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的形成分析与消减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邓会元[1](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甄晓义[2](2019)在《软土地基在堆载作用下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出现了靠近既有铁路桥的填海造陆工程。这种工程会面临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即被动桩的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以“可门港填海造陆工程对南岐尾特大铁路桥的安全影响”这一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堆载条件下的被动桩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南岐尾特大桥的4个桥墩下的桩基在堆载作用下的变形、内力以及土体位移场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相关勘察设计资料给出的工况和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重点研究了土体的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桩体的水平位移、桩身的弯矩和桩身轴力在堆载条件下的响应。经计算发现,16#、60#、115#和137#桥墩桩顶的水平位移分别为113mm、85mm、98mm和10mm,均超出铁路桥梁桩基的水平位移限值的8mm。(2)对堆载条件下邻近桥梁桩基的变形和内力响应进行了分析,主要考察了堆载距离、堆载高度、堆载荷重、软土弹性模量、软土泊松比、桩身弹性模量和桩身长度等参数对被动桩性状的影响,得出普遍规律,发现桩身侧移随着堆载高度、堆载荷重和软土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堆载距离、软土弹性模量和桩身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将得出的规律与以往研究者的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基本一致。(3)运用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代表桥墩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结果总体比较接近。(4)根据桥梁桩基的变形特点,提出了控制桩基变形的措施,可以通过排水砂桩法和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或采用设置隔离桩的方法来控制其水平变形,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还可通过改变堆载荷重或堆载间距来达到铁路桥梁桩基变形的安全要求。
梁浩[3](2019)在《堆载条件下隔离膜对黄土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近几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桩基以其独有的优点,被大量地运用到地基处理中。如何避免由于黄土沉降产生的负摩擦力给桩基工程带来的危害,对于促进桩基工程的安全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桩基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单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当桩周土是含水量为20%的黄土,且黄土上有堆载、桩顶无荷载作用时,桩和土之间有无隔离膜时的桩周土与桩顶沉降、桩身应力应变及侧摩阻力变化情况。并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对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建模,又对改变桩土间隔离膜材料以及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这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归纳总结了桩基负摩阻力的作用机理,包括: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原因、中性点的分布规律、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时间效应等;(2)单桩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桩和土之间没有隔离膜时,桩身轴力沿桩入土深度是逐渐增大的,桩的中性点在桩底部,桩侧产生的全部是负摩阻力。而当桩和土之间有隔离膜时,桩身轴力沿桩入土深度,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桩的中性点位置上升,桩侧产生正摩阻力;(3)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对室内模型试验进行模拟,得到桩土之间没有隔离膜时,计算结果和试验测得的数据相比,当桩周土堆载分别为0kPa、3kPa、6kPa、9kPa时,试验计算出的桩身轴力最大值分别比数值模拟的要小28.5%、17.7%、16.25%、18.24%,而另外几个点处,试验计算得出的桩身轴力要比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都要小于10%,但桩身轴力沿桩身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4)对改变桩土间隔离膜材料以及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是可以降低桩身轴力,进而降低桩身表面的负摩阻力,但不能改变桩身中性点的位置。当在桩和土之间设置隔离膜时,可以提高桩身中性点的位置。
王茂[4](2018)在《斜坡高填方回填对竖向桩柱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及实例监控》文中提出高填方施工过程因素如工期、工艺、回填过程会影响侧向作用力,使高填方内的桩柱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局部开裂、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在竖向结构墩柱等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对这些病害考虑不足,忽视高填方对桩柱结构的侧向作用力,给工程后续施工和使用带来质量安全隐患。论文以重庆某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高填方回填过程中相关因素(密实度、含水率、压实度、回填料的粒径)变化引起桩柱应力、应变的数据进行了采集,分析了桩柱在各种因素变化时的受力机理,对桩柱出现裂缝和倾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设计和施工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可在今后类似工程中有效地避免高回填区的桩柱出现裂缝和倾斜,带来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一压实度条件下,含水量低的土体其抗剪强度较高。土体含水饱和后,其抗剪强度指标衰减幅度较大,仅为最佳含水量时的50%。随着高填方填料含水量的增加,桩的最大剪力、最大弯矩都增加。在压实度一定的条件下含水量11.5%(最佳含水量)提高到14.5%,竖向结构桩基最大弯矩增加约5.0%,最大剪力增加约2.0%。