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_赵新亮,王海霞,李同海,崔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束,光谱,湍流,大气,光学,高斯,余弦。

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文献综述

赵新亮,王海霞,李同海,崔莉[1](2017)在《部分空间相干光经准均匀介质的散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阶波恩近似,研究了部分空间相干平面光经准均匀介质的散射特性,得到了远场散射光谱强度和光谱相干度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入射光的空间相干性和介质特性对散射场光谱强度和光谱相干度的影响。比较了入射光是完全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时,散射场光谱强度和相干度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入射光的空间相干性对散射场光谱强度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入射光空间相干长度的增大,光谱宽度减小;光谱相干度随着入射光束腰宽度或介质有效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准均匀介质的有效半径和相干长度、入射光的空间相干长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散射光是完全相干光。(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08期)

刘冬兵,程晋明,祁双喜,王婉丽,钱伟新[2](2012)在《部分空间相干和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光束的焦场的相干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出发,采用傅里叶变换法,推导出聚焦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光束的光谱和光谱相干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用以研究了聚焦场的相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焦光束的光谱相干度与空间相关长度、时间相干长度和光束阶数有关.时间相干长度的减小将引起光谱相干度的减小,但光谱相干度的空间分布特性不受影响.随着光束阶数的增大,光谱相干度会出现振荡,且光束阶数越大,空间相关长度越小,振荡越明显.(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24期)

黄永平,赵光普,肖希,王藩侯[3](2012)在《部分空间相干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大气中的有效曲率半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以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作为部分空问相干光的典型例,基于非Kolmogorov普和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出GSM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中的有效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重点研究了湍流参数(包括广义指数α,内尺度l0和外尺度Lo)和传输距离z分别对GSM光束有效曲率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曲率半径R_x(z)随α和2增加先减小然后再增大,随L_0,的减小而增大(3.6<α<4),随l_0的增加而增大.并对结果做了物理解释.(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14期)

王娟娟[4](2012)在《大气湍流对部分相干光空间相干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空间光通信的有关实验研究中,发现由于大气湍流效应引起的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光束扩展、到达角起伏、相位起伏等影响,导致光通信链路的误码性能低、信道容量差、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差,因此研究大气湍流抑制技术成为空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了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而部分相干光传输技术由于其具有优于完全相干光传输技术的特性,在当今大气光通信技术大气湍流抑制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高斯-谢尔(GSM)光束作为主要的讨论分析对象,其中,这种波束具有典型的部分相干光的特性。在简要介绍了湍流的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了非相干迭加的方法用厄米-高斯(H-G)光束合成了部分相干GSMH-G光束,用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了这种GSMH-G光束的传输公式以及通过大气湍流后的交叉谱密度函数,从而得到了GSMH-G光束通过湍流大气后的光谱相干度的表达式,最后采用Matlab仿真软件编程设计,并进行模拟仿真计算,研究这种非相干迭加合成的部分相干GSMH-G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后的空间相干特性,得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此外还对部分相干涡旋高斯光束这种特殊的部分相干光进行了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后的空间相干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部分相干涡旋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受到光源相干性、拓扑电荷数和传输距离的影响较大,传输距离越远,光束空间相干性越好;在一定传输距离处,光源相干性越好,光束的空间相干性反而越差;在相同的传输距离处,拓扑电荷数越多,部分相干涡旋高斯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后的光谱相干度变化越缓慢。此外,部分相干涡旋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后存在光谱相干度为零的相干涡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赵志国,王海霞,张永涛,丁超亮,潘留占[5](2011)在《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双曲余弦-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稳态场的相干理论,推导了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双曲余弦-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时交叉谱密度矩阵的解析公式。结果表明,双曲余弦-高斯脉冲电磁光束的光谱密度、偏振度和相干度与离心参数、光束的空间相关长度、时间相干长度和场点位置等因素有关。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高斯-谢尔模型脉冲电磁光束、完全光谱相干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和完全空间相干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可作为特例给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1年12期)

