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对杏林湾水华的响应

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对杏林湾水华的响应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08月至2016年11月对该水域水体的温度(T)、溶解氧(DO)、氨氮(NH4+-N)、氧化还原电位(ORP)、总氮(TN)、亚硝酸盐(NO2--N)、总磷(TP)、叶绿a(Chl a)等理化因子进行了监测,采用HT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了水体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叶绿素a浓度差异极显著(p<0.001),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除水温、氧化还原电位、铵态氮、总磷以及正磷酸盐外,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p<0.005)或极显著差异(p<0.001)。根据Carlon营养状态法计算的综合营养指数显示,水华期为78.32±2.63,非水华期为72.24±2.57,在两个时期,该水域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2)水华期水体细菌丰度低于非水华期。两个时期细菌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菌群的香农-维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5.50-7.60之间,两个时期分别平均为6.03,7.10,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分析显示,非水华期物种多样性高于水华期。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两个时期优势菌群分属于蓝藻、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中性模型显示,细菌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小,可能与该水域长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1.2 细菌的分类地位
  •   1.3 蓝藻水华概述
  •     1.3.1 蓝藻简介
  •     1.3.2 水华
  •     1.3.3 蓝藻水华的成因
  •     1.3.4 影响蓝藻水华的主要理化因子
  •   1.4 蓝藻水华的危害
  •     1.4.1 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
  •     1.4.2 对养殖业的危害
  •     1.4.3 对水体景观的危害
  •   1.5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     1.5.1 物理法
  •     1.5.2 化学法
  •     1.5.3 生物方法
  •   1.6 蓝藻水华期间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   1.7 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
  •     1.7.1 分离培养法
  •     1.7.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8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杏林湾水华期和非水华期理化因子的变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水华和非水华期间水体的细菌群落特征
  •   3.1 材料方法
  •     3.1.1 水体总DNA提取
  •   3.2 数据处理
  •     3.2.1 高通量测序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
  •     3.3.2 细菌群落组成比较
  •     3.3.3 细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3.4 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   3.4 讨论
  •     3.4.1 水华和非水华期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     3.4.2 优势门类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
  • 4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奖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吴龙洋

    导师: 阎希柱,杨军

    关键词: 水华,细菌群落,细菌多样性,理化因子,高通量测序

    来源: 集美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集美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亚热带分层水库营养状态波动的时空特征与微生态学机理(31370471)

    分类号: X172;X52

    总页数: 58

    文件大小: 5196K

    下载量: 41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及展望[J]. 广东化工 2019(17)
    • [2].水华蓝藻控制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7(11)
    • [3].水华蓝藻物理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12)
    • [4].水华蓝藻复苏的研究进展与水华预测[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01)
    • [5].花生壳对水华蓝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9)
    • [6].水华蓝藻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03)
    • [7].书讯[J].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2)
    • [8].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中国水华蓝藻新记录[J]. 植物科学学报 2018(02)
    • [9].介质阻挡放电对湖泊水华蓝藻的去除[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8)
    • [10].水华蓝藻对鱼类的营养毒理学效应[J]. 生态学报 2012(19)
    • [11].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及预警研究进展[J]. 污染防治技术 2017(05)
    • [12].水华蓝藻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其光催化降解[J]. 科学通报 2012(11)
    • [13].青草沙水库水华蓝藻生长的营养盐吸收动力学特征[J]. 净水技术 2019(10)
    • [14].营养盐添加对水华蓝藻——卵孢金孢藻生长和竞争影响的原位实验[J]. 环境科学 2018(06)
    • [15].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对水华蓝藻提取物中微囊藻毒素的定性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09(04)
    • [16].山仔水库两种水华蓝藻磷营养动力学特征[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17].水华蓝藻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光谱特征与性能反馈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11)
    • [18].八角金盘对水华蓝藻的他感抑制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9)
    • [19].2012-2018年巢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和蓝藻防控建议[J]. 湖泊科学 2020(01)
    • [20].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3(10)
    • [21].水华蓝藻酸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液的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05)
    • [22].鄱阳湖水华蓝藻的一个新记录种--旋折平裂藻(Merismopedia convoluta Breb.Kützing)[J]. 湖泊科学 2012(04)
    • [23].我国水华蓝藻的新类群——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 agardhii)生理特性[J]. 湖泊科学 2008(04)
    • [24].压力下伪空胞破裂对3种水华蓝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2(01)
    • [25].江西柘林湖水华蓝藻——长孢藻(Dolichospermum)的形态多样性及其分子特征[J]. 湖泊科学 2020(04)
    • [26].天然水华蓝藻中微囊藻毒素提取方法的比较[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01)
    • [27].水华蓝藻生物质与底泥混合物对溶液中Cd的吸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3)
    • [28].水华蓝藻上浮特征与机理的试验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1)
    • [29].有害蓝藻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5)
    • [30].富营养化湖泊典型水华蓝藻的固有光学特性[J]. 湖泊科学 2018(06)

    标签:;  ;  ;  ;  ;  

    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对杏林湾水华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