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小说论文_左金梅,覃巧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哥特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哥特,小说,黑猫,女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

哥特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左金梅,覃巧华[1](2019)在《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的哥特小说直击人的内心和灵魂,将心理探索与道德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哥特小说日益内在化和心理化,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爱伦·坡超越其所在时代的局限性,揭示了后现代人灵魂崩溃的全过程:来自灵魂的恐惧致使人精神极度孤独和异化,一旦自我与超我的冲突达到顶峰必将走向人格分裂。(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倩[2](2019)在《张爱玲与阿特伍德女性哥特小说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格来说,传统哥特小说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经典哥特文本,它主要是以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古堡为依托,讲述纯洁柔弱的少女被暴君迫害的故事,其中的神秘诡异、暴力凶杀的成分是传统哥特小说的代名词,但是由于该类型小说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固化,后来逐渐沦为简单机械模仿的滥制品,走向文学领域的边缘地带。而女性哥特作家活用了传统哥特小说的特征,结合自身女性的独特视角,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女性哥特领地,因此,在第一章中,本文总结了传统哥特小说与女性哥特小说的概况,并追溯了哥特对张爱玲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影响。接着用两章的篇幅,以传统哥特小说为参照物,从微观上阐述女性哥特作品的显着特征。结合张爱玲和阿特伍德的具体文本,对她们作品中封闭空间的设置和女性人物的悲剧两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在第四章主要写了哥特(女性哥特)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以及张爱玲与阿特伍德对恐惧感的呈现。事实上哥特小说给读者的恐惧并不是单纯的害怕,而是哥特作家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读者产生“自我保持”的情感,升华读者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平行研究,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和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手段,同时希望能启发读者思考当下时代女性的生存处境问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徐英宁[3](2019)在《翻译诗学视角下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的两中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伦·坡,(1809–1849),美国十九世纪杰出作家,被公认为是哥特小说的鼻祖,其短篇小说《黑猫》是哥特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汉译本中焦菊隐(1905-1975)和曹明伦(1953-)分别于20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出版的两个译本在时间跨度上较长,而且文本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具有研究和分析的价值。本文以两《黑猫》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来研究诗学对具有鲜明哥特文学特征的文本翻译的影响。本篇论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综述爱伦·坡及其哥特小说《黑猫》的译介情况;第叁章介绍翻译诗学的发展及其在翻译研究上的具体应用;第四章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对译者及其翻译策略等选择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对译本中的人物原型、文化情境、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以探究诗学在译本中的体现;第五章为结论。研究发现如下:宏观层面上,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历史、社会、文化和个人翻译理念的影响,焦菊隐和曹明伦分别倾向于选择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微观层面上,诗学的操控具体体现在译本的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上;译者个人翻译理念和译本所处时代都成为影响译者翻译和译本形成的关键因素,两者共同作用是使译本符合时代潮流和富有个性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林榕[4](2019)在《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伦·坡短篇小说以恐怖美学和死亡美学的哥特式风格为特征,读者能从其笔法诡谲的作品中品出令人如坠冰窟的恐怖色彩,对恐怖意象的渲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哥特小说创作风格。《黑猫》就是其恐怖意象小说的典型代表,主要从奇诡的悬疑剧情设计和死亡萦绕的意象选择两方面进行恐怖氛围的渲染,从而达到作品恐怖情绪传达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静[5](2019)在《中西文学的本土特色——浅论欧美哥特小说与中国魔幻小说的社会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土特色一直都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奇异的情节设置、充满悬念的故事发展使哥特小说更具恐怖色彩,而西藏魔幻小说则往往没有这样环环相扣的情节,它更多体现在细致的场景描写上,本文从本土特色角度说明二者之间的这种想象的相通之处和区别所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2期)

