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李国柱[1]2004年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新经济和中国加入WTO,正在改变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背景: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积极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础。随着产业关联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的凸现,越来越多的地区将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支柱产业。随着甘肃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和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必须重新审视甘肃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制订科学性、前瞻性强的发展战略;必须综合分析甘肃旅游发展条件、市场竞争态势、旅游产业定位、产业总体布局等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旅游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发展对策。 旅游规划“宏观层次拓展,微观层次深化”的发展趋势,产生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现实需求;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日趋成熟为从更宏观角度审视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问题提供了合乎逻辑的基础;在引进国外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旅游发展特点开展的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实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在方法论与内容上的不断完善与丰富,为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运用较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研究方法,在规划的层面上,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试图更多地关注区域旅游竞争力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动力和目标,建立一个“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然后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讨论,最后在总结借鉴区域旅游规划基本程序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深化研究”的研究框架。实证研究部分,通过深入分析甘肃旅游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出了符合甘肃省实际,且能实施的旅游发展战略,并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何效祖[2]2007年在《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研究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结构构建的分析,对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中国省际间旅游地评价的对比和甘肃实证分析,提出了旅游地形象设计理论和市场整合营销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理论到实证,从评价到策划,较为全面地讨论了旅游产业开发所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论文主要成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旅游地域系统结构的构建。研究界定了旅游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域系统叁个概念。对旅游地进行空间层次分类和通用类型分类。构建了旅游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前者包括基于资源—产品—市场链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体系,和基于点—线—面的旅游地内“斑缘廊基”系统空间结构体系;后者包括14个旅游产业部门、31个旅游直接相关部门、31个旅游间接相关部门、20个旅游引致影响的部门,共96个主要部门构成的产业结构框架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在理论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科学的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二是研究了旅游地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分类按照抽象的宏观分类、具象的属性分类,和国家的标准分类等3大类、37种分类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分析。对旅游资源评价按照单项旅游资源类型评价、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和旅游地资源综合开发价值评价方法,分为16种主要类型,47种主要方法或学派,进行归类综述分析。重点对国家标准《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从理论上进行全面诊断分析,理清了模糊概念,和旅游资源分类中存在的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类型细分等问题,及评价对象概念模糊、评价因子存在缺陷、因子赋值不够科学、评价过程流于主观、结论表述不够直观等局限性,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叁是旅游地评价实证研究。以现有中国旅游资源的省际对比研究成果简析为基础,设定了评价要素体系和方法,进行中国优质旅游资源赋存丰度的省际对比评价,和中国优质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省际对比研究,并对旅游资源丰度与综合价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拓展性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设计了省域内各市州旅游资源对比评价方法的概念性思路。在综述分析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多因子综合评价,旅游地竞争力单项类型评价,和基于行业需求或利益驱动的评选活动—简单化的竞争力评价等四大类型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竞争力综合多层次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四是研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DIS策划理论及其范式,摒弃了传统借用企业形象策划的CIS模式;设计出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系统广义的DMS范式,进行了甘肃实证分析,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基本范式和构成要素,结合实际,可用于各地进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和整合营销的创意策划与研究,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最后,对理论创新和实用价值予以总结,对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和本研究没有涉及的领域予以说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赵磊[3]2010年在《耗散结构机制下的区域旅游系统(RTSuDSM)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逐步转型,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历了从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政府接待事业型发展模式到由市场规律作用机制调节的市场各级主体竞争型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区域旅游系统形成和发展也必然面临着转型重组的发展阶段,从本质上推动我国区域旅游系统发展