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霞[1]2003年在《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表现》文中研究指明殖民主义从来就不是单纯地经济剥削与掠夺,它是在种族和文化的优越感与文化霸权的掩盖下出现的一种侵略剥削模式。殖民主义在欧洲国内被合法化为“教化野蛮人”。在《黑暗之心》这部小说中,康拉德在试图抨击殖民主义者的罪行时,无时无刻不显示出殖民主义者的种族和文化优越感,暴露了一个殖民者的心态。在康拉德的笔下,非洲黑人被扭曲为没有历史、没有文明、没有人性、也没有民族自尊的、原始的、野蛮的“食人生番”,从而无意中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也使康拉德成为其他殖民主义者的帮凶。文章共分6章。第一章介绍对《黑暗之心》几种比较盛行的评论。(一)这部小说被评价为精神分析的经典之作。(二)它被评价为从文明的束缚到死亡冲动的认识之旅。(叁)它被女权主义者评价为歧视女性。(四)它被认为是一部种族主义作品。(五)它被认为是反殖民主义的小说。第二章介绍殖民主义的文化基础和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理论。(一)殖民主义的文化基础。殖民主义不是简简单单的经济剥<WP=7>削,它建立在一定的殖民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之上。在欧洲,殖民主义被美化为“教化野蛮人。”(二)新历史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必定是线行发展的,进步的,而新历史主义学家认为历史没有目的或目标,充满了不定的变数。所谓的进步与否,正确与否只是一种定义,以此适应统治的需要。新历史主义学家还认为个人受他所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反过来影响着这种文化。第叁章简要介绍康拉德少年丧失家园的经历以及成年非洲之行。(一)康拉德少年丧失家园的经历。他少年的经历使他同情受压迫的其他人。(二)康拉德的成年非洲之行。他的非洲之行直接为写作《黑暗之心》提供了素材。第四章是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用新历史主义文论从文化的角度,讨论了康拉德的殖民主义特征。(一)非洲人的形象被康拉德扭曲了。(二)非洲人和他们的大陆成为导致白人堕落的根源。(叁)康拉德对“教化野蛮人”这种使命的态度。(四)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第五章从康拉德的欧洲帝国主义文化背景分析了他具有文化殖民主义特征的原因。<WP=8>第六章是结论,说明康拉德以白种人的高傲把非洲人刻画为没有文明、没有历史、原始的、野蛮的食人生番,无意间正好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求,暴露了他的殖民者的心态。但是,殖民主义只是康拉德无意识的副产品,反映了他的局限性
胡强[2]2006年在《“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爱德华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康拉德不仅继承了由亨利·詹姆斯开创的英国小说实验与改革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和英国文学国际化的倾向。对于理解二十世纪英国以及西方的文学、历史与政治,康拉德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康拉德研究史清晰地显现了康拉德整体研究的发展趋向。特别是近20年来各种批评理论的迅速发展,也给康拉德及政治叁部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维度。但是把政治叁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成果似乎并不多见。本论文以焦虑、道德和政治叁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试图揭示康拉德如何通过这叁部作品表达了一种焦虑意识,以及这种焦虑意识与康拉德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与爱德华时代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联系,同时结合康拉德的书信、传记资料进一步审视潜藏于文本中的作者的矛盾文化心态和道德伦理取向。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首先回顾和分析了西方与中国近一百年来康拉德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政治叁部曲的研究正呈现出一种从研究边缘向研究中心移进的态势。康拉德的研究史可以说是一种争议和论战史,正是这种争议和论战不仅形成了极富思想史特色的康拉德批评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发展趋向,同时也使得康拉德研究成为了近年来欧美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第一章主要分析《诺斯托罗莫》。《诺斯托罗莫》被公认为是康拉德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甚至堪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比。主人公之一高尔德深受十九世纪流行的乐观主义社会进步观的影响,坚信物质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手段。他为实现自己的“进步”理想而费尽心机,但最终却蜕变为物质利益本身狂热的追求者。主人公之二诺斯托罗莫把理想的自我建立在空洞的主观幻想之上,满足于虚幻的荣誉感,最终也变成了物质利益的忠实奴隶。主人公之叁德考得是一个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理想主义者。他身上所体现的怀疑主义不仅是康拉德创作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也是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的一种主导精神倾向。本章第一节通过对小说中物质利益与道德理想主义矛盾关系的剖析,探讨了康拉德对工业化、现代化的负面后果、价值观的变迁、人的异化等诸多社会、