因此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填料的碾压,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压实度,高填方对桩基的影响是基本相同的。2)压实后其抗剪强度高,且密度小的填料在斜坡上产生的剩余下滑力较小。含水量对剩余下滑力的影响较大;当含水量为20%时,斜坡下滑力较最佳含水量时增加了约40%,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含水量。3)随着高填方填料压实度的增加,桩的最大剪力、最大弯矩都减少;但最大轴力有所增加。压实度从90%提高到98%,竖向结构桩基的最大轴力增加约22.4%,弯矩减少约28.7%,剪力减少约27.8%。对应混凝土桩基来说其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压实度的增加将大大增加桩基结构安全。4)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台背填土作用使桩基应力状态的偏心作用增强。对于填方高度更大的工程,这一作用将有可能使桩基一侧受拉开裂。
刘海涛[5](2015)在《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后处理小桩负摩擦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小桩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已在多条高速公路中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但在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优化理论方面还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小桩工作状态下的负摩擦力问题尤为关键。本文从软土的结构性出发,基于理论分析结合施工过程研究软土路基中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负摩擦力问题,进而对其优化设计思路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软土结构性及扰动的研究重新认识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在形成过程中处于一种欠压密状态,而软土的结构性使其在宏观上表现出超固结土的部分特性,以较大孔隙及支撑骨架为主的片架结构部分决定了软土的工程特征,结构性软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可通过五段折线进行模拟。外界扰动使结构性软土的片架结构部分受损,进而导致软土弹性变形阶段的承载力降低,扰动土的变形趋势与原状土类似。采用扰动土虚拟前期固结压力的概念来定义软土的扰动度,使扰动度的定义联系实际并与e-lgp曲线相结合,方便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分析扰动导致的软土附加变形问题。重塑土与扰动土有着本质的区别:软土受外界影响的扰动度达到100%时也基本不会影响软土的稳定结构部分。其次,基于施工过程深入研究了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变形控制及软土固结等问题。从工程哲学的角度指出小桩后处理技术对路基沉降控制采用“导”与“堵”相结合、先“导”而后“堵”的理念远比路基预处理有效得多。借鉴袋装砂井地基固结理论,考虑路基多次加载、固结过程转换、土体渗透系数变化等具体工程实际状况,对小桩后处理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再次,对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过程及小桩的负摩擦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压实填土、小桩及托盘、软土的相互作用出发,综合分析包括填土土拱效应、小桩托盘效应、桩土相互作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效应及荷载传递性状,建立一个小桩后处理荷载传递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小桩负摩擦力、桩土变形的发展过程。结合扶项高速公路监测项目,将小桩后处理模型应用于扶项高速项目桥台路基后处理的计算,算例显示小桩后处理模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小桩后处理的荷载传递分析是合理有效的。最后,研究了后续加载的荷载传递问题及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基于极限分析法、荷载传递法建立了后续荷载作用下填土-小桩、小桩-软土荷载传递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求解,并对负摩擦力的基本假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分析内、外填土桩之间变形范围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交通功能需求为基本条件的软土路基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设计思路。总之,本文基于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状况及目前发展面临的技术问题,在研究软土结构性及小桩后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对小桩桩侧负摩擦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分析软土路基后处理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变形控制机理,深化认识复合地基中竖向增强体的承载机制、桩周地基土沉降变形机制、桩土之间荷载传递机制及其变化规律,为完善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周建良[6](2014)在《桥台桩基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有限元分析与消减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桩基侧摩阻力对桩基加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影响因素较多,难以精确计算。依托雅泸高速石龙沟桥,开展有限元计算,计算获取桥台桩基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以及中性点变化规律,结果可为设计提供参考。此外,进行桩侧摩阻力消减措施的初步探讨,工程现场采用堆载预压、预制桩等施工措施以达到消减桩侧摩阻力的目的。