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系统由分散经济向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重大战略调整期的背景下,我国区域旅游系统的发展也必经面临重要转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的社会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区域旅游系统也必须完成从经济导向向社会导向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国区域旅游系统要在形成机制、组织过程、管理方式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区域旅游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整理分析,提出了目前区域旅游系统研究方面的五点质疑:“重空间,轻时间”、“重功能,轻结构”、“重内涵,轻外延”、“重静态,轻动态”与“重单体,轻联系”,并对以上提出的五点质疑进行简要阐释,以期进一步加深和拓宽对区域旅游系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针对本文上述提出的区域旅游系统研究中的五点质疑,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分析区域旅游系统的有利突破口,对耗散结构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RTSuDSM)的形成机理、组织过程与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必然。基于此认识,本文将耗散结构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Regional Tourism System under Dissipative Structure Mechanisms,RTSuDSM)定义为:区域旅游系统作为开放的非线性运行的复杂系统,依靠其内部子系统及要素之间行为关系导向和结构功能运行协同作用为主导,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互来进行自组织过程,以此来完成从一种有序状态到另一种新的有序状态跃迁的时空转变过程。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RTSuDSM整体演进发展的自组织过程,并初步构建了RTSuDSM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创新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五点:(1) RTSuDSM解析。首先,通过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区域旅游研究中,提出了耗散结构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RTSuDSM)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针对区域旅游系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构建了RTSuDSM结构模型,并从RTSuDSM内部非线性驱动机制、RTSuDSM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和RTSuDSM自组织发展过程机理叁方面揭示了RTSuDSM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最后,为了深刻理解RTSuDSM表征机理,本文对RTSuDSM进行了要素维、空间维、时间维与关系维四维度分析。(2) RTSuDSM熵原理分析。本文提出了RTSuDSM熵原理的重要判据——旅游系统承受阈(Tourism System Bearing Threshold, TSBT),并利用RTSuDSM熵变方程对RTSuDSM旅游系统承受阈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对RTSuDSM旅游系统承受阈进行研究,可有助于拓宽旅游系统承载能力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领域。(3)RTSuDSM发展演进驱动机制。本文从RTSuDSM演进的基础前提、RTSuDSM演进的原始动力、RTSuDSM演进的本质力量与RTSuDSM演进的内部根据四个方面分析了RTSuDSM发展演进的驱动机制。(4) RTSuDSM自组织演进协调发展。本文对RTSuDSM的自组织特征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分析其自组织形成过程和驱动机制,构建了RTSuDSM自组织运行模型,以此探讨了RTSuDSM自组织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在自组织机制下,RTSuDSM自组织的优化策略。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旅游系统承受阈作为RTSuDSM自组织的序参量,在系统竞争与协同共同作用下,主宰着其自组织整体演进行为,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自组织理论的RTSuDSM发展机理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5)宁国市RTSuDSM实证研究。本文将RTSuDSM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到安徽省宁国市旅游发展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宁国市RTSuDSM研究的必要性和战略指向性,并提出了宁国市RTSuDSM-RMPI再开发措施。本文所构建的耗散结构机制下区域旅游系统(RTSuDSM)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本文提出的RTSuDSM旅游系统承受阈由于RTSuDSM自身的复杂性便不能进行准确测度,但通过对RTSuDSM系统熵的变化情况来对旅游系统承受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旅游系统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保证RTSuDSM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对RTSuDSM发展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仅是就RTSuDSM驱动机制的普适性而言,其中还应当具体到RTSuDSM发展演进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此外,对于RTSuDSM驱动机制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丰富内容和诸多构成形态,本文仅是涉及到一小部分内容进行特别说明。(3)本文对RTSuDSM自组织发展机理的研究仅是做了初步尝试性的研究,仍有些许不足之处。比如,对于RTSuDSM自组织的研究,还需要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非平衡相变、自组织临界性与临界分叉演化等方面进行量化研究,以便对RTSuDSM自组织的研究形成更为严谨科学的理论分析体系。显然,这一研究领域充满着潜力与挑战,期待更多学者投入到对RTSuDSM自组织的研究中。(4)本文将RTSuDSM研究的初步理论成果应用到安徽省宁国市旅游发展过程中,以期指导宁国市RTSuDSM的科学合理而又高效的发展演进,不可否认,RTSuDSM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还应接受更多实证案例的检验说明,从而对其进行逐步论证和完善。

李亚兵[4]2003年在《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环境较为稳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旅游活动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旅游业也经过这半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富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大产业。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直至90年代,才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旅游产品的供给一开始便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挑战和国内市场迅速膨胀的巨大压力,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核心,发展旅游的坚实基础,因此,旅游产品开发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应用系统思维和方法分析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上的薄弱和实践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理论体系。