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点阵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点阵,动力学,超导体,中子,电声,表面,原理。
点阵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汪月琴,严少平[1](2015)在《AlB_2型结构WB_2点阵动力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l B2型结构的二硼化物的超导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为了研究硬材料WB2的超导电性,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Al B2型结构WB2的点阵动力学性质,并与高温超导体Mg B2的相关性质作了比较。WB2的能带在费米能级沿Γ-A方向有两条双重简并的能带。带心声子计算结果表明,声子频率全部来源于B原子振动关联模式的贡献。高频率的B1g和E2g两种声学模式的电声耦合作用较强且对超导电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WB2有着与Mg B2类似的高温超导性质。(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汪月琴,严少平[2](2011)在《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ReB_2的点阵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新型超硬材料ReB2的低温超导特性,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过渡金属化合物ReB2的点阵动力学性质,并分析了不同原子对电声耦合作用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原子振动模式的频率,沿c方向振动的频率总是大于在a-b平面内振动的频率。轻原子B对电声耦合作用的贡献最大,而总的电声耦合作用较弱,说明ReB2是弱的电声耦合超导体。(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汪月琴,孟影,严少平,邵继红[3](2011)在《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OsB_2的点阵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过渡金属化合物OsB2的点阵动力学.结果表明所有的带心光学声子模对应的原子都沿c轴方向振动,低频拉曼活性模式由重原子Os运动产生,重原子Os对电声耦合作用的贡献最大,而总的电声耦合作用较弱,说明OsB2是弱的电声耦合超导体.(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杨岳海[4](2007)在《气体水合物的点阵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作为晶体的气体水合物以及半导体笼型化合物的类似于玻璃的低热导率,目前被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的解释是它是由主体晶格的声学声子支与具有相同对称性的笼中客体的扰动局域模的抗交叉带来的共振效应所引发的低能主客体声子耦合造成的。该解释在本文中得到了支持和补充。本文给出了第一型,第二型气体水合物冰晶格氢原子位置的求解算法,该算法为计算机模拟的实现提供了完整的晶格结构坐标。接下来使用点阵动力学对气体水合物展开了模拟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非弹性中子散射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TIP4P的氧原子壳层极化模型和Lennard-Jones势能函数被证明可以有效的描述气体水合物低频动力学特征。对氙水合物与甲烷水合物进行的点阵动力学计算成功的再生成了位于声学区的实验谱的每个特征位置,同时也产生出了正确的相对峰值强度。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客体填充率的水合物振动谱的计算与比对,确定了第一型水合物中客体分子/原子振动特征峰的分配,发现第一型气体水合物大笼中客体分子/原子的振动将会在振动谱声学段的低能区域产生两个较尖锐的特征,而小笼中的客体振动在振动谱中的特征则主要集中在声学段的高能部分。与此同时甲烷水合物实验谱中的宽阔的肩型谱线得到了解释,认为它产生于主体晶格的振动耦合于客体振动之上的特征谱线与客体的振动特征谱线的交迭。之前在氙水合物实验谱中位于6meV附近的不确定特征被分配给了与小笼有着强烈耦合作用非简谐客体振动模式。此外,在有抗交叉效应存在的声子散射图谱中提出了谱线的蓝移。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蓝移可作为主客体振动耦合作用的特征现象,也正是该耦合作用解释了气体水合物异常热导率。比较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不同气体水合物振动谱,可发现它们的“指纹”位置存在明显差异,暗示不同气体水合物中大不相同的主客体耦合强度将会导致谱线蓝移的大小差别明显。该模拟结果提供的关于主体,客体振动激发的数量,能量位置,强度及局域性特征等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使得研究者在对实验结果中特征信息的认识基础之上,对气体水合物的结构及动力学特性得以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7-06-30)
余南阳,焦善庆[5](1987)在《用点阵动力学方法计算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文[1]和[2]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单原子物质表面形成的简单模型,改进了立方金属脆断表面能计算的简单模型,导出了计算立方金属脆断表面能的表达式,并计算了一些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其结果除和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外,还表明:体心立方γ_(110)<γ_(100)<γ_(111);面心立方γ_(111)<γ_(100)<γ_(110)。该结果对进一步讨论材料的断裂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龙期威[6](1981)在《点阵动力学和断裂表面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断裂表面能在断裂韧性中起重要作用。G_c≈2γ_p=2γ_5F(x),其中F(x)为位错有关函数。 Caglioti等(1975)提出的点阵动力学模型把断裂表面能γ_5视为两部份所组成,即γ_1(晶体到熔化)和γ_2(液体到沸腾)。其中(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81年21期)
孙校开,熊良钺,龙期威[7](1981)在《用点阵动力学方法计算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Tyson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点阵动力学线性响应的理论方法,导出了脆断发生时解理面上原子的响应位移,并进而给出金属脆断表面能的计算公式。这种处理方式既保持了解理断裂面是结晶的表现,避免了局域“熔化”和“沸腾”模拟脆断的简单模型中出现的非晶化问题,也对解理面上原子临界位移做了合理估计,避免了人为规定临界位移的随意性,同时,从理论上得出的脆断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与实际探测到的量级相近。用本文中发展的方法,计算了若干体心和面心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其结果与实验值为同一数量级。(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1981年04期)
萨本豪[8](1981)在《热中子非弹性散射与晶格点阵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热中子散射截面§1引言热中子散射的研究是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起初主要是为了反应堆设计的需要,后来渐渐地开始利用中子散射来研究物质的静态结构和动力学性质。随着核反应堆通量的提高,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的增大,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热中子散射也愈益被广泛地应用于(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1981年02期)
萨本豪,施义晋,许淑艳[9](1978)在《金属氢化物点阵动力学的一种简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叁邻近中心力的假设下,求解金属氢化物(氢化钛和氢化锆)的点阵动力学方程,而得到声子谱。将此声子谱代入非相干近似下金属氢化物的热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公式,求得截面的理论值。再通过与实验截面数据的符合,而确定中心力参数。最后再解一遍点阵动力学方程,而得到了金属氢化物(氢化钛和氢化锆)的声子谱,和其中金属原子(钛和锆)以及氢原子的中子散射权重声子谱。(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1978年03期)
点阵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新型超硬材料ReB2的低温超导特性,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过渡金属化合物ReB2的点阵动力学性质,并分析了不同原子对电声耦合作用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原子振动模式的频率,沿c方向振动的频率总是大于在a-b平面内振动的频率。轻原子B对电声耦合作用的贡献最大,而总的电声耦合作用较弱,说明ReB2是弱的电声耦合超导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点阵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汪月琴,严少平.AlB_2型结构WB_2点阵动力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汪月琴,严少平.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ReB_2的点阵动力学[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汪月琴,孟影,严少平,邵继红.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OsB_2的点阵动力学[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杨岳海.气体水合物的点阵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5].余南阳,焦善庆.用点阵动力学方法计算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7
[6].龙期威.点阵动力学和断裂表面能[J].科学通报.1981
[7].孙校开,熊良钺,龙期威.用点阵动力学方法计算立方金属的脆断表面能[J].金属学报.1981
[8].萨本豪.热中子非弹性散射与晶格点阵动力学[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
[9].萨本豪,施义晋,许淑艳.金属氢化物点阵动力学的一种简单模型[J].原子能科学技术.1978