主要断裂的运动方式:1.传统地质学研究野外实地调查是地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可以直接反映主要断裂带在历史时期的活动特征。通过对前人野外调查及GPS资料的分析,我们选择性地对雅鲁藏布江断裂、嘉黎断裂及怒江断裂的关键构造部位及前人研究工作存在分歧的地区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重点对各主要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运动的地质剖面进行了研究,获取了更多本区主要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运动特征的地质学证据。2.GPS观测与分析为了深入研究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地区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GPS站点多年观测数据,并在原有GPS站点缺少的地区,与唐方头老师等一起新建了12个GPS观测点,现已进行了两期观测,获得了最新观测数据。本文采用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和断层位错模型对不同构造部位主要断裂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前者是将断层带两侧的GPS测点的速度矢量分解成垂直剖面的速度分量和平行剖面的速度分量,其中垂直剖面的速度分量反映断裂带的倾滑运动特征,平行剖面的速度分量则反映断裂带的走滑运动特征,断裂带两侧之间的差异运动代表其运动特征;后者是采用OKADA断层位错模型来对断层的运动速率及特征进行反演。3.有限元数值模拟有限元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地质过程进行恢复再现和活动预测,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主要断裂为边界,通过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岩石圈介质参数进行反演,建立东构造结地区的构造变形模型,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最新GPS观测资料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的GPS观测研究”项目所布设的GPS观测点的最新观测数据作为边界约束位移和运动速率检验参考对象,对本区主要断裂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模拟研究。二、研究内容及结果1.主要断裂的晚第四纪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断裂自朗县以东段活动明显,多处出现断裂错断了晚第四纪地层。嘉黎断裂以东构造结为界分为了三段;西北段(那曲—通麦)右旋走滑运动明显,右旋走滑速率3.2~3.7mm/a;东构造结地区(通麦段)为右旋走滑运动,相对嘉黎断裂西北段来说弱些;嘉黎断裂的东南段(通麦—察隅)嘉黎断裂的运动性质发生了改变,在嘎龙寺附近的冰碛垄被嘉黎断裂左旋位错,走滑速率为3.8mm/a左右。怒江断裂在郭庆至田妥段,断层主要表现为挤压性质,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东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多处可见断层错断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金沙江断裂西北段,地貌显示断裂影响了一系列冲沟水系的流向,造成冲沟水系左旋扭动,左旋运动明显;中段,没有发现错断晚第四纪堆积物和地貌面的地质剖面,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南段显示金沙江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影响了冲沟水系的发育,造成冲沟水系的右旋扭动,多处出现晚第四纪地层被错断现象。2.GPS观测与分析通过跨过断层带的GPS剖面及位错模型研究,揭示了各断裂的活动性质和运动速率。雅鲁藏布江断裂右旋走滑特征明显,拉萨段右旋走滑速率2.4~3.9mm/a,挤压速率1.3~4.7mm/a左右,林芝段右旋挤压运动,其走滑速率为6.2~6.8mm/a,挤压速率为0.6~6.0mm/a左右。嘉黎断裂西北那曲附近地区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为4~5.8mm/a,挤压速率为4.6mm/a±;通麦附近表现为弱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为1.3~2.0 mm/a,挤压速率为2.5mm/a±;东南察隅附近地区表现为左旋挤压运动,其走滑速率为3.7~4.0mm/a,挤压速率为6.2mm/a±。怒江断裂带在西北那曲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运动,挤压速率为1.2~2.0mm/a;中段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走滑速率2.1mm/a;南段同样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走滑速率3.2mm/a。走滑速率自北向南逐渐增大。金沙江断裂在青藏公路附近地区表现为左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0~4.0mm/a±,挤压速率3.5mm/a±;昌都、江达、白玉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4~4.3mm/a±,挤压速率1.8~2.9mm/a±;在巴塘、得荣附近地区主要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0~3.1mm/a±,挤压速率0.4~2.0mm/a±。3.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东构造结北侧和东侧地块总体上围绕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右旋走滑的东南边界断裂不是嘉黎断裂,可能是阿帕龙断裂。2)嘉黎断裂不是整体右旋走滑断层,其西北段和东构造结顶端的通麦段为右旋挤压性质,东构造结以东的东南段运动性质发生了转变,由右旋走滑运动转变为左旋走滑运动;如果嘉黎断裂东南支与实皆断裂不相通,阿帕龙断裂与实皆断裂相连时,模拟结果与GPS观测值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这一结果间接地证明嘉黎断裂与实皆断裂目前可能是不相连的,至少不是简单连通的;而阿帕龙断裂和实皆断裂可能是相连的。3)东构造结目前依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与阿萨姆角共同影响着现今区域构造变形,许多断裂活动转换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它们之间或很近的区域。雅鲁藏布江断裂、怒江断裂、嘉黎断裂运动速率的变化、活动性质的转变和嘉黎断裂在阿萨姆角附近延伸终止,阿帕龙断裂活动强烈,并发生了1950年察隅8.6级地震,这些都可能与东构造结和阿萨姆角的共同作用有关。三、主要结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主要取得如下几点初步认识:1.雅鲁藏布江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右旋走滑运动明显,自西向东活动性增强。拉萨段右旋走滑速率2.4~3.9mm/a,林芝段右旋走滑速率6.2~6.8mm/a。2.嘉黎断裂不是整体右旋走滑断层,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运动性质和速率具有分段差异特征,大致以东构造结为界分为三段,东构造结以西为嘉黎断裂西北段,东构造结顶端通麦段为嘉黎断裂中段,东构造结东南部分为嘉黎断裂的东南段,其西北段为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2~5.8mm/a,中段弱右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1.3~2.0mm/a;东南段为左旋挤压运动,走滑速率3.7~4.0mm/a。3.怒江断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其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是不同的。西北段以挤压运动为主;中段,地质结果表明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GPS结果显示右旋走滑速率2mm/a;南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相对明显,在多处出现的断层剖面可见断层错断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右旋走滑速率2.3~3.2 mm/a。4.金沙江断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其晚第四纪以来运动性质不同。西北段,断裂影响了一系列冲沟水系的流向,造成冲沟水系左旋扭动,左旋运动明显,左旋走滑速率3.0~4.0mm/a±;中段,地质结果显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不明显,GPS结果显示为右旋走滑,走滑速率3.4~4.3mm/a;南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影响了冲沟水系的发育,造成冲沟水系的右旋扭动,右旋运动明显,速率3 mm/a。5.东构造结北侧和东侧地块总体上围绕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右旋走滑的东南边界断裂不是嘉黎断裂,而可能是阿帕龙断裂;6.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嘉黎断裂与实皆断裂目前可能是不相连的,至少不是简单连通的;阿帕龙断裂和实皆断裂可能是相连的;7.东构造结目前依然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与阿萨姆角共同影响着现今区域构造变形,许多断裂活动转换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它们之间或很近的区域。
