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家住宅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曹泽雪[1](2021)在《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国各地的农宅建筑图集编制工作在不断增加和完善过程中,农宅建筑图集是时代的产物,农宅建筑图集编制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图集用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使用的阶段性特点。农村住宅建设的建筑图集编制工作是为了满足政府改善乡村风貌、提升农民居住质量的需求。本论文以南宁市辖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理论基础、归纳分类、分析讨论和总结等方式,力图从农户、政府、住宅基础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取影响自建农宅设计的影响要素,要素包括目标要素、事实要素、需求要素和理念要素。在对具体的县区、乡镇或村屯的农宅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将重要的、必要的要素充分融合到图集用农村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论文采用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对南宁市农村现存的传统及新建农宅的建筑要素进行了梳理,对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要素进行了提取,对各种要素如何影响图集用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相关要素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图集用农宅建筑设计方法。其中相关要素的提取和对应策略的提出是关键,它关系到农宅方案是否具备满足政府目标、各类型农户是否认可、设计师可否充分理解并能付出与设计过程中。最后采用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和设计要素对策研究,对南宁市马山县马鹿屯的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进行实例研究和设计。
杨晟昊[2](2021)在《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特别是重庆巫山地区。本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以悬挂式PRT交通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山地乡村规划建设设想,同时利用以悬挂式PRT交通为基础的山地住宅设计,探索巫山陡山建设利用的可能。为破解巫山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以及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提供解决参考方案。文中分析了PRT交通、山地住宅和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并提出本文的立意点和思路。通过具体技术例举探讨、技术成本分析、相关规划建筑设计案例分析,研判论证理论设想的可行性。利用项目模拟研究设计的方法,选址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进行前期设计要素的分析,提出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村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绿道规划以及四类建筑设计的方案。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从“PRT+住宅”的技术研究角度来处理巫山陡山利用问题,通过专业的规划、建筑理论设想和设计为我国山地资源利用和山村发展难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另外也是创新地以交通设施更新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论证新型山村规划和建筑设计可行性的理论研究,对巫山多山、陡坡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洞穴采光、雨水利用、阳光利用等问题。
柴雨生[3](2020)在《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近年来虽然国家的多个方面的政策和举措的重心都在向农村倾斜,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通过定量的方法从人居环境视角来评价乡村住宅,我们会发现其中的部分乡村无法满足我们的对乡村的期待。基于此现状,国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等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希望在新的农村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农村发展的各方面能有更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不断提高,同时居住条件能有更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农村发展政策背景下,本文将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多种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住宅的宜居优化设计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发展状况进行整理,在充分了解连云港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进行调研,归纳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的主要特征,并总结出现存的农宅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通过对农村住宅的庭院空间、内部功能空间和形象风貌三个方面进行宜居化设计,对传统的居住模式的缺点进行宜居化和现代化的改进与补充,从而使新建的农村住宅更加顺应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最后在地域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时代特征且农村住宅方案。