全文共包括3大板块,其中,第一大板块探讨了旅游产品的概念、特点及其系统开发理论,详细分析影响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主要影响要素;第二大板块结合甘肃省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结构优化和创新开发;第叁大板块是以甘肃省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实证研究。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但目前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旅游学界高度重视,本文从不同角度阐释旅游产品的定义,认为其本质特征有综合性、文化性、信息性、多样性、商品性;并以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在不考虑不可控因素的前提下,对旅游产品系统开发有着较为深刻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旅游资源、空间竞争、可进入性、开发者、旅游者、经营者、区域经济、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此外,本文还结合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的两大具体途径:结构优化开发和产品创新开发。结构优化开发主要有空间结构优化、时间结构优化、要素结构优化、类型结构优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包括理念创新、文化创新、开发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内容。 本文的实证部分分析和评价了甘肃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重点从旅游产品的空间类型结构出发,运用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提出建设十大重点景区产品,沿交通干线东西延伸和南北拓展线路产品,以兰州、敦煌、天水为中心构筑叁大网络产品,并以产品的创新活力和品牌吸引力带动甘肃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李文兵[5]2003年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国内旅游业由过去的入境旅游发展到现在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叁大板块共存的形式;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加入WTO的现实,使区域旅游业竞争的格局愈益激烈,这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论文在分析了写作背景之后,从叁个层次展开对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即: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层次、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层次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层次。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层次主要由波特产业竞争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等叁个方面构成。波特产业竞争理论是基础层次中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这一核心理论基础的支持,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才能由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证研究,并形成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两个组成部分。 在理论层次部分,论文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竞争是在产业驱动、区域驱动双重结构模式作用下形成,竞争优势是区域旅游业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又是建立在区域旅游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业竞争力要素结构的分解即是对区域旅游业竞争优势的解析;旅游业生产要素和旅游市场需求状态两因素作为旅游业的供求双方,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是提高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 最后,论文以甘肃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甘肃省旅游业正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在西北地区的旅游形象阶梯中,位置极为不利;其旅游业竞争力远低于陕西,又略低于新疆,并和新疆同处西北五省区旅游业竞争力的第二层次。甘肃省旅游业竞争力培育的方向是:优化旅游业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旅游市场行为的研究、旅游企业经营实施战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的地方化、特色化及区域联合开发。

杨晓峰[6]2007年在《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旅游非优区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背景、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文化与旅游认识、客源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而导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低,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地区。在中国,旅游非优区是广泛存在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章-第3章属理论探讨,从旅游优越区和旅游非优区形成的影响因素出发,以甘肃省与中国其他30个省(市、区)作参照对比,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定位为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但区位条件差、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薄弱、游客的认知度偏低,客源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旅游非优区类型,找出了其成为旅游非优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甘肃省在旅游开发中必须选择以旅游资源为主要驱动力,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加强区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旅游形象整合设计,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人们的旅游认知度、逐步拓展客源市场。并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将我国的31个省(市、区)划分为绝对优越区,相对优越区、相对非优区和绝对非优区四种基本类型。甘肃省属于绝对非优区,这为以甘肃省为例旅游非优区实证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4章-第5章属实证研究,进一步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通过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尝试探讨适合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适合甘肃省旅游非优区特点的开发战略有:旅游精品战略、政府主导开发战略、PPT战略、旅游产品创新战略;旅游开发模式有:区域联动开发模式、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旅游圈层开发模式、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开发模式。本文以甘肃省作为进行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的典型实例,通过对甘肃省旅游非优区其基本特征的全面分析研究,总结此类地区的共性与特殊性,探索其旅游开发的一般原则和道路,以及旅游开发应该选择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以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希望能为其它旅游非优区的开发提供借鉴。

