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冷战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冷战,时期,澳大利亚,大韩民国,美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
后冷战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柱,杨楠[1](2019)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演进:基于战略惯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初期,基于捍卫国土安全、维持权力平衡、遏制"流氓国家"、建立民主和平、协助海外盟友"五大支柱",美国政府在短期内规划并实践了以维护美国"首要地位"、建构并主导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目标的大战略。在短期内,对大战略既定路径的遵循有助于美国实现其全球利益。但从长期看,对大战略的路径依赖使其内部出现了战略惯性,其直接结果是决策精英群体难以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整和克服。对美国大战略惯性的考察可以置于组织战略惯性的视域下进行,其产生并逐步增强的因素源于美国政府的遵守承诺、固化认知和有限理性。从老布什政府到克林顿政府,美国大战略惯性得以形成并逐步深化。奥巴马政府意识到了惯性对美国大战略的掣肘,但在调整过程中却陷入困境。特朗普执政后,将"克服惯性"作为大战略转向进程的核心理念与首要要务。尽管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改革进程遭遇诸多阻力,但至今仍未停滞,且日趋深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叶晓迪[2](2019)在《制衡不足与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反制衡机制:“一霸四强”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后冷战时代对美国单极地位制衡不足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传统均势理论和制衡行为的反思。作为对美国制衡不足这一现象的解释,根据不同的理论视角,文章将现有文献区分为相对实力差距论、安全威胁论、制度和观念作用论、集体行动困境论以及美国反制衡论等学派。其中,学术界对前四个学派的讨论已经相当深入,但关于"美国反制衡"与制衡缺位的内在逻辑的讨论,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解释机制。有鉴于此,文章以结构现实主义作为理论基底,试图建构"一霸四强"的分析框架,用以分析美国在后冷战时代对其他几大强权采取的反制衡运作逻辑。文章认为,作为单极体系中的霸权国所具有战略主导性与能动性,美国在与其他四大行为体(欧俄中日)的策略互动中占有先动优势:在霸权国与崛起国相对实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美国能够有效地使用"推卸责任"的策略,使四大次强行为体之间彼此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制衡国家集团的出现,以达到反制衡的战略效果;当霸权国与崛起国相对实力差距缩小时,美国还可以发动先动优势,将制衡压力转移至崛起国,并将"推卸责任"增幅至战略制衡,从而遏制崛起国的强势崛起。(本文来源于《当代亚太》期刊2019年03期)
慈春洋[3](2019)在《后冷战时期韩国强化韩美同盟的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美同盟于1953年签订《韩美共同防御条约》以来,截至到现在己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从美国的东亚军事同盟体系视角看,韩美同盟是这一体系的重要一环。当然,韩国与美国建立以及强化双方的军事同盟,不是不求报酬,而是从同盟关系当中获得了军事安全保护,经济援助。韩美同盟虽然在建立发展过程当中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基于国际环境、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特别是冷战后,韩美双方的共同利益逐渐增多,韩美同盟走向不断强化。同盟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韩美同盟拓展安全合作机制,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军事演习,双方开展特定议题层面的安全会议;第二,韩美同盟加强各领域合作,丰富同盟内涵,具体包括朝鲜半岛问题合作,经贸合作,网络空间、太空领域的合作;第叁,韩美同盟模式再定义,同盟关系向全面战略同盟、自主合作同盟、多边同盟方向发展转变。本文依据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从韩国角度出发分析韩美同盟后冷战时期的强化发展的动因。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是一种跨层次分析理论,致力于解释单元行为体的国内政治要素和行为体所处的体系环境之间的如何互动的,将体系层次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单元层次因素作为干预变量,分析国家的内部结构如何对外在威胁和机遇进行过滤,国家领导人如何评估威胁、制定战略、动员社会资源以及支持这些战略,从而建立一种解释国家行为的外交政策理论。究其韩美同盟强化的动因,首先,体系层次动因,即韩国面临美国全球战略的压力和日益加剧的安全威胁,包括朝鲜威胁和对中国的崛起的错误认知。其次,是韩国国内诸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即国内层次动因。韩国以韩美同盟谋求国家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军事利益,政治利益。另外,韩国政治精英的推动和社会认同的潜在作用也对同盟强化产生了影响。韩美同盟在后冷战时期出现的这种强化趋势对国际和地区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韩美两国而言,会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将继续维持全方位的同盟关系。就对中国的影响而言,韩美同盟的强化不仅加剧了周边安全压力,还会为美国重返亚太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了阻碍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加以应对,一方面与美国继续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防止双方战略误判,为我们争取和平崛起时间,另一方面积极为周边各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物品,深化周边各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0)
章星星[4](2019)在《后冷战时期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大国和难民接收大国,难民问题一直是困扰其边境安全和海洋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澳大利亚的难民来源发生变化,澳政府的难民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总体上看,澳大利亚的难民政策在经历了陆克文政府相对温和却短暂的回暖之后,呈现出日益保守和收紧的趋势。影响澳大利亚难民政策变迁的因素是多元的。就国内因素而言,首先,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走势主导了难民政策变迁的总体走向;其次,难民问题一直是国内政党之间斗争的焦点,澳大利亚主要政党围绕着难民问题而进行的政治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难民政策的走向。就外部因素来说,基于人道主义的诉求,国际人权组织不断地向澳大利亚施加压力,迫使澳大利亚调整其接收和安置难民的对策;同时,中等强国目标驱动下的澳大利亚致力于塑造自身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使得其难民政策不止受国内政治影响,更与美国、中国及南太平洋岛国的双边、多边外交关系紧密相联。在这一漫长而复杂的政策变迁过程中,激烈的党派斗争使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效用大打折扣,国内日益抬头的极右翼势力也在左右着民众对待难民的态度。尽管澳政府极力维护澳大利亚的国际形象,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在难民接收问题上陷入了人道主义困境,澳大利亚难民政策中愈益凸显的区域性霸权思维也对这个倡导“全球治理”的时代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吴炳守[5](2019)在《后冷战时期的历史教育和教科书叙述——韩国冷战史研究与教育应用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序言常说,以1989年为界,西方正式追求后冷战的史学观点,与之相反,东亚地区并非如此。1990年以后,在欧洲对近代史反思的同时,追求新的地域和世界统合的历史观点,东亚则反而强化以本国为中心的史学观,深化了以历史和领土问题等为中心的"冷战的矛盾现象"。人们将其原因归咎于美国和中国等冷战帝国尚未解体的地区状况。但是最近韩朝、朝美关系的变化所显示的那样,东亚地区的后冷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实际上1990年以后,东亚地区后冷战的倾向较为明显。可以说中(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9年01期)
