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晟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高,音乐,大钟寺,雅乐,宋代,文献,数据修复。
大晟钟论文文献综述
唐剑隐,张勇,黄年喜,袁程,余果[1](2019)在《基于3D扫描及3D打印的大晟钟一体化设计制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东曲阜项目"大晟编钟"中,探索使用叁维扫描和相关软件相结合的设计新方法,对钟体和纹饰进行叁维设计和建模,在制造中,针对叁维建模后相关数据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精度的打印机进行原模打印,并利用打印原模进行了一体化翻模浇注。(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2期)
唐剑隐,胡耀佳,高力强,王为刚,陈世辉[2](2018)在《基于叁维扫描蜡模数据对大晟钟模型的修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维扫描技术对大晟钟破损蜡模进行叁维扫描,输出点云数据,在原始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基于蜡模原型使用专业点云数据处理软件Geomagic Design X、Geomagic studio和Zbrush对裂纹、纹饰淡化、开裂等进行综合修复,修复完成后输出大晟钟的叁维实体数据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8年03期)
王敏娜[3](2017)在《宋徽宗铸大晟钟为全国音高定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省的建平县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北宋“大晟黄钟”编钟,对研究中国古代音律及乐器铸造工艺有重要价值。令人奇怪的是,这枚千年之前的北宋编钟怎么会出现在距离北宋都城1000多公里外的建平?山村挖出宋朝铜编钟5月10日,记者在建平县博物(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17-06-02)
罗飞[4](2016)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北宋道钟考析——兼论一件大晟钟钮流传的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礼乐回响"展厅陈列着一件名为"北宋道钟"的藏品,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历年基本陈列展览中均作为重要藏品展示。《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古钟卷》一书曾对其进行着录1。近期,笔者在整理馆藏文物过程中,结合藏品档案对北宋道钟实物进行了深入观察,发现这件文物的年代与形制存在着诸多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谨从本馆收藏的北宋道钟本身出发,对其铸造年代、风格样式、流传辗转等问题作一初步考证与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文博文丛》期刊2016年01期)
李幼平[5](2016)在《大雅大晟钟,睿智昏德公——北宋大晟钟雅俗名实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十分注重礼乐制度重构的历史时期之一。大晟钟作为这一历史时期宫廷雅乐的代表性礼器与乐器,无论形制、纹饰还是青铜制造工艺,均反映了宋代礼乐制度与金石学理论研究,以及青铜编钟铸造等所达到的历史水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通过对叁十余件现存海内外大晟钟遗物实地考察、音响实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音乐性能研究,宋代宫廷礼乐重器大晟钟高雅造型之下所蕴含的俗乐标准音高的历史原貌,被清晰地揭示出来。大晟钟以其高雅的艺术品质与大雅的艺术追求,穿越千年,呈现出宋代编钟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6年01期)
李幼平[6](2015)在《大晟钟的复原研究与仿(重)制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晟钟是宋徽宗为制定、推行大晟新乐所铸制、使用的代表性宫廷乐器,体现了北宋时期金石学研究、编钟理论探讨以及宫廷礼乐艺术实践的历史风貌及其特征。以丰富的历史文献史料为依据,结合留存至今的30余件实物,开展大晟钟复原研究暨在此基础上的仿制或重制试验,既能进一步了解宋代青铜编钟的时代特点,同时也能为音乐文物的复原研究与仿(重)制实验提供较为经典的案例。(本文来源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幼平[7](2015)在《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在大陆8个省市、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收集25件宋代大晟钟相关资料,将乐器考古的研究与历史学、音乐学相结合,揭示宋代青铜编钟的时代特徵,尤其是与黄钟标准音高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是研究宋代青铜乐钟以及雅乐的必读参考资料。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预计2016年出版(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李幼平[8](2015)在《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在大陆8个省市、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收集25件宋代大晟钟相关资料,将乐器考古的研究与历史学、音乐学相结合,揭示宋代青铜编钟的时代特徵,尤其是与黄钟标准音高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是研究宋代青铜乐钟以及雅乐的必读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35)》期刊2015-06-01)
李幼平,王歌扬,乔晴,李蕴华[9](2014)在《河南大晟钟及其复原研究与仿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是北宋都城汴京所在之地,大晟钟是北宋宫廷代表性青铜礼乐重器。根据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唐宋宫廷音乐研究、创编与展演需求,以文献史料和见存河南文博部门的大晟钟实物为依据,开展共性分析、复原研究,并根据当代社会艺术实践要求和现代青铜铸造工艺,重新设计、仿制中型、通高28cm大晟钟编钟一套十六件。从实验考古与音响实验角度,对宋代宫廷编钟及礼乐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4年04期)
王安潮[10](2010)在《考源大晟乐钟型态 解疑宋代黄钟律高——评《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性质是学科的归属,由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决定。音乐文献作为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现象,因此,音乐文献学属于人文科学;同时参考艺术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学科归属的划分方法,音乐文献学应归入音乐学,因此属于人文科学。(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大晟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叁维扫描技术对大晟钟破损蜡模进行叁维扫描,输出点云数据,在原始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基于蜡模原型使用专业点云数据处理软件Geomagic Design X、Geomagic studio和Zbrush对裂纹、纹饰淡化、开裂等进行综合修复,修复完成后输出大晟钟的叁维实体数据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晟钟论文参考文献
[1].唐剑隐,张勇,黄年喜,袁程,余果.基于3D扫描及3D打印的大晟钟一体化设计制造[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2].唐剑隐,胡耀佳,高力强,王为刚,陈世辉.基于叁维扫描蜡模数据对大晟钟模型的修复方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8
[3].王敏娜.宋徽宗铸大晟钟为全国音高定调[N].辽宁日报.2017
[4].罗飞.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北宋道钟考析——兼论一件大晟钟钮流传的可能[J].北京文博文丛.2016
[5].李幼平.大雅大晟钟,睿智昏德公——北宋大晟钟雅俗名实考[J].装饰.2016
[6].李幼平.大晟钟的复原研究与仿(重)制试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
[7].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J].历史文献研究.2015
[8].李幼平.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C].历史文献研究(35).2015
[9].李幼平,王歌扬,乔晴,李蕴华.河南大晟钟及其复原研究与仿制实验[J].中国音乐.2014
[10].王安潮.考源大晟乐钟型态解疑宋代黄钟律高——评《大晟钟与宋代黄钟标准音高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