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园设施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校园,设施,犹他州,心法,基础设施,高校,功能。
校园设施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杨波,南希·曼斯尼尔,麦克肯纳·德鲁,大卫·杜非[1](2018)在《综合教学与实践: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绿色屋顶绩效在美国半干旱校园环境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个鼓励校园内外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综合性教育和研究计划。这个设计方案旨在加强人们对于水的关注,推动了位于美国西部半干旱山区的犹他州立大学校园内实现有效的雨水管理。犹他州已经采用各种各样的"绿色"雨水管理措施,例如,大部分校园中的径流被用于补给地下水。然而,这其中并没有哪个方案全面地展示出可持续实践的内容,且极少对设计绩效进行定量评估。根据2011年制定的《犹他州立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及《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以雨水为资源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来弥补上述空白,并制定了校园实施计划的叁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总体规划包括一个建成的绿色屋顶项目,研究对该绿色屋顶表面与作为实验参照的相邻沥青屋顶在削减雨水径流和降低温度方面的绩效数据予以了记录。总而言之,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方法,不仅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的半干旱气候地区贡献了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价数据,其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研究的案例。(本文来源于《景观设计学》期刊2018年05期)
孙懿飞,阚馨童,刘笑影,赵新越,刘亚奇[2](2018)在《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规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道路交通是校园交通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校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系统规划,以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为例,分析校园内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规划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2期)
周为,狄宏林[3](2016)在《“互联网+”数字校园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广东开放大学的市级电大,东莞电大面临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与自身整体实力提升的内部压力,因此,以"互联网+"数字校园建设作为突破口,是学校综合考虑的一种选择。文章指出,作为数字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在设计上必须高起点,从而为新型的校园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为未来学校教学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19期)
黄德欣[4](2013)在《“美丽校园”中环卫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美丽校园"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福州大学城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发现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但学校缺乏系统的宣传和制度化管理。提出改善垃圾分类的相关建议,以提高资源的再次利用率,促进大学城的环境保护,建设师生满意的校园环卫系统。(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3年02期)
王志亮,夏茜,周凯,王云霞,高成冲[5](2012)在《基于仿真的校园设施规划分析与改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设施的合理规划及有效改善能提高校园设施的使用效率、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新校园整体规划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设施规划理论,拟定仿真流程,收集、分析与计算人流物流量,构建新校园设施规划仿真模型、设置仿真参数。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详细分析,指出校园设施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硬件改善对策;以及基于学校管理改善的地点调整法和时间调整法两个软件改善对策;仿真验证了改善对策可有效均衡人流物流。文中思路与方法可指导校园规划的合理实现和不断完善,还具有良好的借鉴与范例作用。(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2年11期)
顾丽萍,张志行[6](2012)在《从运作管理的视角谈高校校园建筑与设施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生源扩招引发的高校的合并与扩张运动,使各类高校展开大规模的校区开发与建设。获得土地后的国内高校普遍缺乏建筑与设施方面规划的经验,致使设施浪费与高管理成本、低学生满意度等现象屡见不鲜。运用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重心法在规划建筑选址、作业相关图法在规划部门位置及U形化布置在高校办公大厅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杨秀华,朱建国[7](2008)在《生态、安全、集约理念下的高校校园基础设施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基础设施规划》及《江苏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校园规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校园规划》等一批高校校园规划中基础设施专业规划为例,探讨校园基础设施规划的理念、方法和关键问题。规划贯彻生态优先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原山体水系,依地势布局建筑、控制陡地洼地建设,彰显校园特色风貌;贯彻集约发展理念、体现节能减排要求、保障校园设施运行安全,合理确定指标和规模,加强管线综合、优化设施布局、提高管线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本文旨在提高校园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供有关校园规划建设管理者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9-01)
姜连馥[8](2004)在《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以及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当代校园已呈现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如何科学地做好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建设投资,对国家和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旨在根据当代校园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以先进制造的管理思想为基础,透过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采用工业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我国当前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系统设计思想。对校园设施规划的两大流(人流、车流),利用工业工程的设施平面布置理论和系统的评价理论,优化校园的功能分区与设施布局,弥补传统的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为今后的大学校园的设施规划提供新的方法与理论指导。本文以我国高校的校园设施规划与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用工业工程和系统理论来研究我国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以及设施布局的规划问题,以此来优化校园资源配置,提高校园设施的使用效率,节约设施建设的投资;2)在总结设施选址的各种数学模型和相应解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设施的平面选址的数学模型和解法;3)提出了校园设施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4)提出了校园设施规划可持续发展发展原则以及熵定律下校园承载力系统的特性。5)在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今后应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4-11-01)
张煜全[9](1990)在《广东工学院校园及设施规划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工学院是省属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位于广州市东风东路。它创办于1958年,由原中南科技学院、广东水利电力学院、湖北科技大学和广州工学院等先后合并而成。1966年前,广东工学院拥有土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230人,教职工565人。由于种种原因,1970年底,广东工学院被改名为广东矿冶学院,搬往粤北山区韶关南华寺办学,由多科性工业大学,变为单科性矿冶学院。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迁回原址复办。此时的广东工学院元气大伤,只有机(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1990年04期)
校园设施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园道路交通是校园交通运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校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系统规划,以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为例,分析校园内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规划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园设施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杨波,南希·曼斯尼尔,麦克肯纳·德鲁,大卫·杜非.综合教学与实践: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绿色屋顶绩效在美国半干旱校园环境中的应用[J].景观设计学.2018
[2].孙懿飞,阚馨童,刘笑影,赵新越,刘亚奇.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规划分析[J].山西建筑.2018
[3].周为,狄宏林.“互联网+”数字校园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J].江苏科技信息.2016
[4].黄德欣.“美丽校园”中环卫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J].城市建筑.2013
[5].王志亮,夏茜,周凯,王云霞,高成冲.基于仿真的校园设施规划分析与改善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
[6].顾丽萍,张志行.从运作管理的视角谈高校校园建筑与设施规划[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7].杨秀华,朱建国.生态、安全、集约理念下的高校校园基础设施规划[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8].姜连馥.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的校园设施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
[9].张煜全.广东工学院校园及设施规划管理[J].高教探索.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