全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论文所选题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外与之类似的相同课题的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了连云港农村住宅建设的自然环境概况,并总结出连云港农村住宅的主要特征,调研了连云港地区的四个典型村庄,并总结其所存在的问题,为农村住宅的宜居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并对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的内涵在多个层面上进行解读。第三章,根据第二章提出的宜居性内涵,结合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的实际情况,从农村住宅的庭院空间、内部功能空间、和建筑风貌这三个角度提出具体设计策略。第四章,结合第三章提出的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性设计策略,结合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优秀农房户型征集项目进行设计实践。结合连云港地区常见的家庭人口结构和家庭产业结构提出了可供农民建房参考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连云港及其他地区的农村住宅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对于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及农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冒卓影[4](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王柯颖[5](2020)在《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和相关的养老设施,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养老设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老年人养老的居住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由此,通过分析老年人行为模式来研究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的的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养老环境建设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了解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及相关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患病和残障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息”、“抓握”、“观看”四种行为模式,将老年人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设计进行关联性分析,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分别总结出与老年人行为模式相适应的居住环境设计要点,进而将理论知识与当今乡村养老的趋势相结合,将山东莱芜乡村作为试点进行实践设计,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社会中相关养老环境建设等问题提供建议和改善设计,帮助老年人营造亲切、适用、温馨的乡村居住环境,使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
李宜臻[6](2019)在《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乡村旅游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人口迁移活动频繁,同时现代化进程下农村居民家庭结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如今的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空间闲置、空间布局混乱等问题越加凸显。本文结合乡村旅游背景思考当前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的解决方式,利用乡村旅游市场能够有效盘活湘北农村住宅的闲置资源,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客群的旅游需求不可避免的对目前乡村农宅的改造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前提下,探讨在乡村旅游背景下湘北农村住宅的改造策略,为今后湘北地区乡村旅游市场中农村住宅的改造提供一些思考方向与实践的经验。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农村住宅设计的研究情况总结,确定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制定框架。第二章对湘北区域情况分析,了解湘北地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通过与客群生活需求衍生的旅游服务建筑类型对比后,提出乡村旅游下农宅发展以住宿接待类为主。通过与当前旅游市场中住宿接待各类型的纵横向对比介绍异同点,明确研究方向。第三章根据调研,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湘北地区农宅现状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当前农村住宅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第四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乡村旅游下客群的需求,逐一提出空间活化改造策略、功能优化策略、立面改造策略、基础设施完善的建议。第五章则通过相关的实践案例,将乡村旅游的农宅改造分为住宿接待型与复合接待型,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岳阳国富村中的几户示范性农宅的改造实践,探讨在实际项目中本文所提出的乡村旅游下农村住宅改造策略的可行性。