王静[6](2019)在《神奇之旅背后的人性想象——欧美哥特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西藏魔幻小说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欧美哥特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西藏魔幻小说之间有着很多奇异的相似和相异之处。除了写作手法上的某些不谋而合,小说中还隐藏着作家们对其所属创作区域丰富的社会关注和想象,体现了对未来的某些疑惧和憧憬。从普世价值角度说明二者之间的这种想象的相通之处和区别所在,旨在发掘这两类小说类型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社会和人文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蒋惠珍[7](2018)在《哥特小说阅读对《诺桑觉寺》中人物智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中的人物热衷于阅读哥特小说,女主角凯瑟琳更是将其视为教科书式的生活指南。哥特小说阅读在凯瑟琳从少女成长为成熟女性的过程中构建起其意识形态、爱情观、性意识及其他层次的心理结构;她基于哥特小说的智识养成与现实世界的真相不断地矛盾撕扯的,完成了其经由形式到内容的复杂透视和深化过程的智识重构。(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覃露珊[8](2018)在《哥特小说《僧侣》的精神分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马修·刘易斯着名的作品《僧侣》,是西方经典哥特小说之一。这部哥特小说描绘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修道士阿姆布罗瑟为了满足自己反常的、病态的欲望,不惜违背道德、教义和誓约,暴虐杀人,直至利用和屈从于魔鬼的堕落过程。本文用弗洛伊德精神学说解读主人公阿姆布罗瑟的复杂心理,以期更好了解他由圣洁虔诚的的僧人的堕落到邪恶的淫魔过程的心理变化。(本文来源于《新时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2期)