晏玉屏[3]2010年在《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在文学界被奉为经典之作,在北美,欧洲大部以及其它说英语的国家,它被定为大学教材中必选的内容。但是,这部中篇小说的地位在文学界也存有争议。自它发表以来,它一直被奉为反殖民主义的经典之作,因为它记载了在康拉德的同时代作家作品中听不到的声音。许多文学评论家也认为该小说含有种族主义的色彩,其中以钦努阿·阿彻比为典型代表。这部中篇小说也吸引了其它文学流派的文学批评家的注意。在他的《文学与人生札记》中,康拉德指出“小说就是历史,是关于人类的历史,否则的话,它什么也不是。”《黑暗之心》所记叙的故事与作者在刚果的旅行经历极为相似。它描写了非洲本土居民悲惨的生活境况。该中篇小说可以被看作是非洲本土居民在英国殖民时期的一段历史。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解读《黑暗之心》,讨论历史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新历史主义者不再认为历史是文学作品的背景。相反,他们认为历史和文学之间有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在他们看来,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与他同时代的社会主流思想相流通的过程。在创作《黑暗之心》时,康拉德也与当时社会的两大主流思想相流通:帝国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爱恩·瓦特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伟大的作家都不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主流思想的代表;他们往往揭露其中的矛盾或者不公平。”尽管康拉德与当时社会的两大主流思想相流通,但是在《黑暗之心》中,他颠覆了这两大主流思想。新历史主义者关注权力的运作,并且认为权力和颠覆是共存的。虽然颠覆最终还是会被权力压制,但是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康拉德小说中的颠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历史主义者还强调文学和历史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并且认为文学有促成历史形成的作用。因此,《黑暗之心》中的颠覆主要有两大功用:醒世和生产的作用。本文用新历史主义理论解读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探讨文本中的颠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到颠覆在反抗社会主流思想的同时,也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根据该中篇小说中的颠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功能,可以看出《黑暗之心》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作品,无论是在警醒世人还是促成新的文学作品产生方面,它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彭梦丽[4]2018年在《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指出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是一位空间意识极强的作家。他对空间的书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自然描摹,更隐含他对社会和人的精神状态的思考。本文借重空间分析视角,聚焦《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吉姆爷》(Lord Jim)、《秘密特工》(The Secret Agent)和《在西方的目光下》(Under Western Eyes)四部作品,剖析康拉德小说中空间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以及考察其空间书写的意义。论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第二部分,地理景观研究。分析地理景观与康拉德人生经历之间的联系,得出迁移是康拉德人生经历的关键词。不断转换的空间经历使得康拉德产生从未抵达的感觉。第叁部分,社会空间研究。借鉴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关于空间的研究和论述,探讨康拉德笔下的殖民空间和城市空间中蕴含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第四部分,个体心理空间研究。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自我。内在的自我暗指自我的封闭、孤独、分裂等心理状态。外在的自我呈现出自我与外在世界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总结康拉德带有印象主义特征的空间认识论的基础上,指出康拉德空间书写的现代性预示和精神指向。第六部分,反思与总结。总结采用空间分析视角的意义和本文从空间角度研究康拉德小说的价值。
朱芳[5]2012年在《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黑暗之心》》文中认为约瑟夫·康拉德经典之作《黑暗之心》曾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现代小说,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篇小说,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一篇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宣言。《黑暗之心》这部作品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用史蒂芬·格林布拉特提出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着重从流通和颠覆以及历史与文本的相互作用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绪论简要介绍了康拉德及《黑暗之心》,以往国内外学者对这部经典之作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拟采用的新理论视角分析作品。第一章新历史主义理论简介,阐述了新历史主义的发展,基本理论观点,讨论了流通和颠覆的概念,为作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新历史主义中流通概念在《黑暗之心》中的体现。