杨建军[7](2014)在《大面积吹填场地中的桩基受力特性及其计算方法》文中提出随着滨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吹填造陆工程越来越多。新吹填场地的地质条件具有浅层新吹填土欠固结、中深部海底沉积层软弱的特征。因此,吹填场地中进行基础工程建设,桩基础受负摩擦力的影响显着,且呈现浅层欠固结土自重固结和下卧层在堆载下压缩沉降的综合作用。对新吹填场地中的桩基受力特性开展研究,揭示综合效应下的桩基负摩擦力作用机理,评估其负摩擦力发生发展过程,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可以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填海造地区域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不仅有很强的科学意义还有显着的实用价值。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大面积吹填场地中桩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并总结出吹填场地中单桩负摩擦力受力模式和简化计算方法,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大面积吹填场地中桩基受力特性进行长期原位测试,分析桩身负摩擦力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采用滑动测微计对两根试验桩的桩身应变进行长期监测,从而得到桩身轴力分布特征和桩侧摩阻力变化情况。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新吹填场地中的桩基在施工完成后开始逐步受到负摩擦力作用,其桩身轴力和中性点深度随时间不断增大,沉桩完成1年后仍未稳定。桩身浅部受到明显的负摩擦力作用,其中吹填土层内的负摩擦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下卧原状土层内的负摩擦力随深度减小。(2)考虑饱和土流固耦合的Biot固结理论,对吹填场地中桩基的长期受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据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反分析,确定数值计算的土层参数参数,并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和试验桩现场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应用验证后的计算参数对两根试验桩负摩擦力的长期发展性状进行预测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该吹填场地中桩基的轴力和中性点深度在沉桩3年以后可基本达到稳定,稳定状态下的负摩擦力分布仍表现为:吹填土层内随深度增大、下卧原状土层内随深度减小。(3)考虑桩基设计和使用的不同工况,应用上述数值方法对吹填场地中桩基受力性状进行参数分析。针对桩顶受力和桩周堆载共同作用下的桩基工作状态,分析了堆载条件和桩长对桩身负摩擦力的影响规律。针对吹填场地的特点,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吹填土层厚度和负摩擦力消除措施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并比较了吹填土层和地面堆载作用下桩基负摩擦力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吹填场地中负摩擦力发展和分布特点。(4)根据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吹填场地中单桩负摩擦力的简化计算方法。由测试和数值分析考虑到现行规范方法计算吹填土中桩基中性点和最大负摩擦力的结果偏差较大,根据原位测试和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简化的桩身负摩擦力分布模式——吹填土层内负摩擦力随深度增加而下卧土层内随深度减小,进而推导出桩基中性点和轴力的计算公式。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数值分析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简便而准确的确定吹填场地内桩身受力性状,可为工程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陈长流[8](2014)在《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桩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基础形式,具有沉降量小和承载力高的优点,目前在大厚度黄土地区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桩的侧摩阻力在不同工况下取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为能深入研究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握侧摩阻力取值的规律,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缩尺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借助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大型试验研究桩基在天然状态下及浸水条件下桩顶荷载与桩体沉降的关系;通过对黄土地区土体湿陷、沉降特点及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桩周土体沉降与桩身荷载传递规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试桩在预浸水条件下桩身承载力和正负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并与未进行预浸水的试桩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桩身轴力分布和中性点位置变化以及桩身摩阻力的分布规律。(2)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桩基负摩阻力的试验方案分析与研究,将原型桩和缩尺模型桩进行相似关系转化,自主设计了一套考虑湿陷的桩基负摩阻力的缩尺模型试验方案及方法,对大直径沉管灌注单桩承载力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并进行了负摩阻力试验,得到了桩的中性点位置以及负摩阻力产生和发展的规律。(3)基于ADINA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黄土地区单桩和群桩的负摩阻力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浸水计算模型的设置、桩基P-S关系分析、桩顶加载工况下桩身轴力分析、浸水工况下桩周土体沉降分析、浸水工况下桩身轴力分析和浸水工况下桩侧负摩阻力分析。(4)以西北黄土地区实际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桩顶加载及浸水工况下,桩身轴力及负摩阻力,并对影响桩身轴力及负摩阻力特性的参数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黄土弹性模量、黄土粘聚力、桩顶荷载、桩体刚度和浸水压力等对桩身轴力及负摩阻力的影响。