刘建军[7](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张云童[8](2019)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解决目前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户型设计混乱且无序发展,农宅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为目的,同时响应国家对住宅产业化的大力发展与集约农村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的方向。农村住宅产业化在农村地区推广与应用的前提就是户型的标准化,所以本文以农宅户型的标准化为研究内容,希望得出适用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农宅标准化户型。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既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户型的标准化进行研究,来弥补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在户型标准化设计方面的空白,也为日后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产业化住宅升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资料。其次,对标准化、住宅标准化和户型标准化的相关概念及内容进行论述。对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农宅户型现存问题两个方面对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的必要性进行说明。然后,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的调研数据进行归纳与解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住宅中每个功能空间面积变化、家具设施尺寸、布局方式及行为活动等细项进行分析总结。将以上所有因素反映到农村住宅的户型标准化设计中,并以人体测量学和模块化为理论基础,确定了适用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各功能空间的标准模块尺寸及布置方式。最后,以内蒙古中部地区实际调研农宅为例,通过基本间定型组合法将各标准功能模块进行组合,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生活生产方式的内蒙古农村家庭进行户型标准化设计。
黄森泰[9](2019)在《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常态下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思路,除了完成住宅、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外,对新农村适应产业发展的灵活性及开发建设的可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村居民在居住行为方式、家庭生产方式、人口结构和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异,而当前广泛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集约化模式由于规划设计相对固定单一,难以满足极为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居住空间需求。另外,新农村乡土氛围受到快速城镇化进程的冲击日渐式微,尤其是统建新村的公共空间呈现出层级缺失、同质单调的现状,难以容纳多元的传统及现代乡土公共活动类型。基于上述三大研究背景,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必要性的粤北地区,以统建新农村的建筑空间为对象展开大量的实地调研,捕捉当前建设问题的共同点:缺乏足够的前瞻性、适应性和可变性,针对性地引入弹性设计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不同维度的详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弹性设计策略。全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简练系统的论述,界定相关研究概念和方法,为后文的研究明确方向并提供理论的指引。第二章对本文的核心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从宏观的规划建造、中观的公共空间、微观的住宅户型三种维度归纳现状存在的弹性设计问题,并分析总结相应的弹性设计影响要素。第三至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紧密围绕第一章的研究背景以及第二章归纳的三种维度下的弹性现状问题和影响要素,展开深入的类型化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弹性设计策略,包括:(1)提出可适应村庄持续发展的规划建造弹性设计策略,注重提升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和建设过程与合理性。具体包括提升布局形态的有机性和可生长性,选址配套的统筹性与均衡性,建造过程的调整灵活性和容错性等内容。(2)提出可满足动态人居需求的住宅户型弹性设计策略,使住宅允许通过简单变动或有序改造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空间适应性。具体包括通过功能空间的联动借用满足不同居住行为方式的需求,运用整体的多适性策略满足居家务农、工艺作坊、商品经营、餐饮服务和文旅住宿等不同家庭生产方式的需求,从可增长、可分隔、可兼用、可分户四个方面的措施满足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需求。(3)提出可容纳多元乡土活动的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策略,关注统建模式下公共空间系统的层次性和应变弹性。具体包括片状、线状及点状三种类型的公共空间的类型归纳和弹性需求分析,并分别选取开敞广场、街巷空间及节点建筑作为代表提出相应的弹性设计要点与方法。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期望填补对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研究的不足,凸显弹性设计作为整体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今后统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与参考。