介绍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分析了帝国主义思潮,社会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等在作品中的流通体现。康拉德通过马洛的叙述描述了当时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马洛讲述的故事,实际上是帝国主义的统治,是欧洲人对非洲人及其文明对原始黑非大陆的统治。康拉德在作品中对原始非洲大陆及土着黑人的描写中指出了白人的种族优越感。第叁章讨论颠覆在作品中的体现,这部小说对文学,非文学作品以及对所处时代的影响。颠覆是对社会主流思潮的反叛。康拉德在作品中揭露并批判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贪婪残酷行径。第四章讨论这部作品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作用。这部作品引发了殖民地人民对帝国主义殖民剥削的反抗。最后是结语,通过用新历史主义的概念对这部小说的分析,总结历史与文本的相互作用。
罗杰鹦[6]2010年在《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小说的视觉召唤》主要讨论的是发表于1860至1920期间,与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叁方面相关联的,分别由爱略特、哈代、劳伦斯、福斯特、康拉德、伍尔夫、詹姆斯等作家创作的英国经典小说。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唤起,即语言描述的视觉想象性,源于作者的视觉经验。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文本、历史图像的审美类比,绘画媒介,或曰绘画手段在小说的运用,说明视觉形式、感知、思维,通过记忆、情感、直觉,往往反映一种唤起的情感。视觉感知也常常意味着一种生动的、合理的,犹如特定时空的艺术在现实中的再现,从而揭示绘画艺术或绘画艺术所启发的视觉经验对小说写作的影响。审美类比表达了艺术间的内在关系,增添了小说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新维度,而这一切扩大了小说创作的潜在可能性,使其具有包含视觉艺术的再现特征。论文按照英国小说发展的进程分为十章:从研究哈代、爱略特小说中荷兰绘画的再现性,劳伦斯、福斯特本人视觉经验之于其创作的影响,福斯特小说中视觉媒介的使用,到康拉德、伍尔夫作品中视觉隐喻的特征与绘画元素的体现,直到詹姆斯、马奈、托马斯·曼小说与绘画所构成的现代主义叁联画,阐释现代主义视野下绘画与文学的关系已经上升到文化整体性研究。论文以当今图像转向时代文学终结论的大讨论为背景,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说明文学不但不会消亡,而且将与图像一起互为阐释,互为借鉴,作家与画家将创造出更为经典的作品。研究分析图像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角度,更深入而全面地分析从哈代到伍尔夫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期间英国小说具有的视觉特征,阐释并论证视觉艺术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在文本构建中的“挪用”而赋予小说新的视觉冲击、感性、知性及智性元素,使小说秉承浪漫色彩及多元风格的同时,亦兼具绚烂、逼真、生动的视觉意象,以及绘画与文学游离于现实和想象裂隙间的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希望绘画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能够对推动学术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赵亮[7]2011年在《流亡的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萨义德及关于他的一切,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个符号、一种语言、一个标签。时至今日,他仍呈现出可怕的开放性,分裂着世人的意见。人们习惯于对他的经验背景津津乐道,或过分强调经验对其批评的影响作用,或过分强调经验的虚伪性,甚至陷入批评价值的经验决定论。当涉及他批评的具体观点方法时,则多习惯于将其置入谱系归类,或立即寻找当下借鉴意义。这里试图开展另一种工作,就是探索萨义德的批评——甚至他本人思维的独特性,或可称之为内在逻辑。根究这种逻辑的成因,会把问题引向无法论证的心理分析,而这里只就其外观进行研究。这种逻辑以经验为掩体,其实凌驾于所谓经验之上,甚至牢牢控制着萨义德对自我经验的再创造;这种逻辑贯穿于他的文学批评、音乐批评乃至政治批评,它真正形成着萨义德看似只有态度和立场的批评架势下的微观方法,并真正映射出其意图;另外,这种逻辑也存在变化,因为它跟个体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它也会呈现出晚期风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后,对这种逻辑的检视跟思考甚至比就事论事更加紧要,因为后者可以纠正,而前者只能依靠自省,这是它提示给所有人的关键问题。而对这种逻辑进一步检讨以激发其正面价值,则要联系作为掩体的经验,正确看待经验,可以促进正确反省潜在逻辑这只“域外之爪”。
刘惠玲[8]2011年在《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德华·W·赛义德是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他的《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等着作在二十世纪的西方乃至世界文论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自1978年以来,赛义德及其作品成为人们的热门研究议题。由于赛义德思想的复杂性和研究者问题意识的多样性,因而对赛义德的研究和评论呈现出跨学科性特点,有纯文学研究、社会政治批评,文化历史的观照、后殖民视角的研究、也有语言分析、心理分析、女性意识方面的研究。但是,从话语视角对赛义德东方主义进行具体而系统的研究;或者说以赛义德东方主义为研究对象,在东方主义这个范围内讨论话语理论的一些特点及其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意义的研究极其缺乏。虽然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赛义德东方主义话语分析的重要意义,但深入而具体的解读并不多见,系统的研究成果尚未看到。本文在考察研究现状、反思各种疑问的基础上,提出从话语维度下对赛义德东方主义进行研究的命题。