李莉,白云山,牛志军[10](2010)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中二叠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文中提出青海南部治多县杂多地区的中二叠世火山岩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孤峰期至冷坞期,岩石类型为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Ti、P较高,Al较低,贫钾富钠,高REE,LREE显着富集,火山岩Zr/Nb比值变化为6.67~9.05,Hf/Th比值变化在0.29~0.35之间,Nb/Zr比值平均0.13,与大陆板内玄武岩一致,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分异。地质及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治多县杂多地区的中二叠世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拉张构造环境。
二、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茶布—查桑裂谷的发育历史讨论西藏板块的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茶布—查桑裂谷的发育历史讨论西藏板块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架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
2.3 岩相古地理 |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
3.2.5 羌塘盆地东部 |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类型 |
4.2 产状及岩相 |
4.2.1 产状分类 |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
4.3 底砾岩 |
4.4 火山岩 |
4.4.1 岩相学特征 |
4.4.2 主微量元素 |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
4.5 沉积岩 |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
4.6.1 岩相学特征 |
4.6.2 主微量元素 |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
5.2 火山喷发旋回 |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
5.3.1 沉积序列描述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
5.4 小结 |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
6.1.1 源区特征 |
6.1.2 构造背景 |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2)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
1.2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运动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第四纪运动特征 |
2.1 米林断裂带 |
2.2 墨脱断裂带 |
2.3 嘉黎断裂带 |
2.4 阿帕龙断裂带 |
2.5 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 |
2.6 小结 |
第三章 GPS观测资料揭示的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
3.1 GPS及其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
3.2 GPS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反映的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 |
3.3.1 米林断裂带 |
3.3.2 嘉黎断裂带 |
3.3.3 墨脱断裂带 |
3.3.4 边坝—达木断裂带 |
3.3.5 阿帕龙断裂带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震观测数据揭示的断裂现今运动 |
4.1 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 |
4.2.1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MFT) |
4.2.2 地震定位方法 |
4.2.3 去除仪器响应 |
4.2.4 震源机制解求解方法 |
4.3 地震目录编制 |
4.4 利用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 |
4.4.1 数据处理 |
4.4.2 利用震源机制解分析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3)北澜沧江带二叠—三叠纪花岗岩类对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双湖-龙木错缝合带及花岗岩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古特提斯演化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三章 构造单元划分 |
3.1 缝合带和岛弧岩浆岩带 |
3.2 板块划分 |
第四章 岩石学特征 |
4.1 小昌都石英闪长岩体 |
4.2 察雅闪长岩体 |
4.3 察拉花岗岩体 |
第五章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实验方法分析 |
5.2 主微量元素特征 |
5.3 锆石U-Pb年代学 |
5.4 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
5.5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第六章 讨论 |
6.1 藏东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北澜沧江带岩浆岩的时代 |
6.2 藏东北澜沧江带花岗岩类起源的温度和压力 |
6.3 地壳混染/分离结晶对北澜沧江二叠-三叠纪岩体的影响 |
6.4 藏东北澜沧江带花岗岩类的岩浆来源及岩浆成因 |
6.5 藏东北澜沧江带地区的构造模式 |
6.6 藏东地区的高压变质作用 |
6.7 北羌塘-昌都-思茅-印支地块的统一性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Ⅰ 北澜沧江地区花岗岩类LA-ICP-MS锆石U-Pb测年数据 |
附表Ⅱ 北澜沧江地区花岗岩类锆石微量元素 |
附表Ⅲ 北澜沧江地区花岗岩类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特征 |
附表Ⅳ 北澜沧江地区小昌都、察雅以及察拉岩体主微量元素组成 |
附表Ⅴ 北澜沧江地区小昌都、察雅以及察拉岩体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个人简历 |
(4)羌塘地块地壳电性各向异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电性各向异性研究现状 |
1.3 羌塘地块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概述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大地电磁各向异性二维正演 |