王海霞,丁超亮,张永涛,潘留占[6](2011)在《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电磁光束的偏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非稳态场的相干理论,对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二维厄米-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时的偏振特性做了详细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磁光束的偏振度分布由光束阶数、光束的空间相关长度、时间相干长度和场点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研究表明,当空间相关长度趋于零或无穷大时,轴上点偏振度趋于一固定值,与光束阶数和场点位置无关。光束阶数较大或传输距离较远时,轴上点偏振度随时间相干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脉冲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光束阶数越大,横截面上偏振度P=0出现的次数越多。(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曾祥梅,陈忠勇,周花[7](2011)在《球差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衍射引起的光谱开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空间频率域交叉谱密度函数的传输公式,推导了有球差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被光阑衍射后轴上点光谱的解析表达式,而完全空间相干光的结果可作为本公式的特例。着重分析了球差对一阶光谱开关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差会引起光谱移动的不同和光谱开关临界位置的变化。(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汤明玥,陈晓文,陈虹[8](2010)在《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空间相干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其光谱相干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研究了光束的空间相干特性.研究表明,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光束通过自由空间传输其光谱相干度会出现振荡和相位奇异现象,且震荡随光束离心参数δ增大而增强.但是,随着湍流的增强,不同δ的光谱相干度曲线相接近,并呈类高斯分布;此外,在湍流中随着传输距离z的增加光束的空间相干性变差.(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仓吉,齐文辉,张逸新[9](2009)在《斜程大气传输部分相干平顶光束的空间相干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天顶角、传输距离、光源相干性以及湍流外尺度对接收面光束空间相干度的影响,采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相位结构函数的平方近似,并运用张量积分的方法,得到了部分相干平顶光束通过斜程湍流大气传输后接收面光束空间相干度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传输距离较短时,该光束空间相干度随两点距离的增加出现振荡现象,而传输距离较长时振荡现象消失;当传输距离给定时,天顶角越大,光束空间相干度的有效宽度相对较短。初始相干长度较短的该类光束其空间相干度的宽度不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长距离传输后,光束空间相干性与光束初始相干长度不再有关。(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陈晓文,季小玲[10](2009)在《湍流对部分相干环状光束空间相干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并采用Rytov相位结构函数二次近似的方法,推导出了部分相干环状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时,其光谱相干度的解析公式,并研究了光束的空间相干特性。研究表明,部分相干环状光束通过自由空间传输时其光谱相干度会出现振荡和相位奇异现象,且光束遮拦比ε越大振荡越厉害。但是,随着湍流的增强,其振荡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不同ε的光谱相干度曲线相接近,并呈类高斯分布。光束遮拦比ε越大的部分相干环状光束其空间相干性受湍流影响越小。此外,在自由空间中,若光束相干参数α较小,随ε的变化光谱相干度二阶矩宽度ω_c可大于或小于其光谱强度二阶矩宽度ω_i,,且临界值ε_0随α的增大而增大;随着α的增大,则无论ε取何值都有ω_c>ω_i。然而,当湍流增强到一定程度,总是有ω_c<ω_i。(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9年09期)

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出发,采用傅里叶变换法,推导出聚焦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光束的光谱和光谱相干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用以研究了聚焦场的相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焦光束的光谱相干度与空间相关长度、时间相干长度和光束阶数有关.时间相干长度的减小将引起光谱相干度的减小,但光谱相干度的空间分布特性不受影响.随着光束阶数的增大,光谱相干度会出现振荡,且光束阶数越大,空间相关长度越小,振荡越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新亮,王海霞,李同海,崔莉.部分空间相干光经准均匀介质的散射(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2].刘冬兵,程晋明,祁双喜,王婉丽,钱伟新.部分空间相干和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光束的焦场的相干特性[J].物理学报.2012

[3].黄永平,赵光普,肖希,王藩侯.部分空间相干光束在非Kolmogorov湍流大气中的有效曲率半径[J].物理学报.2012

[4].王娟娟.大气湍流对部分相干光空间相干性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赵志国,王海霞,张永涛,丁超亮,潘留占.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双曲余弦-高斯脉冲电磁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J].中国激光.2011

[6].王海霞,丁超亮,张永涛,潘留占.部分空间相干部分光谱相干厄米-高斯脉冲电磁光束的偏振特性[J].光学学报.2011

[7].曾祥梅,陈忠勇,周花.球差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衍射引起的光谱开关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11

[8].汤明玥,陈晓文,陈虹.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空间相干性的变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仓吉,齐文辉,张逸新.斜程大气传输部分相干平顶光束的空间相干度[J].激光技术.2009

[10].陈晓文,季小玲.湍流对部分相干环状光束空间相干性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9

论文知识图

由相位掩模产生的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生...5 部分相干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7 相干度μ1由振幅掩模产生的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由相位掩模产生的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

标签:;  ;  ;  ;  ;  ;  ;  

部分空间相干光论文_赵新亮,王海霞,李同海,崔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