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蛋白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酶,酸性,曲霉,组合,酵母,促进剂,犁头。
酸性蛋白酶论文文献综述
宋映,肖昆路,曾运航,石碧[1](2019)在《酸性蛋白酶软化蓝湿革的工艺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了酸性蛋白酶软化蓝湿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537酸性蛋白酶宜在pH值3.0~3.5、35℃下软化蓝湿革,软化前最好水洗蓝湿革,并将回湿与软化异浴进行。软化过程中,酸性蛋白酶在蓝湿革内的传递速率较慢,但当软化6 h时,即使仅用0.2%的酸性蛋白酶也能基本渗透蓝湿革。软化6 h后,蓝湿革的得革率增加,毛孔张开且清晰可见,软化废液的羟脯氨酸浓度低于20 mg/L。这说明酸性蛋白酶对蓝湿革的长时间作用,并不会造成胶原纤维的过度损伤,反而有利于打开粒面,增加得革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9年09期)
蔡恒博[2](2019)在《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酶学分析和生产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营养食品。藜麦不仅仅富含多种人类所需的营养素,而且藜麦是少有的拥有着接近人体氨基酸构成的植物。目前藜麦的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饲料和农业领域。植源性蛋白酶一般拥有天然无害、催化活力高等特点,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藜麦拥有着动物才具有的完全蛋白,蛋白组成成分在植物中十分罕见,所以它的蛋白酶具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研究价值。本研究以萌发藜麦为研究对象,对萌发藜麦中蛋白酶的酸碱性质、分离纯化方法、酶学性质、提取工艺和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探讨不同种浸提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程度。本实验利用去离子水、Tris-HCl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对于萌发藜麦蛋白酶来讲,磷酸盐缓冲液对其浸提效果最为突出,而去离子水对其浸提效果最差,说明适宜的无机盐浓度有利于藜麦蛋白酶的提取。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酸碱性的底物检测萌发藜麦蛋白酶的蛋白酶活力,得出萌发藜麦蛋白酶在pH值为3的反应条件下酶活力最高,是一种酸性蛋白酶。比较了(NH_4)_2SO_4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对萌发藜麦中所含的蛋白酶的提纯效果,(NH_4)_2SO_4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40.36%和45.30%,比活力分别为4.78 U/mg和5.23 U/mg。所以,优选等电点沉淀法从藜麦浸提液种提纯萌发藜麦蛋白酶。(2)在提纯出萌发藜麦蛋白酶粗酶的基础上,将粗酶液通过HiPrep?Q XL 16/10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纯化效果较理想,使酶的比活力提升到24.74 U/mg,回收率为15.65%,纯化倍数为12.07倍。对纯化后的蛋白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阴离子纯化后的酶液显示单一条带,萌发藜麦蛋白酶的分子量约为55kDa。(3)萌发藜麦蛋白酶酶学性质的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3,最适温度是60℃,该酶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不强。在金属离子方面,Cu~(2+)和K~+对该蛋白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Mn~(2+)激活作用最强,而Zn~(2+)和Fe~(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蛋白酶抑制剂方面研究结果表示,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本抑制了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因此,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极有可能是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以酪蛋白为底物时,酶对底物的Vmax=0.285 mg/min,Km=3.52 mM。(4)本实验以萌发藜麦为原料,乳酸盐缓冲液为提取溶剂。进一步对提取pH、提取料液比和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萌发藜麦的提取参数,得出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萌发藜麦以料液比为1:6在pH为7.0的缓冲液中充分匀浆,匀浆后4℃浸提30 min。(5)在此基础上,以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本实验还对藜麦的萌发时间、萌发温度、萌发相对湿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藜麦的萌发条件,即藜麦种子在环境温度为25℃、环境相对湿度为60%萌发18 h时所产生的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活力最高。(6)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分子量大小为54.993 kDa,理论等电点为4.56,脂溶性参数为84.80,总的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002,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不存在N-糖基化位点。并预测了该酶在藜麦中的位置(液泡),预测了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存在两个酶活性位点Asp~(94)、Asp~(277),并预测了它的3D结构。成功将携带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宿主中,并分析了藜麦蛋白酶未能表达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4)
杨城,姚善泾,杨志坚,肖金星,郑刚[3](2019)在《一株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化肥过度使用导致比较严重的耕地退化问题,极大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筛选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结合现代发酵技术,尝试开发一种新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首先利用透明水解圈法和福林酚法,从鱼粉水解液中筛选得到一株产酸性蛋白酶菌株Zju-c,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及26S rRNA分子鉴定,并对鱼粉菌解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部分优化。经生理生化分析发现,该菌株可直接利用大多数糖及少部分醇,能水解酪素、淀粉、明胶以及酒石酸盐,生长速度较快,可耐受13%NaCl;通过BLAST比对,确定为毕赤酵母属Pichia galeiformis (GenBank No. JF781422.1)。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为300 g/L鱼粉、50 g/L葡萄糖、30 g/L大豆蛋白胨、30 g/L NaCl和0.9 mg/mL Mg2+。在30℃、起始pH 5、3%接种量以及180 r/min的优化发酵条件下振荡培养7 d,以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酶活为发酵水平衡量指标,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由最初的29.4±2.1 mg/mL提高至88.4±1.4 mg/mL,酶活由190.2±2.9 U/mL提高到400.1±3.8 U/mL。