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分析

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分析

马学武[1]2004年在《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分析》文中认为在生猪生产中,科技进步的作用集中体现为生产水平的提高,衡量的重要指标为生产周期和饲料报酬。在科学研究中,单项技术水平的测定,仍然以这两项指标作为主要的评价基础,而在有些生产试验中往往以社会平均生产水平作参照,说明所采用技术的现实水平。本文利用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生猪生产实验数据,以生猪平均生长模式为基础,总体推断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社会平均水平。一是找出了生猪平均生长曲线为W=0.098S~(4/3)-0.665,S为生猪日龄,W为S时刻生猪体重,相关系数0.9730;二是选择了日增重与体重的关系函数为Y=22.8W~(3/4)+160.8,W为体重,Y为W体重下相应的日增重,相关系数0.9596。

杨湘华[2]2008年在《中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和效率分析方法对我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我国目前生猪生产率增长水平及农户养猪的技术效率状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找到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降低农户养殖生产成本,转变生产增长方式,实现生猪业集约式发展的道路,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这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对生猪养殖业研究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引导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具体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言,介绍了论文的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及研究方法、目标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即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供给与需求及生猪生产的成本水平、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概述。根据各时期生猪生产的供给、需求及不同饲养规模的成本变动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生猪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规模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却面临着成本收益率不高,收益水平受生猪市场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生产中缺乏合理的投入产出饲养管理标准的问题。第叁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效率度量理论与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本研究需要运用的方法及模型,为实证分析做好准备。接着运用DEA方法对我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度量。结果显示六年间我国生猪生产的效率展现出了规模特征、区际特征和时际特征,大部分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与1较接近,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较慢,需引进新技术并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水平。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第五章,其实际是第叁部分研究的深化。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生猪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之外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饲料投入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科学文化水平、自然气候因素及生猪疾病瘟疫都对生猪生产效率产生显着的影响。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最后一章,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今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马学武[3]2004年在《试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文中认为在生猪生产中,科技进步的作用集中体现为生产水平的提高,衡量它的重要指标为生产周期和饲料报酬。在科学研究中,单项技术水平的测定,仍然以这两项指标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而在有些生产试验中往往以社会平均生产水平作参照,说明所采用技术的现实水平。此文利用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生猪生产试验数据,以生猪平均生长模式为基础,总体推断世纪之交我国生猪试验条件下社会平均生产水平。一是找出了生猪生长曲线为W=0.098S4/3-0.665,S为生猪日龄,W为S时刻生猪体重(相关系数0.9730);二是选择了日增重与体重的关系函数为Y=22.8W3/4+160.8,W为体重,Y为W体重下相应的日增重(相关系数0.9596)。

