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论文_严凯琳,俞淼,郭黎,廖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淮梅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梅雨,江淮,梅雨期,淮北,通量,环流,水汽。

江淮梅雨论文文献综述

严凯琳,俞淼,郭黎,廖宏[1](2019)在《江淮梅雨异常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13年江淮地区30个代表站点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全球地表感热通量和环流场逐月再分析资料,探讨江淮梅雨异常与梅雨期及其前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相关关系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梅雨前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印度半岛的地表感热通量与江淮梅雨量存在正相关,当春季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印度半岛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偏高时,江淮梅雨偏多;梅雨期,梅雨量与地表感热通量显着负相关区在东海海面,同时青藏高原和河套平原地表感热通量在丰梅年显着偏大,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江淮梅雨有共同调制作用;梅雨后期,河套平原、华北地区地表感热通量在丰梅年显着偏大,表明地表热力特征随大气环流的调整而发生演变。(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杨忠林,赵坤,徐坤,李凯,陈刚[2](2019)在《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梅雨期极端对流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利用2013—2014年江淮梅雨期间南京溧水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类极端对流降水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及差异。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定义基于地面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顶高,分别为所有对流中降水强度最强的1%(R类:小时降水强度>46.2 mm/h)和对流发展高度最高的1%(H类:20 dBz回波顶高>14.5 km)。结果显示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仅有30%的样本重合,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弱相关性。对于相同的反射率因子Z_H,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近地面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通常较H类极端对流小约0.2 dB,表明R类极端对流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结合双偏振雷达反演的粒子大小和相态分布显示,虽然两类极端对流都表现出海洋性对流降水特征,但R类极端对流较H类极端对流的总体雨滴粒径更小而数浓度更高,导致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地面降水更强。与R类极端对流系统相比,H类极端对流系统的上升运动更强,将更多的水汽和过冷水输送到0℃层以上,有利于形成更大的冰相粒子(如霰粒子等),并通过融化形成大雨滴。以上研究表明,梅雨期降水强度和对流发展深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极端降水主要是中等高度的对流引起。(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浩[3](2018)在《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分析——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_4.9),结合海量气块追踪分析法,对比了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平均水汽输送特征,从水汽来源及源地贡献方面探讨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对比两雨季降水异常年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气候态上,江淮梅雨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孟湾-南海,其中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最大,超过50%;淮北雨季来自印度洋、欧亚大陆、孟湾-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贡献差异不大,但与江淮梅雨的水汽源地对比,淮北雨季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少20%,而欧亚大陆偏多19%。对比降水异常年发现,来自印度洋、孟湾-南海以及欧亚大陆水汽贡献的变化对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降水异常有重要影响。江淮梅雨偏多年,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比梅雨偏少年减少17%,孟湾-南海则增加了11%。在淮北雨季偏多年,印度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比偏少年多19%,孟湾-南海和欧亚大陆的水汽输送则分别减少6%和17%。(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期刊2018-10-24)

