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光眼,原发性,神经纤维,小梁,视网膜,层析,厚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论文文献综述
石巨涛[1](2019)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75例)和路径组(7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前房深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术后眼内压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着少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增加前房高度和降低眼内压,同时还能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升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6期)
王媛,崔峥,刘曦,李培培,郭素燕[2](2019)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参照组(45例,50眼,采纳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5例,51眼,采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第2d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5.56%)显着比参照组(68.89%)高,研究组术后第2d眼压明显比参照组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比参照组(24.44%)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显着提高PACG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刘勇,郭毅,曾洪波[3](2019)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周围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OAG)与正常人视盘周围血管密度(VD)的差异,并评价视盘周围VD在POAG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03/12期间在我院初诊的POAG患者60例。同时纳入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技术检测并比较POAG患者及正常人视盘周围V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视盘周围VD诊断POAG的效能。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OAG患者视盘周围平均VD降低(P<0.001)。POAG患者视盘周围上方、下方的VD分别为52.38%±5.31%以及52.58%±5.32%。而对照组分别为58.43%±4.11%以及58.36%±3.4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杯盘比以及POAG诊断与视盘周围平均VD呈独立相关。ROC及AUC分析结果提示视盘周围平均VD的AUC值为0.808(95%CI:0.730~0.887)。结论:POAG患者视盘周围VD明显变小,变小的视盘周围VD与POAG诊断存在显着相关性。视盘周围VD可作为其它常规诊断青光眼的补充手段。(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饶丽娜[4](2019)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水平、中央前房深度及平均眼内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及中央前房深度均较高、眼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水平恢复,加深前房深度,降低眼内压。(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李开明,徐曼华,周娟,喻应贵[5](2019)在《Cirrus H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irrus H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OCT技术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分析两组各象限RNFL厚度、中心凹厚度、平均视网膜厚度。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视盘周围平均值(102.34±1.98)μm、颞象限(85.43±1.90)μm、上象限(122.20±1.24)μm、鼻象限(83.21±1.24)μm、下象限(121.42±1.34)μm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人员中心凹厚度(179.02±1.24)μm、平均视网膜厚度(256.98±1.24)μ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rrus H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李红月,惠瑜,孙海霞,朱广红[6](2019)在《原发性开角型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毛细血管密度和视野缺损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和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探讨视盘毛细血管密度在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POAG患者90例(90眼)作为POAG组,慢性PACG患者75例(75眼)作为PACG组,2组的年龄、性别和视野平均缺损(MD)值进行了匹配。此外,纳入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60位健康体检者60眼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视盘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野缺损情况。结果 POAG和PACG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和平均毛细血管密度均显着低于正常人(P<0.05),而POAG患者和PACG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和平均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OAG患者,其视盘上方、下方、颞侧和全区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呈负相关(r=-0.525,-0.462,-0.246,-0.453,P均<0.05),但是鼻侧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无相关性(r=-0.198,P>0.05)。4个区域和全区的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MD值均呈显着负相关(r=-0.341,-0.426,-0.285,-0.298,-0.557,P均<0.05)。对于PACG患者,仅上方、下方和全区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相关(r=-0.543,-0.604,-0.448,P均<0.05),但是4个区域及全区的毛细血管密度均与视野MD值显着相关(r=-0.613,-0.494,-0.179,-0.413,-0.589,P均<0.05)。结论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POAG和PACG患者的视野缺损相关,视盘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翔,彭俊,蒋鹏飞,彭清华[7](2019)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证型、证候、证素文献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证型分布特点及其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POAG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VIP(维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anfang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POAG证候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1篇,包括644例不同证型的患者,规范后的POAG证型11种,最常见的4种证型为:肝肾亏虚证(26.55%)、肝郁化火证(23.45%)、痰湿泛目证(18.94%)、肝郁气滞证(13.20%),与POAG相关的病位证素为肝,病性证素主要与阴虚、血虚、阳亢、气滞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了POAG常见证型、证候分布特点,并对其证素特点进行了概括,为临床POAG的诊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甘亚平,韦晓丹[8](2019)在《循证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4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实施循证护理,对其手术期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眼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实施循证护理的4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专项组),同期选择眼科住院2级常规护理的4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评价数据。结果术后专项组和参照组生活质量维度得分中,睡眠障碍和心理状态量表数据水平均提升,其中专项组得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姜晶,贾超,王新宇,徐威,张妍[9](2019)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次发作后视盘血流变化的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单次发作后视盘血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辽宁省抚顺市眼病医院就诊的APACG患者41例(单次急性发作41只眼为观察组,对侧眼41只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控制正常后1周、3个月、6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分析评价视盘及其周围血管密度(vessel density,V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视盘全周、视盘内及视盘周围各个VD参数于1周、3个月、6个月时均下降,视盘全周、视盘内及鼻侧VD3个月、6个月均较1周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颞下方、颞上方、鼻上方及颞侧VD 6个月较1周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鼻下方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视盘全周、视盘内及视盘周围各个VD参数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 APACG单次发作眼压控制后,发作眼视盘全周、视盘内及视盘周围各个VD参数在6个月内均呈持续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邵鸿展[10](2019)在《疏肝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120例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疏肝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探寻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肝郁气滞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予以疏肝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的观察组,以及予以常规治疗措施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测定治疗前后Fbg、hs-CRP水平,评估抑郁与焦虑情绪,评定疗效及睡眠、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患者治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6例,有效率73.33%降低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s-CRP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bg、hs-CRP水平降低明显,临床症状与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活动及精神心理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7、3.982、4.417、3.421、5.267、5.213,P<0.05)。结论疏肝明目汤联合西药可改善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Fbg、hs-CRP水平,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参照组(45例,50眼,采纳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5例,51眼,采纳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第2d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5.56%)显着比参照组(68.89%)高,研究组术后第2d眼压明显比参照组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比参照组(24.44%)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显着提高PACG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论文参考文献
[1].石巨涛.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对策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王媛,崔峥,刘曦,李培培,郭素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9
[3].刘勇,郭毅,曾洪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周围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9
[4].饶丽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9
[5].李开明,徐曼华,周娟,喻应贵.CirrusH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9
[6].李红月,惠瑜,孙海霞,朱广红.原发性开角型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毛细血管密度和视野缺损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9
[7].李翔,彭俊,蒋鹏飞,彭清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证型、证候、证素文献分析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8].甘亚平,韦晓丹.循证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
[9].姜晶,贾超,王新宇,徐威,张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次发作后视盘血流变化的随访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10].邵鸿展.疏肝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120例肝郁气滞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J].系统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