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刘宇宁

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刘宇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概念隐喻,映射

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宁[1](2019)在《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概念隐喻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1890-1980)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与文体家,她对人物复杂性格的描写与娴熟的写作技巧使她的短篇小说极负盛名,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学者们对她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多从波特的人生经历、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方面出发,但从概念隐喻角度去解读其短篇小说,探讨其人物和主题的研究较为少见。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这一理论在文学评论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中所体现的概念隐喻,主要有两个概念隐喻:一是“人生是旅程”,一是“身体是容器”。“人生是旅程”主要体现在《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1930)与《旅程》(“The Journey”,1944)这两篇故事中,支撑隐喻有叁个:“旧日是无法追回的旅程”,“明日是令人安慰的地方”以及“死亡是最后的地方”。它们集中暗示了波特对人生的理解,即人生是一次艰难的旅程而死亡则是旅程的终点,体现了波特对人生的迷茫与思考。“身体是容器”这一概念隐喻体现在《玛丽亚·孔塞普西翁》(“Maria Concepcion”,1922)和《中午酒》(“Noon Wine”,1937)这两篇故事中,支撑隐喻为:“愤怒是体内的热液”,“快乐是体内的抚慰力量”与“绝望是身体失去力量”。人物的情绪成为身体这一容器内的物质,随着情绪的变化,人物的善恶面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这体现了在复杂的人性中善恶是共存的,而社会道德层面所定义善恶不能概括人性复杂的善恶。这一概念隐喻不仅展现了波特对人性复杂面的细致刻画也体现了她对社会道德与复杂人性的辨证认知。全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解读,进一步揭示波特短篇小说中蕴含的人的生与死和人性中善与恶并存的主题,从而探索波特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内化的精神状态的深刻认知。笔者希望本文对概念隐喻的解读能够丰富波特短篇小说的研究,从而帮助读者更形象、更细腻地理解波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韶丽[2](2019)在《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论波特“米兰达系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成长是女性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部分。波特创作的"米兰达系列"的短篇小说紧紧围绕女主人公米兰达展开情节,展现了她幼年、少年、青年的人生经历对其女性自我主体意识构建的影响。米兰达从一个无知好奇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充满探索精神和勇气的青年,成为旧秩序的叛逆者,最终建构了独立自主的自我,实现了自我价值。(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9期)

