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往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际交往,大学生,对策,障碍,教养,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交往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蒋云鑫[1](2019)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素质不健全是当代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主要心理因素有认识偏差、消极心理情绪和网络交往带来的心理变化。其中,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人际交往本身的认知偏差,消极心理情绪主要分为羞怯、孤僻、多疑、嫉妒和虚荣,网络交往主要通过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导致大学生漠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削弱大学生现实的沟通需求与交往需求影响其现实的人际交往。(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8期)
周丽,熊小梅,黄浩[2](2019)在《大学生社会兴趣与人际交往归因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与人际交往归因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社会兴趣量表和人际交往归因量表对520名有效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在社会兴趣和连结性、合作、尊重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归因方式主要为内控型,他们更多的归因为能力和努力。大学生社会兴趣的合作维度对人际交往归因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2期)
牟温生[3](2019)在《学生人际交往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个体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人际交往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丁瓒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失败而来。文章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归因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发现人际交往归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者存在相关关系,积极的正确的人际交往归因方式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08期)
王永保,许静[4](2018)在《高职留守学生人际交往焦虑归因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叁所、宿迁市两所高职院校463名留守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测量,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进行数据处理,发现这个群体的人际交往焦虑比较严重。通过分析影响留守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朱晓文,刘珈彤[5](2018)在《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大学生幸福感之归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对个人成长、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对某985高校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基于地位观和网络观分析了家庭地位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运用多重中介模型对大学生家庭地位、现实交往、网络交往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发现:家庭地位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幸福感均有显着影响;但家庭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际交往的双重途径间接发生作用的,其中现实交往的中介效应要强于网络交往。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虽然社交网络平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重要的社交途径,但仍要认识到现实交往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现实交往将是提升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周璐,孙继菊[6](2018)在《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归因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教师首先要正视问题,接受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回避问题,或对问题简单化处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归类和归因,然后再给予具体指导。(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期刊2018年10期)
卢俊丽[7](2018)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问题上有很大变化,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积极寻求大学生交往障碍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网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寻求消除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交往障碍的举措。(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张双双,赵森,田孝彦,陈丽[8](2017)在《父母教养方式及归因风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406名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在适当拒绝维度上有显着的城乡差异,而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上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个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多个因子均呈显着相关关系;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各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调查结果说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着差异,且受到大学生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多维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李陆菲[9](2016)在《人际交往“孤独者”现象归因及解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里总有部分不合群的孩子,他们总是融入不了热闹的氛围,在和同学的相处中受到冷落,这一类孩子被称为人际交往"孤独者"。"不愿说,不敢说,胆子小"是造成交往"孤独者"现象的主要原因,引导人际交往"孤独者"不再孤独:正确评价,打开人际交往"孤独者"心灵的窗户;情感交流,激发"孤独者"的参与热情;拓展生活,激活"孤独者"的情感体验。(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6年56期)
渠立松,梁晓燕[10](2016)在《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困扰的改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困扰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海报招募和量表筛查筛选出存在交往问题的大一新生80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27分,同时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SIIDS)得分≥9分],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依据认知归因理论设计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进行7周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每周1次,每次3 h),对照组处于常态。在基线及7周干预后使用SIIDS、团体干预评价表(RFGPC,共5个条目)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基线期,干预组与对照组SIIDS总分及4个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周干预后,干预组SIIDS总分及4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在RFGPC的5个条目上,干预组对干预效果良好持"赞同"和"非常赞同"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5%、87.5%、92.5%、100%和77.5%。结论:本研究提示,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困扰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交往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社会兴趣与人际交往归因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社会兴趣量表和人际交往归因量表对520名有效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在社会兴趣和连结性、合作、尊重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归因方式主要为内控型,他们更多的归因为能力和努力。大学生社会兴趣的合作维度对人际交往归因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往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蒋云鑫.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J].山西青年.2019
[2].周丽,熊小梅,黄浩.大学生社会兴趣与人际交往归因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2019
[3].牟温生.学生人际交往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文献综述[J].青年与社会.2019
[4].王永保,许静.高职留守学生人际交往焦虑归因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J].职大学报.2018
[5].朱晓文,刘珈彤.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大学生幸福感之归因[J].中国青年研究.2018
[6].周璐,孙继菊.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归因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18
[7].卢俊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
[8].张双双,赵森,田孝彦,陈丽.父母教养方式及归因风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
[9].李陆菲.人际交往“孤独者”现象归因及解决策略[J].江苏教育.2016
[10].渠立松,梁晓燕.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困扰的改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