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该菌株在利用发酵鱼粉研制液体生物有机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惠继星,范锐,岳军,宁艳春,屈海峰[4](2019)在《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玉米燃料乙醇生产中的联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了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联用的乙醇发酵工艺。结果表明,ρ(酸性蛋白酶)与ρ(纤维素酶)交互作用P值为0.082>0.05,二者交互作用不显着;当ρ(酸性蛋白酶)处于低水平,ρ(纤维素酶)大于2 FPU/g固体原料时,乙醇浓度升高显着;当ρ(纤维素酶)处于低水平,ρ(酸性蛋白酶)大于6 U/g固体原料时,乙醇浓度升高显着。数学模型R2为91.86%,P=0.001<0.05,模型显着,可以用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龙,钱娟娟,王兴吉,曹世源,王克芬[5](2018)在《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本公司菌种保藏室的产酸性蛋白酶黑曲霉菌株LD-015作为出发菌株,经过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的酸性蛋白酶菌株BA-08,连续传代培养后产酸性蛋白酶活力性能稳定。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83.71%。通过紫外线和ARTP复合诱变可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岳晓平,陈朋,朱玥明,曾艳,刘汉民[6](2019)在《米曲霉酸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酸性蛋白酶作为一类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皮革等领域。为推动酸性蛋白酶的研究及应用,通过对发酵豆制品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从中获得米曲霉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PepA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发酵上清液中酸性蛋白酶的活性为50.62 U/mL。SDS-PAGE验证PepA的分子量约为50 kDa,且发酵上清液几乎无杂蛋白。PepA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50℃,Mn~(2+)和Cu~(2+)对其具有激活作用,而Fe~(3+)、Fe~(2+)与Ca~(2+)则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米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异源表达及其相关工业应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霍乃蕊,苏巧艳,王如福[7](2018)在《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犁头霉M13的抗逆性分析及固态产酶基质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酸性蛋白酶能在高酸性环境中发挥水解作用,因而应用广泛。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分离到的5株高产蛋白酶霉菌中,筛选到M13的产酸性蛋白酶能力最强,经形态学特征鉴定为犁头霉属。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犁头霉M13产酸性蛋白酶的基质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持水量100%,初始pH 4.5,高粱和玉米的添加量分别为2.4%,最适无机氮源硝酸铵的添加量为3.2%,有机氮源豆粕的添加量为13%,此时酸性蛋白酶酶活可达2 372.86 U/g发酵醅。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M13可耐受8%的乙醇和p H 2的低酸环境,在15~30℃及pH3~3.5范围内生长旺盛,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性,可作为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等的优良辅助菌种,从而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产量并改善产品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鑫,金鹏,宋鹏,董自星,刘晓光[8](2019)在《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酸性蛋白酶在食品、酿造、饲料和皮革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酸性蛋白酶在50℃以上或pH> 3. 0时不稳定,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该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黑曲霉CICIM F0510的酸性蛋白酶基因exp A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克隆表达,构建获得了重组菌GS115 (p PIC-expA)。摇瓶发酵条件下,重组酶EXPA的酶活为257 380 RFU/h。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A1A家族。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重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3. 0;分别在40~50℃或pH 2. 5~3. 5孵育1 h后,仍能保留80%左右的活力。Zn~(2+)、Ca~(2+)、Fe~(2+)和Mn~(2+)对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Co~(2+)、Fe~(3+)、EDTA和SDS则对其活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此外,重组酶EXPA对大豆分离蛋白、水溶性玉米蛋白和小麦水解蛋白均具有较好的水解作用。较好的耐热性和pH稳定性为EXPA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杨明泉,相欢,王海萍,崔春[9](2019)在《高固形物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酸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提高固形物浓度对酸性蛋白酶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量分布、氮溶解指数、分散稳定性、持水力、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酸性蛋白酶控制酶解制备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其产物氮溶解指数、起泡性均有明显提高,分散稳定性略有提高;但持水力、乳化性、泡沫稳定性有所降低。在相同水解度下,随着酶解体系中固形物浓度的提高,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稳定性、持水力、乳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酶解产物中分子量小于10 kDa的肽段以及氮溶解指数呈下降趋势。当水解度小于8%时,低浓度酶解产物起泡性高于高浓度酶解产物,而水解度超过8%时,高浓度酶解产物起泡性大体高于低浓度酶解产物。(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祁德福,孙凤羽,刘亚明[10](2018)在《酸性蛋白酶与发酵促进剂在浓醪发酵中的组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酒精生产中,酵母生长所需要主要的营养物质氮源为尿素,从2013年5月开始国家执行GB2760-2014关于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规定:尿素禁止在食用酒精生产过程中使用。因此蛋白酶作为新型酵母营养物质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酒精含量15%v以上的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速度不足,因此引进发酵促进剂,与蛋白酶组合应用,可以满足规模化大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8年24期)