2.1 大地电磁各向异性特征 |
2.2 大地电磁对角各向异性二维正演算法 |
2.2.1 控制方程 |
2.2.2 自适应非结构有限元算法 |
2.3 各向异性正演算法的有效性检验 |
2.3.1 一维模型——与解析解的对比 |
2.3.2 二维模型——与有限差分解对比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大地电磁各向异性二维反演 |
3.1 目标函数 |
3.2 Occam最优化反演方法 |
3.3 海底复杂模型的反演测试 |
3.4 反演参数对反演的影响 |
3.4.1 初始模型的影响 |
3.4.2 反演惩罚项的影响 |
3.4.3 正则化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羌塘地块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4.1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特征 |
4.1.1 青藏高原地质概况 |
4.1.2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 |
4.2 羌塘地块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4.2.1 羌塘地块地质构造概况 |
4.2.2 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模式 |
4.3 羌塘地块地球物理特征 |
4.3.1 重力场、磁场、波速和热状态特征 |
4.3.2 羌塘地块电性特征 |
4.4 羌塘地块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5.1 天然气水合物的电性各向异性特征 |
5.2 天然气水合物AMT各向异性数值模拟试验 |
5.2.1 AMT工作方法 |
5.2.2 层状模型天然气水合物AMT响应特征 |
5.2.3 二维模型天然气水合物AMT响应特征 |
5.2.4 天然气水合物AMT响应特征小结 |
5.3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AMT资料处理解释 |
5.3.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5.3.2 AMT测线数据处理 |
5.3.3 AMT资料各向异性反演解释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羌塘地块MT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6.1 测区及测线布置 |
6.2 MT数据采集和处理 |
6.2.1 MT数据噪声去相关化 |
6.2.2 反演有效探测深度 |
6.3 MT各向异性反演和解释 |
6.4 羌塘地块地壳电性结构的动力学意义 |
6.4.1 羌塘地块地壳高导异常成因探讨 |
6.4.2 上地壳高阻层的动力学意义 |
6.4.3 电性各向异性与物质东流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现状 |
1.2.2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巴颜喀拉–甘孜板块 |
2.2 金沙江缝合带 |
2.3 北羌塘板块 |
2.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 |
2.5 南羌塘板块 |
2.6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7 拉萨板块 |
2.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2.9 喜马拉雅板块 |
第3章 样品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
3.1 野外样品采集 |
3.2 矿物化学分析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 LA–ICP–MS U–Pb 定年 |
3.5 锆石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果芒错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相学特征 |
4.3 矿物化学特征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5 年代学特征 |
4.6 讨论 |
4.6.1 岩石成因与形成环境 |
4.6.2 形成时代 |
4.7 索尔碎屑岩岩石成因 |
4.8 小结 |
第5章 中仓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相学特征 |
5.3 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 U–Pb 定年 |
5.5 锆石微量元素及 Lu–Hf 同位素特征 |
5.6 讨论 |
5.6.1 辉长岩的岩石成因 |
5.6.2 中仓蛇绿混杂岩的形成环境 |
5.7 小结 |
第6章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对比研究 |
6.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6.2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6.3 SYJMZ 和 BNSZ 蛇绿混杂岩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演化历史 |
7.1 北拉萨板块地层及岩浆岩特征 |
7.2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东段延伸及构造演化 |
7.3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1.2.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蛇绿混杂岩带 |
2.3 地层 |
2.3.1 羌北地层区 |
2.3.2 羌南地层区 |
2.4 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锆石 U-Pb 定年及其微量元素和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4.3.1 堆晶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4.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4.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4.5 小结 |
第5章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石学特征 |
5.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5.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2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3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4 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5.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5.5 小结 |
第6章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6.1 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6.2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6.3 地球化学特征 |
6.3.1 辉长岩墙地球化学 |
6.3.2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7.1 野外地质特征 |
7.2 岩石学特征 |
7.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7.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4 地球化学特征 |
7.4.1 玄武岩地球化学 |
7.4.2 辉长岩地球化学 |
7.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7.5 小结 |
第8章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8.1 野外地质特征 |
8.2 岩石学特征 |
8.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8.3.1 测年样品基本特征 |
8.3.2 辉长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3.3 玄武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4 地球化学特征 |
8.4.1 基性岩地球化学 |
