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含油气系统论文_白桦,张建国,康博,钱利,闫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含油气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盆地,系统,油气藏,地质,塔吉克,石炭系。

古含油气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白桦,张建国,康博,钱利,闫志军[1](2019)在《缅甸沙林凹陷含油气系统及C & Y油田深层勘探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C&Y油田深层的勘探潜力,利用地震、岩心和探井资料,对沙林凹陷构造、沉积储层和烃源岩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凹陷在上新世构造定型,形成大量与断层相关的背斜圈闭;断层是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蓬当组和姚河组烃源岩为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在埋深超过2 000 m后,进入生油窗;主要砂岩储层为渐新统巴当组、鄂霍明当组和中新统标贝组;岩心实测含油饱和度与孔隙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在储层埋深超过2 000 m的深层依然发育孔隙度超过20%的储层;凹陷中部的烃源灶能为C&Y油田深层始新统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考虑到距离烃源灶较远的X区块在始新统富集油气,距离烃源灶较近的C&Y油田深层始新统背斜圈闭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推测凹陷其他油田深层始新统也具有一定的滚动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郝明,张建龙,谭富文,付修根,王振华[2](2019)在《含油气盆地的叁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支持油气资源基础性地质调查、重点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为目标,利用空间数据技术和基于Creatar Globe组件的地下空间叁维可视化技术,将含油气盆地地质勘探调查成果统一在叁维可视化信息平台中,面向地质调查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集地表、地下空间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叁维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以羌塘盆地和半岛湖重点区块为例,通过多尺度叁维地质信息综合展示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盆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查询、分析的可视化环境,提供不同视角、尺度范围、专题组合的叁维地质视图显示,帮助提高各业务环节间的协同性,消除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偏差,实现勘探科学部署、评价方案优化,从而提高勘查区块调查评价总体水平。(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9年08期)

邓秀芹,张文选,李文厚,孙勃,周新平[3](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叁迭统沉积充填特征与延长组低品位含油气系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构造-沉积耦合特征入手,分析中—晚叁迭世鄂尔多斯内陆拗陷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建立"夹心千层饼"式沉积充填结构模式,着重研究低品位石油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沉积作用对低品位石油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从源储组合类型、不同类型资源分布、成藏动力、含油丰度与规模等方面对比分析低品位油气藏的特征。研究认为,延长组低品位资源为多类型混合共生资源,具有立体迭置成藏的特征;以湖盆中部长7为"核心",向上、下地层及两侧地区,低品位资源由非常规页岩油气、致密油逐渐变成特低渗、中低渗透油藏,含油丰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翟志伟,杨红梅,张狄杰[4](2019)在《柴北缘东坪地区深层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成藏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边缘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近期勘探实践表明,柴北缘东坪地区深层发育基岩风化壳和路乐河组底砾岩两大含油气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两大含油气系统中烃源供给子系统、储盖组合子系统、油气运聚子系统的地质特征,同时利用东坪地区虚拟井地层埋藏史、生烃史模拟结果,分析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建立了路乐河组和基岩风化壳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相邻的坪东凹陷和昆特依凹陷侏罗系地层是两套含油气系统的主要供烃中心,连片的厚层砂体、区域性不整合面是油气横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围绕侏罗系大型生烃凹陷,立足阿尔金山前古构造(古斜坡),寻找大型煤型气田是东坪地区实现突破的勘探新思路。喜山期活跃的深大断裂为油气的纵向输导提供了通道,在古隆起和古斜坡背景下形成了以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类型的天然气聚集区,沿油气运移通道分布的复合圈闭是东坪地区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07期)

赵贤正,蒲秀刚,姜文亚,周立宏,金凤鸣[5](2019)在《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勘探突破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大港油田探区内歧北潜山、乌马营潜山多口井石炭系-二迭系、奥陶系获得油气重大发现,潜山勘探重大突破揭示渤海湾深层古生界为新的含油气系统,通过重新评价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储盖组合及圈闭,发现油气源以来自石炭系-二迭系煤系烃源岩为主。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南部古生界保留较完整,发育上古生界碎屑岩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两类储集体,与石炭系-二迭系煤系烃源岩形成有利的源储组合。石炭系-二迭系煤系烃源岩丰度高,干酪根以Ⅱ2—Ⅲ型为主,局部发育Ⅱ1型;多期构造运动造成煤系烃源岩具有两期生烃过程,其中孔店组沉积期至今为二次生烃期,该期大规模的油气充注、有利储盖组合与稳定构造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富集程度。按照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新一轮综合评价,渤海湾盆地古生界原生油气资源规模超万亿立方米,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尤其是石炭系-二迭系含油气系统的勘探突破对渤海湾盆地相似领域的油气勘探具有启示意义。图12表4参29(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倪仕琪,王志欣,宋继叶[6](2019)在《南海西纳土纳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与勘探前景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纳土纳盆地是南海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根据含油气系统"从源岩到圈闭"的核心思想,本文以盆地油气田的最新资料为基础,结合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程,运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对盆地内主要含油气系统进行分析与划分,且在空间上圈定含油气系统展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深入剖析油气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探讨未来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及重要勘探领域。研究表明,西纳土纳盆地发育4套含油气系统,Belut-Gabus/Arang/Belut(·)含油气系统和K/J-Arang(·)含油气系统是最重要的含油气系统,分别富集了盆地内46. 1%和45. 0%的油气可采储量。区域上,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Anambas地堑和Penyu次盆东部;层系上,油气主要储集于上渐新统和下中新统;油气藏类型上,油气富集于挤压背斜和披覆背斜等构造型油气藏中。油气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主力烃源岩展布、区域盖层与油气运移路径、反转挤压和基底隆升运动。综合分析认为,Penyu-Penyu(·)含油气系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储层砂体预测和凹陷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该含油气系统的未来勘探重点。(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肖庆晖,于飞[7](2019)在《大港南部首个规模气田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肖庆晖 通讯员于飞)“咱们南部也有天然气田了!”1月21日,大港油田采油叁厂聚鑫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赵兴君兴奋地说。营古2井和营101X1井位于大港南部乌马营地区,是大港油田在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高产气井。据悉,这(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01-24)