酸性蛋白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营养食品。藜麦不仅仅富含多种人类所需的营养素,而且藜麦是少有的拥有着接近人体氨基酸构成的植物。目前藜麦的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饲料和农业领域。植源性蛋白酶一般拥有天然无害、催化活力高等特点,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藜麦拥有着动物才具有的完全蛋白,蛋白组成成分在植物中十分罕见,所以它的蛋白酶具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研究价值。本研究以萌发藜麦为研究对象,对萌发藜麦中蛋白酶的酸碱性质、分离纯化方法、酶学性质、提取工艺和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探讨不同种浸提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程度。本实验利用去离子水、Tris-HCl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对于萌发藜麦蛋白酶来讲,磷酸盐缓冲液对其浸提效果最为突出,而去离子水对其浸提效果最差,说明适宜的无机盐浓度有利于藜麦蛋白酶的提取。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酸碱性的底物检测萌发藜麦蛋白酶的蛋白酶活力,得出萌发藜麦蛋白酶在pH值为3的反应条件下酶活力最高,是一种酸性蛋白酶。比较了(NH_4)_2SO_4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对萌发藜麦中所含的蛋白酶的提纯效果,(NH_4)_2SO_4盐析法和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40.36%和45.30%,比活力分别为4.78 U/mg和5.23 U/mg。所以,优选等电点沉淀法从藜麦浸提液种提纯萌发藜麦蛋白酶。(2)在提纯出萌发藜麦蛋白酶粗酶的基础上,将粗酶液通过HiPrep?Q XL 16/10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纯化效果较理想,使酶的比活力提升到24.74 U/mg,回收率为15.65%,纯化倍数为12.07倍。对纯化后的蛋白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阴离子纯化后的酶液显示单一条带,萌发藜麦蛋白酶的分子量约为55kDa。(3)萌发藜麦蛋白酶酶学性质的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3,最适温度是60℃,该酶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不强。在金属离子方面,Cu~(2+)和K~+对该蛋白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Mn~(2+)激活作用最强,而Zn~(2+)和Fe~(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蛋白酶抑制剂方面研究结果表示,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本抑制了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因此,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极有可能是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以酪蛋白为底物时,酶对底物的Vmax=0.285 mg/min,Km=3.52 mM。(4)本实验以萌发藜麦为原料,乳酸盐缓冲液为提取溶剂。进一步对提取pH、提取料液比和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萌发藜麦的提取参数,得出提取萌发藜麦蛋白酶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萌发藜麦以料液比为1:6在pH为7.0的缓冲液中充分匀浆,匀浆后4℃浸提30 min。(5)在此基础上,以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本实验还对藜麦的萌发时间、萌发温度、萌发相对湿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萌发藜麦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藜麦的萌发条件,即藜麦种子在环境温度为25℃、环境相对湿度为60%萌发18 h时所产生的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活力最高。(6)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分子量大小为54.993 kDa,理论等电点为4.56,脂溶性参数为84.80,总的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002,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不存在N-糖基化位点。并预测了该酶在藜麦中的位置(液泡),预测了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存在两个酶活性位点Asp~(94)、Asp~(277),并预测了它的3D结构。成功将携带藜麦天冬氨酸蛋白酶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宿主中,并分析了藜麦蛋白酶未能表达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蛋白酶论文参考文献
[1].宋映,肖昆路,曾运航,石碧.酸性蛋白酶软化蓝湿革的工艺条件优化[J].中国皮革.2019
[2].蔡恒博.萌发藜麦酸性蛋白酶酶学分析和生产条件优化[D].齐鲁工业大学.2019
[3].杨城,姚善泾,杨志坚,肖金星,郑刚.一株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4].惠继星,范锐,岳军,宁艳春,屈海峰.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玉米燃料乙醇生产中的联合应用[J].酿酒科技.2019
[5].刘文龙,钱娟娟,王兴吉,曹世源,王克芬.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
[6].岳晓平,陈朋,朱玥明,曾艳,刘汉民.米曲霉酸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J].生物工程学报.2019
[7].霍乃蕊,苏巧艳,王如福.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犁头霉M13的抗逆性分析及固态产酶基质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8
[8].王鑫,金鹏,宋鹏,董自星,刘晓光.黑曲霉酸性蛋白酶EXPA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解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9].杨明泉,相欢,王海萍,崔春.高固形物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酸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
[10].祁德福,孙凤羽,刘亚明.酸性蛋白酶与发酵促进剂在浓醪发酵中的组合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