林长光[4]2013年在《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缺乏会严重影响健康。我国约72%国土面积的土壤缺硒,靠天然食品来补充硒无法满足人和动物对硒的需求。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例63%以上,富硒猪肉的研发对人体补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了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沉积效果,筛选出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为开发优质富硒猪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一、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影响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哺乳仔猪: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0.5,0.7mg·kg-1硒水平组,仔猪初生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6.13%,23.88%,25.98%,29.70%(P<0.05)。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8.44%、42.96%和17.07%(P<0.05)。断奶仔猪:硒水平为0.3,0.5mg·kg-1的纳米硒组和硒水平为0.5mg·kg-1酵母硒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26%,9.46%和13.07%(P<0.05)。酵母硒0.3,0.5mg·kg-1硒水平组和纳米硒各硒水平组的平均料重比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0.7mg·kg-1亚硒酸钠组(P<0.05)。育肥猪:纳米硒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酵母硒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1);添加硒各组育肥猪料重比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酵母硒组极显着低于纳米硒组和亚硒酸钠组。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提升猪生产性能的效果均显着优于亚硒酸钠。0.5mg·kg-1硒水平的酵母硒和纳米硒均显着提高了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并显着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硒源、硒水平、硒源和硒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T3、T4含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提高了29.52%、17.24%和23.63%(P<0.01);纳米硒组母猪血清T4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降低了24.71%、30.88%和33.86%(P<0.01)。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的T3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2%、26.50%和20.51%(P<0.01);不同硒源分析,亚硒酸钠组和纳米硒组哺乳仔猪血清T4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8.39%和26.51%(P<0.01)。断奶仔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仔猪血清的T3含量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各组(P<0.01);T4含量随着硒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育肥猪: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育肥猪血清T3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0.5mg·kg-1硒水平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有效提高了哺乳母猪、断奶仔猪、育肥猪的血清T3含量,特别是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效果最佳。3、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纳米硒组母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142.64%,35.29%(P<0.01),IgM含量分别比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提高了63.83%、8.51%(P<0.01)。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纳米硒和酵母硒组哺乳仔猪血清IgG含量分别提高了19.11%,43.39%,34.63%(P<0.01);IgA含量分别提高了93.67%,160.75%,132.91%(P<0.01);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0.91%,140.91%,102.27%(P<0.01)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纳米硒和酵母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其中纳米硒组与对照组相比,育肥猪的血清中IgG、IgA、IgM含量分别提高了9.24%、13.36%和9.24%(P<0.01)以上结果表明:酵母硒和纳米硒能有效提高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其中纳米硒的效果显着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纳米硒0.3-0.7mg·kgq添加量均可显着提高猪的免疫功能。4、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硒源分析,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哺乳母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纳米硒组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40%和10.51%(P<0.05);纳米硒组育肥猪MDA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8.20%、6.67%和6.25%(P<0.05)。结果表明:纳米硒组对试验猪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效果显着。5、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的影响添加硒可显着提高母乳中的硒含量(P<0.05),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的母猪血浆、母乳中硒含量高于亚硒酸钠组;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及育肥猪血浆中硒含量差异显着(P<0.05)。结果表明:0.5,0.7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对血浆和母乳中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显着。6、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提升猪生产性能和保健功能的硒源和硒水平最佳组合:哺乳母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酵母硒:断奶仔猪饲粮硒水平为0.5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育肥猪饲粮硒水平为0.5-0.7mg·kg-1的纳米硒或酵母硒。二、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猪胴体性状与肉质的影响饲粮中添加硒对于育肥猪的胴体性状的改善无明显作用;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中猪肉的大理石纹和肉色比值显着优于亚硒酸钠组(P<0.05);0.5mg·kg-1硒水平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猪肉的大理石纹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2.5%和15.63%(P<0.05);0.7mg·kg-1硒水平纳米硒组肉色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1.11%(P<0.05)。酵母硒和纳米硒可明显提高试验猪宰后45min和24h的pH值。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组和酵母硒组宰后45min内肉的pH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硒组中,0.3,0.5mg·kg-1硒水平组宰后24h肉的pH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亚硒酸钠各硒水平组(P<0.05)。不同硒源组的滴水损失率大小为纳米硒组<酵母硒组<亚硒酸钠组<对照组,纳米硒组、酵母硒组和亚硒酸钠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3.18%、23.02%和4.48%(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硒和酵母硒在改善肉色、pH值、滴水损失等猪肉品质方面表现出比亚硒酸钠更好的营养生物学作用。2、硒在猪不同组织中沉积效果的研究硒在不同组织中的沉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纳米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61mg·kg-1、0.58mg·kg-1、0.29mg·kg-1、0.27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0mg·kg-1、0.67mg·kg-1、0.34mg·kg-1、0.33mg·kg-1酵母硒组中0.5mg·kg-1硒水平组的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后腿肌肉组织中硒含量分别为2.77mg·kg-1、0.59mg·kg-1、0.28mg·kg-1、0.28mg·kg-1;0.7mg·kg-1硒水平组分别为2.97mg·kg-1、0.65mg·kg-1、0.29mg·kg-1、0.27mg·kg-1。3、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以生产富硒猪肉为目的,以猪肉无公害为标准,确定了育肥猪饲粮中硒源和硒水平的最佳组合:在120日龄生长育肥猪至出栏阶段,饲粮中添加纳米硒至0.7mg·kg-1硒水平。围绕富硒猪肉的整个生产系统,开展了生猪饲养、屠宰、分割、检疫检验和鲜肉贮存销售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富硒猪肉生产的关键技术体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硒水平为0.7mg·kg-1的纳米硒在背最长肌和后腿肉中的硒沉积量分别达到0.34mg·kg-1和0.33mg·kg-1显着高于其他硒源和硒水平,比普通猪肉高2.4倍和2.3倍,实现了富硒猪肉生产的目标。

