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共振分析论文-胡娟

量子共振分析论文-胡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共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生物分子,单分子检测

量子共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娟[1](2019)在《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生化分析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量子点(QD)具有有机染料分子和荧光蛋白所不具备的独特光物理性质:亮度高、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吸收光谱宽和发射光谱窄且大小可调等,量子点的直径与生物分子大致相当。量子点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相结合在生化分析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论文结合单分子检测、等温扩增技术,以及微粒、3D DNA纳米结构材料,发展了一系列基于量子点的FRET的新型生物传感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蛋白转移酶、循环DNA、miRNA、核酸酶和甲基转移酶等生物分子的超灵敏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单个量子点的FRET用于测定氧-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活性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单个量子点的FRET检测氧-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活性的新方法。OGT酶负责蛋白质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细胞内源酶。OGT酶活性的失调与癌症、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相关。我们设计一种Cy5/biotin修饰的肽链,此肽链具有能够被OGT糖基化的丝氨酸和与之相邻的蛋白酶识别的位点。此O-GlcNAc糖基化修饰过程以普通的非放射性UDP-GlcNAc作为糖基供体,以Cy5/biotin修饰的肽链作为底物。当目标检测物OGT酶存在时,OGT酶催化糖基化反应产生糖基化的肽链,导致其不能够被蛋白酶消化。随后该糖基化的肽链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作用自组装到量子点表面的链霉亲和素上,形成量子点-肽-Cy5的纳米结构,导致量子点与Cy5之间发生FRET。通过在单分子水平上检测Cy5信号,可对OGT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该OGT酶活性分析方法简单直接,不需要酶纯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糖基供体、特异性抗体以及糖基供体的荧光衍生物等,选择性和灵敏度高,OGT酶的检测限低至3.47×10~(-13)mol/L。该方法还可应用于酶反应动力学分析、细胞内OGT酶活性分析以及筛选OGT抑制剂。2.联合微粒与基于量子点的FRET用于灵敏检测循环DNA我们建立了一种联合微粒(MP)与基于量子点的FRET检测循环DNA(ctDNA)的新方法。ctDNA是携带肿瘤特异性序列突变的DNA片段,它通常在总循环DNA中含量较小。我们设计了一种两端biotin修饰的连接探针,此探针能够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微粒和605QD互相连接。靶标ctDNA能够与捕获探针和报告探针进行杂交反应形成叁明治杂交双链,随后连接到MP-Link-605QD复合物结构的链霉亲和素上,形成MP-Link-605QD-dsDNA-Cy5复合物,导致605QD和Cy5之间发生FRET。这种复合物结构能够提高受体敏化发射效率值,从而更有益于目标DNA的灵敏检测。Cy5的信号能够由单分子检测方法确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本消耗量低的优点。3.联合等温扩增与基于量子点的FRET用于同时检测多种micro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能够调节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的非编码小RNA。miRNA的失调与人类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同时灵敏的检测多种miRNA在早期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发展了一种联合等温扩增(HRCA)与基于量子点的FRET同时检测多种miRNA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以一种单色量子点(525QD)作为能量供体,以两种荧光染料分子(Cy3和Texas Red)作为其能量传递的受体,实现了miR-21和miR-221两种miRNA的同时检测。我们设计了两种环模板,可以分别与miR-21和miR-221进行特异性杂交反应,引发HRCA反应。HRCA反应的产物与biotin标记的捕获探针和受体分子标记的报告探针进行叁明治杂交反应。这种叁明治杂交链能够组装到525QD表面,导致525QD和能量受体之间发生有效的FRET。Cy3的信号能够指示miR-21的存在,Texas Red的信号能够指示miR-221的存在。在该方法中,不同的miRNA引发的HRCA能够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不同的miRNA可使用同一种反向引物进行扩增;不同miRNA的HRCA反应产物能够与同一种捕获探针进行特异性杂交反应,因而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这种方法的特异性高,灵敏度高,miR-21检测限低至7.2×10~(-16) M,miR-221检测限低至1.6×10~(-17) M。该方法还可用于癌细胞中多种miRNA的同时检测,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4.联合四面体DNA与基于量子点的多重FRET用于同时测定多种酶活性我们提出了一种联合四面体DNA与基于量子点的多重FRET同时测定多种酶活性的新方法。我们联合链霉亲和素修饰的525QD与biotin、Cy3、Texas Red和Cy5标记的四面体DNA,得到了一种3D DNA纳米结构。四条单链DNA经由简单的退火过程组装成四面体DNA,后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作用组装到525QD表面的链霉亲和素上,得到525QD-Cy3-Texas Red-Cy5四面体DNA。这个结构能够在525QD与Cy3、Texas Red和Cy5叁种有机荧光分子之间产生多重FRET路径。我们能够利用此类四面体DNA精确地调控各种荧光物质的位置,从而精确地控制能量传递路径和FRET效率。该纳米结构能够很容易的确定荧光物质之间的分离距离,具有精确控制供体、中间受体和终端受体之间能量传递的能力,四种荧光物质的同时发射光谱能够用于多相检测。这种纳米结构可用于多种核酸酶和甲基转移酶的同时检测,可用于复杂体系内反应和筛选酶的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孙飞,安虹,杨仁贵,张登科,黄庆恒[2](2018)在《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对37例患者给予量子芯灸片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有效率达75.68%。故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较佳,值得临床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17期)