王乃可[10](2019)在《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宅建设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大量营建破坏生态环境、高能耗和低舒适存在矛盾和社会生活适应性不足等,都是摆在农宅建设面前问题,而我国在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我国传统民居长期以来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体现地域环境适应性、代表地域特色文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系列生态建筑经验,因此,研究如何将传统经验的设计思想、营建方法与现代农宅适应性设计相结合,是有现实意义的探索。首先,由于华北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住宅建设需求,选取华北寒冷地区典型农村住宅进行全面的实态调研,对农宅建设、居住和使用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其次,对北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从地形地貌适应性、气候环境适应性和材料利用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取传统经验中聚落选址与布局、建筑形态与空间设计、建筑构造与材料利用等方面的具体方法。然后结合现状问题和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从村落选址与规划、建筑空间与构造、能源和材料利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以大连市裴屯村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为试点,将设计策略加以实际应用,提出三种适应性农宅设计方案,分别适合村内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产生活模式。在建筑构造和适宜技术的应用上,将传统经验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技艺和提高住宅舒适性方面争取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实态调研深入了解农宅需求,以传统经验为切入点研究适合农宅现状的设计方法,以生动具体的方案表述对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践设计验证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希望对当下的农宅设计研究和新农村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农家住宅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家住宅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相关概念 |
1.2.1 农村 |
1.2.2 农村住宅 |
1.2.3 农村自建住宅 |
1.2.4 农村自建住宅图集 |
1.2.5 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建筑方案 |
1.2.6 建筑策划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现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框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宁辖区农宅现状与现有新建农村住宅图集分析 |
2.1 南宁辖区代表性农宅建筑类型与特征 |
2.1.1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 |
2.1.2 传统民居建筑技术特征 |
2.1.3 现有传统农宅的建筑空间形式 |
2.1.4 传统农宅的时代特征 |
2.1.5 当代自建现存农宅建筑特征梳理 |
2.1.6 南宁市自建农宅现状分析 |
2.2 现有南宁农村住宅建筑图集适应性分析 |
2.2.1 各时期编制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图集编制背景与简介 |
2.2.2 南宁各时期编制图集推广应用情况 |
2.2.3 当前南宁市农村建房图集存在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建农宅设计影响要素分析 |
3.1 目标要素 |
3.1.1 村落建设发展规划目标要素 |
3.1.2 政府的农村建设相关政策要素 |
3.2 事实要素 |
3.2.1 农宅地貌要素 |
3.2.2 农户地域要素 |
3.2.3 建筑技术要素 |
3.2.4 气候要素 |
3.2.5 所处社会环境要素 |
3.3 需求要素 |
3.3.1 农户人口要素 |
3.3.2 农户经济要素 |
3.3.3 农户个性要素 |
3.4 理念要素 |
3.4.1 文化习俗要素 |
3.4.2 村落历史要素 |
3.4.3 村落发展趋势要素 |
3.4.4 建筑设计师的知识面与水平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对策 |
4.1 各时期图集中农宅建筑方案的要素响应情况 |
4.2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
4.2.1 满足政府政策条件和设计目标原则 |
4.2.2 满足农户居住和农业生产要求原则 |
4.2.3 继承与发展适应时代现状的原则 |
4.2.4 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 |
4.2.5 节地节能生态保护原则 |
4.2.6 分层次分类型原则 |
4.2.7 全辖区覆盖原则 |
4.2.8 通俗易懂的原则 |
4.3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步骤 |
4.3.1 自建农宅建筑策划环节 |
4.3.2 建筑设计环节 |
4.3.3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整理分类环节 |
4.4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对策 |
4.4.1 南宁辖区环境条件概述 |
4.4.2 行政划区要素与设计对策 |
4.4.3 各种政策、法律法规与农宅建筑方案对策 |
4.4.4 农宅所在区域发展规划要素 |
4.4.5 农户个性需求要素的响应对策 |
4.4.6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多类型特征的响应对策 |
4.4.7 自建农宅建筑方案的衍生对策 |
4.5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
4.5.1 宅基地功能区域的划分 |
4.5.2 建筑主体内部功能区域的划分 |
4.5.3 各种功能区域的设计 |
4.5.4 农宅建筑风貌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引导对自建农宅建筑设计的影响案例 |
5.1 马鹿屯各设计要素现状 |
5.1.1 目标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
5.1.2 事实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
5.1.3 需求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
5.1.4 理念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
5.2 马鹿屯农宅建筑方案类型及其设计 |
5.2.1 马鹿屯农宅建筑方案构成要素的确定 |
5.2.2 基础户型方案的确定 |
5.2.3 各类演变农宅户型举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切入点 |
1.3.1 PRT与我国特有政治体制下的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设计 |