李芳[3](2019)在《聚焦,意识流和意象叙事: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叙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美国最为重要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的短篇作品与乔伊斯、海明威的作品齐名。从本世纪初开始,波特的作品研究呈上升之势,很多专家和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波特的作品,包括女性主义,波特的宗教观、南方意识和创伤叙事等,而关于波特的叙事分析,主要集中于波特的中长篇作品。本文运用法国学者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国内学者龙迪勇的空间叙事理论和杨义的意象叙事理论、以及巴赫金的“镜子”理论来分析波特短篇小说中的叙事。本文提出波特在其短篇小说中主要运用了聚焦变化、意识流及意象叙事来推进文本叙事进程与服务主题。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波特的生平、文学地位、波特的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章借助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分析《老人》、《玛利亚·孔塞普西翁》及《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叁篇小说的双重聚焦;第叁章从意识流的叁个方面——蒙太奇、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分析《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偷窃》和《坟》的意识流叙事,在心理蒙太奇部分强调了波特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叙事;第四章探讨了波特短篇小说中的意象叙事。在这一章,利用国内学者杨义的“意象叙事”理论来分析《绳》和《裂镜》中的意象叙事;第五章是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发现:第一,“聚焦”会对信息造成过滤,影响读者的信息接收量,调节叙事进程,波特通过双重“聚焦”的交替使用来为叙事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叙事受到聚焦的限制,作者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情感偏向和道德认同,从而间接反映自己的写作主题思想;第二,波特除了使用蒙太奇、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这叁个常规的意识流写作技巧外,还运用独特的时空叙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不停转换,来推进叙事进程,凸显作者的思想;第叁,意象在波特的作品中不仅作为象征物而存在,也是作者的一种叙事策略,贯穿整个叙事过程,引导叙事的推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磊[4](2019)在《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美国南方着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她的一生历尽艰辛:两岁时丧母,少年放弃宗教信仰离家与他人结婚,数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患过肺结核,险些丧命于大流感。同时,她也见证了当时世界遭遇的挫折:美国南方社会的衰落,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摧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沉重灾难。这位饱经沧桑的作家,用自己的着作记录着自己和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所遭受的挫折与创伤。其作品数量不多,大部分为中短篇小说。波特创作的源泉大多来自亲身经历,文章阴暗的主题和她一生中遭受的伤害相关。因此她的小说充满了对于童年、家庭、婚姻、人性、社会和战争的创伤记忆与反思。文献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对于波特多部作品中的创伤及其治疗的系统研究十分罕见。鉴于此,本文以创伤理论为依据,探讨波特中短篇小说中所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创伤,对小说中出现的创伤事件、创伤症状、影响以及成因进行分析,揭示人们治疗创伤的不同选择,以及作者在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对创伤问题的深刻思考。创伤理论是一个以分析创伤事件、创伤症状和创伤的恢复治疗为核心的理论。茱蒂丝·赫曼提出了治疗创伤的叁个阶段,同时也包含了叁种治疗创伤的方法:第一是建立安全感。受创者必须恢复力量、掌握主动权,为自己构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从而获取安全感。第二是讲述创伤事件,即受创者通过回忆、叙述以及与人交流来直面创伤,恢复勇气与信心。第叁是重新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找到一个新的自我,勇敢面对未来生活。从创伤与治疗的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波特及其短篇小说作品,就需要考察作品中的创伤事件、创伤原因、创伤症状、创伤的影响等,从而进一步探索处理创伤的途径及其对社会和时代的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以创伤理论为依据,将波特涉及到创伤的中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主体加以分类分析,按照范围从小到大的顺序分类为:儿童创伤,女性创伤,家庭创伤,民族创伤,民众创伤。涉及到创伤的作品有《他》、《马戏》、《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玛丽亚·孔塞普西翁》、《老人》、《中午酒》、《庄园》、《灰色马,灰色骑手》以及《斜塔》共九篇中短篇小说。通过将波特小说中的创伤主体加以分类,逐个分析各主体遭遇创伤的表现,探讨创伤是如何引起的,最终揭示波特探索的应对创伤的不同方法,基本符合茱蒂丝·赫曼指出的走出创伤的叁个阶段。波特笔下众多的受创者中儿童只能无奈与被动地面对现实,女性选择抗争男权世界,家庭成员试着冲击家庭与社会的束缚但注定失败,民众努力寻找走出动荡世界的出口却前途未卜。波特尖锐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人们难以摆脱创伤的困扰,但依然保持着希望不断抗争。本文在加深对波特中短篇小说理解的同时,揭示波特在社会历史语境下对创伤问题的关注和深刻思考,增加读者对心理创伤的关注,增强人们的创伤意识,使读者了解创伤,不再忽视创伤问题,并知道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创伤。(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韶丽[5](2018)在《人本主义视角下波特短篇小说的悲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闻名世界文坛的短篇小说圣手,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者,她的文本关照和探寻了新旧秩序下人的隐秘内心世界,深切同情人类的困境,并试图通过悲剧的书写,将人们从盲目信仰外在秩序、逃避现实的迷梦中唤醒。波特的小说,向人们揭示了生命的真实,号召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直面真实的人性,因为生活和人性是无限的、发展的,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涵瑜[6](2018)在《囚禁·异化·逃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美国国家文学艺术学院成员,曾叁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他的小说曾经风靡一时,诺曼·梅勒和春上村树都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但人们对他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冷血》这部非虚构性小说中,然而他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也同样精彩,其中所展现的美国纽约社会图景具有深刻的意义。卡波特所处的时代是二战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无数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背井离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来到纽约发展,却在城市的“禁锢”和压榨下,举步维艰。研究这一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动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卡波特的城市观点,更加客观地评价他的作品。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运用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主要从他的中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灾星》、《米里亚姆》、《无头鹰》、《关上最后一道门》入手,考察卡波特笔下的小人物在纽约的生存状态,探讨背后所展现的作者的城市理念。文章将分为叁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的文学人生和纽约城市情结,以及卡波特研究现状和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研究、行文思路。主体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分为两节,从被“囚禁”的漂泊者和身份认同处处“受制”的边缘人两个方面,展现原本来纽约寻找所谓神话的外来者,是如何在踏入纽约的一刻便被物质需求和精神空虚所困惑。第二章也同样从两个部分:“无出路的迷茫者”、“孤独的逃离者”,此部分为前一部分的发展。曾经饱含希望来到纽约的外来者,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击与希望的破灭之后,是如何再继续面对生活。他们或成为迷茫的人,找不到出路;或成为逃离者,孤独的离开。第叁章基于前两章节探讨卡波特的城市理念,包括叁小节分别为:消费主义至上、乡村与城市的冲突、纽约城市中人的精神归宿。探讨作为作家的卡波特生动刻画了一系列在大城市谋生挣扎直至被吞没的外来者的群画像,对于人们了解大都市生存状态和精神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作为一个手握笔纸的社会观察者,卡波特作品中并未像之前的诸多作家一样探索人精神的出路,这也是他的作品只能流行一时而后继乏力的主要原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李曼[7](2017)在《论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他》中的异化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擅长用短小的篇幅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短篇小说《他》中,她用平实的文字呈现给读者一对令人印象深刻的母子形象—惠普尔太太和她的残障儿子。不同于传统文学中温情脉脉的母亲,惠普尔太太对儿子的态度残忍无情而且虚伪。本文拟从马克思对工业社会的异化理论延伸开去,试图以波特短篇小说《他》中的母亲形象的扭曲为切入点,探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这一主题。(本文来源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田然[8](2017)在《论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绳子》叙事视角评论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作为20世纪美国文坛着名的短篇小说家和文体学家,由于其艺术风格灵动多样、文字描写准确生动,作品内涵深远悠长,受到众多读者推崇。她一生发表的作品不多,却几乎篇篇堪称佳作,其高超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获得了评论家的广泛赞誉。运用叙事学中相关研究方法,以叙述者的研究理论为出发点,从叙述视角上的隐含评论功能对波特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力图探究此类叙事手法中,叙述者对作品主旨的宣扬,以及思想的传达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龚娜[9](2017)在《“天使”与“恶魔”——波特短篇小说《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女作家,她主要以短篇小说蜚声于美国文坛。《绳子》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妻子这一女性形象格外突出。一方面,作为被丈夫定义的"天使",她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有着悖于父权社会要求的"魔鬼般"的反叛精神,即追求两性平等。因此,小说中的妻子是一个矛盾体,她既遵从传统又敢于挑战传统,可谓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03期)