陈现平[3](2017)在《共振光散射法和碳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选择性检测全氟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atane 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atanoic Acid,PFOA)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长距离迁移性和致癌性。因此对环境中PFOS和PFOA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共振光散射法和荧光碳量子点的分析技术等光学方法设计了用于检测PFOS和PFOA的光学传感器,探讨了其反应机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FOS和PFOA含量的分析测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一种用维多利亚蓝B(Victoria blue B,VBB)简便,高灵敏、选择性检测PFOS的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分析方法。在pH 6.0的KH2PO4-NaOH缓冲体系下,PFOS通过静电作用与质子化的VBB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在277 nm处的散射信号有明显的增强,增强的散射值(?IRLS)与PFO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RLS=72.28+336.53c(R2=0.9964),线性范围为0.05-4.0μM,检测限为5.0 nM。优化了实验条件,表征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镜显微成像(SEM),并探讨了作用机理。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考察了PFOA及其他几种PFCs与VBB的相互作用,未见散射信号变化,因此,本法可实现对PFOS的选择性检测。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检测环境水样中的PFOS,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8%-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1.74%。(2)通过水热法快速合成了一种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且带橙色荧光的新型碳量子点(CQDs),并用其检测复杂水样及生物体中的PFOS以及PFOA。我们以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和磷酸作为反应原料,在200 oC下,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釜内一起加热1 h合成了上述碳量子点(CQDs)。强酸及高温的协同作用加速了水热反应的速率。所得的橙色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47.1%。我们发现PFOS和PFOA(PFOS/PFOA)可以通过电子转移(ET)对制备的CQDs具有强烈的猝灭效应。随着PFOS/PFOA浓度的增加,在596 nm处的碳量子点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且PFOS/PFOA浓度范围分别为0.05-1.0μM,0.1-1.5μM。此外,由于所制备的CQDs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稳定的光致发光能力,CQDs可用于复杂水样甚至生物体内的PFOS/PFOA检测。由于该方法检测PFOS/PFOA十分简便,因此在生物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8)

金龙哲,林花,王霞,车成来[4](2016)在《东北斜纤孔菌的药理作用及量子共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斜纤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利用超高灵敏的微弱磁场测定装置来分析东北斜纤孔菌对人体的有效值。结果表明:东北斜纤孔菌提取物对人体的有效值高于台湾纳豆红麴、长白山野生红景天、人工红景天样品提取物的有效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6年04期)