李勇,金荣花,周宁芳,蔡芗宁,鲍媛媛[4](2018)在《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便于识别梅雨季节江淮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促进汛期强降雨过程的预报方法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提出了一种客观划分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的方法。结果表明:(1)根据该方法划分出的梅雨期强降雨过程不仅能很好的反映出江淮梅雨的基本特征,且易于操作。识别的结果与中央气象台实际业务中勘定的强降雨过程具有较高的一致率,便于在业务中加以应用。(2)在江淮梅雨季节内,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占该地区梅雨期总雨量的78.6%。强降雨过程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与梅雨强弱密切相关,强梅雨年具有较多的强降雨过程及过程累积强降雨日,即强梅雨年的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性、反复性和频发性的特征。弱梅雨年则反之。近56年来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在整个江淮地区有线性增加的趋势,且位于东部的江苏南部至浙江北部地区雨量增大的趋势最为显着。(3)江淮梅雨期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的前四个EOF空间模态可以很好的反映江淮梅雨空间变化的气候特征,进一步说明强降雨过程与梅雨期降雨的密切关系。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及雨日的最大的区域均位于安徽的西南部、江西东北部及湖北东部,是江淮梅雨期强降雨过程雨量最集中、雨强最大的地区,这可能与该地区的下垫面状况有一定关系。按照本文提出的客观划分方法确定的梅雨期的强降雨过程累积雨量与梅雨期总雨量具有较为相似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梅雨期的强降雨过程基本决定了该地区整个梅雨期降雨的时空分布,强降雨过程的基本特征与梅雨强弱密切相关,这为我们提供了从强降雨过程的角度研究梅雨强弱的视角。准确预报强降雨过程有助于了解当年该地区降雨量及降雨日的总体趋势特征,可将气候预测的雨带位置及强度等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强降雨过程的位置、强度和频次等更有意义的信息,提高中长期强降雨过程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但是应该看到,本文的结果是从气候统计的角度反映强降雨过程的整体特征,个别年份仍有差异。如空梅年(1965年、2000年、2002年及2009年)并不意味着没有强降雨过程,只是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梅雨期,因此没有进行讨论。此外,本文仅仅从降雨的基本特征出发划定了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没有考虑不同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强降雨过程的强度、时空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是否可以根据不同天气系统影响进行分类研究,寻找不同类型强降雨过程的形成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韩翠,尹义星,黄伊涵,刘梦洋,王小军[5](2018)在《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着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李侃,余锦华,王元,宋金杰,庄园[6](2018)在《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分布型及其与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0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江淮地区44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1980—2010年梅雨期(6月16日—7月15日)降水的基本空间分布型及其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结果表明,江淮梅雨降水的第一分布型为"南正(负)北负(正)",该型受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位置的影响,急流位置偏南(北),则雨带位于江淮南(北)部地区;第二分布型为"中间负(正),两边正(负)",该型受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强度的影响,急流强度异常偏弱(强),则雨带位于江淮地区西北、东南部(中部)。合成分析表明,高空急流位置异常偏南时,500 h Pa副高偏弱、偏南,850 h Pa江淮南部地区为水汽、风场辐合区,高低空配置有利于降水呈"南正北负"的分布型。高空急流强度异常偏弱时,从我国江淮中东部地区至日本南部,500 h Pa上无明显垂直运动,850 h Pa上有水汽和风场的辐散区,高低空配置有利于降水呈"中间负,两边正"的分布型。(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黄文娟[7](2017)在《江淮梅雨锋上典型中尺度对流涡旋诊断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6月16日~17日江淮流域发生了一场持续性的暴雨。利用FY-2G卫星云顶相当黑体温度TBB资料和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此次降水强度与中尺度对流涡旋MCV(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简称MCV)的增强减弱以及西南急流强度一致,降水主要与MCV有关。这次MCV的形成与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流系统有组织的发展大量潜热释放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触发MCV。对本次降雨中的MCV与MCS的关系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表明:MCV从对流层低层一直伸展到对流层高层250 hPa,涡度最强中心在对流层中低层。MCS利于激发上升气流,湿Q矢量辐合中心与正涡度中心对应,利于热量和水汽的垂直输送,加速MCV发展。MCV从初生至成熟阶段,中低层的水平平流项基本为负贡献,水平辐合辐散项决定MCV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垂直运动直接影响涡度垂直输送项,从而影响MCV在垂直方向上的发展。利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24小时的模拟,结果很好的再现了此次暴雨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高分辨率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中MCV各个阶段的结构以及温度收支进行分析。本次降雨在雷达上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人"字形回波,并与卫星云图上中两个中-β尺度的对流云团相对应。形成阶段MCV最显着的结构特征是:对流层高层不存在反环流,对流层底层西南气流与北边来的气流发生强烈辐合形成涡旋。MCV底层为冷池,MCV中层500hPa因潜热释放存在暖异常,无辐散层与垂直速度最大值均在550hPa上。MCV在成熟阶段的结构最显着的特征是:对流层高层200hPa存在反环流,暖中心依然在500hPa。对流系统周围存在两个次级环流,分别在南边的600-350hPa,和在北边700-550hPa。MCV在衰退阶段的结构:对流层低层辐合减弱但是依然存在,对流层中层没有明显的非绝热加热中心,对流层高层大气处在一种无序的湍流状态。通过对整个过程温度收支分析,发现MCV垂直温度结构为低空冷异常、高空暖异常,随着有组织的对流活动减弱,高空的暖异常逐渐减弱,最后只有低空的冷池依然维持。整个过程中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整层大气起加热作用,辐射作用在对流系统发展的前半段对大气主要起冷却作用,但是后半段对大气的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晓玲[8](2017)在《海温对江淮梅雨期气象要素年际变化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分析了 1960~2015年江淮地区72站梅雨期各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着重研究了不同要素间相关关系和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旱涝特征,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等方法分析了前期海温异常对该地区梅雨季节灾害的影响。最后利用江苏省大丰市通威水产养殖基地实测资料,对江淮地区主要气候异常对露天养殖水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1) 1960~2015年江淮地区入梅和出梅日期整体没有显着的变化趋势,但年际变化增强,年际变化周期变长,入、出梅日期的年际差异变大;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异常的第一模态(LV1)为全区一致型,第二模态(LV2)为南北反相型,第叁模态(LV3)为中部与南北反相型,第四模态(LV4)为东西反相型。江淮地区梅雨期雨日发生暴雨的几率增大,降水集中度和极端性增强;平均日照时数在1985前后发生突变,整体呈显着减少的变化趋势;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较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更显着,同时最低气温的突变年份(1980年)也要早于平均气温(1998年)和最高气温(2002年);风速呈显着减小趋势。江淮地区梅雨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好,降水量的多寡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其它要素的异常变化。(2)梅雨季节江淮地区旱涝趋势整体较为一致,但分区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前冬太平洋海温变化与江淮地区旱涝的形势存在显着地相关关系:江淮地区东北部的旱涝与厄尔尼诺显着相关,当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西太平洋海温降低时,江淮地区东北部偏涝,而江淮地区的西部地区偏旱,反之亦然;另外,当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北太平洋海温偏低时,江淮地区中部地区偏涝,反之亦然。(3)江淮地区梅雨季节降水和气温与养殖水环境酸碱度(pH)均呈负相关,表现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时,养殖水环境pH偏低,酸性增强,易使鱼虾出现浮头病;降水偏少、气温偏低时,养殖水环境pH偏高,碱性增强,易出现烂鳃病。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值与风速的相关较好,表现为梅雨期间,风力偏强时,养殖水环境氨氮值偏高,易发河蟹烂鳃、黑鳃病。(4)前期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气候异常有一定的影响和指示作用,进而对露天水产养殖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当前冬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时,后期春季江淮地区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养殖水环境易出现烂鳃病和河蟹烂鳃、黑鳃病;当前期(冬、春季)中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的温度持续偏高时,江淮地区中部地区易出现浮头病。(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蒋薇,吕军[9](2016)在《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的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北雨季的范围和江淮梅雨的范围非常接近,而且两个雨季有一段时间是重合的。因此,淮北雨季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又和江淮梅雨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江淮梅雨降水的偏北型,其特征很有可能和淮北雨季的特征比较相似。此外,江淮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一般早于淮北雨季。因此,研究两个雨季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寻找江淮梅雨开始后对淮北雨季的指示信号,对于淮北雨季的监测和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期刊2016-11-01)