魏夏阳[5]2009年在《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文中认为生猪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猪肉长期以来都被中国人民视为生活消费的必需品,这使我国成为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并且猪肉产量逐年增加。然而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却相对较低,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这不仅使我国生猪生产缺乏稳定性和市场适应力从而导致产量和价格的大幅波动,威胁居民猪肉消费和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养殖户收入水平以及我国生猪养殖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无疑,提高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生产效率迫在眉睫。因此,研究我国生猪生产现有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方法,基于我国生猪养殖的现状,对我国现存的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四种养殖模式给予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期在分析我国生猪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总结各规模技术效率差异的原因和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生猪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安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我国生猪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89.07%,存在着显着的技术效率损失。散养和规模养殖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规模养殖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散养高6%左右,而小、中、大规模养殖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并不明显。从不同省份在不同饲养规模下的技术效率水平看,对于那些技术效率较低、自然资源禀赋处于劣势的省份,规模养殖能够带来更明显的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每个省份的规模养殖都比散养的技术效率高。(2)饲料是影响农户饲养产出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养殖模式下的饲料产出弹性逐年降低,可能原因为精、粗饲料的不合理配比而造成对饲料利用程度不高的现象;大规模饲料投入产出弹性一直较高,对饲料的利用程度较高。散养模式下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力投入过量的现象,其产出弹性为负值,而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模式下的劳动力产出弹性都较小,投入量维持在适度的水平。(3)各地产量占全国产量比重、当地收入水平、精饲料占饲料比重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若分规模来看,各地区产肉量占全国产肉量的比重对散养和小规模的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而其对中规模和大规模的影响则并不明显;当地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只对散养模式下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的技术效率则没有显着的影;精饲料占全部饲料投入的比重对散养、小规模和中规模的技术效率都有非常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大规模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最后,在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确定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生养殖业的技术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李丽珍, 康天镇[6]1990年在《我省养猪生产水平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十年来,江西畜牧业持续、稳定、全面发展,其中作为畜牧业大头的养猪业增长幅度更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出栏肉猪平均每年递增10%左右,1988年达1168.43万头,年底存栏1154.48万头,猪肉产量88.94万吨,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平出栏肉猪0.4头,

王桂霞[7]2005年在《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牛肉产业发展面临着两方面的现实压力:一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牛肉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这种增加既表现为数量上的增长,更表现为质量上的提高。二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高档牛肉产品不仅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牛肉竞争。目前这部分牛肉虽然数量少,但产值高。按照食物产品增长是以价值、而不是产品数量的经济准则来衡量,这部分牛肉不可忽视。因此,提高牛肉质量、提高牛肉竞争力是我国牛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提高牛肉质量涉及到肉牛的生产、屠宰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牛肉产业面临的竞争也不只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本文把肉牛业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运用产业组织的SCP分析范式、博弈论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牛肉产业的叁个主要环节及其协作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这种研究基于新的视角,既是对以上理论的拓展性创新,其结果也可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逻辑顺序是:首先对牛肉产业的消费、肉牛的生产、肉牛的屠宰加工与销售叁个主要环节的水平、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对叁个主要环节的联结方式与内在机制、叁个环节的纵向协作特征、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选择行为进行研究。最后利用价值链理论对不同类型的牛肉产业链的价值链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我国牛肉的消费、生产和流通叁个环节的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牛肉产业链纵向协作的现状:传统产业链占有主要地位,现代产业链起主导作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牛肉产业链都没能像猪肉、禽肉产业链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目前我国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是现代产业链的核心。在与农户的协作中,屠宰加工企业愿意选择养牛大户进行合作,其根本动因在在于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分配。交易成本是农户选择销售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与加工企业合作主要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传统产业链以生产为导向,实行的是成本领先战略;现代产业链以需求为导向,实行的是产品差异战略。现代产业链创造的最终价值明显高于传统产业链,其“战略环节”是屠宰加工阶段。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把肉牛业的经济研究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和交易成本两个维度研究牛肉产业链。可能的创新在于:(1)通过对牛肉产业链叁个主要环节的结构、水平分析及牛肉产业链与猪肉、禽肉产业链的比较,发现了牛肉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决定因素。(2)运用博弈论方法,揭示了牛肉产业链中屠宰加工企业选择行为的动因。(3)用计量方法对影响农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交易成本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测度。(4)运用价值链理论和方法,对不同质量的牛肉价值链进行了系统分析。