宋凡[5](2016)在《级联型叁能级原子双模共振系统中量子纠缠产生机制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纠缠是一种重要的量子力学现象。如果两个粒子相互纠缠,当其中一个粒子由于某些扰动(如量子测量)而发生状态的改变,另一个粒子的态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量子纠缠作为信息处理中的基本资源,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何制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纠缠源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考虑的是一个级联型叁能级原子系统。在该系统中,两经典场驱动原子跃迁且双模腔场分别耦合到这两个跃迁上。我们分析在双模共振情况下系统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讨论其在各区域产生纠缠的可能性。在好腔限制下,我们可以通过数值计算获得双模腔场的纠缠图像。发现除了原子布居相等情况外,其它几乎所有区域都存在纠缠,且腔场衰减越小,纠缠越强。为了使纠缠产生的物理机制更加清晰,在缀饰态表象下,我们重新定义了一对压缩变换模。并且采用缀饰原子压缩变换模的方法去分析两腔模间的纠缠。在缀饰原子压缩变换模表象中,缀饰原子和压缩变换模之间建立了单通道相互作用。通过此离散通道,缀饰原子依次与两个压缩变换模发生共振相互作用。利用这种耗散机制来解析分析产生的纠缠图像,我们发现分析的结果与数值结果一致。这证明了耗散是纠缠产生的直接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家林[6](2016)在《CdTe量子点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是指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体与能量受体之间发生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的过程。量子点(QDs)由于其具有宽激发、窄发射、荧光量子产率高、尺寸可调、抗化学和光降解的性质,常被作为能量转移的受体广泛应用于CRET体系中。本文在水相中合成了荧光量子产率高、性质稳定的Cd Te QDs,将Cd Te QDs作为CRET的受体建立了非酶催化的CRET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超灵敏检测对苯酚,同时还对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将QDs与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胆固醇氧化酶、苄胺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建立起用于检测氧化酶对应的底物(葡萄糖、胆固醇、苄胺)的CRET传感体系,并将该集成化双酶-QDs探针用于多色成像。全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为全文的绪论,该部分简单介绍了QDs的性质和制备方法、QDs在分析中的应用、国内外在CRET领域所做的研究。最后本论文将QDs和CRET的优势结合起来,确立了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案。第二章建立了基于非酶催化的Co(II)-鲁米诺-H2O2-QDs CRET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对苯酚的超灵敏检测的新方法。通过油浴回流加热方式在水相中合成了Cd Te QDs,用紫外和透射电镜对QDs进行了表征,得到了荧光性能较好的QDs,QDs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0.24%。对影响该CRET体系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钴在p H为11.8的鲁米诺溶液中催化H2O2与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并通过CRET机制将能量转移给Cd Te QDs。带正电的钴离子吸附在带负电的QDs表面,化学发光反应在QDs表面进行,拉近了供体鲁米诺和受体QDs的距离,使得CRET体系信号放大。由于H2O2可将对苯酚氧化成淬灭QDs荧光的对苯醌,基于此将该体系用于检测水中的对苯酚。在最优的条件下检测对苯酚的线性范围是0-50 nmol/L,检出限为0.17 nmol/L,比已报道的方法低100-250000倍。将该体系对实际样品(自来水、砚湖水、东风渠河水)进行检测,叁种加标水样的回收率在9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5–2.4%。第叁章建立了集成化双酶-QDs探针,并将其用于基于鲁米诺的CRET的传感和成像。通过水热合成的方式在水相中合成了Cd Te QDs,将QD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胆固醇氧化酶、苄胺氧化酶)通过酰胺反应偶联在一起,构建起集成化双酶-QDs探针,将双酶-QDs探针进行紫外、凝胶电泳、透射电镜表征,得到了交联较好的双酶-QDs探针。将该探针与鲁米诺结合构建起双酶-QDs-鲁米诺CRET体系,加入氧化酶对应的底物后在线生成和消耗H2O2,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外加的H2O2对QDs的荧光淬灭,相应的CRET体系的转移效率达到了42%,高于常规的CRET体系。将集成化双酶-QDs体系用于长时间的成像,成像时间可以持续60 min,这是因为双酶对化学发光反应持续的催化,同时化学发光反应在QDs周围纳米尺度内进行,可以减少化学发光的背景干扰。将集成化双酶-QDs探针用于葡萄糖、胆固醇、苄胺的传感,可以得到类似的CRET现象。将葡萄糖、胆固醇、苄胺用于多色成像有望用于含有葡萄糖、胆固醇、苄胺的生物样品和非生物液体的快速检测。将集成化双酶-QDs探针用于CRET体系中的成像和传感有很多优点,如减少H2O2对QDs的荧光淬灭、较高的CRET效率、长时间成像、多色成像等。(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新宇[7](2015)在《对丙基苯酚量子理论计算及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丙基苯酚结构类似于酪氨酸分子,研究对丙基苯酚的结构和能量等特性对了解酪氨酸的光学和生化等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采用量子化学理论和多组不同大小的基函数组计算了对丙基苯酚基态、离子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能量、电离能、势能面和振动频率等,确定了对丙基苯酚有叁种旋转异构物,仿真了振动激发态光谱。结果表明弥散函数对仿真光谱频率和跃迁强度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采用较多弥散函数的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只给重元素加弥散函数和不采用弥散函数的计算结果;极化函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明显。与实验光谱对比分析,发现基组越大,计算的光谱频率和跃迁强度更接近于实验结果。本文采用大基组6-311++G(d,p)成功计算了对丙基苯酚激发态的能量和振动频率,与文献小基组6-31G的计算结果对比给出了更加精确而全面的理论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了实验光谱,给出了更加可靠的光谱标识。(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5-06-01)