傅莹[6](2018)在《是狐狸还是刺猬?——从加迪斯《论大战略》看美国后冷战时期的得失》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学者约翰·加迪斯2018年4月出版新着《论大战略》(On Grand Strategy),讨论战争和战略的逻辑,书中引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孙子的思想,展现东西方战略逻辑的跨文化关联性。狐狸和刺猬式思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8年22期)
李玲[7](2018)在《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在此地散布着许多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其脆弱性,易受战争攻击,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近年来中东战争频发,尤其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的战争,给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后冷战时期战争对中东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其中包括蓄意破坏、有组织抢劫和非法贩运文物,许多文物流失海外,虽然部分文物返回本国,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找到。因此,中东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早开始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而对武装冲突期间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相关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刑警组织、欧洲联盟相互合作,为阻止中东世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及文物的贩卖而作贡献。中东地区的战争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集中对伊拉克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伊拉克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伊斯兰国的破坏,破坏程度之大和范围之广,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叙利亚内战对其的破坏,多处文化遗产遭受破坏及文物的贩卖。本文分叁部分对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况,叙述了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型、特点及目前处境与现状。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战争对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这里重点介绍了战争对伊拉克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其中伊拉克世界文化遗产破坏的程度和范围较大。第叁部分主要介绍战争破坏下的中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包括国内利用叁维模拟技术和信息和数据收集对其进行保护,国际组织保护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理会和大会对其的保护,国际合作的保护通过扣押和没收事宜及返还、归还和遣还事宜。综上,笔者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尤其是对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论述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破坏的程度以及保护措施,以期填补目前国内关于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国际国内对其保护的空缺,完善国内对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相关问题研究,为国内众多关于这方面研究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30)
巨慧慧[8](2018)在《后冷战时期亚历山大·杜金的欧亚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毕洪业在《俄罗斯研究》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杜金的欧亚思想明确强调对欧亚大陆的扩张性整合和与美国的对抗,具有明显的激进色彩:第一,所谓"心脏地带"论。从战略角度出发,俄罗斯是典型的大陆国家,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具有与欧亚大陆一致的独立地域结构,其战略利益、主权及国家安全必然与整个大陆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欧亚大陆周边国家显然都不具备这种地理优势;从全球地理结构出发,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的对抗决定了海洋性西方和大陆性东方地缘战略利益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未来的世界将是海洋国家联盟和陆地国家联盟对抗的两极模式,而不是亨廷(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05期)
张宁[9](2018)在《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持续40多年的冷战格局就此结束。冷战的结束使得国际体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更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尼)澳安全合作是现代国际体系中两个中等强国安全合作关系的典范,安全合作的基础源于两国客观上存在威胁和主观上存在追求安全的恐惧。伴随着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所面临的威胁更多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跨越国界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为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议题,也促使两国对国际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思维视角。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后冷战时期国际风云变幻下国际关系分化组合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这一典型的安全合作内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为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结合冷战后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国际大背景和两国维护周边安全利益诉求的现实国情,揭示两国安全合作的具体内容、合作形式、合作层次和合作领域,客观分析两国后冷战时期安全合作的主要因素并客观评价。