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共识,形而上学,民主,华罗庚,高层次,儒家,犹豫。
共识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楠[1](2019)在《阐释的被规定性与共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阐释在西方因各种主义的杂陈与解构主义的突起而不断陷入混乱,并因此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热点;在中国当下,自"强制阐释论"以其对于西方文学阐释论犀利的批判锋芒而提出,并沿入"公共阐释论",进而迅速成为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公共阐释"提出了中国阐释学特色建构的命题,并以纲要方式提供了一个宏阔的理论构架。这一理论构架涉及阐释的被规定性、阐释的公共性以及阐释的公共性何以达成这类对阐释学有重大意义的命题。深入研究以上命题,探寻阐释的规定性、阐释的理性活动的公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阐释的历史性、澄明性、规范性及共识性,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1期)
邹绍军[2](2018)在《城市建筑设计的历时性与共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如何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相互割裂的城市建筑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利用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概念,分别从静态、横向的维度考察城市建筑设计的形式、功能、结构特征,从动态、纵向的维度考察建筑语言的延续性特征,以期可以全面地看待城市的建筑设计。城市建筑设计具有其内在的二重性。城市建筑设计应该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辩证统一。(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8年24期)
张佳琳[3](2018)在《共识性对话:当代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现实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形而上学所隐含的精神内在价值的规定性对既有文化架构的不断突破和逸出,要求在时代价值的层面建立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相适应的理想价值体系。构成当代中国形而上学思想资源的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相互碰撞、挤压、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生发出一种根本而又激烈的紧张关系。然而,从有限的实践活动层面跨入无限的"形而上"领域的共同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使中西马叁种哲学形态找到了异质性中的共通性和差别性中的相似性,从而使共识性对话具有最终实现的可能。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反思与批判来确定对话的问题,并在适切的方法和路径之下来开展共识性对话及创造性融合,已成为建构当代中国新的形而上学样式的现实前提。(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李金蔓,汪剑鸣,金光浩[4](2019)在《融合主观性与共识性信息的人脸吸引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对特定对象的个性化审美偏好进行预测,将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提出融合共识性与主观性偏好信息的个性化人脸吸引力评估方法。从数据集中收集群体评分形成共识性信息,构建个人评分预测模型以反映主观性信息。结合这2种信息并发挥共识性信息的普遍性优势以及主观性信息的独特性,从而构建个性化人脸吸引力预测模型。在公开的SCUT-FBP和FaceScrub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0,残差值低至0.25。(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刘根生[5](2018)在《解放“非共识性人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个概念发人深思,即“非共识性人才”。南京出台了高层次人才举荐制,“伯乐”由业界杰出人士和两院院士担任。不用走传统评审程序,不再受学历资历论文等框框约束,举荐通过就可享受各类高层次人才政策和待遇。权威人士解释:学历、资历、论文论着及科研成果,向(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8-06-22)
李建平,王冲,于玲莉,付秋雁,谭建新[6](2018)在《关于自体CAR-T细胞制品药学部分申报资料的共识性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免疫学理论技术的深入探索,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发展迅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制品,由于其在抗肿瘤方面所取得的显着效果,已从早期的基础研究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为积极推进CAR-T细胞制品的研发注册进程,我中心借鉴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经过前期调研及关键技术要点研讨,撰写了《CAR-T细胞制品注册申报及生产指南建议稿》的初稿,并借助众多上海领先的CAR-T细胞研发生产企业及相关领域专家的技术力量对该稿进行充分讨论,提炼出业界对于CAR-T细胞制品(自体)药学部分普遍的研究关注点,最终达成以下共识性建议(药学版块研究资料),以供业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魏翠萍,马京[7](2018)在《犹豫模糊语言群决策的共识性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犹豫模糊语言群决策问题,研究其共识性调整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测度;然后,基于该距离测度定义犹豫模糊决策矩阵间的共识性水平及其相关概念,建立共识性调整模型,该模型采用反馈机制,并且尽可能提供给专家较多的信息,以方便专家进行信息修正,达到群体共识;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所提出的共识性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8年02期)
张放[8](2017)在《当代中国民主话语的共识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走向是国际舆论最为关心、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国内社会舆论最期待获得解答的问题之一。直面该问题并展开研究和探讨,具有浓郁的理论意义和急迫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的建设,本文将主要关注当代中国思想领域有代表性的民主话语,通过梳理每种话语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勾勒出该话语大致的逻辑脉络。以此为基础,文章结论部分希望能够为活跃在思想市场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7年08期)
张放[9](2017)在《当代中国民主话语的共识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中国并向世界传达中国政治改革的声音,是中国人文社科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发展民主获得共识的情况下,如何认识中国语境下的民主改革,建构中国气派的民主话语,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的进程中,思想领域有影响力的民主话语主要有叁种:引鉴西方理论资源的选举民主、发掘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民主以及回归中国传统的儒家民主。我们要在叁种民主话语中发现共识,探寻对话平台,从而为建构更具影响力的民主话语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马京[10](2017)在《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共识性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可以灵活全面地表征专家的定性决策信息,在决策、模式识别和医疗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测度,以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中,犹豫模糊决策矩阵的共识性调整方法.首先对现有的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公式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新的公理化定义,然后基于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测度,定义了犹豫模糊决策矩阵间的共识性水平及其相关概念,建立了共识性调整模型.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及其距离测度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和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研究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测度.首先给出了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和比较方法,其次对现有关于距离的公理化定义及公式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关于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距离的新的公理化定义,并对这些距离公式满足的性质和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叁章,研究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中,当专家给出的评价值是犹豫模糊语言信息时,专家的共识性调整方法.首先根据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之间的集结方法以及距离测度,给出了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的共识性测度和共识性调整模型,该模型采用反馈机制和自动调节相结合,尽可能提供给专家较多的信息,以方便专家进行信息修正,以达到群体共识.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所提共识性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第四章,对本文做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共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如何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相互割裂的城市建筑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利用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概念,分别从静态、横向的维度考察城市建筑设计的形式、功能、结构特征,从动态、纵向的维度考察建筑语言的延续性特征,以期可以全面地看待城市的建筑设计。城市建筑设计具有其内在的二重性。城市建筑设计应该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辩证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识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楠.阐释的被规定性与共识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9
[2].邹绍军.城市建筑设计的历时性与共识性研究[J].设计.2018
[3].张佳琳.共识性对话:当代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现实前提[J].江海学刊.2018
[4].李金蔓,汪剑鸣,金光浩.融合主观性与共识性信息的人脸吸引力预测[J].计算机工程.2019
[5].刘根生.解放“非共识性人才”[N].重庆日报.2018
[6].李建平,王冲,于玲莉,付秋雁,谭建新.关于自体CAR-T细胞制品药学部分申报资料的共识性建议[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
[7].魏翠萍,马京.犹豫模糊语言群决策的共识性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8
[8].张放.当代中国民主话语的共识性建构[J].社会科学文摘.2017
[9].张放.当代中国民主话语的共识性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马京.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共识性模型研究[D].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