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柏平
(辽宁省沈阳市急救中心110006)
【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方法,提高心梗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急救中心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65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院前急救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59例迅速送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现场死亡2例(3.1%),入院后死亡4例(6.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提高心梗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3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AMI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高的特点,院前抢救对此病非常重要,它与降低死亡率直接相关。现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的65例AMI病例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41例(63.1%),女24例(36.9%)。
1.2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措施缓解疼痛、解释焦虑,应立即给予患者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2~4mg静脉注射。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对有休克或左心室功能衰竭的患者特别有用,对一般患者也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可有助于减轻疼痛。给予心电监护,以监测血压、心率、心律、氧饱和度,密切注意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其中32例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给予胺碘酮治疗,出现室颤给予电除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吪格雷300mg嚼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增加静脉容量,而降低心室前负荷,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指征。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经院前急救处置后,救护人员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医院进一步救治。在转送之前,应向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说明病情、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发生意外,取得同意谅解,并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并将患者平稳置于救护车担架上,避免过多搬动患者,避免患者用力,予半卧位或平卧位使其处于放松位置,不间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密切关注病情,保护好静脉通道,一旦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2结果
本组65例患者中,59例迅速送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治疗,现场死亡2例(3.1%),入院后死亡4例(6.2%)。
3讨论
AMI是心血管系统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最高的血栓闭塞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由于心肌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冠状动脉闭塞20~30min,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1~2h之间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坏死[2]。AMI是院前急救中的急,危,重症,在引起的猝死中约90%发生在院外[3],而猝死复苏的成功率极低。早期的心肌缺血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是室颤。因而如能早发现、早期确认,及早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院前急救时间对急救是否成功非常重要,早诊断、早处理治疗,能大大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改善预后。
总之,院前抢救是关键,院前抢救的医护人员因为接触患者时间早,实施抢救方案快,及时进行救护,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和进展,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强化院前救治,是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命,减少住院前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
[2]孙宝贵,郭伟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8,23(8):154‐453.
[3]何佳颐.重视心律失常,降低猝死率[J].中国医药指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