1.3.2 悬挂式PRT技术与山地住宅的结合设计 |
1.3.3 PRT交通对于传统规划方式的革新 |
1.3.4 巫山陡山利用的新方式 |
第二章 现有研究及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
2.1 现有研究 |
2.1.1 PRT交通的相关研究 |
2.1.2 山地住宅的相关研究 |
2.1.3 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 |
2.1.4 总结——现有理论的不足和难点对于本次研究的启发 |
2.2 重庆巫山陡坡山地现状 |
2.2.1 陡坡山地释义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地形地貌 |
2.2.4 土壤土质 |
2.2.5 现有交通方式 |
2.2.6 现存民居建筑 |
2.2.7 机遇与挑战 |
第三章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支持 |
3.1 技术路线 |
3.2 技术支持 |
3.2.1 洞室开凿利用方式及技术 |
3.2.2 洞穴室内环境 |
3.2.3 岩土质坡地加固技术 |
3.2.4 山地风电技术 |
3.2.5 山地太阳能光伏 |
3.2.6 雨水渗析技术 |
3.2.7 山地防灾预警技术 |
3.2.8 山地物资供应技术 |
3.2.9 陡坡山地景观的各项技术 |
3.3 技术成本分析 |
3.3.1 土地和建筑开发成本 |
3.3.2 悬挂式PRT交通成本 |
3.3.3 总技术成本估算 |
第四章 国内外现有陡坡山地利用的案例分析 |
4.1 巴渝山地崖居住宅 |
4.1.1 半山崖居 |
4.1.2 崖洞居 |
4.1.3 寨堡型崖居 |
4.1.4 箭楼型崖居 |
4.2 山地民居的更新与山地步道的打造——重庆山城步道 |
4.2.1 山城步道现状 |
4.2.2 步道规划设计策略 |
4.2.3 经验启示 |
4.3 悬崖陡坡建筑的营造——贵州黔西南安龙公园溶岩美术馆 |
4.3.1 项目介绍 |
4.3.2 设计构思和建造过程 |
4.3.3 总平面、建筑平面、建筑剖面及场地流线 |
4.3.4 经验启示 |
第五章 项目模拟研究设计 |
5.1 设计目的与前期分析 |
5.1.1 项目选址 |
5.1.2 地区社会与经济情况分析 |
5.1.3 重庆及巫山地区住宅相关政策 |
5.1.4 基地现状 |
5.1.5 项目定位 |
5.1.6 设计策略 |
5.1.7 相关设计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
5.1.8 住宅项目选址论证 |
5.2 村庄总体规划 |
5.2.1 总平面 |
5.2.2 功能结构与分区 |
5.2.3 PRT轨道主线路平面图 |
5.3 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
5.3.1 平面设计 |
5.3.2 剖面设计 |
5.3.3 设计细节说明 |
5.4 半穴居式山地住宅设计 |
5.4.1 平面设计 |
5.4.2 剖立面设计 |
5.4.3 设计细节说明 |
5.5 纯悬挑式山地住宅设计 |
5.5.1 平面设计 |
5.5.2 剖面设计 |
5.5.3 设计细节说明 |
5.6 退台式山地住宅设计 |
5.6.1 平面设计 |
5.6.2 剖面设计 |
5.6.3 设计细节说明 |
5.8 慢行系统——绿道专项设计 |
5.8.1 定义和意义 |
5.8.2 现有绿道类型 |
5.8.3 下庄村绿道系统规划 |
第六章 结论 |
6.1 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原则 |
6.1.1 科学选址原则 |
6.1.2 交通为核心设计原则 |
6.1.3 成本控制原则 |
6.1.4 需求导向原则 |
6.1.5 生态保护原则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点 |
6.3 对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与开发建议 |
6.3.1 对陡坡山地住宅设计建设 |
6.3.2 对我国后续发展建设过程中关于开发山地空间的建议 |
6.4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图纸集合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的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概念释义及内容界定 |
1.4.1 概念释义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连云港地区农民住房特征及现状调研 |
2.1 连云港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特点 |
2.1.3 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状况 |
2.1.4 人口构成和家庭结构 |
2.1.5 土地政策 |
2.2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形制 |
2.2.1 聚落形态 |
2.2.2 建筑风格 |
2.2.3 平面型制 |
2.2.4 结构类型 |
2.3 连云港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调研分析 |
2.3.1 徐老庄村 |
2.3.2 大杨村 |
2.3.3 中正村 |
2.3.4 徐庄村 |
2.4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房现状分析与问题总结 |
2.4.1 农村住宅庭院环境分析 |
2.4.2 农村住宅功能空间分析 |
2.4.3 农村住宅的形态分析 |
2.5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的内涵与原则 |
2.5.1 生态可持续层面 |
2.5.2 适应性层面 |
2.5.3 时代性层面 |
2.5.4 经济性层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策略 |
3.1 农村住宅庭院空间设计分析 |
3.1.1 农村住宅庭院选址 |
3.1.2 农村住宅庭院的功能分区 |
3.1.3 农村住宅庭院空间的营造 |
3.2 农村住宅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
3.2.1 厅堂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
3.2.2 卧室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
3.2.3 厨房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
3.2.4 卫生间的宜居化设计 |
3.2.5 储藏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
3.3 农村住宅外观风貌设计分析 |
3.3.1 农村住宅地域材料的选择 |
3.3.2 农村住宅的色彩参考 |
3.3.3 农村住宅的风貌符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2 连云港市优秀农房设计方案征集任务书解读 |