南宇[7]2013年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叁,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刘丽娟[8]2009年在《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将梯度推移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并对旅游开发的梯度推移规律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有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证了将梯度推移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梯度开发领域的可行性;第二章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区域旅游梯度开发理论体系;第叁、四章将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对旅游资源梯度开发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构建了系统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梯度推移理论体系。该理论将会对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将改变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缺乏系统理论的现状,对这一领域的理论探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梯度推移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是通过以下七个部分来探讨的:第一部分试图确立科学的旅游资源梯度评价体系;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梯度推移规律;第叁部分对旅游资源开发梯度推移的阶段与类型进行了分析;第四和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区域旅游资源梯度开发的原则和策略;第六部分探讨了旅游资源梯度推移中波士顿战略矩阵的构建方法;第七部分论述了梯度推移对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首先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旅游资源作出了梯度评价及划分,并在此基础上以梯度推移视角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河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正处于梯度开发初级阶段的结论。然后本文从旅游资源的梯度开发理论出发,选取了66处开发价值较大的的重点旅游资源,并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时序及开发原则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解决河西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多重危机,促进河西旅游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于秋阳[9]2010年在《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背后,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愈加值得关注:究竟哪些因素会成为各区域以及我国旅游产业增长的后劲来源和潜在推动力?而哪些潜在的因素又会成为制约各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瓶颈和软肋?这些问题引起人们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关注与探讨。旅游产业潜力的研究是衡量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和后续能力的一种综合测度;资料显示,既有的研究成果对旅游产业潜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定性理论框架和定量测度模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述评、概念界定、理论解析、实证评价、结论剖析和对策设计的步骤对旅游产业潜力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潜力的理论基础,产业潜力的构成要素关系到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实现与保障,产业运行取决于结构——行为——绩效(SCP)中各个要素环节的积累和互动,而产业的发展则取决于内部各个要素的增长,因此,结合产业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潜力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包括旅游产业潜力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等,并对研究回顾做了梳理和评价,据此形成了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学术界对潜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差距说”,着眼于未来的成长空间,强调潜力是将所掌握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时所能实现的理想水平与当前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二是“支持保障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能力,强调潜力即是现有的、能够保障未来发展的各项资源及其他要素的总和,是对现有各项要素所起到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的综合评价,即“支持保障力”。基于对其理论基础的剖析和相关研究的综述,本文认为,旅游产业潜力是一种非现实的、潜在的能力,是由旅游产业内一系列隐性因素所构成的、通过一定条件的刺激能够在未来得以发挥并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能力,而这一未来发展能力实际上在当前表现为支持并保障未来竞争力得以实现的一种能力和优势的积累。据此,本文进一步厘清了旅游产业潜力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关系。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对其理论基础的剖析和对既有研究成果的修正,本文将旅游产业潜力视为一个复合的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内在成长潜力(Potential of Internal Growth)、市场扩张潜力(Potential of Market Extension)和可持续发展潜力(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叁个子系统构成,从而构建了旅游产业的IMS理论分析框架;据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叁个子系统的来源,包括产业结构、产业聚集、创新能力、企业素质、市场供求状况、区位条件、制度、产业基础支撑和环境保障等方面,为下文构建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潜力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定量评价的实证层面。基于旅游产业自身关联性强的特征,本文分析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动态性、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结合上文构建的IMS理论框架分析阐明了旅游产业潜力研究所对应的产业体系范围;据此,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数据,选取了内在成长潜力、市场扩张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叁个子系统所分别对应的指标共55个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咨询剔除了相关性较小的指标,最终选定46个指标,构建旅游产业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做了评价设计,包括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模型和权重设定的方式。