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中Viterbi算法和均衡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

通信中Viterbi算法和均衡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

罗义军[1]2003年在《通信中Viterbi算法和均衡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文中提出某些复杂的通用结构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且占用资源较多,因此其优化设计和低功耗方法的研究广受关注。在简单回顾和介绍了低功率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后,本文以Viterbi译码、Turbo译码和均衡器这叁种复杂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有关的优化设计和低功耗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前人低功率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的优化方法,粗略估算了对复杂性和功耗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提出了联合判决估计的Viterbi译码改进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论证了联合判决估计算法有明显的改进效果。给出了BER性能的上界公式和数值解,并通过仿真说明了参考状态位置对译码性能的影响。同等译码性能条件下,改进算法对复杂性、规模和功耗的优化程度通过计算做了粗略的估计。 2.提出了选择正确判决的Viterbi译码改进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说明了其对译码性能有一定的改进。 3.与单独采用联合判决估计算法相比,仿真验证了两种改进算法相结合对译码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并粗略估计同等性能条件下复杂性、规模和功耗的优化程度与联合判决估计算法相当。 4.提出了去除错误支路的Viterbi译码改进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初步设想,说明了算法实现的难点所在,并指明了要获得实际改进效果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5.把联合判决估计算法推广到Turbo码的SOVA译码中,仿真验证了有明显的改进效果,粗略估计了改进算法对复杂性、规模和功耗的优化。另两种方法应用到SOVA译码中,仿真表明不能获得明显的改进。 6.针对横向滤波结构,提出了循环移位的优化方法,并推广到均衡器的应用中。仿真表明对面积的节省非常明显,并说明了功耗和面积间的折衷关系。

钟伟[2]2007年在《OFDM系统均衡器设计优化及VLSI实现》文中提出由于能提供高速率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面向无线应用的OFDM系统设计中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通信介质传输的信号码元总会受到信道的干扰。OFDM系统中均衡器的作用是通过信号处理来消除多径信道的影响,从而使接收机可以正确地对发送数据进行估计。因此,适合的均衡算法和均衡器设计对整个系统来说十分重要,这也是本课题主要讨论的问题。在介绍课题背景之后,从两个方面对OFDM系统中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实现进行了介绍。第一个方面是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足够时单抽头均衡器的VLSI设计,另一个方面是CP长度不足时均衡方案的研究及其实现。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OFDM技术的IEEE 802.11a无线局域网中单抽头均衡器的传统设计没有考虑不同调制方式对均衡计算的不同要求。为了使系统可以工作在所有的调制方式下,均衡器的硬件设计面向要求最高的调制方式。当工作于其它调制方式时,这样的均衡器可以满足系统要求,但是过度的操作会浪费时间和功耗。基于对IEEE 802.11a协议使用的四种调制方式的研究,提出面向自适应调制的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结构。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可以工作于两种模式,针对具体使用的调制方式提供合适的均衡方案。当系统工作于较低调制方式时,关闭不使用的部分电路,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的功耗会明显降低。在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电路设计中,使用双模CORDIC处理器来完成在不同时段进行的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和向量旋转任务,从而降低均衡器的硬件规模。使用TSMC 0.18μm CMOS标准单元库进行综合,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不含RAM的电路规模约42k等效门,在时钟频率为20MHz情况下,高阶调制和低阶调制在初始阶段的功耗分别为2.2mW和1.4mW,在运行阶段的功耗分别为1.8mW和1.4mW。其次,利用新的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结构,对IEEE 802.11a接收机中叁个级联模块—FFT处理器、单抽头均衡器和相位跟踪器进行联合设计。旋转因子处理是FFT处理器中最为复杂的运算之一,本文使用CORDIC算法实现旋转因子处理,并提出将CORDIC算法中的幅度校正因子并入到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的幅值均衡中,显着减少FFT处理器所需硬件资源。FFT处理器的设计基于单个基2~3处理单元,电路规模约为318.4k门,功耗约为24mW。与此同时,提出将相位跟踪与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中的幅角均衡进行联合。通过将两个连续的相位旋转合并,联合处理器在可配置单抽头均衡器的基础上只增加很少硬件便完成相位均衡和相位跟踪双重功能。当CP不足时,简单的单抽头均衡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消除信道影响。鉴于传统的各种残余码元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均衡方案都存在着高计算复杂度的缺点,本文提出叁种低计算复杂度均衡方法。第一种方法,注意到在典型无线局域网信道环境中时域信号码元只有很少的几个抽样受到残余ISI影响,提出基于时域循环性恢复(CR,Cyclicity Restoration )的迫零判决反馈均衡( ZF-DFE , Zero Forcing Decision-Feedback Equalization)方法。在提供与传统ZF-DFE方法相同性能的同时,新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大幅下降。接下来,为了避免ZF-DFE方法中复杂的矩阵求逆运算,分别提出频域迭代均衡方法和时域迭代CR方法。受到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访问干扰抑制技术的启发,提出频域迭代均衡方法,该方法在频域消除由残余ISI引起的子载波间干扰(ICI,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时域迭代CR方法基于CR方法以迭代方式在时域完成残余ISI的消除,具有很低的迭代计算复杂度。在介绍叁种方法之后,对各种方法进行性能和复杂度比较,作为残余ISI消除器设计中算法选择的基础。最后,研究各种迭代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使用变换域方法和时域方法的联合迭代方法,以同时提供低实现复杂度和低迭代计算复杂度。在对联合迭代方法进行实现分析之后,完成联合迭代处理器的VLSI设计。处理器使用一个核心处理模块分时完成迭代处理所需的迭代矩阵计算、ISI消除和时域迭代计算,在20MHz时钟频率下,平均功耗为20.7mW。