朱哲,钟中[10](2016)在《一次台风过程对江淮梅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从我国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狭长区域内出现的持续连阴雨天气。处于欧亚大陆中纬度的江淮地区,一方面受来自北方冷高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受沿副热带高压北上的暖湿空气的影响,春末夏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空气相持而形成准静止锋导致梅雨天气。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直接影响着位于东亚季风区的中国夏季的降水。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过程,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侧,西临太平洋,天气气候深受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影响,在给我国带来充沛降水量的同时,也成为危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天气系统之一。与之相伴的暴雨、狂风、巨浪和风暴潮,严重威胁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度较大的热带气旋或登陆的热带气旋,甚至影响内陆地区的天气形势,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台风与梅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陈联寿[1]等(1979,1992)研究发现,台风与梅雨锋通过副高建立联系,即在梅雨稳定维持期,同样较稳定的副高形势使台风活动很少。Kang等[2]统计了1980-1991年间的南海热带气旋(包含台风)和转向热带气旋与梅雨的关系,得出85%的热带气旋对梅雨的影响显着,35%的热带气旋会导致梅雨结束的结论,与陈联寿统计的1980-1988年热带气旋与梅雨关系得出结论基本一致。陈永林和曹晓刚[3](2006)通过分析1996和1999年上海强梅雨,发现在强梅雨年的梅雨期内140°E以西的西北太平洋上无热带气旋活动,使副高脊线和梅雨锋得以持久稳定。研究成果大多数是早期台风现象的统计分析,较少涉及近些年台风个例及其与梅雨作用的直接研究。本文以2001年台风"飞燕"为例,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FNL全球再分析资料,结合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测雨产品3B42提供的全球格点降水资料,模拟2001年梅雨环流形势及降水情况作为控制试验(CTL)。同时,设计在台风生成初期,剔除"飞燕"对称结构,研究移除台风"飞燕"后的梅雨期环流与降水的变化情况,与控制性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记为敏感性试验(SEN)。模拟时段为2001年6月21日12时至6月29日12时,共192小时,每6h输出一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WRF可以很好的模拟台风路径及强度变化:模拟路径的转向趋势与登陆位置与实况基本一致,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与实况数值相差较小,均不超过5h Pa。(2)梅雨结束前期与台风同时存在,此时台风带来的短时强降水直接影响江淮流域,降水强度较大,分布较集中。降水分布范围与强度的模拟显示,针对2001年6月21日12时至24日12时江淮地区大于100mm的强降水的模拟十分成功,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其东北部。(3)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决定东亚夏季雨带的位置,影响着江淮梅雨的发生、发展与结束。控制试验模拟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与实况资料大致相似,为揭示梅雨发展变化的机理奠定基础条件。此外,对高低空大风速区的位置模拟也很相似。(4)出梅后,敏感性试验的25号24h累积降水量(240mm)明显高于控制试验(100mm),说明敏感性试验中梅雨的环流形势仍可以继续维持,台风破坏了原有的降水维持条件,导致梅雨的提前结束。(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期刊2016-11-01)