本文围绕“赛义德怎样将话语理论运用于东方主义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以福柯的话语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重点对东方主义的话语表征,东方主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东方主义的话语抵抗进行考察,通过探析其表层特征,挖掘其内在机制,以实现对作为话语的东方主义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具体分析中,采用赛义德所提倡的“现世性”文本分析法,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东方主义作品纳入研究的范围。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赛义德东方主义话语的基础问题进行理论概述,重点阐释了福柯的话语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福柯为赛义德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概念,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使赛义德走出福柯的“微观权力”话语理论的局限。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赛义德将东方主义研究置于自古典时期以来西方关于东方的观念的语境中,置于西方对东方通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新殖民主义实行宰制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揭示殖民霸权与知识生产的相互依赖和巩固关系。第二章是对东方主义的话语表征进行研究。主要着眼于对“他者化”的东方言说特征和“否定性”的东方言说策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从表层结构揭示东方是怎样被表述的,揭示知识与权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东方主义主要将东方以“女性化”、“邪恶不变”和“愚昧混乱”叁种“他者化”的话语形式呈现,并重点以“归化”、“总括性陈述”和“二元对立的比较”叁种否定性策略来实现他者化表征。这种“他者化”的言说是西方文化走出自我焦虑和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方式与策略。东方主义并不是对“东方”的真实呈现,而是“西方”处置“东方”的种话语构建和话语闸释体系。第叁章是对东方主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的研究。本章重点从形象再现体系和霸权意识形态体系两方面来挖掘东方主义的内在运行机制以揭示东方主义是话语、权力和知识叁者密切结合的产物。一方面,东方主义不是关于东方的客观知识,而是东方主义者根据文本选择性地进行过滤、整理、重排的一种文本建构,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系列修辞运动,是东方主义者所设计的一种普遍性陷阱;另一方面,东方主义是一个政治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的领域,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相互为用、相互促进。总之,东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伪装,更是一种强权下的意识形态,是西方权力意志施加于他人的产物。第四章是对东方主义话语抵抗的研究。赛义德充分认识到精神形式的文化非暴力革命的重要性,并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运用到对民族问题的分析之中。本章主要论述赛义德的文化非殖民化思想和他提山的文化抵抗策略。由于意识形态权力侵占下而形成的知识、文化都有一种想统治他人的欲望,试图通过打压、贬低甚至排斥其他文化来证实本民族文化的存在。因此,赛义德主张应站在人类整体文化建设的高度去抵抗帝国主义话语下的文化殖民与文化霸权,以一种超越民族文化的世界精神来构建人类社会。“对位阅读”和“反叙述”是赛义德提倡的争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赛义德揭示了东方主义话语的人为建构性,揭示了话语、知识与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传统东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开拓了一条文化批评的成功之路,为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关系以及当下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与新尺度。
参考文献:
[1]. 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表现[D]. 曾霞. 河南大学. 2003
[2]. “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 胡强. 浙江大学. 2006
[3]. 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 晏玉屏.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 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空间书写研究[D]. 彭梦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5].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黑暗之心》[D]. 朱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 罗杰鹦. 中国美术学院. 2010
[7]. 流亡的诗学[D]. 赵亮. 浙江大学. 2011
[8]. 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 刘惠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新历史主义论文; 康拉德论文; 黑暗之心论文; 东方主义论文; 视觉文化论文; 文学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后殖民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