李鑫[3]2014年在《单比特通信系统时域均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脉冲超宽带(IR-UWB)技术民用化的推广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IR-UWB技术在室内短距离系统中的优势逐渐显现。IR-UWB是短距离高速通信场景下一种简单高效的通信技术。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硬件实现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以及高的通信速率和系统吞吐量(叁低一高)。UWB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可以覆盖当前短距离高速通信的大部分需求。虽然UWB通信系统有上述的诸多优势,但是UWB的发展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UWB通信系统的接收机在硬件实现上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UWB信号带宽极大,脉冲持续时间极短,故接收机在接收端需要高速率高精度的模拟数字化器件(ADC)采样。就当前的硬件工艺水平而言,设计和制造出高速高精度ADC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其次,UWB信号的多径分辨能力强。多径分辨能力对于小范围内精确定位具有很大帮助。然而,在通信系统中,当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时间远大于信号的符号周期时,相邻的符号间就会产生码间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 ISI),从而限制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影响信息传输质量。针对第一点问题,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通过使用低精度量化接收技术来避免实现的高速高精度量化ADC带来的技术困难。其中,单比特接收技术又是低精度接收技术中的一个特例。单比特技术以凭借其独特的量化方式和简单的硬件实现优势逐渐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在UWB单比特通信系统中有效解决ISI问题,重点研究单比特时域均衡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回顾脉冲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当前IR-UWB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技术困难,并且阐明使用单比特通信系统实现室内短距离通信的应用场景。第二章对当前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均衡技术和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单比特下均衡技术的特殊性和技术难点。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介绍了单比特最大似然(ML)检测方法和单比特时域联合解调解码算法(JVDA)。其中,本文在单比特ML检测方法一章中提出了通过反向构造ISI波形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所有可能的ISI情况进行遍历,找出似然值最大的组合作为输出。本文随后分析了ML算法的误码率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在介绍JVDA算法一章中,本文通过维特比算法在单比特通信系统中实现了联合解调解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JVAD算法在相同状态数下比级联解码解调方法具有1dB的性能增益。与此同时,JVDA算法还可以有效减少解调和解码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最后从室内无线信道的特征入手,对JVDA算法出现增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本文中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减小高速IR-UWB通信系统中的ISI问题,由此增加了IR-UWB通信系统的实现可能性。