其次,基于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目标,选取2002-2007六年的数据并完成数据处理,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工具对各地旅游产业潜力展开分层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制度支持、资源供给、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环境保障、产业集群、产业创新能力是影响旅游产业潜力的7个主要因素;同时,根据对潜力得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拟合分析证明了旅游产业潜力对地区经济增长(GDP)的正向促进关系。根据潜力的综合评价值,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旅游产业潜力呈东部强、中西部较弱的分和态势,北京、上海、广东分居全国的前叁位;为进一步验证这一区域差异结论,本文引入八大经济区的划分方式,结果显示,当前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北部沿海经济区的旅游产业潜力最强,叁区所辖省份基本都属于东部区域,验证了上文东部强、中西部弱的分布结论:为进一步细化东部区域中旅游产业潜力的具体分布态势,本文引入东部叁大经济圈的划分方式,分析可知;当前,我国珠江叁角洲和长江叁角洲经济圈的旅游产业潜力较为突出,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位居第叁位。旅游产业潜力是由产业的内在成长潜力、市场扩张潜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构成,通过对叁个子系统内部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的具体分析可知:资源供给(贡献率20.78%)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影响最为突出;基础设施(20.61%)、市场需求(12.23%)产业规模与产业集群(13.09%与9.50%)的影响力位居其次;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0.41%)、制度支持(9.38%)、环境保障条件(3.02%)等要素对旅游产业潜力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基于各影响要素的得分和排名情况,总结出各地旅游产业潜力的提升路径。最后,本文根据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通过激活旅游产业潜力的来源、促进区域旅游产业潜力的协调发展和引导旅游产业潜力向现实层面过渡叁个方面综合提升旅游产业的潜力,以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定提供一定决策参考。潜力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为旅游产业潜力构建了一套定性的IMS理论分析框架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做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囿于数据的局限、国内外前期研究的薄弱、笔者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的局限,在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包括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评价、动态赋权、运用区域敛散性分析进一步剖析旅游产业潜力的区域差异以及构建潜力向现实层面的定性和定量转化机制等环节,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深入和完善。

尹秀[10]2012年在《基于风景道视角下的甘南藏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速地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闪亮点在完成旅游地建设和旅游产业构建之后,旅游地如何向外推广,旅游业下一步靠什么来带动全产业链,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旅游空间结构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同时,旅游地空间结构也是旅游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增强旅游地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后续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旅游地空间结构的竞争,大至一个国家地区小至一个景点企业,构建体现特色的旅游地空间结构就成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构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地空间结构一直是旅游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地把优化区域旅游功能,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特征,对区域旅游功能有巨大制约作用;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能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因此旅游地空间结构策划对旅游地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是旅游地规划的灵魂,将关系着旅游地发展的方向随着区域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已经成为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作为连接旅游空间结构的公路线,风景道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对于风景道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风景道理论与实证研究处于零散的状态,大多是为适应地方规划的需要而衍生的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协调,优化旅游产业要素配置提升区域旅游的市场影响和综合竞争力甘南州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发展旅游潜力巨大本文吸取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首先运用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体系入手,在相关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甘南藏区旅游发展概况旅游空间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甘南藏区发展风景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甘南州市旅游发展潜力和区域发展规划,提出甘南州规划思路及发展定位及具体规划措施,以期为甘南州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建言

参考文献:

[1].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李国柱.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 何效祖. 兰州大学. 2007

[3]. 耗散结构机制下的区域旅游系统(RTSuDSM)研究[D]. 赵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 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亚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5].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李文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6]. 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D]. 杨晓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7].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

[8]. 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9]. 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D]. 于秋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 基于风景道视角下的甘南藏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研究[D]. 尹秀.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区域旅游产品系统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