佘志通[9](2013)在《软基上桩承加筋路基与桩基桥台的承载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桥台后桩承加筋路基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比较新颖的软基处理方法,已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取得成功。该方法有效的将水平向增强体和竖直向增强体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小路堤的沉降、桥台的前移以及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差。由于其工作机理复杂,路堤—地基—桥台桩基的整体共同相互作用机理还缺少研究。针对软基上桥头区域存在的病害以及目前桩基桥台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ABAQUS软件对软基上桩承加筋路基与桩基桥台的承载机理进行研究,为桥台后桩承加筋路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分析桥头区域常出现的病害,并系统研究了病害产生的原因;2、针对目前桥台区域存在的病害,总结和研究了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差异及桥台前移的控制标准;3、运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桩承加筋路基和桩基桥台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桩基桥台-路基-地基的相互作用性状,包括桥台桩基水平位移、桥头路面沉降、桥台桩弯矩等的变化规律等,并对深厚软土地基进行超孔压和固结分析;4、同时对桥台后桩承加筋路基若干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并提出厂若干针对桥台后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建议;5、针对深厚软基上桥台—路堤-地基整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潜在滑动面、剪切带等;
高昂[10](2012)在《堆载作用下桩基负摩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桩基工程中时常会遇到在桩周地面堆载而使桩受到负摩擦的问题。负摩擦非但不对桩提供支撑,反作为外荷载施加于桩身而产生不利影响。众多学者曾对桩基负摩擦进行研究,但对完全理解和处理负摩擦问题尚不够充分。本文从具体问题入手分析负摩擦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理解和建议,具体内容如下:(1)负摩擦力的估算方法。估算负摩擦力的方法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简便全面地考虑所有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堆载作用下单桩摩擦力呈三段式分布,并由数值计算结果给出计算其控制点的回归公式,如此可简便绘出单桩负摩擦力分布曲线,并通过计算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2)对一些未有定论问题的分析。某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相当意义的问题并未得到相应重视,如桩顶加载与堆载施加次序;堆载产生负摩擦力后将其部分或全部卸除;堆载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等。计算表明:荷载施加次序代表桩土界面两侧塑性加载和弹性卸载的次序。先加载后堆载时,摩擦力曲线随加载值增加“向上移动”;先堆载后加载时,摩擦力曲线随加载值增加“向右移动”。堆载的卸载会降低负摩擦力并可能产生一定拉应力;如仅考虑土对桩的支撑而忽略沉降与桩身强度破坏等因素,堆载会提高桩基极限承载力。(3)承台下群桩负摩擦的分析。计算表明承台刚度对基桩轴力与沉降有显着影响,但是对摩擦力并无明显影响;位置不同处基桩受力不同,但中性点深度比却不随位置变化;下拉力和沉降均与桩数正相关,下拉力与桩间距正相关,沉降与桩间距反相关。(4)屏蔽桩问题的分析。计算表明,设置屏蔽桩可减小基桩负摩擦力和沉降,起到显着的保护作用。并且保护作用与屏蔽桩桩长和桩径和排数正相关、与屏蔽桩与基桩距离以及屏蔽桩间距反相关。(5)对规范的修改建议。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规范方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规范方法的不足并提出对规范的修改意见。(6)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港珠澳大桥桥隧结合部堆载引起桩基负摩擦力,对工程中未满足沉降控制条件的部分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二、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的形成分析与消减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的形成分析与消减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
2.2.1 经典元件模型 |
2.2.2 经验模型 |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
3.3.1 常用计算方法 |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
3.3.3 工程实例分析 |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
3.4.7 工程算例分析 |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
3.5.5 算例分析 |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
4.1.8 算例分析 |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软土地基在堆载作用下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堆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现状 |
1.2.2 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堆载作用下桥梁桩基变形与内力响应研究 |
2.1 数值模拟方法 |
2.1.1 工程概况 |
2.1.2 代表桥墩的选取 |
2.1.3 模型建立 |
2.1.4 计算参数 |
2.1.5 计算结果分析 |
2.2 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的桥梁桩基变形性状分析 |
2.2.1 弹性地基梁模型 |
2.2.2 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原理 |
2.2.3 堆载引起的水平附加应力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堆载作用对桥梁桩基影响参数研究 |
3.1 邻近堆载参数的影响 |
3.1.1 堆载到桩距离的影响 |
3.1.2 堆载高度的影响 |
3.1.3 堆载荷重的影响 |
3.2 土层性质参数的影响 |
3.2.1 软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
3.2.2 软土泊松比的影响 |
3.3 桩身参数的影响 |
3.3.1 桩身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2 桩身长度的影响 |
3.3.3 桩径大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铁路桥梁桩基变形措施 |
4.1 改变堆载间距和堆载等级 |
4.2 采用隔离桩 |
4.3 其他方法 |
4.3.1 排水砂桩法 |
4.3.2 堆载预压法 |
4.3.3 地基换填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堆载条件下隔离膜对黄土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基负摩阻力作用机理 |
2.1 桩基负摩阻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
2.2 中性点的分布规律 |
2.3 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4 桩基负摩阻力时间效应问题 |
2.5 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 |
2.5.1 桩基负摩阻力理论计算方法 |