李英姿[10](2015)在《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关怀主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妮·波特是20世纪上半叶成就卓着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她的作品独具风格,且以短篇小说见长。在她叁部代表性短篇小说《被遗弃的维瑟尔奶奶》、《开花的犹大树》和《灰色马,灰色骑士》中,波特对叁个不同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更多地向读者还原了人物内心真实体验,从而揭示深刻的伦理内涵,彰显了作品深情的伦理关怀。(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成长是女性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部分。波特创作的"米兰达系列"的短篇小说紧紧围绕女主人公米兰达展开情节,展现了她幼年、少年、青年的人生经历对其女性自我主体意识构建的影响。米兰达从一个无知好奇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充满探索精神和勇气的青年,成为旧秩序的叛逆者,最终建构了独立自主的自我,实现了自我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宇宁.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概念隐喻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李韶丽.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论波特“米兰达系列”短篇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成长[J].海外英语.2019

[3].李芳.聚焦,意识流和意象叙事: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叙事分析[D].安徽大学.2019

[4].陈磊.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与治疗[D].安徽大学.2019

[5].李韶丽.人本主义视角下波特短篇小说的悲剧书写[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6].张涵瑜.囚禁·异化·逃离[D].天津师范大学.2018

[7].李曼.论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他》中的异化主题[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8].田然.论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绳子》叙事视角评论技巧[J].黑河学院学报.2017

[9].龚娜.“天使”与“恶魔”——波特短篇小说《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J].海外英语.2017

[10].李英姿.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关怀主题探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  ;  ;  ;  

波特中短篇小说论文-刘宇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