严庆[4]2012年在《CPM系统中低复杂度迭代均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基于无线通信物理层技术的上层应用应运而生。无线频段资源越来越紧张,终端功耗越来越大,现有的无线物理层传输技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CPM)作为一种恒包络调制,信号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功率效率高。频谱紧凑,频带利用率高。因此,在未来宽带无线通信中,CPM将是一种良好的备选调制方案。但是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当CPM信号通过多径衰落信道时,会出现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联合译码和解调的迭代均衡技术是一种消除ISI的有效实现方法。本文着重研究了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CPM信号的低复杂度迭代均衡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了线性调制迭代均衡技术和CPM迭代均衡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简要概括了本文研究内容。第二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PM符号频域均衡(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FDE)的迭代检测技术。首先介绍了CPM信号模型、网格图表示以及CPM信号的一些分解方法。其次研究了部分响应CPM调制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Mean Square Error, MMSE)频域均衡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部分响应CPM频域均衡的发射数据块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aurent分解网格图的低复杂度CPM迭代检测算法。最后仿真分析了建议算法的性能。第叁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预编码的CPM迭代频域均衡技术。首先结合二进制CPM信号的差分预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预编码CPM迭代频域均衡算法,它是基于频域符号软干扰消除原理。作者推导了详细的算法步骤,比较了建议算法与传统双迭代频域均衡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最后仿真分析了建议算法的性能及其参数的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一种多进制CPM信号的频域均衡算法。作者在详细分析了多进制CPM信号的循环前缀(Circular Prefix, CP)结构及其频域均衡算法基础上,结合优化的Viterbi解调算法,分析研究了系统在典型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同时也详细分析了参数对均衡算法性能的影响。最后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简述了CPM迭代均衡技术中仍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给出了一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陈浩[5]2016年在《高速判决反馈均衡器及PRMLSD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5G系统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高速传输系统信道中的高频损耗、反射、串扰、噪声等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码间干扰是影响数据速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采用高性能、低成本的均衡器可以解决大部分非理想因素带来的问题,因而成为国内外高速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l0Gbps高速串行通信系统中的判决反馈均衡器(DFE)以及部分响应最大似然序列检测(PRMLSD)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基于Matlab和ADS平台上对包含信号源、信道和DEF模块的高速串行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比较了DFE在各种不同的信道条件以及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下的性能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0.18μmmCMOS工艺设计了工作速率为10Gb/s的两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为了更好的适应信道条件变化,本文的DFE带有自适应性模块,该模块采用模拟最小均方(LMS)算法实现。同时为了满足速率要求,DFE采用半速率结构。该DFE已经提交流片,包括焊盘在内芯片面积为600μmx550μm=0.33mm2。后仿真结果表明该DFE可以工作在10Gb/s的数据速率。本文还研究了PRMLSD的建模与实现方法。本文的PRMLSD采用维特比算法实现,主要包括叁个模块:分支度量单元、ACS单元以及幸存信息存储单元。在译码过程中,PRMLSD采用回溯法进行最后的译码输出,为防止溢出,定时对幸存路径存储单元进行最小值消除操作。本文给出了PRMLSD的逻辑综合结果及综合报告。最后,论文还研究比较了PRMLSD与DFE的误码性能,在相同的判决误码率条件下,PRMLSD相对DFE可以得到3dB左右的信噪比增益,并且随着信道衰减的加大,PRMLSD相对于传统的DFE的误码率增益更高,性能更优。

张萌[6]2014年在《无线多媒体传感网OFDM基带关键技术研究和VLSI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是一种感知并传递图像、音视频多媒体信息的网络,可利用多载波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频谱利用率高和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等优点提高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但目前OFDM基带核心电路如信道估计与均衡、纠错、傅里叶变换等部分,存在着实现上较复杂、成本高、芯片面积大、功耗高等问题。论文综述了信道估计与均衡、纠错等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改进适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的信道估计与均衡、纠错算法,优化了信道估计与均衡、系统级FFT以及级联码RTL级电路,较好地降低了OFDM整体电路的复杂度与电路功耗,完成了逻辑功能仿真、FPGA验证、DC综合、后端版图设计及功耗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MSN的高纠错能力串行级联码纠错算法,利用改进的行列分离的软入软出(SISO)交织器构造新的串行级联编译码器,在高斯和广义瑞利信道下能获得优良的纠错性能;2)改进了OFDM基带系统的LMMSE信道估计算法和MMSE均衡算法,其中该估计算法主要是借助导频值合理估算信噪比和自相关矩阵,该均衡算法通过精选插值算法由部分均衡系数可获得均衡器所有抽头系数。改进后的信道估计与均衡算法复杂度得到降低,以适应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系统低功耗要求;3)在信道均衡与估计的电路设计中,构建了改进型部分并行架构乘法器,通过对乘法运算进行操作数多级移位和分级处理,使乘法器整体硬件消耗降低约40%;在FFT电路实现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裂基FFT算法的改进型基2/4蝶形单元处理方法,通过加法器复用、中间寄存器插入和流水线架构,使得加法器的数量缩减了30%,提高了基带系统的处理速度;4)纠错级联码电路设计上,采用全局复用方法对RS码译码器中求逆单元进行设计,并在RS码、卷积码构造的级联码结构映射方面采用多级流水线技术、时分复用方法等,减少了译码电路关键路径延时、时钟周期数等,有效降低了译码电路的功耗,使级联码整体的异或门数量减少了20.8%;优化了RS译码时关键方程求解单元的电路,使其乘法器数量减少了23.5%;充分利用分时复用和优化设计数据转移控制电路,使得卷积码译码器中的加比选单元和路径度量存储单元的数量减少一半,满足了电路低功耗要求。论文基于台积电公司TSMC 0.13μm 1.2V CMOS工艺设计了信道估计与均衡器、级联纠错译码器和FFT/IFFT模块,其中信道估计与均衡、级联纠错编译码、FFT电路这叁大模块的电路面积分别为0.503mm2、0.435mm2、1.008mm2,它们对应的功耗分别为2.46mW, 4.29mW、7.04mW,这叁者的面积和功耗分别只占OFDM基带接收电路整体的44.8%、54.66%,较好地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最终把所设计这叁部分关键电路嵌入到一款低功耗高速无线多媒体传感网OFDM基带芯片中,经芯片实验测试,满足误码率低于10-6@10dB信噪比时系统设计指标要求。

