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炜
淮安市园林管理局江苏淮安223000
摘要: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广场等园林绿化设施,打破了城市建筑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更加生动和多彩,同时,也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增加了城市中休憩娱乐的空间。通过园林绿化的规划,形成优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活空间。“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淮安的关键五年,是社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园林绿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园林绿化“十三五”规划,对促进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服务功能提升,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规划;机遇;挑战;发展思路;生态文明;养护管理
1“十二五”期间园林事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力度,量质并举,着力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在项目实施中,以“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为指导,城市绿地面积迅速增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十三五”园林事业发展形势
2.1发展机遇
2.1.1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园林绿化事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关注空前提高,肩负责任更加艰巨,园林绿化事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1.2人民群众高度关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环境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公园免费开放以来,城市绿地已经为很多群众的生活方式之一。群众爱绿、护绿意识越来越强,并通过各种途径对表达对园林绿化的关注与需求。
2.1.3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淮安园林绿化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十三五”期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关键时期,这对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2.2发展挑战
新时期新形势下园林绿化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2.2.1.建设资金难题待破解
“十二五”期间,我市园林绿化的投入规模与绿化的增长均是淮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城市财力,在清理地方债的背景下,政府财政很难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大规模的绿地建设。拓宽资金渠道,精打细算建设节约型绿地将是未来解决资金问题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2.2.2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我市园林绿化无专业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虽然相关单位完成了一些科研课题,但成果与现实指导性均处较低水平,科研人才都亟待培养,科研能力亟待提升。
2.2.3精细化养护管理尚需加强
“三分栽,七分管”,充分说明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城乡绿化、市、区绿化养护责任主体不清依然存在;养护过程中创造性不够、重点地段养护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重维持绿地表面观感较多,生长复壮养护不足、养护技术人才短缺、养护工人专业化程度不够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
2.2.4中心城区绿地结构合理性未能根本改善
“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市公园绿地有了很大增长,并针对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的现状实施了绿色小客厅建设,城市绿地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2.2.5园林执法有待加强
自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集中以来,淮安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提升,和谐执法在全国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限于执法重点与取证等多方面原因,我市对占绿、毁绿事件的查处一直困难,毁绿事件、小区后期改变绿地性质事件等时有发生,如何更好的协调衔接好园林绿化执法,保护绿化成果是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2.6精细化养护管理尚需加强
“三分栽,七分管”,充分说明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十二五”期间,淮安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提升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绿地景观效果明显提升。但是,城乡绿化、市、区绿化养护责任主体不清依然存在;养护过程中创造性不够、重点地段养护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重维持绿地表面观感较多,生长复壮养护不足、养护技术人才短缺、养护工人专业化程度不够技能水平较低等问题。
2.2.7单位居住区绿地水平不一
随着我市绿色图章制度的执行,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新老小区绿化效果之间差距较大,高档小区与普通小区差距较大,绿化与停车矛盾日益尖锐。小区绿化管理基本依靠社区与物业公司自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抓手不够。
2.2.8施工企业发展依然滞后
我市现有一级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4家,二级企业18家,三级企业118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高资质企业数量少,低资质企业数量多,整体发展步伐慢于周边城市。
3“十三五”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思路
3.1布局上调整完善结构
新城区强调规划的前瞻性,认真研究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留足绿地空间,平衡绿地结构。老城区一方面要求强化规划控制性,特别是近期开放项目的规划控制,在开发的过程中将规划绿地逐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城市绿色小客厅建设,努力寻找城市闲置的土地资源建成小、微公园绿地,改善城市绿地结构与景观生态,服务群众。
3.2建设上完善功能,提质增量
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查群众需求,平衡好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使用功能,做好新建绿地与老绿地改造规划,使绿地宜赏、宜游,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社会效应。
3.3风格上强化个性,彰显城市特色
绿地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块绿地建设时都应该充分尊重它所在的场地特征,发掘其地域文化内涵,恰当的融入绿地建设,使绿地成为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场所,彰显城市特色,也要防止不顾场地特征的强行附加文化传承的媚俗文化。
3.4养护上突出量化,推行清单化管理
清单化管理便于量化,容易执行与管理。但是清单化的管理与地域、品种、地点、天气、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相关,考验的是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准确高效的编制养护清单,清楚的告诉养护工人什么时候施肥,各种植物施多少什么品种的肥?什么时候修剪,各品种苗木修剪强度如何控制等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不断修正。“十三五”期间,应采取先试点成熟后推广的方式推行清单化管理,提高养管水平。
4规划目标
至2020年底我市力争实现城市绿地结构进一步优化,绿地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并初步形成“绿廊环绕,两环六带绿相连,城水相依,一脉百园城融绿”的绿化风貌。“绿廊”指徐宿淮盐铁路与连淮扬镇铁路形成城市外围高铁换线;“六带”,穿城而过的五条水系(盐河、古黄河、里运河、京杭运河、柴米河)和淮河入海水道。“一脉”,指翔宇大道与相伴的里运河,是淮安的交通大动脉与文化脉络。设计相应的特色景观,成为展现淮安文化窗口、联络不同城区的文化主脉。“百园”——随着城市不断扩展,保留旧区各类生态绿地,并结合市民休闲需求适时进行提升完善。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解读并强化的绿地系统构建,使得城市发展具有地域风貌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生命力,最终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理想目标,促进淮安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城城市建筑,2014(1):15.
[2]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5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