梁万军[8](2015)在《荧光、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研究CdTe量子点与抗生素和DNA的相互作用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化学特性,在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实验体系在水相中合成了谷胱甘肽、草甘膦、巯基乙酸等不同的修饰剂来修饰的单壳型及核壳型水溶性CdTe QDs、CdTe /CdS QD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显微镜(FM)、荧光寿命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QDs的形貌特征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QDs与ct-DNA、司帕沙星和万古霉素等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CdTe QDs在特定条件下与ct-DNA的荧光猝灭机理,并以此设计荧光探针实现了ct-DNA的高灵敏检测;依据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及荧光可逆调控探究了CdTe QDs与司帕沙星之间的结合方式及作用机理,建立了一种以CdTe QDs作荧光探针检测司帕沙星的新方法;讨论了CdTe QDs和万古霉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猝灭的电子转移过程,建立一种以CdTe QDs为探针的万古霉素传感器的测定方法。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型的功能化水溶性碲化镉/硫化镉量子点作荧光探针检测检测ct-DNA以草甘膦(Glyp)为修饰剂来功能化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Glyp-QDs),并以此为荧光探针检测ct-DNA。首先在水相中合成巯基乙酸(TGA)修饰的CdTe/CdSQDs,然后用修饰剂Glyp来置换QDs表面的修饰剂TGA从而得到Glyp-CdTe/CdSQDs。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显微镜(FM)、荧光寿命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Glyp-CdTe/CdS QDs的形貌特征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寿命、荧光(FL)光谱和RRS光谱研究了Glyp-CdTe/CdS QDs与ct-DNA的相互作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Glyp-CdTe/CdS QDs中的Glyp与ct-DNA以静态束缚作用相结合从而促使Glyp-CdTe/CdS QDs的静态猝灭,荧光寿命和紫外吸收同时显示Glyp-CdTe/CdS QDs中的Glyp与ct-DNA结合作用为静态化学结合而非动态电子转移。这种静态结合促使QDs荧光显着猝灭和RRS急剧增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强度和RRS增强程度均与ct-DNA的浓度成正比,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FL和RRS法线性范围分别为0.109~70μgmL-1和0.482~90 μgmL-1,相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0327μgmL-1。和0.146μgmL-1据此建立了以Glyp-CdTe/CdS QDs作探针测定ct-DNA的一种新方法。检测结果令人满意。2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时的电子转移机理及分析应用以谷胱甘肽(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GSH-CdTe QDs。谷胱甘肽自组装在CdTe QDs的表面形成带负电的聚集体。在一定的pH值下,带负电的CdTeQDs聚集体与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SPF)通过相互作用会发生电子转移过程,在光激发下,从GSH- CdTe QDs的外层电子电子层跃迁出的电子被SPF的空电子层所截获从而导致电子不能回到GSH- CdTe QDs的内层电子层,这个过程的中断直接导致荧光发射的终止以及猝灭的产生。基于GSH- CdTe QDs为荧光探针检测司帕沙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相关线性范围为0.28-40.0 μgmL-1,相关系数为0.9983,检出限为83.7 ng-mL-1。同时讨论了CdTe QDs与司帕沙星相互作用动态猝灭的机理。用于水样及人血清样中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与抗生素万古霉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设计荧光开关检测万古霉素一个简单敏感的基于电子转移机理的猝灭CdTe量子点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万在纳克级检测万古霉素的方法首次提出。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和荧光(FL)光谱以及荧光寿命等检测了万古霉素和GSH-CdTe量子点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电子转移的程度相关的荧光猝灭程度与万古霉素浓度的增加在1.534 ngmL-1-2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成线性比例关系,检出限为0.4605 ng·mL-1。这种生物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环境水样、人血清试样中检测相关万古霉素的含量,拥有超过95.8%的回收率。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其反应机制,作用机理为动态猝灭的电子转移(ET)过程。另外,实验条件、关键影响因素和共存物质的影响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优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5-10)