陈强[7]2016年在《面向物联网应用的SC-FDE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文中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各种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它所需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有广域和局域两种,局域连接方式主要为WiFi、蓝牙、Zigbee等,目前应用已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局域连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物联网对于信息交换的需求,于是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应运而生,它具有远距离、低功耗、低运维成本等特点,实现了物联网的广域低成本覆盖。本文从LPWAN物理层技术特点出发,研究实现一种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分析广域物联网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结果表明: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相较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单载波时域均衡(SC-TDE)技术在广域物联网通信中有明显的优势。2.给出系统设计指标,并根据该指标研究设计了面向物联网应用的SC-FDE系统的基带技术方案,包括帧结构、编解码、调制解调、同步技术、信道估计及频域均衡等。根据研究方案设计了系统的发送端及接收端的架构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良好,可以进行FPGA实现。3.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按功能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加入了自适应截位模块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然后基于ISE和Modelsim等工具对设计进行了实现和仿真。实现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的设计思想并使用了灵活的接口配置,为进一步的调试测试及系统扩展打下基础。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初步实现了系统功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调试和测试。4.设计了相应的SC-FDE实现系统硬件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案,然后在多径信道下对系统进行了调试和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丢帧率测试、误码率测试及动态范围测试等。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满足了动态范围指标,实现效果较好,表明可以基于该原型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物联网通信系统的研究。