2.5.2 桩基负摩阻力实测计算方法 |
2.6 桩基负摩阻力的消减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桩负摩阻力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论 |
3.2 单桩室内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2 试验圆筒与模型桩 |
3.2.3 应变片粘贴 |
3.2.4 土工试验 |
3.2.5 堆载与数据量测设备 |
3.2.6 试验方案 |
3.3 试验数据处理 |
3.3.1 桩身轴力计算 |
3.3.2 桩身摩阻力计算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无隔离膜) |
3.4.2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无隔离膜) |
3.4.3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有隔离膜) |
3.4.4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有隔离膜) |
3.4.5 两种试验工况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堆载条件下单桩负摩阻力特性数值分析 |
4.1 理论基础及ABAQUS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2 ABAQUS软件介绍 |
4.2 数值模拟研究内容 |
4.3 室内模型试验数值建模 |
4.3.1 模型参数 |
4.3.2 定义分析步 |
4.3.3 接触设置 |
4.3.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4 计算结果 |
4.4.1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没有隔离膜μ=0.4) |
4.4.2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没有隔离膜μ=0.4) |
4.4.3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有PE低/中密度隔离膜) |
4.4.4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有PE低/中密度隔离膜) |
4.4.5 室内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5 隔离膜材料及摩擦系数对桩身负摩阻力的影响分析 |
4.5.1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有PVC0.007塑化隔离膜) |
4.5.2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有PVC0.007塑化隔离膜) |
4.5.3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有PP共聚物隔离膜) |
4.5.4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有PP共聚物隔离膜) |
4.5.5 桩周土与桩顶沉降分析(桩身摩擦系数μ=0.3) |
4.5.6 桩身应变及桩身轴力变化情况(桩身摩擦系数μ=0.3) |
4.6 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本文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斜坡高填方回填对竖向桩柱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及实例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高填方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填土对竖向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斜坡高填方竖向结构病害实例分析 |
2.1 工程概述 |
2.2 裂缝检测情况 |
2.3 立柱受力情况及开裂原因分析 |
2.4 立柱修复方案 |
2.5 同类问题的借鉴意义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回填料强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
3.1 填料强度试验方案 |
3.1.1 不同含水量试验备样 |
3.1.2 不同工况下直剪试验 |
3.2 填料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填土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变化规律 |
3.2.2 填料粘聚力随含水量变化关系规律 |
3.2.3 内摩擦角随含水量变化关系规律 |
3.3 结论 |
第四章 回填因素对竖向结构的影响分析 |
4.1 回填因素对剩余下滑力影响的极限分析 |
4.1.1 斜坡剩余下滑力分析模型 |
4.1.2 剩余下滑力分析 |
4.1.3 结论 |
4.2 回填因素对桩身影响的数值分析 |
4.2.1 .FLAC概述及其计算流程 |
4.2.2 .工程分析模型 |
4.2.3 分析过程 |
4.3 结论 |
第五章 高填方桩基桥台工程监测分析 |
5.1 高填方桩基桥台工程实例概括 |
5.1.1 依托工程概况 |
5.1.2 监测内容与目的 |
5.2 工程实例监测实施 |
5.2.1 承台位移监测 |
5.2.2 桩基钢筋应力监测 |
5.2.3 桥台台背土压力监测 |
5.2.4 监测时间及监测频率 |
5.3 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后处理小桩负摩擦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结构性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综述 |
1.1.1 软土结构的微观研究 |
1.1.2 软土结构的宏观应用研究 |
1.2 小桩后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
1.3 桩基负摩擦力研究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结构性软土工程特性分析 |
2.1 软土结构性成因 |
2.2 结构性软土压缩变形曲线 |
2.2.1 土工试验土样定义 |
2.2.2 扰动结构性软土压缩曲线 |
2.2.3 结构性软土压缩曲线的改进 |
2.3 结构性软土扰动评价 |
2.3.1 土体扰动的现有评价方法 |
2.3.2 软土扰动评价新方法 |
2.4 扰动状态下软土地基变形计算 |
2.5 算例分析 |
2.5.1 软土扰动附加沉降计算 |
2.5.2 扰动软土最终沉降计算 |
2.6 小结 |
3 后处理路基稳定及固结分析 |
3.1 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 |
3.1.1 路基预处理 |
3.1.2 路基后处理 |
3.1.3 路基预处理与后处理沉降对比分析 |
3.1.4 小桩施工工艺 |
3.2 软土路基沉降变形分析 |
3.2.1 软土地基的变形 |
3.2.2 填土路堤的变形 |
3.3 小桩预成孔状态下软土路基固结分析 |
3.3.1 软土路基固结分析 |
3.3.2 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固结计算 |
3.4 工程实例分析 |
3.5 小结 |
4 预填方荷载作用下小桩负摩擦力分析 |
4.1 小桩托盘形成及托盘效应 |
4.2 后处理小桩负摩阻力初步形成机理分析 |
4.3 小桩负摩阻力计算 |
4.3.1 高填方土拱效应分析 |
4.3.2 小桩与桩间土共同作用分析 |