本文内容从逻辑层次关系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说明了研究该主题的目的与意义;以冷战为分界线,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后冷战时期印(尼)澳研究的学术概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高度概括了印尼与澳大利亚关系的历史及现状,为研究后冷战时期印尼-澳大利亚安全合作提供完整真实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的具体内容。首先从两国的安全需要、区域形势的新变化与国际体系的新变革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后冷战时期印尼-澳大利亚开展安全合作的背景,说明了后冷战时期印(尼)澳安全合作始于内部国家安全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发展,内因与外因的交织贯穿整个安全过程。其次,主要以后冷战时期印(尼)澳签署的四件安全协定为蓝本,阐述了传统安全合作的四点具体内容,其中具体内容分别是两边建立磋商安全的协商机制、共建雅加达执法中心维护双边安全、开展高层次、多形式双边防务合作与扩展国防和安全合作范围。不断深化地两国安全合作,紧着历史年轮的转动,实现了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安全和防务挑战。最后,详细讲述了后冷战时期两国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合作领域内的合作内容。20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所面临的更多的是国际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威胁经济、生态与社会安全的非传统问题,两国积极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经济安全与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新思维、新视角,提升双边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治理能力,保障自身与国家和平稳定。第叁部分为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的影响,主要从对双边国家安全需要、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边地区及其对中国东南周边安全带来的一定消极影响等视角进行了剖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印(尼)澳安区合作关系与地区未来的走势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杨书坛[10](2017)在《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以色列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人与犹太人的往来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历史上的友好往来为后来日本与以色列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1973年,日本在能够保障自身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面对阿以冲突坚定的站在美国和以色列一方,日以关系相对稳定。1973年,中东国家引发的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为保障自身安全,日本在阿以问题上转变立场“亲阿反以”,日以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对中东能源依赖性的降低以及巴以冲突的缓解,日以关系开始有所回温。在经济交往方面,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两国间的经贸往来非常有限。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日以两国的关系因受日本能源安全的影响,长期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后冷战时期,在美国积极推动、日本中东政策转变、阿拉伯世界分化以及以色列探寻新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以关系在1992年实现了正常化,双边往来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日本积极参与中东事务,日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日以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日本与以色列的关系虽会受到能源安全、中东局势以及市场因素的制约,但仍有机遇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经济合作仍是加强双边往来最主要的形式,两国经贸关系会持续向好。随着科技创新与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作用的日益凸显,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也会进一步加强。此外,随着日以军事领域交流往来的增加,日以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机会也将增多。(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12-01)
后冷战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冷战时代对美国单极地位制衡不足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传统均势理论和制衡行为的反思。作为对美国制衡不足这一现象的解释,根据不同的理论视角,文章将现有文献区分为相对实力差距论、安全威胁论、制度和观念作用论、集体行动困境论以及美国反制衡论等学派。其中,学术界对前四个学派的讨论已经相当深入,但关于"美国反制衡"与制衡缺位的内在逻辑的讨论,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解释机制。有鉴于此,文章以结构现实主义作为理论基底,试图建构"一霸四强"的分析框架,用以分析美国在后冷战时代对其他几大强权采取的反制衡运作逻辑。文章认为,作为单极体系中的霸权国所具有战略主导性与能动性,美国在与其他四大行为体(欧俄中日)的策略互动中占有先动优势:在霸权国与崛起国相对实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美国能够有效地使用"推卸责任"的策略,使四大次强行为体之间彼此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制衡国家集团的出现,以达到反制衡的战略效果;当霸权国与崛起国相对实力差距缩小时,美国还可以发动先动优势,将制衡压力转移至崛起国,并将"推卸责任"增幅至战略制衡,从而遏制崛起国的强势崛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冷战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柱,杨楠.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演进:基于战略惯性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叶晓迪.制衡不足与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反制衡机制:“一霸四强”的分析框架[J].当代亚太.2019
[3].慈春洋.后冷战时期韩国强化韩美同盟的动因研究[D].延边大学.2019
[4].章星星.后冷战时期澳大利亚难民政策的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吴炳守.后冷战时期的历史教育和教科书叙述——韩国冷战史研究与教育应用可能性[J].中学历史教学.2019
[6].傅莹.是狐狸还是刺猬?——从加迪斯《论大战略》看美国后冷战时期的得失[J].世界知识.2018
[7].李玲.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8].巨慧慧.后冷战时期亚历山大·杜金的欧亚思想[J].学术交流.2018
[9].张宁.后冷战时期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安全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0].杨书坛.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以色列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