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的研究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腊肉是原料肉经腌制、烘烤或烟熏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传统肉制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珍贵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腊肉腊香浓郁、色泽诱人、风味独特、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传统腊肉制品的食盐含量较高,一般盐含量为8%左右,所以传统腊肉制品属于高盐肉制品。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引起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减少腊肉中的食盐含量已经成为一种研究趋势。在腊肉的制作过程中加入替代盐可以降低食盐含量,但降低腊肉的食盐含量会对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产生影响。本文以新鲜猪后腿肉为原料,用氯化钾(KCl)和抗坏血酸钙(Vc-Ca)替代腊肉中的部分食盐,研究低钠腊肉在加工和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的变化,同时对该低钠腊肉在加工和贮藏期间的优势菌进行分离鉴定,最后研究了不同包装方式对低钠腊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了低钠腊肉天然涂膜液的最佳配比,为低钠腊肉的配方、加工工艺、贮藏销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低钠腊肉的市场化推广,该实验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不同食盐添加量2.68%NaCl+1.32%替代盐(低补组)、4.00%NaCl(低盐组)、6.00%NaCl(高盐组)等三组腊肉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和菌相的变化,得出:加工过程中,三组腊肉在测定的指标下变化趋势相似,指标的明显变化主要集中于液熏和烘烤阶段,说明液熏和烘烤是腊肉重要的加工阶段。对成品腊肉的分析可以得出:替代盐的加入并不影响腊肉的pH值、蒸煮损失率、乳酸菌数量,并且低补组腊肉的食盐含量更低,说明替代盐的使用对腊肉品质影响不大。2.研究了不同食盐添加量2.68%NaCl+1.32%替代盐(低补组)、4.00%NaCl(低盐组)、6.00%NaCl(高盐组)三组腊肉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三组腊肉在测定的指标下变化趋势相似。贮藏结束时,低补组腊肉相比高盐组腊肉,食盐含量下降了54.06%,表明替代盐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腊肉的食盐含量。同时替代盐的加入对腊肉的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a*值均没有显著影响,还可以弥补由于降盐导致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增加。总的来说,替代盐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腊肉中的食盐含量,并且对腊肉品质影响不大。3.通过综合对比低补组腊肉、高盐组腊肉和低盐组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的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分析表明,低补组腊肉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腊肉中的食盐含量,同时低补组腊肉的理化特性、菌相变化和高盐组腊肉并无显著差异,而且优于低盐组腊肉。由此表明:低补组腊肉比低盐组腊肉更值得推广。4.通过对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得出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主要的葡萄球菌为木糖葡萄球菌和肉葡萄球菌;主要的乳酸菌为弯曲乳杆菌和清酒乳杆菌。5.研究了不同包装方式对低钠腊肉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方式包装的低钠腊肉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经过包装的低钠腊肉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均大于未包装的对照组腊肉,TBARS值、TVB-N值均小于对照组腊肉。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减缓低钠腊肉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延长低钠腊肉的货架期,并且真空不透明包装效果更好,是低钠腊肉优质的包装材料。6.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低钠腊肉天然涂膜液中海藻酸钠、茶多酚、明胶的配比。结果发现,低钠腊肉天然涂膜液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添加量1.58 g/L、明胶添加量4.12 g/L、茶多酚添加量0.22 g/L。对得到的天然涂膜液配方进行验证试验,实验值和理论值误差小于5%,说明优化得到的配方参数可靠。经涂膜处理腊肉的水分含量更高、感官品质评分更高、TBARS值更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腊肉概述
  •     1.1.1 腊肉的概述
  •     1.1.2 腊肉的分类
  •     1.1.3 腊肉的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     1.1.4 腊肉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 食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及降盐措施
  •     1.2.1 食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     1.2.2 高盐摄入对人体的危害
  •     1.2.3 目前常见的降盐措施
  •   1.3 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
  •     1.3.1 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     1.3.2 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
  •   1.4 腊肉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1.4.1 腊肉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1.4.2 影响腊肉品质的因素
  •   1.5 腌腊肉制品的微生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1.5.1 肉制品中的微生物
  •     1.5.2 腌腊肉制品的微生物特性
  •     1.5.3 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   1.6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8.1 低钠腊肉加工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
  •     1.8.2 低钠腊肉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
  •     1.8.3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优势菌的分离鉴定
  •     1.8.4 不同包装方式对低钠腊肉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     1.8.5 响应面优化低钠腊肉天然涂膜液的制备
  •   1.9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钠腊肉加工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腊肉加工过程pH值的变化
  •     2.2.2 腊肉加工过程水分含量的变化
  •     2.2.3 腊肉加工过程食盐含量的变化
  •     2.2.4 腊肉加工过程蒸煮损失率的变化
  •     2.2.5 腊肉加工过程色泽的变化
  •     2.2.6 腊肉加工过程质构的变化
  •     2.2.7 腊肉加工过程中的菌相变化
  •     2.2.8 三组腊肉加工过程中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钠腊肉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腊肉贮藏期间pH值的变化
  •     3.2.2 腊肉贮藏期间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变化
  •     3.2.3 腊肉贮藏期间食盐含量的变化
  •     3.2.4 腊肉贮藏期间TBARS值的变化
  •     3.2.5 腊肉贮藏期间TVB-N值的变化
  •     3.2.6 腊肉贮藏期间色泽的变化
  •     3.2.7 腊肉贮藏期间菌相变化
  •     3.2.8 腊肉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变化
  •     3.2.9 三组腊肉贮藏期间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优势菌的分离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微球菌和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4.2.2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包装方式对低钠腊肉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p H值的变化
  •     5.2.2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变化
  •     5.2.3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食盐含量的变化
  •     5.2.4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TBARS值的变化
  •     5.2.5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TVB-N值的变化
  •     5.2.6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色泽的变化
  •     5.2.7 不同包装方式低钠腊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面优化低钠腊肉天然涂膜液的制备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6.2.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6.2.3 响应面工艺优化及验证试验
  •     6.2.4 天然涂膜液处理腊肉的保鲜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柴子惠