江淮梅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梅雨期极端对流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利用2013—2014年江淮梅雨期间南京溧水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两类极端对流降水系统的微物理特征及差异。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定义基于地面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顶高,分别为所有对流中降水强度最强的1%(R类:小时降水强度>46.2 mm/h)和对流发展高度最高的1%(H类:20 dBz回波顶高>14.5 km)。结果显示这两类极端对流系统仅有30%的样本重合,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弱相关性。对于相同的反射率因子Z_H,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近地面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通常较H类极端对流小约0.2 dB,表明R类极端对流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结合双偏振雷达反演的粒子大小和相态分布显示,虽然两类极端对流都表现出海洋性对流降水特征,但R类极端对流较H类极端对流的总体雨滴粒径更小而数浓度更高,导致R类极端对流系统的地面降水更强。与R类极端对流系统相比,H类极端对流系统的上升运动更强,将更多的水汽和过冷水输送到0℃层以上,有利于形成更大的冰相粒子(如霰粒子等),并通过融化形成大雨滴。以上研究表明,梅雨期降水强度和对流发展深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极端降水主要是中等高度的对流引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淮梅雨论文参考文献

[1].严凯琳,俞淼,郭黎,廖宏.江淮梅雨异常与东亚地区地表感热通量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9

[2].杨忠林,赵坤,徐坤,李凯,陈刚.江淮梅雨期极端对流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研究[J].气象学报.2019

[3].杨浩.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分析——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对比[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2018

[4].李勇,金荣花,周宁芳,蔡芗宁,鲍媛媛.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5].韩翠,尹义星,黄伊涵,刘梦洋,王小军.江淮梅雨区1960—2014年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

[6].李侃,余锦华,王元,宋金杰,庄园.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分布型及其与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的关系[J].气象科学.2018

[7].黄文娟.江淮梅雨锋上典型中尺度对流涡旋诊断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7

[8].张晓玲.海温对江淮梅雨期气象要素年际变化的影响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9].蒋薇,吕军.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的对比分析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气象与气象灾害风险.2016

[10].朱哲,钟中.一次台风过程对江淮梅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2青年论坛.2016

论文知识图

江淮梅雨降水量与同期SST相关系数...近45年江淮梅雨期气温日较差的...叁90巨100E11OE120已130Ej40压150E,...江淮梅雨期月降水距平小波变换...江淮梅雨特征量标准化距平的Morl...江淮梅雨期降水场分区合成及站...

标签:;  ;  ;  ;  ;  ;  ;  

江淮梅雨论文_严凯琳,俞淼,郭黎,廖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