4.4 桩土计算模型求解 |
4.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4.2 摩擦力模型计算求解过程 |
4.5 工程实例分析 |
4.5.1 工程概况 |
4.5.2 现场实测结果 |
4.5.3 小桩后处理理论计算 |
4.5.4 扶项高速项目监测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后续荷载作用下小桩负摩擦力研究 |
5.1 后续荷载传递分析 |
5.1.1 填土及路面结构荷载传递分析 |
5.1.2 交通荷载传递分析 |
5.2 桩体负摩擦力计算 |
5.2.1 负摩擦力基本计算方法 |
5.2.2 中性点位置 |
5.3 后续荷载小桩负摩擦力计算 |
5.3.1 后续荷载在填土内部的荷载传递分析 |
5.3.2 后续荷载在软土内部的荷载传递分析 |
5.4 后续荷载桩土计算模型的求解 |
5.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4.2 负摩擦力模型求解过程 |
5.5 按路基许可沉降差进行工程设计 |
5.5.1 计算模型的分析 |
5.5.2 小桩后处理复合地基设计 |
5.6 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 |
(6)桥台桩基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有限元分析与消减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桩侧摩阻力基本特征 |
2 桩侧摩阻力有限元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有限元模型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3 桩侧负摩阻力消减措施 |
4 结论 |
(7)大面积吹填场地中的桩基受力特性及其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桩基侧负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
1.2.2 负摩擦桩的试验研究 |
1.2.3 吹填场地中桩基负摩擦力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2. 吹填土中单桩受力的现场试验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
2.3 现场试验方案与实施情况 |
2.4 现场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3. 吹填土中单桩长期性状的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负摩擦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 |
3.2.1 Biot固结理论 |
3.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3 土层参数的反分析确定 |
3.3.1 试桩1验证 |
3.3.2 试桩2验证 |
3.4 吹填区桩基负摩擦力的长期性状 |
3.4.1 试桩1负摩擦力发展趋势预测 |
3.4.2 试桩2负摩擦力发展趋势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吹填土中桩基受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作荷载作用下的桩基负摩擦力 |
4.2.1 试桩1在堆载下的负摩擦力性状 |
4.2.2 试桩2在堆载下的负摩擦力性状 |
4.3 吹填土中桩长对桩基负摩擦力的影响 |
4.4 吹填土中桩基受力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数值分析 |
4.4.1 吹填厚度的影响 |
4.4.2 荷载情况的影响 |
4.4.3 桩土接触面的影响 |
4.5 小结 |
5. 吹填土中桩身负摩擦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吹填土中的简化计算方法 |
5.3 工程应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现场测试原始数据及处理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黄土的广泛分部 |
1.1.2 黄土湿陷产生桩基负摩阻力并引发工程危害 |
1.1.3 我国规范中有关桩基负摩阻力的规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桩基负摩擦力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桩基负摩擦力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考虑黄土湿陷的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 |
1.3.2 单桩负摩阻力缩尺模型试验研究 |
1.3.3 桩基负摩阻力数值模拟分析 |
1.3.4 影响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参数分析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桩基负摩阻力的作用原理 |
2.1 基桩负摩阻力的定义 |
2.2 桩基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 |
2.3 中性点的分布规律 |
2.4 桩基的负摩阻力 |
2.4.1 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4.2 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 |
2.5 桩基负摩阻力的消减措施 |
第3章 桩顶竖向荷载及黄土湿陷影响的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 |
3.1 引论 |
3.2 试验概况 |
3.2.1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
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3.1 承载力试验方案设计 |
3.3.2 负摩阻力试验方案设计(浸水载荷试验)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 |
3.4.2 桩基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
3.4.3 中性点位置 |
3.4.4 桩周土体沉降与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关系 |
3.4.5 负摩阻力与中性点的分布规律与规范值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4章 单桩负摩阻力缩尺模型试验 |
4.1 引论 |
4.2 试验概况 |
4.3 试验目的 |
4.4 模型试验原理 |
4.4.1 模型的相似要求和相似常数 |
4.4.2 相似原理 |
4.4.3 量纲分析 |
4.5 试验设计 |
4.5.1 试验装置 |
4.5.2 模型的相似设计 |
4.6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4.6.1 模型槽设计 |
4.6.2 模型槽壁边界处理 |
4.6.3 试验材料 |
4.6.4 场地土设计 |
4.6.5 模型桩的制作 |
4.6.6 模型桩的埋置 |
4.7 测点布置 |
4.7.1 应变片 |
4.7.2 分层沉降仪 |
4.7.3 土压力计 |
4.7.4 位移计 |
4.8 试验加载方法 |
4.8.1 桩顶荷载加载(未浸水工况) |
4.8.2 负摩阻力测定(浸水工况) |