何莉,吉婧,李玲玲,朱俊杰[9](2014)在《基于量子点双层膜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免疫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由于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梯度带隙CdSeTe@ZnS-SiO2量子点双层膜具有强的发光强度,这一发现能够应用于超灵敏的生物传感。我们通过控制量子点制备过程的反应时间,获得两种具有不同粒径的CdSeTe@ZnS-SiO2量子点。由于量子尺寸效应,这两种量子点具有不同的荧光波长及能带宽度,分别作为供体、受体用于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通过层层自主装,两种CdSeTe@ZnS-SiO2量子点按照粒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修饰到戊二醛活化的电极上,获得梯度带隙CdSeTe@ZnS-SiO2量子点双层膜。由于量子点膜层之间的紧密性及良好的光谱重迭,该体系能够发生高效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导致能量的有效富集,从而使该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强度能够增强四倍以上,进一步将该体系用于免疫传感,并选取癌胚抗原作为模式蛋白。构建的传感器的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 pg mL-1 to 200 ng mL-1),检测限低至0.4 pg mL-1.该传感器能够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分子临床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期刊2014-08-04)

程艳[10](2014)在《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是化学发光方法与电化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尤其是基于量子点(QDs)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应用已有较为丰富的报道。考虑到大多数ECL纳米发光体具有荧光发光的能力,因此将其所涉及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策略应用于ECL系统,可发展ECL共振能转移量(ERET)的新方法。基于此,本工作主要研究了QDs的ERET,进一步发展了比率ECL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生物分析,最终构建实际检测应用的平台。这些工作拓展了QDs ECL的应用范围,为其实际分析和复杂样品检测打下基础。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基于碲化镉量子点和金纳米团簇的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新策略及其对microRNA的高选择性检测基于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与金纳米团簇(AuNCs)之间的距离相关的ERET,在连接酶的存在下,本工作设计了一种高选择性地检测microRNA(miRNA)的方法。首先,通过金-硫化学合成了AuNCs功能化的发夹DNA,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进行表征。生成的发夹DNA-AuNCs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通过酰胺反应结合到羧基化的CdTe QDs。CdTe QDs与AuNCs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导致了CdTe QDs的ECL的猝灭。当辅助DNA和miRNA存在时,连接酶能选择性地将发夹DNA上的两条链连接成长的DNA-RNA杂交双链。由于ERET受到阻断,ECL信号恢复。作为比较,当直接地打开目标发夹DNA的时候,短的作用距离导致强的ERET,因此ECL的发射信号很弱。基于距离决定的ERET,一种信号增强的ECL体系被用于miRNA的检测,且具有6个数量级的宽线性范围和高的特异性等优势。该生物传感器总的检测处理时间约为70分钟。通过用不同的序列来取代发夹DNA,这种策略作为一种信号转导的新方法可以方便地扩展到其他miRNA和短DNA的检测。二、镁离子DNA酶触发的比率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通过镁离子DNA酶来调控鲁米诺和硫化镉量子点(CdS QDs)的ECL信号,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双电位的比率ECL检测方法。该体系由DNA酶链功能化的量子点作为捕获探针和阴极ECL发射体,鲁米诺还原的纳米金(Au@luminol)作为阳极ECL发射体,以及菁染料荧光团(Cy5)标记的镁离子底物链作为猝灭剂。在不存在镁离子时,QDs阴极ECL被CdS QDs和Cy5分子之间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同时引入Au@luminol的阳极ECL。另一方面,在镁离子的存在下,该酶切割底物链,然后释放Cy5和Au@luminol,导致了CdS QDs阴极ECL的恢复,以及阳极ECL的下降。基于在两个不同激发电势的ECL强度比值,这种方法可以测量镁离子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 gM至10 mM,而且成功地应用于Hela细胞提取物中镁离子的检测。DNA酶触发且电位分辨的比率ECL策略将为生物传感和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可靠灵敏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4-05-28)

量子共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探讨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对37例患者给予量子芯灸片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有效率达75.68%。故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较佳,值得临床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共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胡娟.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生化分析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孙飞,安虹,杨仁贵,张登科,黄庆恒.量子共振芯灸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

[3].陈现平.共振光散射法和碳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选择性检测全氟化合物[D].西南大学.2017

[4].金龙哲,林花,王霞,车成来.东北斜纤孔菌的药理作用及量子共振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6

[5].宋凡.级联型叁能级原子双模共振系统中量子纠缠产生机制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

[6].李家林.CdTe量子点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6

[7].王新宇.对丙基苯酚量子理论计算及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分析[D].山西大学.2015

[8].梁万军.荧光、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研究CdTe量子点与抗生素和DNA的相互作用及分析应用[D].西南大学.2015

[9].何莉,吉婧,李玲玲,朱俊杰.基于量子点双层膜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免疫分析[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2014

[10].程艳.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D].南京大学.2014

标签:;  ;  ;  ;  

量子共振分析论文-胡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