    导师: 贺稚非

    关键词: 低钠腊肉,加工,贮藏期间,理化,菌相

    来源: 西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西南大学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式传统腊肉制品低盐 加工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编号:2016YFD0401503-03

    分类号: TS251.5

    总页数: 127

    文件大小: 3483K

    下载量: 201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品种糯米浸泡前后的理化特性比较[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2)
    • [2].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五类蔬菜理化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 [3].土耳其枇杷果实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J]. 中国果业信息 2013(01)
    • [4].不同回潮方式对“干头干尾”烟丝理化特性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6)
    • [5].不同加工条件对小米膳食纤维品质及理化特性的影响[J]. 粮食与油脂 2020(11)
    • [6].河蚬多肽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性质[J]. 中国调味品 2016(12)
    • [7].甘薯淀粉的理化特性、生产与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01)
    • [8].原生态椰子油不同提取方法下理化特性比较研究[J]. 中国油脂 2017(08)
    • [9].硅藻土理化特性及改性研究[J]. 西部皮革 2016(14)
    • [10].棉籽饼粉的理化特性与功能特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1)
    • [11].上海市产生源生活垃圾理化特性比较及处理方式探讨[J]. 环境卫生工程 2011(04)
    • [12].人工发酵剂对湘西腊肠微生物菌群和理化特性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4)
    • [13].不同品种茎尖菜用甘薯理化特性基因型差异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5(10)
    • [14].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面条品质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1)
    • [15].小麦面筋形成及其理化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1)
    • [16].低耗水管道化制浆对豆渣理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9(10)
    • [17].离子强度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和理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23)
    • [18].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理化特性及合成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01)
    • [19].低钠发酵肉制品理化特性及风味分析[J]. 食品与机械 2019(10)
    • [20].小麦纤维对绿豆淀粉理化特性影响[J]. 粮食与油脂 2013(08)
    • [21].果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20(17)
    • [22].豆豉返霜过程中基本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J]. 食品与机械 2019(12)
    • [23].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理化特性及合成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02)
    • [24].蚯蚓肥的特性及应用[J]. 上海蔬菜 2019(05)
    • [25].成灰温度对准东煤灰理化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3)
    • [26].不同保水剂理化特性和吸失水能力的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10)
    • [27].水涝胁迫对烟草理化特性和几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8(05)
    • [28].酸法提取条件对苹果果胶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机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4)
    • [29].龙胆苦苷结构修饰工艺优化及产物的理化特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18)
    • [30].双螺杆挤压对玉米重组米理化特性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17)

    标签:;  ;  ;  ;  ;  

    低钠腊肉加工和贮藏期间理化特性和菌相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