4.9 试验步骤 |
4.10 数据处理 |
4.10.1 桩身轴力计算 |
4.10.2 桩身摩阻力计算 |
4.10.3 桩端阻力计算 |
4.10.4 土体分层沉降位移计算 |
4.11 试验结果分析 |
4.11.1 桩顶加载等级与桩顶沉降的Q-S关系曲线 |
4.11.2 桩顶加载等级与桩端阻力值的关系(未浸水工况) |
4.11.3 桩身轴力的分布(未浸水工况) |
4.11.4 桩侧正摩阻力的分布(未浸水工况) |
4.11.5 桩身轴力与浸水时间关系(浸水工况) |
4.11.6 桩侧负摩阻力与浸水时间关系(浸水工况) |
4.11.7 土体分层沉降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
4.12 小结 |
第5章 桩基负摩阻力有限元数值分析 |
5.1 引论 |
5.1.1 ADINA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5.1.2 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
5.1.3 界面接触模型 |
5.1.4 基本假定 |
5.1.5 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ADINA建模过程 |
5.1.6 使用ADINA软件进行桩土界面摩擦粘着特性研究的过程 |
5.2 单桩数值分析 |
5.2.1 单桩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2 浸水计算模型设置 |
5.2.3 单桩P-S分析 |
5.2.4 桩身轴力分析 |
5.2.5 浸水桩周边土体沉降分析 |
5.2.6 浸水桩轴力分析 |
5.2.7 浸水桩侧负摩阻力分析 |
5.3 群桩数值分析 |
5.3.1 群桩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2 浸水计算模型设置 |
5.3.3 群桩P-S分析 |
5.3.4 群桩轴力分析 |
5.3.5 浸水群桩周边土体沉降分析 |
5.3.6 浸水群桩轴力分析 |
5.3.7 浸水群桩侧负摩阻力分析 |
5.4 小结 |
5.4.1 单桩数值分析结论 |
5.4.2 群桩数值分析结论 |
第6章 影响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参数分析 |
6.1 引论 |
6.2 有限元软件ADINA |
6.3 Mohr-coulomb土体本构模型 |
6.4 静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
6.4.1 黄土弹性模性模量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6.4.2 黄土粘聚力对桩轴力的影响 |
6.5 浸水状态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6.5.1 桩顶荷载的影响 |
6.5.2 桩刚度的影响 |
6.5.3 浸水压力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6.6.1 静态参数分析结论 |
6.6.2 浸水状态参数分析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软基上桩承加筋路基与桩基桥台的承载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桥台区域病害分析 |
1.2.1 桥头跳车病害分析 |
1.2.2 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病害分析 |
1.2.3 软土水平侧移引起的桩基病害分析 |
1.3 软基上桥台桩基研究现状 |
1.3.1 现场测试 |
1.3.2 室内试验 |
1.3.3 数值模拟 |
1.4 桥台后软土复合地基固结研究现状 |
1.5 桥台、路堤与地基整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桥头区域的性状研究和病害主要防治措施与控制标准 |
2.1 引言 |
2.2 桥台后桩承加筋路基体系及性状研究 |
2.2.1 桩承加筋路基体系 |
2.2.2 加筋垫层—土相互作用性状研究 |
2.2.3 褥垫层性状研究 |
2.2.4 桩—土相互作用性状研究 |
2.3 桥台区域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
2.3.1 桥头搭板 |
2.3.2 地基处理 |
2.3.3 压密注浆 |
2.3.4 轻质回填材料的应用 |
2.3.5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
2.4 路桥过渡段沉降差异与桥台前移控制标准 |
2.4.1 路桥过渡段沉降差异控制标准 |
2.4.2 桥台前移控制标准及判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基桥台-路堤-地基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3.0 前言 |
3.1 ABAQUS有限元简介及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
3.1.1 ABAQUS有限元简介 |
3.1.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
3.2 ABAQUS/STANDARD中与固结计算相关的基本概念 |
3.2.1 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流动 |
3.2.2 固结计算中的孔压 |
3.3 桩基桥台-路堤-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建立 |
3.3.2 参数选取 |
3.3.3 接触面设置 |
3.3.4 模型计算分析步 |
3.4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3.4.1 地应力平衡 |
3.4.2 地基和路基沉降分析 |
3.4.3 桥台沉降和水平前移分析 |
3.4.4 路桥沉降差异分析 |
3.4.5 桥台后深厚软土侧移分析 |
3.4.6 桥台桩水平位移和弯矩分析 |
3.4.7 软基不同处理方式结果比较 |
3.4.8 超孔压分析 |
3.4.9 地基沉降固结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台后桩承加筋路堤影响因素分析及若干施工建议 |
4.1 引言 |
4.2 搅拌桩弹性模量的影响 |
4.2.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2.2 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2.3 对桥台桩基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4 对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3 搅拌桩间距的影响 |
4.3.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3.2 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3.3 对桥台桩水平位移的影响 |
4.3.4 对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4 土工格栅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4.2 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4.3 对桥台桩水平位移的影响 |
4.4.4 对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5 路堤填料重度的影响 |
