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论文-洪燕萍,赖莎,刘爱群,黄叶青

肝豆状核变性论文-洪燕萍,赖莎,刘爱群,黄叶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豆状核变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药学服务,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

肝豆状核变性论文文献综述

洪燕萍,赖莎,刘爱群,黄叶青[1](2019)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依从性的药学服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活方式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药师进行药学干预、随访、问卷调查,评价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前后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改善情况。结果:药学服务前后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对合理饮食的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沈洁,程春香,许冰,汪世靖,王共强[2](2019)在《综合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继发癫痫患者治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32.1%,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马莹,张娟,陈宏,王云宝[3](2019)在《补肾活血化浊方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补肾活血化浊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5年-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数据库中关于中补肾活血化浊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用于评估文献质量,RevMan5.3软件用于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RCT,共5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补肾活血化浊方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RR=1.34,95%CI:[1.20,1.49],P<0.00001),异质性检验I2=24%。结论中药补肾活血化浊方联合西药排铜治疗肝豆状变性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但因纳入的RCTs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佐证。(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宁,张欣,李锐,焦琳[4](2019)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MTHFR基因突变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1/10万~1/3万~([1]),致病基因携带者约1/90~([2]),目前中国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HLD发病率调查,但有文献~([3])分析,该病发病率在中国比西方国家更高。好发于青少年,是至今为数不多、可用药物治疗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MTHFR基因编码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过程(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朱庆军,赖忠涛[5](2019)在《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刺血疗法结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nCPCu和24hu-Cu水平的比较,并以此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结论 :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案在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的对照组。(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月红,陆晓培,罗生辉,陈杰,陈步枢[6](2019)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脑深部灰质核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的改变,探讨SWI相位值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 MR系统对12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及1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SWI序列扫描,使用Leonado工作站,根据校正相位图像测量双侧苍白球、壳核、黑质、红核的相位值,分析两组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变化特点;并分析脑区相位值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双侧苍白球、壳核、右侧黑质、左侧红核相位值显着降低(P<0.05);脑部深部灰质核团相位值与改良Goldstein临床分级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脑深部灰质核团SWI相位值有助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脑内顺磁性物质的异常沉积,可辅助脑型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但不能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赵漫丽,陈怀珍[7](2019)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WD患者分别进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然后进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W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中出汗异常所占比例最高,占56%;其次为便秘,占51%;心率异常所占比例最低,占8%。通过抑郁与焦虑评分,共有59例患者出现抑郁,占49%; 66例患者出现焦虑,占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焦虑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W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加强对W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患者情绪的关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苏悦,蔡永亮[8](2019)在《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并最终确诊为WD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为情绪障碍,其中焦虑障碍15例(62.50%),且多伴角膜色素环(K-F环),24例(100.00%)均检查出角膜K-F环。病人发病前无明显诱因16例(66.67%),误诊20例(83.33%),误诊率高,故就诊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多已显示铜代谢异常及相关内脏受损。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铜蓝蛋白<200 mg/L者22例(91.67%),行头颅核磁共振(MRI)扫描14例中9例异常(64.29%),24例(100.00%)B超均示不同程度的肝实质异常声像改变。临床上予以驱铜、护肝、对症及中药治疗为主,其中23例(95.83%)有效。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者较少。此类病人精神症状明显,易掩盖其他症状、体征,临床医生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科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徐柳慧,汪瀚[9](2019)在《59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肝豆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血象、肝功能、凝血功能、颅脑磁共振等检查结果。结果:59例病人中肝型15例(25.4%),脑型30例(50.9%),混合型12例(20.3%),其他型2例(3.3%)。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有乏力、腹胀、构音障碍、肌张力增高等;查体可见角膜K-F环阳性51例(86.4%),血细胞减少12例(20.3%),转氨酶升高20例(33.9%)。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首发症状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及器官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眼、皮肤等;临床上对于类似患者要完善铜蓝蛋白、24h尿铜、角膜K-F环、颅脑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对尽早明确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周岐鸣[10](2019)在《肝豆状核变性-精神疾病潜在诱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的医疗肥皂剧,《豪斯医生》吸引着不少为它痴狂的医学迷们。除了它本身有众多美女帅哥的倾情加盟演出外,其作为一部以医疗场景为中心的情景剧,当然少不了古怪而又睿智的神医怪杰,以及惊心动魄又包含科普意味的医疗案例。(本文来源于《肝博士》期刊2019年05期)

肝豆状核变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8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32.1%,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临床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论文参考文献

[1].洪燕萍,赖莎,刘爱群,黄叶青.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依从性的药学服务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2].沈洁,程春香,许冰,汪世靖,王共强.综合护理对肝豆状核变性继发癫痫患者治疗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3].马莹,张娟,陈宏,王云宝.补肾活血化浊方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Meta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9

[4].李宁,张欣,李锐,焦琳.肝豆状核变性合并MTHFR基因突变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5].朱庆军,赖忠涛.穴位刺血疗法结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肝豆状核变性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6].李月红,陆晓培,罗生辉,陈杰,陈步枢.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7].赵漫丽,陈怀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8].王苏悦,蔡永亮.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9].徐柳慧,汪瀚.59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

[10].周岐鸣.肝豆状核变性-精神疾病潜在诱因[J].肝博士.2019

标签:;  ;  ;  ;  

肝豆状核变性论文-洪燕萍,赖莎,刘爱群,黄叶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