4.2.1 项目设计要求 |
4.2.2 设计要求分析 |
4.3 宜居化设计分析 |
4.3.1 院落空间布局分析 |
4.3.2 户型设计与分析 |
4.3.3 外观风貌设计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4)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州都市边缘 |
1.3.2 乡村住宅 |
1.3.3 更新改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共生理论 |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
2.3 新陈代谢理论 |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6 触媒理论 |
2.6.1 触媒理论释义 |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
5.1 项目概述 |
5.1.1 实践案例概况 |
5.1.2 项目定位分析 |
5.1.3 项目现状调研 |
5.1.4 居民意愿需求 |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住宅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现状 |
一、人口老龄化内涵与特征 |
二、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 |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与特征 |
第二节 国内外养老模式发展 |
一、国内养老现状分析 |
二、国外养老模式与老年建筑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标准与老年住宅类型 |
一、老年建筑标准规范发展动向 |
二、中国老年住宅主要类型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人特征及行为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
二、老年人生理变化 |
三、基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
第二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 |
三、基于老年人心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
第三节 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患病及残障主要类别 |
二、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
三、患病及残障老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
第四节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行为模式 |
一、老年人的“行走”模式 |
二、老年人的“坐息”模式 |
三、老年人的“抓握”模式 |
四、老年人的“观看”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 |
一、卫生间及浴室设计 |
二、厨房及餐厅设计 |
三、客厅及卧室设计 |
第二节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设计 |
一、绿化空间设计 |
二、道路及步行空间设计 |
三、坐息空间设计 |
第三节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一、室内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室外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
第一节 乡村地区的养老现状 |
一、养老模式 |
二、乡村养老的发展 |
第二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案例 |
一、项目背景 |
二、前期分析 |
第三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
一、设计构思 |
二、整体规划 |
三、居住外环境空间设计 |
四、民居建筑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6)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求 |
1.1.2 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趋势 |
1.1.3 地域文化传承的必然走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乡村农村住宅更新设计综述 |
1.4.2 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湘北地区村落概况与旅游资源解析 |
2.1 湘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气候条件 |
2.1.2 湘北地区村落民俗文化 |
2.2 湘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2.1 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 |
2.2.2 政府的战略部署 |
2.2.3 湘北乡村旅游客群特征 |
2.3 湘北农村住宅服务衍生空间分类及功能定位 |
2.3.1 旅游服务衍生空间分类 |
2.3.2 乡村旅游下湘北农村住宅空间功能定位 |
2.3.3 农村住宅改造旅游设施分类及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3.1 湘北调研村落概况 |
3.1.1 平江县国富村 |
3.1.2 石门县西周村 |
3.1.3 华容县苍台村 |
3.1.4 村落调研人居概况数据统计 |
3.2 湘北农村住宅平面演化 |
3.2.1 平面布局及形制 |
3.2.2 空间尺度及模数 |
3.2.3 功能空间布局 |
3.3 湘北农村住宅形态 |
3.3.1 农村住宅形态现状 |
3.3.2 农村住宅形态演变 |
3.3.3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形态分析小结 |
3.4 湘北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 |
3.4.1 空间利用率低 |
3.4.2 空间尺度不合理,舒适度差 |
3.4.3 功能空间组织不合理 |
3.4.4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风格杂糅 |
3.4.5 现代化生活设施建设待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策略 |
4.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及策略 |
4.1.1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原则 |