[8](2018)在《“深层—超深层含油气系统”AAPG国际地质技术研讨会(GTW)在北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0月26—28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联合举办的"深层—超深层含油气系统"国际地质技术研讨会(Geoscience Technology Workshop)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明祥出席并讲话,AAPG科技发展部主任Susan Nash、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治(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凯逊,韩淑琴,王宗秀,陶崇智,韩凤彬[9](2018)在《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资源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是中亚地区常规油气具有良好勘探潜力的前陆迭合盆地之一。基于最新的数据资料,应用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阿富汗—塔吉克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评估了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并探讨了油气资源潜力和未来勘探领域。研究表明,盆地发育2套主力含油气系统,分别为中下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含油气系统和始新统/下白垩统—古新统Bukhara含油气系统。区域上,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西南吉萨尔隆起和苏尔汉坳陷,盆地总体表现为"贫油富气"特征。其中,74.0%的天然气储量分布在西南吉萨尔隆起,71.5%的石油储量分布在苏尔汉坳陷,几乎所有凝析油都分布于西南吉萨尔隆起。层系上,油气在侏罗系、白垩系以及古近系分布,但集中分布于侏罗系。油气分布整体表现出"盐上构造圈闭富油,盐下地层圈闭聚气"的特征,有利生储盖组合和局部构造控制盐下层系油气分布,新生代构造运动等控制盐上层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资源评价结果表明,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待发现可采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资源量分别为202.74 MMbbl、8680.15 Bcf和126.65 MMbbl,合计油当量1776.09 MMboe,最具有勘探潜力的成藏组合为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成藏组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赵静,梁前勇,张莉,钟广见[10](2018)在《基于酸解烃判别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海峡盆地西部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而前期的研究成果仅局限于地球物理方面的资料,尚缺少地球化学方面的信息来证实。本研究通过对该区晋江凹陷和九龙江凹陷的海底沉积物中酸解烃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该区含油气系统中烃类渗漏的地表响应,探讨其烃类来源,进而判别下伏油气藏属性特征,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油气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类存在两个气体来源,可能与研究区内的两套烃源岩有关,源1以油型气为主,源2则以干气为主。两个气源对研究区内两个凹陷的贡献不同,九龙江凹陷以源1为主,源2对该区存在一定的贡献;而晋江凹陷则主要为源2。(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8年03期)

古含油气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支持油气资源基础性地质调查、重点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为目标,利用空间数据技术和基于Creatar Globe组件的地下空间叁维可视化技术,将含油气盆地地质勘探调查成果统一在叁维可视化信息平台中,面向地质调查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集地表、地下空间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叁维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以羌塘盆地和半岛湖重点区块为例,通过多尺度叁维地质信息综合展示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盆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查询、分析的可视化环境,提供不同视角、尺度范围、专题组合的叁维地质视图显示,帮助提高各业务环节间的协同性,消除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偏差,实现勘探科学部署、评价方案优化,从而提高勘查区块调查评价总体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含油气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白桦,张建国,康博,钱利,闫志军.缅甸沙林凹陷含油气系统及C&Y油田深层勘探潜力[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郝明,张建龙,谭富文,付修根,王振华.含油气盆地的叁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9

[3].邓秀芹,张文选,李文厚,孙勃,周新平.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叁迭统沉积充填特征与延长组低品位含油气系统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翟志伟,杨红梅,张狄杰.柴北缘东坪地区深层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成藏规律[J].中外能源.2019

[5].赵贤正,蒲秀刚,姜文亚,周立宏,金凤鸣.黄骅坳陷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勘探突破及其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6].倪仕琪,王志欣,宋继叶.南海西纳土纳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与勘探前景预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9

[7].肖庆晖,于飞.大港南部首个规模气田诞生[N].中国石油报.2019

[8]..“深层—超深层含油气系统”AAPG国际地质技术研讨会(GTW)在北京举行[J].石油学报.2018

[9].张凯逊,韩淑琴,王宗秀,陶崇智,韩凤彬.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与资源潜力[J].中国地质.2018

[10].赵静,梁前勇,张莉,钟广见.基于酸解烃判别台湾海峡盆地西部坳陷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属性[J].物探与化探.2018

论文知识图

滦平盆地与古含油气系统演化图柴西地区含油气系统的演化台湾海峡盆地古近系和中新统含油气系统...美索不达米亚盆地综合柱状图美索不达米亚盆地位置及油气分布准噶尔盆地油气系统分布石炭系复合含...

标签:;  ;  ;  ;  ;  ;  ;  

古含油气系统论文_白桦,张建国,康博,钱利,闫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