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四川省青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四川青川628115)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教学应当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倡“个性化”教学,重在创新,因而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应对挑战,提高在职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做的研究,结合大学英语新大纲,思考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设想。
关键词:教学改革;个性化教学;外语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0169-01
1.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外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大学英语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始终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被提到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来重视;同时这门课也是为数不多的由国家统一验收质量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文献回顾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于发展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做过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包括二语教师的实践知识、专业知识、信念、行为、教师学习、批判性反思、专业发展等。Schon(1983)提出教师是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等重要。因此,教师要发展专业素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教学与科研同步进行,不可偏颇,在教学中寻找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用科研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外语学习者特点,对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发展作了更为具体的研究。李观仪(2003:2-5)指出,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具体表现为:准确流畅的语音语调、应付自如的听读技能、流畅得体的说写技能;其次,教师要掌握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以身作则,用英语进行教学;再者,教师需有敬业精神,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刘润清、戴曼纯(2003)认为,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顺畅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之外,还应具备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科研能力、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
由于改革对于“个性化”教学提出要求,以打语言基础为教学内容的通用英语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教学份额会逐渐减少,而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教学和通识课程类英语教学份额会逐渐增多。ESP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学术英语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为培养知识型研究型人才服务;以及职业英语EOP(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为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服务。ESP体现了“个性化”教学思想,将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方向之一。
4.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几点设想
根据课程设置体系的发展方向,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新模式(尤其指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使得发展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教改背景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可以具体细化为:首先,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俱佳,口头表达能力强;其次,熟悉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能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再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使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最后,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同时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拓工作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发展事业的创新能力。
此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大学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必须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首先,技术技能,包括计算机的操作能力、重要软件的安装应用、查杀病毒;数字音响技术的操作能力;网络和视频点播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视频剪辑、字幕增减等能力。其次,设计、利用和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其中包括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对资源分类、排序、整理的能力以及沟通传递信息的能力。再者,设计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主页、教学博客、师生QQ群等网络平台,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体系,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学习空间,利用软件和网络进行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学管理,分析和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和实施评价活动。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具有了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意识,树立用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意识。
除了教师本身的努力外,教学管理部门也需要对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学历层次的教师进行重点各异的培训,尽快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结构。创造条件,为大学英语教师创造重新学习的机会,如考研考博、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国内外进修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辅导培训班等。
其次,学校及院系领导创造必要条件,支持国内外学术研讨,学术交流和调研。院系制定全盘计划,减少教师课时负担,培养学术骨干,在教学和科研中带动全体教师,重点设计出一些水平较高的实验型课程,产生示范性效应,集体合作,共同攻关,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再者,培养并不断强化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需要领导坚持不懈的倡导,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奖惩分明,将科研与评优、提职、出国进修挂钩,形成良性循环和示范作用。制订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水平测评和激励机制,尽量挖掘内部潜力,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上进行奖励,多教多酬,优教优酬,重奖优秀科研成果。
教师理念的升华、情感的变化、态度的转变、能力的提高与瞬息万变的课堂息息相关。因此,要倡导建设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合作团队,鼓励教师在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下,开展充满创意的个性化教学,引导教师逐步成为主动的行动研究者和知识建构者,从而使教师专业态度更开放、更合作、更有效,反思性更强,创新性更强,进而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袁贵仁强调教育应当“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教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大学英语教师应首当其冲,重视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不断调整、优化课堂上教学组织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环境,扩展自身发展空间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