肖红波[8]2010年在《我国生猪生产增长与波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粮安天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生猪业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生产波动一直比较频繁且近年来呈加剧趋势,生猪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不高,饲料、劳动力、土地、资金、环境等因素对生猪生产的制约日益凸现,这些问题将威胁着我国生猪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保障生猪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促进国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生猪生产增长和生产波动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实证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相关经济理论,揭示我国生猪生产增长的动因和造成波动的原因,为建立我国生猪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数,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要素投入量增长对产出的贡献接近50%。在投入要素中,2008年饲料产出弹性1.14,其仔猪产出弹性0.129,其他资本投入产出弹性0.033,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0.073;规模弹性1.208。说明目前我国生猪生产仍处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产出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数量的增加,饲料投入量的作用最明显,而劳动投入过多,养殖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落后,产出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对产出增长的不利,但另一方面我国生猪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规模化发展空间很大。2、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产出的贡献达到50.87%。1980-2008年我国生猪业的TFP共增长了64.3%,年均增长率为2.29%;TFP增长呈现的波动性大的特点,说明我国生猪生产受多种因素如自然灾害和疫病等的影响,容易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我国生猪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TFP增长率及其增长源泉也不相同,总体来说TFP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改进,技术进步相对缓慢,技术效率增长较小,甚至出现效率倒退。3、生猪供给反应表现为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在短期内,生产对价格的反应不敏感,生猪、饲料、仔猪和劳动力的价格需求弹性均是缺乏弹性的,相对来说,生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对生产的影响较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明显。在长期内,生产对价格的反应十分敏感,影响生猪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和其他资本投入费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强。4、我国生猪生产大致经历5个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5.5年,平均波幅为8.3%。周期长度的变动范围在在3到9年之间;从波动幅度来看,大概在7%-9%之间,波长和波幅总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5、在生产波动的所有因素综合分析中,外部因素的影响大于内部因素,规模化和能繁母猪的影响大于价格的影响,二年时滞模型最佳。GDP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会引起第叁年猪肉产量指数增加0.68;疫病D1的发生可导致第二年猪肉产量指数下降2.18;政策的实施会引起当年猪肉产量指数增加6.19;生猪价格指数上升1,会引起第二年猪肉产量指数上升0.09;第叁年下降0.16;玉米价格指数上升1,会引起第叁年猪肉产量指数上升0.13;能繁母猪数量指数增加1,可引起第四年猪肉产量指数同步增加0.23;规模化程度提高1,大致可引起猪肉产量指数连续3年分别下降0.15左右。对无时滞、一年、二年和叁年时滞的这四个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二年时滞模型估计效果最佳,说明在各种因素发生变动时,二年以后对生产波动的综合影响最为显着,可以用于猪肉产量波动的预测分析。6、未来生猪业的稳定增长,应在加大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走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发展适度规模化,创新产业化模式,倡导健康养殖的发展道路。保障生猪业稳定发展的具体建议是: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综合生产率。2、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持续增长。3、切实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生产波动。4、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5、建立养猪业行业市场预警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6、加强畜牧业宏观调控,保障生产稳定发展。本文创新点:一是研究方法和数据上的创新。本文重点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实证模型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区别与以前多数学者的采用定性研究;运用的1980-2008近30年共25个省的面板数据,信息丰富,具有代表性、时效性。二是结论上或观点上的创新。1.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对首次尝试把生猪业的TFP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四个部分,并计算出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2.采用约束利润函数模型,计算出投入产出价格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区分不同时期的生猪供给反应程度。3.对影响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定量分析时加入时滞期变量,使对波动分析更加全面,接近现实。