王晶晶[9](2018)在《心灵的恐惧》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德加·爱伦·坡(1890-1849),美国小说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因其诗歌和短篇小说而闻名于世,开创了推理小说这一新体裁,同时也在文学史上有着“美国短篇小说之父”的美誉。爱伦·坡的小说主要分为侦探小说和恐怖小说两类,他的恐怖小说继承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怪诞与恐怖,多以“死亡”、“恐怖”为主题,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独属于他自己的恐怖特色——“心灵的恐怖”。就像他在《怪异故事集》序言中所说,“恐怖一直是我许多作品中的主题,但我要说明的是:那种恐怖不是日尔曼式的,而是来自心灵的(soul)”。而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效果统一论”。他强调,创作前要先设定某种预期的效果,小说的所有要素都应该服务于这一效果。小说写作不外乎是主题设定、人物塑造、环境设置和情节构建。本文将结合爱伦·坡的“效果统一论”,以其小说为例,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他是如何实现自己所称的“心灵的恐怖”的。本文由叁大部分构成,共六章,第一部分也是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分析方法。第一章又分为五小节,第一节为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爱伦·坡研究现状,第二节介绍了爱伦·坡的生平,第叁节谈他的“统一效果论”,第四节梳理哥特小说的发展脉络,第五节对哥特式小说中两个核心概念“恐怖”(terror)和“恐惧”(horror)做了区分。第二大部分结合爱伦坡的“效果统一论”,分别从主题设定、人物塑造、背景设置、叙事视角四个方面来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哥特式小说中实现“心灵的恐怖”的效果的。其中,第二章讨论主题设定。在简要介绍爱伦·坡恐怖小说中常用主题——如未死下葬、美女之死及死而复生——的基础上,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题设定对实现预设的效果和心灵的恐怖的重要性;第叁章分析人物塑造。爱伦·坡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人格分裂,或心理反常,大多有异于常人。这一章从人物性格心理的角度来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实现“心灵的恐惧”的效果的。第四章探讨环境设置,主要分为叁部分:空间选择、时间选择和室内外环境的设置。本章结合爱伦坡几篇代表性小说从上述叁个角度一一展开分析。第五章从叙事视角出发,首先从理论上区分叙述者和聚焦的区别,然后结合叙事学中的聚焦理论对爱伦·坡一些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的小说进行讨论,来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利用视角的转换来实现预设效果,从而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恐怖”的。第四章结语,对上文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董伟杰[10](2018)在《作为女性哥特小说的《染血之室》与《黄色糊墙纸》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6年艾伦·莫尔斯所着的《文学妇女》的出版开启了女性哥特小说研究的风潮。该研究将哥特小说与女性主义结合起来,对一些女性作家所创作的哥特小说进行新的解读,体现了性别领域在20世纪对西方哥特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开拓性进展。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极富个人色彩的作家,也是最早公开从事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在她众多文学作品中,1979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染血之室》最受关注和赞誉。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1860-1935)是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时期着名的女权主义作家,《黄色糊墙纸》(1892)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同时也是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的妇女独立宣言。这两部作品被着名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沃尔特评价为具有女性哥特传统的作品。国内外对这两部小说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其哥特体裁、女性主义思想、女性自我身份的追求等主题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尽管成果众多,但都不足以形成在女性哥特视角层面的深层探讨,更不要说对分别来自英美两部女性哥特作品的比较研究。本论文以《染血之室》和《黄色糊墙纸》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视角,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在女性哥特小说中,哥特背景被认为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哥特母题的运用进一步揭穿了父权中心主义对女性的蹂躏,而哥特女性在逆境中的反抗则标志着女性意识的苏醒。本文透过作品对女性哥特小说元素的运用,探讨卡特和吉尔曼如何通过哥特小说的体裁建构来传达她们的女性意识。女性的觉醒与反抗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长久不衰的主题,卡特和吉尔曼透过其作品的哥特小说外形,将目光聚焦于父权专制下女性的不幸际遇。本文通过分析《染血之室》和《黄色糊墙纸》两部作品的异同,深入探讨女性是如何从男权社会的附庸到对其进行质疑、甚至解构父权中心主义的变化历程,并引发读者对构建和谐两性关系进行有益思考。从吉尔曼笔下女性反抗的“失败”到卡特笔下女性反抗的“成功”,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对于进一步探索女性哥特小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卡特和吉尔曼这两位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也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哥特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严格来说,传统哥特小说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经典哥特文本,它主要是以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古堡为依托,讲述纯洁柔弱的少女被暴君迫害的故事,其中的神秘诡异、暴力凶杀的成分是传统哥特小说的代名词,但是由于该类型小说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固化,后来逐渐沦为简单机械模仿的滥制品,走向文学领域的边缘地带。而女性哥特作家活用了传统哥特小说的特征,结合自身女性的独特视角,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女性哥特领地,因此,在第一章中,本文总结了传统哥特小说与女性哥特小说的概况,并追溯了哥特对张爱玲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影响。接着用两章的篇幅,以传统哥特小说为参照物,从微观上阐述女性哥特作品的显着特征。结合张爱玲和阿特伍德的具体文本,对她们作品中封闭空间的设置和女性人物的悲剧两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在第四章主要写了哥特(女性哥特)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以及张爱玲与阿特伍德对恐惧感的呈现。事实上哥特小说给读者的恐惧并不是单纯的害怕,而是哥特作家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读者产生“自我保持”的情感,升华读者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平行研究,从女性哥特小说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和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手段,同时希望能启发读者思考当下时代女性的生存处境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哥特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左金梅,覃巧华.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灵魂的崩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倩.张爱玲与阿特伍德女性哥特小说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9

[3].徐英宁.翻译诗学视角下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的两中译本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4].林榕.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

[5].王静.中西文学的本土特色——浅论欧美哥特小说与中国魔幻小说的社会想象[J].名作欣赏.2019

[6].王静.神奇之旅背后的人性想象——欧美哥特小说与中国新时期西藏魔幻小说的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7].蒋惠珍.哥特小说阅读对《诺桑觉寺》中人物智识的影响[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8].覃露珊.哥特小说《僧侣》的精神分析解读[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

[9].王晶晶.心灵的恐惧[D].山西大学.2018

[10].董伟杰.作为女性哥特小说的《染血之室》与《黄色糊墙纸》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获奖成果(10)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获奖成果(1)河南大学获奖成果(7)河南大学获奖成果(3)

标签:;  ;  ;  ;  ;  ;  ;  

哥特小说论文_左金梅,覃巧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