4.5.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5.2 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5.3 对桥台桩水平位移的影响 |
4.5.4 对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6 路堤填料堆载速率的影响, |
4.6.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6.2 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6.3 对桥台桩基水平位移的影响 |
4.6.4 对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7 软土层厚度的影响 |
4.7.1 对桥台前移和沉降的影响 |
4.7.2 桥头地基沉降的影响 |
4.7.3 桥台桩基水平位移的影响 |
4.7.4 桥台桩弯矩的影响 |
4.8 施工建议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基桥台-路堤-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1 参数选取 |
5.2.2 模型网格 |
5.2.3 计算分析步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软基未处理时稳定性分析 |
5.3.2 搅拌桩处理后稳定性分析 |
5.3.3 桩承加筋处理后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堆载作用下桩基负摩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桩基应用现状 |
1.2 桩基负摩擦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现场试验 |
1.3.2 模型试验 |
1.3.3 理论分析方法 |
1.4 规范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 |
1.4.1 单桩负摩擦计算 |
1.4.2 群桩负摩擦计算 |
1.4.3 负摩擦桩极限承载力验算 |
1.4.4 规范方法的不足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软件 |
2.3 土体本构模型 |
2.3.1 本构模型简述 |
2.3.2 应力应变关系 |
2.3.3 土的压硬性 |
2.3.4 其他塑性参数 |
2.4 桩土接触界面 |
2.4.1 传统界面单元 |
2.4.2 本文所用界面单元 |
2.5 模型几何尺寸及网格 |
2.5.1 模型几何尺寸 |
2.5.2 网格密度 |
2.6 计算模型验证 |
2.6.1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模拟 |
2.6.2 单桩负摩擦力计算 |
2.6.3 群桩负摩擦力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桩负摩擦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计算参数及建模 |
3.3 各参数对单桩负摩擦的影响 |
3.3.1 典型的负摩擦分布 |
3.3.2 桩长的影响 |
3.3.3 桩长细比的影响 |
3.3.4 土体刚度的影响 |
3.3.5 桩端桩侧土体刚度比的影响 |
3.3.6 土强度的影响 |
3.3.7 堆载大小的影响 |
3.3.8 堆载分布范围的影响 |
3.3.9 桩顶荷载大小的影响 |
3.3.10 小结 |
3.4 其他因素对单桩负摩擦的影响 |
3.4.1 加载次序的影响 |
3.4.2 桩侧堆载卸载的影响 |
3.5 堆载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3.5.1 堆载范围的影响 |
3.5.2 加载次序的影响 |
3.6 参数回归及结果验证 |
3.6.1 回归分析简介 |
3.6.2 回归分析结果及检验 |
3.6.3 回归公式验证 |
3.7 与规范方法的比较及修改建议 |
3.7.1 对单桩负摩擦力的计算问题 |
3.7.2 对负摩擦桩极限承载力验算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群桩负摩擦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承台下群桩负摩擦分析 |
4.2.1 典型群桩算例分析 |
4.2.2 承台作用分析 |
4.2.3 基桩位置的影响 |
4.2.4 边桩摩擦力与群桩摩擦力均值的关系 |
4.2.5 桩数的影响 |
4.2.6 桩间距的影响 |
4.2.7 桩数与桩距对下拉力与沉降的影响 |
4.2.8 回归分析 |
4.2.9 与规范方法的比较及修改建议 |
4.2.10 小结 |
4.3 屏蔽桩的负摩擦力分析 |
4.3.1 屏蔽桩典型算例分析 |
4.3.2 屏蔽桩桩长的影响 |
4.3.3 屏蔽桩桩径的影响 |
4.3.4 屏蔽桩与基桩距离的影响 |
4.3.5 屏蔽桩间距的影响 |
4.3.6 屏蔽桩排布形式的影响 |
4.3.7 回归分析 |
4.3.8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珠澳大桥桥隧结合部桩基负摩擦分析 |
5.1 工程概况及负摩擦问题 |
5.2 计算模型及结果分析 |
5.2.1 几何建模 |
5.2.2 材料参数 |
5.2.3 模拟施工步 |
5.3 典型断面计算结果 |
5.3.1 K12+327 断面(E3 管节) |
5.3.2 K11+828 断面(E5 管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深度效应问题 |
6.2.2 其他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单桩负摩擦力回归数据 |
附录 B 承台下群桩效应系数回归数据 |
附录 C 屏蔽系数回归数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桥台桩基负摩擦力的形成分析与消减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2]软土地基在堆载作用下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研究[D]. 甄晓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3]堆载条件下隔离膜对黄土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研究[D]. 梁浩. 长安大学, 2019(01)
- [4]斜坡高填方回填对竖向桩柱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及实例监控[D]. 王茂.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5]基于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后处理小桩负摩擦力研究[D]. 刘海涛. 郑州大学, 2015(11)
- [6]桥台桩基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有限元分析与消减措施研究[J]. 周建良. 湖南交通科技, 2014(04)
- [7]大面积吹填场地中的桩基受力特性及其计算方法[D]. 杨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考虑湿陷的大厚度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 陈长流. 兰州理工大学, 2014(09)
- [9]软基上桩承加筋路基与桩基桥台的承载机理[D]. 佘志通. 福州大学, 2013(09)
- [10]堆载作用下桩基负摩擦特性分析[D]. 高昂. 清华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