4.1.2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总体策略 |
4.2 有机更新,空间活化改造 |
4.2.1 改造功能定位 |
4.2.2 功能植入 |
4.2.3 功能置换 |
4.3 合理划分空间,优化功能布局 |
4.3.1 合理划分空间 |
4.3.2 优化功能布局 |
4.4 建筑外立面改造 |
4.4.1 立面要素提取 |
4.4.2 外立面改造策略 |
4.5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
4.5.1 完善基础设施 |
4.5.2 改善居住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实践 |
5.1 所在村落情况 |
5.2 单栋住宅+住宿接待型 |
5.2.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2.2 建筑立面改造 |
5.3 院落式农宅+复合接待型 |
5.3.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3.2 建筑立面改造 |
5.4 单栋住宅+复合接待型 |
5.4.1 空间活化,优化布局 |
5.4.2 建筑立面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B 乡村旅游调查问卷表 |
附录 C 湘北农村住宅调研表 |
附录 D 湘北农村居民情况调研表 |
致谢 |
(7)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
1.4.1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空间关系学 |
1.4.3 研究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
2.3.2 研究假设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
3.1 调研内容概述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数据说明 |
3.1.3 辽南地域民俗 |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6 本章小结 |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分析 |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
6.2 结构方程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
6.3.1 模型调整 |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概述 |
2.1 标准化概念与内容 |
2.1.1 标准化相关概念 |
2.1.2 户型标准化内容 |
2.2 农宅户型标准化发展概况 |
2.2.1 国外发展概况 |
2.2.2 国内发展概况 |
2.3 农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必要性 |
2.3.1 国家政策层面引导 |
2.3.2 农宅户型现实问题 |
2.4 户型标准化组合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解析 |
3.1 农宅基本情况解析 |
3.1.1 农户基本信息 |
3.1.2 农宅建造情况 |
3.2 农宅功能空间与居住行为解析 |
3.2.1 生活功能空间 |
3.2.2 辅助功能空间 |
3.2.3 生产功能空间 |
3.3 农宅典型户型提取 |
3.3.1 典型户型一 |
3.3.2 典型户型二 |
3.3.3 典型户型三 |
3.4 农宅户型未来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村住宅各功能空间标准化设计 |
4.1 功能空间标准化理论基础 |
4.1.1 人体测量学数据 |
4.1.2 引入人体测量学数据原因 |
4.2 功能空间标准化实际基础 |
4.3 功能空间标准化尺寸及布局方式 |
4.3.1 生活空间标准化设计 |
4.3.2 辅助空间标准化设计 |
4.3.3 生产空间标准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 |
5.1 农宅户型标准化的模块化引入 |
5.1.1 模块化的概念 |
5.1.2 模块化在农宅户型标准化设计中的应用 |
5.2 农宅户型标准化组合方式 |
5.2.1 标准化功能空间组合方式 |
5.2.2 标准化功能空间位置 |
5.3 农宅户型标准化影响因素 |
5.3.1 家庭结构因素 |
5.3.2 家庭生产方式因素 |
5.3.3 家庭生活方式因素 |
5.4 农宅模块化户型组合 |
5.4.1 家庭人口构成因素组合 |
5.4.2 家庭生活生产因素组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要求 |
1.1.2 集约化统建模式下人居需求的矛盾 |
1.1.3 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乡土氛围的式微 |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现状问题调查 |
2.1 居住实态调查 |
2.1.1 调研目的 |
2.1.2 关注重点 |
2.1.3 样本选取 |
2.1.4 方法说明 |
2.2 弹性设计影响要素 |
2.2.1 村庄发展影响要素 |
2.2.2 人居需求影响要素 |
2.2.3 乡土文化影响要素 |
2.3 弹性视角下的现状问题 |
2.3.1 规划建造层面问题 |
2.3.2 住宅户型层面问题 |
2.3.3 公共空间层面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应村庄持续发展的规划建造分析及弹性策略 |
3.1 布局形态及预留用地 |
3.1.1 现状类型分析 |
3.1.2 布局形态有机有序 |
3.1.3 发展用地弹性预留 |
3.2 选址区位及公共配套 |
3.2.1 现状类型分析 |
3.2.2 选址配套统筹考虑 |
3.2.3 服务设施均衡分布 |
3.3 建设时序及建造模式 |
3.3.1 现状类型分析 |
3.3.2 合理分期建立容错机制 |
3.3.3 鼓励统建自建结合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满足动态人居需求的住宅户型分析及弹性策略 |
4.1 用地面积及建筑规模 |
4.1.1 底层占地面积 |
4.1.2 进深面宽比 |
4.1.3 建筑层数 |
4.2 平面组合及分户方式 |
4.2.1 平面组合方式类型分析 |
4.2.2 分户方式类型分析 |
4.3 功能布局及交通组织 |
4.3.1 分类依据及分布情况 |
4.3.2 远角横梯式 |
4.3.3 远角竖梯式 |
4.3.4 中部横梯式 |
4.3.5 中部折梯式 |
4.3.6 近角竖梯式 |
4.3.7 弹性对比分析及总结 |
4.4 应对不同居住行为方式的功能空间策略 |
4.4.1 客厅入口联动 |
4.4.2 餐厅客厅联动 |
4.4.3 厨房餐厅联动 |
4.5 应对不同家庭生产方式的多适性策略 |
4.5.1 居家务农型 |
4.5.2 工艺作坊型 |
4.5.3 商品经营型 |
4.5.4 餐饮服务型 |
