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刘姚,麦任娣,黄晶,赵秀娟

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刘姚,麦任娣,黄晶,赵秀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蒜属植物,生物碱类,药效活性,构效关系

植物源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姚,麦任娣,黄晶,赵秀娟[1](2019)在《石蒜属植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蒜属植物因其丰富的生物碱类型及多种药理活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石蒜属植物碱主要含有7类,具有抗肿瘤、抗疟疾、抗AChE、抗菌、抗病毒、抗抑郁症、降血压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对10种石蒜属植物所含生物碱种类、数量、药理作用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石蒜属生物碱的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连华,李德辉,黎芝秀,张宝成[2](2019)在《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冬季绿色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生理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物质之一,在调节渗透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缺乏对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中NSC的研究,冬季温度较低,人工系统引种不恰当,可能造成绿化失败。因此,本文以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冬季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叶片中葡萄糖、淀粉、NSC、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旨在为冬季校园绿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为使人工系统引种成功,应选择NSC和总叶绿素高,且丙二醛含量低的植物,即在今后的补种等优先选择种植灌木类。(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蔚燕,朱亚琪,师进生[3](2019)在《几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的化合物对马铃薯内在品质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几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的化合物对马铃薯生长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对马铃薯种子进行处理,在育苗盆中育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山梨酰胺水剂、山梨季铵盐水剂、肉桂酰胺水剂、肉桂酰胺季铵盐水剂、萘酐酰胺水剂、萘酐季铵盐水剂(质量分数均为5%)对马铃薯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6种水剂的400倍液和800倍液对马铃薯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马铃薯成熟块茎中的淀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萘酐系列、肉桂系列及山梨系列化合物的水剂对马铃薯具有很强的促长提质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9年05期)

卢慧林,梁广文,李周文婷,欧阳革成[4](2019)在《寄主抗性与黄龙病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相关性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使用甲醇浸泡浸提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方法,对黄龙病易感寄主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Ponkan的健叶、病叶以及隐症寄主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 Jack健叶中部分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椪柑的健康叶片鉴定出32种次生化合物,感病叶片有31种,九里香健康叶片有21种。其中脂肪酸类和简单芳香族类化合物在3样本之间未显示差异;烷烃类化合物在椪柑健叶中含量较高,椪柑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中相对较少;萜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椪柑健病间的含量相差无几,其中萜类和黄酮类显着多于九里香,而香豆素类则相反。萜类化合物α-石竹烯在椪柑健叶中未检出,但在其病叶和九里香健叶之间无显着差异,此外九里香中特有的萜类有α-姜黄烯(0.15%)、左旋-姜烯(1.00%)、β-倍半水芹烯(0.26%);特有且含量较高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蛇床子素(13.97%);而黄酮类化合物在九里香中未检出。两种寄主植物之间以及同种植物在感病与不感病的状态下,次生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均有显着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其与寄主抗性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余翠翠,魏建和[5](2019)在《环境因子对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应对不同环境胁迫时会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产生次生代谢产物。萜类化合物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很多具有显着的药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保肝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温度、紫外线辐射、光照、干旱、臭氧及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等环境因素对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究植物萜类化合物受环境因子影响产生应激反应的一般性规律。(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娟,熊沫,高慧[6](2019)在《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对肺癌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1])。由于不易被早期发现及治疗,预防肺癌发生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虽然戒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肺癌发生,但吸烟者戒烟后仍存在较高的肺癌发生风险~([2])。因此,仅仅通过戒烟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肺癌是不够的,食物来源的天然物质对预防肺癌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是评估(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孟珊,邵阳,胡伟杰,封淑华[7](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植物源保健食品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我国保健食品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基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等植物源成分的引入,这使得其在食品功能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保健功能。中药材不仅可以用作治疗疾病,也可以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保健食品原料。有研究指出,目前保健食品原料使用较多的中药材包括决明子、白芍、芦荟、淫(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静霖[8](2019)在《茉莉酸类化合物在植物逆境生理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逆生长,产生严重危害。论述了茉莉酸化合物对植物的生理损伤,以及高温、低温、干旱等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2期)

韩云轩[9](2019)在《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最近几十年中,研发人员一直努力发现选择性防治杂草、害虫和真菌病害的对非靶标毒性低、环境友好的高活性化合物。例如,发现哒嗪衍生物为有发展前景的农化产品。哒嗪为含有2个相邻氮原子的一类六元杂环化合物,与其他二嗪化合物嘧啶和吡嗪,以及也含有2个相邻环氮原子的其环缩小的类似物吡唑在化学结构上相关。与吡唑相似,(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19年03期)

陈凯[10](2019)在《难溶性化合物的成盐及其与植物病毒关键酶靶标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9-1被预测能编码病毒基质蛋白。病毒基质蛋白是病毒复制增殖的关键。因此我们研究抗病毒病活性小分子与SRBSDV P9-1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方式,可以为新型高效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制打下一定基础。本研究以原核表达方式获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P9-1为靶标蛋白,通过微量热泳动法、等温滴定量热法技术对33个抗病毒活性小分子进行初筛,针对作用MST、ITC结果差异较大的化合物进行成盐,并采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计算出抗病毒活性小分子与SRBSDV P9-1的结合位点,通过定点突变PCR法对野生型SRBSDV P9-1质粒进行突变,利用原核表达获取突变型的SRBSDV P9-1,最终通过微量热泳动法、等温滴定量热法来验证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定点突变PCR法成功获得突变质粒,通过叁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将P9-1的精氨酸7、精氨酸110、精氨酸327位突变后,其与小分子X2、X7的结合力弱于野生型与X2、X7的结合力,实验所得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说明SRBSDV P9-1的7、110、327位精氨酸是X2、X7的关键结合位点;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验证X2在活体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物质之一,在调节渗透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缺乏对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中NSC的研究,冬季温度较低,人工系统引种不恰当,可能造成绿化失败。因此,本文以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冬季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叶片中葡萄糖、淀粉、NSC、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含量,旨在为冬季校园绿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为使人工系统引种成功,应选择NSC和总叶绿素高,且丙二醛含量低的植物,即在今后的补种等优先选择种植灌木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姚,麦任娣,黄晶,赵秀娟.石蒜属植物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2].王连华,李德辉,黎芝秀,张宝成.遵义师范学院校园冬季绿色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生理特性的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

[3].陈蔚燕,朱亚琪,师进生.几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功能的化合物对马铃薯内在品质调控研究[J].现代农药.2019

[4].卢慧林,梁广文,李周文婷,欧阳革成.寄主抗性与黄龙病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相关性初步探讨[J].环境昆虫学报.2019

[5].余翠翠,魏建和.环境因子对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9

[6].胡娟,熊沫,高慧.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对肺癌潜在作用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孟珊,邵阳,胡伟杰,封淑华.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植物源保健食品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J].分析化学.2019

[8].刘静霖.茉莉酸类化合物在植物逆境生理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9

[9].韩云轩.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J].世界农药.2019

[10].陈凯.难溶性化合物的成盐及其与植物病毒关键酶靶标相互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9

标签:;  ;  ;  ;  

植物源化合物论文-刘姚,麦任娣,黄晶,赵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