8.4.2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特提斯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1 特提斯 |
9.1.1 特提斯概念 |
9.1.2 特提斯演化历史 |
9.2 冈瓦纳大陆北缘 |
9.2.1 基底研究概况 |
9.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南北沉积建造、生物组合特点 |
9.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3.1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9.3.2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9.3.3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9.3.4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9.3.5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5 小结 |
第10章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东/南延伸 |
10.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2.1 初始洋壳形成阶段(红海阶段)-早寒武世 |
10.2.2 成熟洋壳形成阶段(大西洋阶段)-志留纪-早石炭世 |
10.2.3 大洋消减衰退阶段(太平洋阶段)-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 |
10.2.4 残余洋盆阶段(地中海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
10.2.5 碰撞造山消亡阶段(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 |
10.3 小结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桃形湖蛇绿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3 区域岩浆岩分布与组成 |
第2章 桃形湖蛇绿岩 |
2.1 桃形湖蛇绿岩地质特征 |
2.2 桃形湖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
第3章 桃形湖蛇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 实验方法 |
3.2 蛇绿岩各单元地球化学 |
第4章 桃形湖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 |
4.1 样品采集和锆石选取 |
4.2 堆晶辉长岩定年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
4.3 斜长花岗岩定年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
第5章 桃形湖蛇绿岩形成环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5.1 桃形湖蛇绿岩的形成环境 |
5.2 桃形湖蛇绿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
5.2.1 特提斯概念 |
5.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与冈瓦纳北界 |
5.2.3 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与古特提斯的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几种理论 |
二、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动力学假说 |
三、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研究进展 |
四、论文的科学问题和意义 |
五、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演化及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第二章 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断裂 |
第二节 嘉黎断裂 |
第三节 怒江断裂 |
第四节 金沙江断裂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GPS 观测结果及其深断裂位错模型反演 |
第三章 GPS 及其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GPS 系统的组成 |
第二节 GPS 定位的原理 |
第三节 GPS 测量在地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 GPS 观测及位错模型模拟分析 |
第一节 GPS 站点建设与野外观测 |
第二节 GPS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跨断层GPS 速度剖面反映的主要断裂带运动特征 |
第四节 断层位错模型反映的主要断裂带运动特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
第五章 Ansys 软件及青藏高原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第一节 Ansys 数值模拟分析软件 |
第二节 青藏高原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
第六章 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一节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介质参数选取 |
第三节 边界位移设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10)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中二叠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
2 岩石化学特征 |
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2.2 稀土元素特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2.2.1 稀土元素特征 |
2.2.2 微量元素特征 |
3 构造环境分析 |
4 讨论和结论 |
四、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茶布—查桑裂谷的发育历史讨论西藏板块的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2]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D]. 王晓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3]北澜沧江带二叠—三叠纪花岗岩类对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的约束[D]. 王新雨.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4]羌塘地块地壳电性各向异性特征研究[D]. 黄一凡.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5]青藏高原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D]. 徐梦婧. 吉林大学, 2014(10)
- [6]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D]. 吴彦旺. 吉林大学, 2013(08)
- [7]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J]. 牛志军,吴俊,段其发,白云山,马丽艳,赵小明,何龙清. 地质论评, 2011(05)
- [8]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桃形湖蛇绿岩研究[D]. 吴彦旺. 吉林大学, 2011(09)
- [9]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D]. 宋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05)
- [10]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中二叠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 李莉,白云山,牛志军.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