陈昌洪[9]2008年在《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生猪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数量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和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弱,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国内生猪产品市场由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充足和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论着较多,但是针对生猪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很少,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六因素模型”深入分析影响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生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猪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定,为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加入WTO后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所处国内外环境出发,着重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可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探索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依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本章在导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论,结合生猪产业特点,界定了生猪国际竞争力,认为其本质是比较生产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其次,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阐明了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生猪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交易效率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市场条件;创新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根本途径。最后,指出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创新理论,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创新优势相结合的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客观基础,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现实态势,创新优势是竞争力持续的源泉,叁者的本质都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新优势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从静态走向动态。第叁章.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生猪生产、贸易和消费情况,并与世界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进行了比较,对国外生猪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生猪具有生产优势和数量优势,但是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在深加工和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在生产方式、技术支持和疫病监控等方面与丹麦和美国差距大,在生产成本上受到巴西生猪的挑战。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四川生猪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不高,与巴西的猪肉竞争激烈,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同时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竞争力弱。叁是国外强大的猪肉需求,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猪肉需求,为四川生猪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四川生猪产品的机会所在。四是四川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章.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影响四川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条件、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政府作用和机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但是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猪肉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四川种猪研发成效显着、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科技水平较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快速发展为四川生猪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猪屠宰及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水平较低;农户散养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受环境压力大;加强猪肉供应链管理是生猪储运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型龙头企业是生猪经营主体发展方向;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生猪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机遇。第五章.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指导,应用系统论原理,结合生猪产业特点,设计了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和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建立起较系统的生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出口渗透率(EPR)、出口导向率(E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包括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四川猪肉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外向型程度不高,能出口的猪肉具有较大的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是与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四川生猪具有成本价格优势,但综合竞争力较弱。叁是四川生猪的质量安全竞争力较弱,但正在逐步提高。四是生猪市场营销竞争力较差。五是生猪技术竞争力不强。六是生猪生产竞争力提高快,但与国外生猪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第六章.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借鉴国际上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先进经验,结合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六大主要对策措施: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翟羽佳[10]2011年在《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优先解决“叁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畜牧业中,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较快并且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生猪产业一直是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生产也一直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我国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50%以上,因此生猪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我国四大生猪主产区(四川盆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生猪发展情况看,全国生猪生产布局正在发生转变,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粮食主产区转移或扩散的趋势,东北地区生猪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黄金玉米带”,吉林省不仅具有丰富的粮食生产资源,而且由于生猪饲养技术的发展,“人工环境”等技术使气候对吉林省生猪的影响减弱,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吉林省畜牧业中的标志性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生猪产业出现了新问题。一方面,生猪存栏数量、出栏数量和猪肉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和生猪饲养所需的谷物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些因素导致吉林省生猪生产的较大波动。为了具体的了解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情况和各因素对吉林省生猪生产的影响程度,本文对从统计年鉴中查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运用速度法、剩余法和HP滤波法对1985-2008年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划分,通过叁种方法划分周期的结果比较后得出结论,近二十年来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经历4个周期,平均波长为4.8年,平均波幅为44%。同时还利用简单线性函数对各因素对吉林省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本文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猪肉市场价格、玉米市场价格、能繁母猪存栏数、生猪生产规模程度、GDP增长、疫病和相关政策因素。由于生猪生产对各影响因素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因此本文分别通过无时滞、1年时滞、2年时滞叁个模型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各因素对当年生猪生产的影响。从无时滞模型回归结果看,玉米价格、生产规模化程度和相关政策叁个因素对当年吉林省猪肉产量影响比较显着,其中玉米价格和相关政策对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大,与猪肉产量呈正相关的影响因素有玉米价格、生产规模化程度、GDP增长和相关政策,与猪肉产量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有猪肉价格、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疫病叁个因素。第二,各因素对第二年生猪生产的影响。从1年时滞模型的回归结果看出,猪肉价格、生产规模化程度和疫病对第二年猪肉产量的影响比较显着,其中疫病对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大,猪肉价格、玉米价格、生产规模化程度、GDP增长和相关政策五个因素与第二年猪肉产量呈正相关,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疫病与第二年猪肉产量呈负相关.第叁,各因素对第叁年生猪生产的影响。从2年时滞模型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猪肉价格、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GDP增长和相关政策对第叁年猪肉产量的影响比较显着,其中GDP增长对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他因素对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小,与第叁年猪肉产量正相关的因素有猪肉价格、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和GDP增长,而玉米价格、生产规模化程度和疫病与第叁年猪肉产量呈负相关。第四,从叁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2年时滞模型的回归结果较好,拟合优度最高,统计意义显着的指标也最多,可以用于预测分析各因素对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分析[D]. 马学武. 甘肃农业大学. 2004

[2]. 中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杨湘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3]. 试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J]. 马学武. 养猪. 2004

[4]. 硒对猪生产与保健的影响及富硒猪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林长光.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5].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D]. 魏夏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6]. 我省养猪生产水平分析[J]. 李丽珍, 康天镇.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1990

[7]. 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D]. 王桂霞.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8]. 我国生猪生产增长与波动研究[D]. 肖红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9].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陈昌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10]. 吉林省生猪生产波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 翟羽佳. 吉林农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实验条件下生猪生产水平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