罗畅[8]2011年在《非视距光通信信号处理研究与基带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光通信是异于光纤通信的一种光通信方式,它利用大气作为传输媒介。无线光通信有视距通信和非视距通信二种方式。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简称紫外光通信)是利用大气中的粒子、气凝胶、灰尘等微粒对日盲波段紫外光的散射作用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式。由于其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及可实现非视距传输等优点,可用于多种近距离抗干扰通信环境,近几年来受到军事强国的广泛关注,紫外光通信研究是世界前沿课题。目前对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的研究还不深入,主要研究方向是调制技术,紫外光大气传输特性和系统建模仿真等。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的显着特点是严重的码间干扰和多径衰落,误码率高,带宽窄。基于紫外光通信的特点,为了提高通信性能,研究了紫外光通信信道响应特点,以及紫外光通信中的均衡,信号检测,MIMO技术等算法。同时基于理论研究,设计实现了该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基带系统部分。这些研究结果都是第一次被提出。具体的内容包括下面几个部分:研究了非视距紫外光通信信道特征,对紫外光通信信道的研究,现阶段主要还局限于能量衰减模型的探讨。本论文首次推导了紫外无线通信信道的脉冲响应近似解析表达式。得出了信道记忆长度,码间干扰和信道误码率与收发机光学几何结构,数据速率的关系,同时得到了信道容量与衰减系数,通信距离的关系。相关结论对收发机光学结构的设计与定量分析紫外通信系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非视距紫外光通信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由于强烈散射所引起的码间干扰,本文第一次探讨了紫外光通信中的均衡器设计。首先研究了紫外光通信均衡器设计的基础问题,然后研究LMS类和CMA(常模)均衡器在紫外通信中的应用。LMS均衡算法在紫外信道中收敛很慢,滤波器阶数与均衡器输出误码率关系不明显,但是迭代步长存在一个最优的值。同时还得到了二种变步长LMS均衡算法中的参数和均衡器输出误码率的关系。还证明了紫外信道是最小相位系统,可以进行盲均衡,结果指出,只要迭代次数足够,CMA盲均衡器输出误码率与滤波器阶数,迭代步长关系不是很明显。同时表明LMS均衡器性能优于CMA盲均衡器。研究了非视距紫外光通信中的最大后验概率(MAP)均衡器和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二种最优均衡器算法。研究发现,二者性质相同,只是性能上略有差异,MLSE均衡器性能要略好些,但是MAP复杂度要稍微低一些,同时MAP更适用于迭代译码系统中,可以与纠错码结合使用。在短距离通信时,大气衰减系数与信道带宽变化不影响均衡器性能。在接收信噪比不变时的较长距离通信,大气衰减系数与信道带宽变化对均衡器性能影响明显。也发现信道记忆长度和信息速率对均衡器性能影响显着,输出误码率可以变化几个数量级。同时指出紫外通信中自适应功率控制对降低误码率十分显着。同时指出信道先验观察噪声对均衡器性能影响明显,指出MLSE均衡器前端滤波器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发现均衡器输出误码率对调制方式不敏感。最后还得到了均衡中最优的训练序列长度和信息帧的长度与信道长度的关系。在大气湍流和噪声影响下,研究了无线光通信中的自适应信号检测器的设计问题。在高斯和泊松模式下,提出了几种自适应信号检测器算法。还提出了一种衰落模型选择算法,信号检测器能根据不同的湍流情况,自适应的选择衰落模型,可以简化工程设计。研究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明显改善系统性能。为了对抗衰落和增加信道容量,研究了紫外光通信中的MIMO技术与空时编码。研究发现,重复编码与空时分组码都能提供满分集,但是重复编码的性能更好。同时发现,在紫外光通信中,接收机采用等增益合并与最优比合并的性能几乎是一样的。因此有一个大口径光学天线的接收机与有若干个小口径光学天线的接收机性能也几乎一样。为了非视距通信,紫外光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光学口径较大,所以该结论表明接收机采用一个接收天线就足够了。为了降低误码率,同时又提高数据传输率,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重复编码和分层空时码(V-BLAST)的混合空时编码结构。研究发现,重复编码结合V-BLAST的混合编码不但比V-BLAST编码的误码率低,而且比常见的空时分组码(STBC)结合V-BLAST的混合编码性能更优,误码率更低,而且系统设计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发现,该混合空时编码系统中,多天线分集增益由接收天线数决定,而重复编码提供编码增益,从而导致误码率显着下降。编码增益随重复编码使用的发射天线数增加而显着增加。系统带宽随V-BLAST所占用的天线分组数线性增加。该编码为紫外光通信系统进行信息高速传输或视频传输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DS的时钟同步算法。该同步器具有自适应功能,能够根据相位差的大小自适应的改变每一次的相位调整量。它还具有参数可编程特性,能够根据需要,方便的预设同步器的频率分辨率,跟踪步长,精度等。分析表明,该同步器具有精度高,同步建立时间短,捕捉范围宽,以及良好的时钟抖动和自适应跟踪性能。同时还非常适合于FPGA全数字电路实现。博士论文需要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性的研究,不涉及一般工程实现。所以本论文涉及到的工程设计,一般只给出设计思路,总体设计或者关键模块的设计,不对详细的工程实现过程进行描述。基于FPGA设计实现了非视距紫外光通信系统物理层数字基带系统,包括各种滤波器,AGC,自适应信号检测器,自适应判决反馈分数间隔均衡器,RS(255,239)信道编解码,时钟与帧同步等。

佚名[9]2006年在《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N912006010862CVAAS自适应动态电源管理策略/卜爱国,胡晨,刘昊,李杰(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科学学报.―2005,23(3).―269~273.在嵌入式和便携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中,动态电源管理(dynam

参考文献:

[1]. 通信中Viterbi算法和均衡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D]. 罗义军. 浙江大学. 2003

[2]. OFDM系统均衡器设计优化及VLSI实现[D]. 钟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3]. 单比特通信系统时域均衡技术研究[D]. 李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4]. CPM系统中低复杂度迭代均衡技术研究[D]. 严庆.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5]. 高速判决反馈均衡器及PRMLSD的设计与实现[D]. 陈浩. 东南大学. 2016

[6].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OFDM基带关键技术研究和VLSI实现[D]. 张萌. 东南大学. 2014

[7].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SC-FDE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陈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8]. 非视距光通信信号处理研究与基带系统设计[D]. 罗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9]. 通信[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通信中Viterbi算法和均衡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