4.5.5 文旅住宿型 |
4.6 应对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可变性策略 |
4.6.1 可增长 |
4.6.2 可分隔 |
4.6.3 可兼用 |
4.6.4 可分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容纳多元乡土活动的公共空间分析及弹性策略 |
5.1 定义及类型 |
5.1.1 公共空间的定义及类型 |
5.1.2 乡土活动的定义及类型 |
5.2 片状公共空间 |
5.2.1 片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2.2 片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2.3 以开敞广场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3 线状公共空间 |
5.3.1 线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3.2 线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3.3 以街巷空间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4 点状公共空间 |
5.4.1 点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4.2 点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4.3 以节点建筑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 |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需求 |
1.1.2 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必要性 |
1.1.3 适应性农宅设计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及问题分析 |
2.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
2.1.1 调研对象及范围 |
2.1.2 调研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
2.2 调研区域村庄及住宅特征分析 |
2.2.1 村落选址与布局特点分析 |
2.2.2 农宅形式与居住模式分析 |
2.3 寒冷地区农宅现存问题分析 |
2.3.1 功能空间与建筑形式问题 |
2.3.2 建筑构造与住宅节能问题 |
2.3.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研究 |
3.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类型及概况 |
3.1.1 寒冷地区典型传统民居的分类 |
3.1.2 寒冷地区地形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及典型民居分布 |
3.2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1 聚落选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2 聚落布局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2.3 建筑形态适应地形的生态经验 |
3.3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生态经验 |
3.3.1 防寒保温的生态经验 |
3.3.2 争取日照的生态经验 |
3.3.3 通风降温的生态经验 |
3.3.4 遮阳隔热的生态经验 |
3.3.5 排水防潮的生态经验 |
3.4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材料利用的生态经验 |
3.4.1 就地取材 |
3.4.2 因材制宜 |
3.4.3 旧材再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策略 |
4.1 村落选址与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1 选址与规划的适应性设计 |
4.1.2 村落布局的适应性设计 |
4.1.3 建筑形态的适应性设计 |
4.2 建筑空间与构造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平面功能的适应性设计 |
4.2.2 结构形式的适应性设计 |
4.2.3 围护结构的适应性设计 |
4.3 材料与能源利用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1 太阳能利用 |
4.3.2 生物质能利用 |
4.3.3 其他能源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以大连市裴屯村为例 |
5.1 裴屯村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特征 |
5.1.2 人口构成和村域发展 |
5.1.3 村域规划和建筑现状 |
5.2 适应性农宅方案设计 |
5.2.1 基地选址与布局 |
5.2.2 建筑设计 |
5.2.3 适宜技术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研问卷 |
附录 B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农家住宅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D]. 曹泽雪.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的重庆巫山陡坡山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杨晟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D]. 柴雨生.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4]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D]. 王柯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6]乡村旅游视角下湘北农村住宅改造设计研究[D]. 李宜臻. 湖南大学, 2019(01)
- [7]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D]. 张云童.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9]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D]. 黄森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传统经验下的寒冷地区适应性农宅设计研究[D]. 王乃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